自考包过是怎么操作的:第八部分 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8:12:50

 

第八部分 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作者:党建研究    来源:中组部党建研究网    添加时间: 2007-1-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努力,但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党的领导。但更为重要的是,强调这一点,对我们党来讲是一种责任。基于这一认识,《决定》要求全党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一、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决定》要求各级党委和广大领导干部把和谐社会建设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不断提高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

 

 (一)各级党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要的领导责任

 

《决定》提出了各级党委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所担负的四个方面的职责,即: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这四个方面,集中体现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突出了党委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的领导重点,涵盖了领导工作的全过程。

 

把握方向,就是明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领导核心、发展道路和根本目的,坚持《决定》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六个必须”的原则,全面把握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以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为着力点,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确保和谐社会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制定政策,就是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针对影响群众利益和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既符合中央方针政策又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既突出重点又整体配套、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政策措施。制定政策要根据现实条件,分清轻重缓急,体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形成正确的政策导向。

 

整合力量,就是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的原则,从整体推进全局工作的需要出发,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统筹安排好各方面的工作。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运用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调动各个领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聚各方智慧,整合各类资源,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

 

营造环境,就是通过各方面的工作,为促进和保障社会和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营造有利于改革的环境,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改革意识,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减少改革阻力,增强改革动力,降低和避免不必要的改革风险,使各项重大改革举措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以改革促进和谐;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环境,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奠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实思想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发展巩固和谐;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环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稳定保障和谐。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搞好舆论引导,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浓厚氛围。

 

制度和机制是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履行好所担负的领导责任,就要按照《决定》的要求,建立起科学高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要健全和完善现行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并根据新的情况和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使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更加科学高效。要建立健全党委专题研究和谐社会建设工作制度,定期分析社会建设状况,及时研究决策重大问题;建立健全领导工作责任制,按照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明确工作分工,落实领导责任;建立健全对重大事务综合协调制度和部门之间协同配合机制,使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支持、通力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对重大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的制度,及时发现落实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指导,有效防止和纠正工作中的偏差,保证工作落实。

 

(二)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决定》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由党的执政地位和党的先进性所决定的。我们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实现和保持党自身的团结和谐,才能团结带领人民为完成党所肩负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而奋斗;我们党是具有先进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先进性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来体现,也通过党的形象和表率作用来体现,只有实现和保持党的团结和谐,才能对社会和谐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更好地体现党的先进性。

 

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之所在,是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之所以能够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不断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领导全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因为我们党的坚强团结和统一。实践也充分证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创造力、出凝聚力、出战斗力。一个地方的领导班子是否团结、干部队伍是否和谐,对当地的民心和风气影响极大。群众看干部,干部看班子。如果一个地方的领导班子长期矛盾重重,内耗不止,那里的干部队伍就会离心离德,人心就会涣散,社会的和谐也就无从谈起。

 

那么,怎样增进党内团结和谐呢?《决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的要求。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根本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也是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的根本保证,必须认真坚持并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把发扬民主作为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前提和基础,贯穿于党的工作的各个方面,建立和完善党内民主的各项制度,制定和落实党内民主的具体措施,积极探索发展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和形式。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领导班子内部议事规则和程序,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推进党务公开,积极拓展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保障党员行使党章赋予的各项权利,同时教育督促党员履行好应尽的义务。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要靠纪律作保证。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党章规定的各项纪律都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而最首要、最核心的就是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如果党从政治上松懈了、涣散了,那么党的团结统一也就是一句空话。所有共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提高遵守和执行政治纪律的自觉性,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保证党在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的巩固和统一。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是增进党内团结和谐的关键。要认真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防止和克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和各行其是。严格党内生活,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防止和克服各种不良倾向和错误行为,提高领导班;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总结历史经验,增强领导班子团结,处理好三个关系很重要。一是处理好“一把手”和班子其他成员的关系,做到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一把手”对班子的团结负主要责任,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善于团结各方面同志包括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作风霸道的人,即使能力很强也做不好“一把手”。二是处理好党政主要负责人之间的关系。政府负责人要自觉维护党委的集体领导;党委负责人要支持政府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在党委内部,书记是“班长”,重大问题由党委集体作出决定。三是处理好新老班子、新老领导成员之间的关系。后任要尊重前任的工作基础,前任要积极支持后任的工作。对违反民主集中制,搞无原则纠纷,闹不团结而拒不改正的,要进行批评直至进行组织调整。要通过领导班子的团结带动整个干部队伍的团结,营造相互信任、和谐共事的良好氛围,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

 

(三)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本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本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提高本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按照《决定》的要求,努力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展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更好地适应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第一,要广泛开展社会建设理论和社会政策的学习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建设未来社会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取得了重要成果。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学习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要把全会《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核心内容,在领会精神实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同时,要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结合起来,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结合起来,与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重大部署结合起来。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些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现实问题,加强理论研究,并与我国历史上和国外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结合起来,不断取得积极的研究成果。加强对社会政策的学习研究,重点学习好《决定》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深刻理解各项政策的内涵,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并根据新的情况及时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和措施。

 

第二,在求真务实中增长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才干。《决定》提出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激励干部真抓实干,确保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是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本领的根本途径。实践出真知,离开社会实践,任何知识和才能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积极投身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新知识、增长新本领。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工作落实。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引导和激励干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把心思集中到干事业上,把本事用到促发展促和谐上,把精力用到扎扎实实抓落实上,在抓落实中提高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能力。要把能否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落实,作为检验干部是否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的重要标准。对那些好大喜功、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干部,坚决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强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提高本领的重要渠道。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找准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提高对社会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从而更好地把握和遵循规律,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当前,要围绕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深刻分析产生矛盾和问题的原因,寻求破解难题的思路和办法,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一个一个加以解决。

 

第三,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骨干队伍。《决定》提出,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注重选拔熟悉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优秀干部。这是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本领的重要组织保证。要抓住从今年初到明年上半年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集中换届的契机,选拔一批熟悉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进各级领导班子,进一步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大力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坚强领导集体。认真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把领导社会建设的情况列为考核内容,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的工作实绩,从政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同时把干部的政治表现、勤政廉政以及思想道德和生活作风等方面的情况考察清楚,防止考察失真失实,切实提高选人用人的质量。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坚持扩大民主的改革方向,把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作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方面,充分落实并逐步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积极探索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主要特征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不拘一格选贤任能;健全完善干部监督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科学规范并有效监督“一把手”的用人行为;健全完善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建立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分配制度、奖励和保障制度等。通过深化改革,为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制度保证。 

 

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基层是人民群众集中的地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方针政策,最终都要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决定》特别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我们必须把基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把重心放在基层,把气力使在基层。

 

(一)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各项工作

 

《决定》强调,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我们要按照这一要求,高度重视并扎扎实实地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各项工作。要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最终要靠基层组织团结带领群众去落实。可以说,党的3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7000多万名党员能否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影响重大。要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来落实。在全党开展的历时一年半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重要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要切实巩固和充分运用这些重要成果,按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其在促进社会和谐上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尤其在企业实行改制重组、关闭破产和分流富余人员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引导职工促进改革和维护稳定中的积极作用。三是要扎实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继续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积极探索党组织的具体设置形式、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适应城市社会管理和党员分布等方面出现的新变化,进一步加大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力度,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积极探索依托城市街道社区,加强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四是要全面做好机关和学校、科研院所、文化团体等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五是要认真贯彻执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四个文件,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做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六是要大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强化民主监督机制,完善基层政权、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和提高社会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

 

要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紧紧依靠广大基层干部做好基层工作。广大基层干部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线,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基层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考验,更加需要把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好。要紧紧依靠广大基层干部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制定和落实定期轮训、考评激励、待遇保障等制度措施,真情关心、真正重视、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一是要按照中央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部署,对基层干部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教育培训。特别是要切实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经验的教育,全面提高基层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同时,采取教育培训、实践锻炼、课题调研等多种途径,努力增强基层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主要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维护公平正义的本领、治理社会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等等。二是要对基层干部严格要求,切实转变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广大基层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三是要在政治上关心基层干部的成长进步。把一线出干部、从一线选干部作为一个重要导向,在严格按标准条件考核评价的基础上,对埋头苦干、做出突出成绩的基层干部,要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优先提拔使用,激励基层干部积极进取。要完善公务员录用制度,注意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机关。采取挂职锻炼、交流等多种方式,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各项政策,鼓励他们到基层建功立业。四是要真心爱护基层干部。对基层干部工作、生活上出现的困难,要设身处地地加以理解,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持,扎实有效地进行帮助,特别是要敢于为基层干部担责任,支持基层干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要加大住房、工资、医疗、养老等政策的落实力度,切实为基层干部排忧解难。

 

(二)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量工作同党的群众工作密切相关。只有把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做好了,才能取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决定》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高度,强调指出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带着浓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又要适应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机制,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努力使党的群众工作取得实效。

 

第一,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民心向背,是检验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的试金石。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失去生命力,更谈不上先进性。”“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时刻牢记并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前,影响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最突出问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要害是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官僚主义的要害是高高在上,凌驾于群众头上做官当老爷。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讲,还是在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出了问题。要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再教育,使全党同志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增强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第二,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既要继承以往的成功经验,也必须正视新情况新问题,不断研究、探索和创新适合新时代特点的思路和方法。当前,群众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一些领导干部不会妥善处理与群众的关系,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本领。要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给群众工作带来的新要求,深入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正确把握群众工作规律,做到深入群众而不是脱离群众,服务群众而不是与群众争利,宣传群众而不是与群众对立,团结教育群众而不是无原则地迁就一些落后的思想情绪,特别是要适应群众而不是让群众来适应领导。党的干部要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教育、协商等手段,努力使党的群众工作取得实效。要积极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机制。建立由党委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党的群众工作总体格局。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工作职能,研究建立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一整套制度体系,落实每一个党员做好群众工作的职责。要发挥党组织自身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和调动资源,激活政治资源,挖掘市场资源,用好社会资源,构建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群众工作的新的支撑体系。

 

第三,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的要求,带着浓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切实做到认真体察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从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具体事情做起,尽心尽力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我们作出的决策、采取的举措、推行的工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规律,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利益。要自觉地把党的群众工作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行动中,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问寒问暖,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的地方去调查研究,到发展取得新成绩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到工作上不去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要针对不同时期群众反映最普遍、最强烈的问题,集中力量,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三、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人才工作的支持和保障。《决定》把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提到全党面前。这是由我国社会转型带来的深刻变化和我国社会工作人才的现状所决定的。

 

从我国社会转型带来的深刻变化来看,对专业化社会工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任何社会都存在社会问题,都有困难人群,但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解决困难人群问题的方法不同。在传统社会,人们的困难大多依靠亲属群体的帮助予以解决。在现代社会,专业社会工作成为解困救难的手段,发挥着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作用。概括地讲,专业社会工作是一种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助人的科学规范的社会服务,是一门以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目的的专业化的社会职业。

 

专业社会工作诞生于西方发达国家,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管理高度组织化,社会工作的任务主要是由不同的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来承担,尤其是民政部门和各人民团体承担了主要的社会工作。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各种社会问题大量涌现,复杂性、多样性明显增强,解决问题的难度不断加大,对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矫治、社区服务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适应这些新的要求,就必须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拓宽社会服务工作的范围,提高社会工作的质量和专业化水平。

 

从我国社会工作人才的现状来看,无论是数量还是素质与现实需要都存有很大差距。专业社会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社会工作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在发达国家,社会工作者队伍的数量十分庞大,而且普遍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称为“社会工程师”。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部分高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但规模小、数量少,而且由于缺乏规范的岗位设置、相应的激励保障制度等原因,大多数毕业生没有从事专业社会工作。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今年,人事部和民政部制定出台了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考试办法,这对社会工作者的培养和使用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但是,总的来讲,我国目前在培养社会工作者方面还刚刚起步,甚至社会工作者这一职业还尚未被社会各方面所广泛了解。因此,按照专业社会工作的要求,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培养上下功夫。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制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规划,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加快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大规模开展社会工作职业培训,进一步提高现有社会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使其与专业化社会服务的要求相适应。二是要在使用上下功夫。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吸纳社会工作人才进入社会工作领域,从而为社会工作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营造尊重、支持社会工作人才的良好环境,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发挥他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三是要在激励保障上下功夫。通过完善对社会工作人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推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健全社会工作者专业技术职称考评体系,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荣誉和社会地位,改善社会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充分调动保护广大社会工作人才的积极性。 

 

四、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党风廉政建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保障。《决定》强调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我们必须把这一要求切实贯彻落实好。

 

(一)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是历史兴亡的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们必须认真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站在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大意义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群众历来是从党的作风来认识党的。他们通过看党员是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干部是否真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来判断党是否先进,来决定是否支持党、拥护党。作风正,党的形象就好,就会得到人民广泛的认可和支持;反之,作风不正,党就会失去先进性,从而动摇甚至丧失执政地位。我们党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是因为党不仅以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而且以自身的优良作风和形象向群众昭示: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党能够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甚至在党的工作发生重大失误后,仍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得到继承和发扬,并适应时代要求形成了一些新的作风,比如,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作风,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的作风,特别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亲民作风,更加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良好形象、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可靠保障和紧迫任务。这些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毫不放松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毫不手软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重要进展。当前,反腐倡廉总的形势是好的,人民群众在相当程度上是认可的,党群干群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腐败案件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呈多发态势,违法违纪、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党内不正之风仍然比较严重,反腐倡廉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一是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突出;高级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不断发生,在市(地)级和县(处)级领导干部违纪案件中涉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案件比例较高;一些案件涉及多人,团伙性特征明显;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大量存在。二是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比较严重。在征收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教育医疗收费、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企业安全生产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突出。据2005年国家统计局民意调查,排在前五位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分别是:看病贵、孩子上学贵、食品药品安全缺乏应有的保障、看病难和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因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三是少数领导干部与民争利、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有的领导干部和配偶子女串通一气,共同作案,聚敛钱财;有的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投资入股矿产资源开发,亦官亦商,与民争利。四是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有的对群众的安危冷暖漠不关心,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甚至欺压群众,压制民主;有的作风浮躁、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甚至弄虚作假,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习惯于做表面文章,脱离实际,盲目决策,失职渎职,有的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有的贪图享受,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奢侈浪费之风屡禁不止。五是商业贿赂问题突出。尤其是发生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商业贿赂,为不法经营者生产销售提供便利,为假冒伪劣产品大开方便之门,提高了商品生产和交易成本,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严重破坏了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滋生腐败和经济犯罪。

 

这些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个别地方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和谐与稳定带来严重影响。赢得民心需要加强廉政,构建和谐务必反对腐败。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关系,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力度,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

 

(二)继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决定》要求全党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并从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大战略举措。

 

第一,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加强党章和法纪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做道德表率,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章,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切实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深入开展廉洁从政教育,按照“两个务必”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反腐败是严肃的政治斗争,也是文化和道德观念的较量。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同时,更加注重面向全体公民的廉洁教育,扎实推进廉洁教育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促使全体公民树立法律意识和廉洁意识。

 

第二,以正确行使权力为重点,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形成群众支持和参与反腐倡廉的有效机制,健全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是防范腐败的根本保证。要坚持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有机统一,注意把成功的改革举措及时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以改革推动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的成效检验改革。一是要坚持和完善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必须注重制度的执行、完善和创新。在设计制度时,要考虑各种情况,努力做到科学有效,行得通、做得到,使执行制度的人不吃亏,使不执行制度的人受惩罚。在执行制度时,要加强学习宣传,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二是要做到多管齐下、整体推进。腐败产生的根源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也要做到多管齐下、整体推进。在政治领域,必须抓住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在经济领域,必须抓住建立健全正确利益导向机制这个核心;在文化领域,必须抓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在社会领域,必须抓住充分依靠人民群众这个根本,努力形成有效防治腐败的新机制。三是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这是我们党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基层民主,推进政务、厂务、村务公开,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认真处理、核查群众举报,改进群众来信来访受理工作。

 

第三,以保证廉洁从政为目标,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把党内监督与各方面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实效。继续抓好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加强党内监督方面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措施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提高监督效果,保证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各级领导班子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做到依法行政。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不准个人或少数人专断。进一步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把党内监督与人大、政协、政府专门机关、司法机关、宣传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使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正确履行职责和义务,严守党章和党规党纪,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在有效预防腐败的同时,还必须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严厉惩治腐败。要继续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依纪依法严肃查办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方面的案件,重点查处利用人事权、司法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谋取非法利益的案件,查处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重点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坚持纠建并举、综合治理,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巩固和发展全党动手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