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冲突4本牛b防御图:空行教授 第六節 金剛乘心意練習-本尊莊嚴密咒敬授之最勝心意練習之一_以人為鏡,可以正言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25:11

 

空行教授 第六節 金剛乘心意練習

本尊莊嚴密咒敬授之最勝心意練習之一

蓮華生大士

 

 

 

 

 

 

 

 

第六節金剛乘心意練習——本尊莊嚴密咒敬授之最勝心意練習

南無咕汝爹哇打堅尼吽

(敬禮上師本尊空行圓滿)

蓮華生大師已于生圓次第成就,得本覺顯現之灌頂。得住于大手印身契之成就。于顯現界中,遊戲于整個諸有及現相中。爲現國王、王子及未來世有情利樂故,乃授與卡珍公主·磋嘉媽,如下教法,名爲密咒教授之最勝心意練習。

磋嘉媽白言:嗳媽呵(奇異哉),大師!吾欲請求本尊與莊嚴修習之口授。以無有不依本尊得成就者故,乃應修如何本尊?

師雲:修本尊與其莊嚴之法者有二:對下根之次第觀想及對上根之無二身觀修。

甲一對下根者

下根者當修如寶之覺心,即菩提心。首汝行者,無論何處,以秘密甘露或瓶水洗手、口、面等,于适意座以圓滿或半跏趺而坐。

次當顧視爲苦及苦因纏縛之三界衆生。首發菩提心,以度披出輪回故,當修本尊身!次發憫一切衆生之悲心,欲其離苦之關切,及要使其得樂之喜悅,并無執,欲其不離于樂。

嗣後,誦嗡、阿、吽三字,建立自爲本尊之佛慢,并觀本尊心間蓮日月上之種子字。

再觀種子字放光,召請十方一切諸佛菩薩,并一切上師、本尊、空行降臨面前虛空。向之頂禮供養,忏侮罪障、随喜功德、皈依三寶、請轉*輪、請勿入滅、生起覺心、回向功德之源(漢譯者按:依原文次序譯出)。遣送諸上師等或融入自身,兩者皆可。此等均爲積集資糧之次第。

于此之後,以積集智慧資糧故,從心間種子字放光,将自身轉成光蘊。并放光向十方,将情器亦轉成光蘊。此光遂得十方一切佛菩薩加持。

光反入時,器世間化光融入情世間,再融入自身,而自身之光融化,猶如鏡上水氣之消。此即融入蓮座、日月、再入于種子字。種子字再次第融入新月(漢譯者按:指種子上之“)”)及那打。那打之光爲心之本性,其量爲發端之百分一。如此數數觀想。

當觀想漸失時,誦觀空咒等,及後出定。

如是圓滿二資糧即成就二身爲果。

于空性中,觀自心性乃以本尊種子字之形式顯現。又或觀想種子字,轉成表義莊嚴。由此變化,生起所修本尊之整個頭、及莊嚴等,而種子字,則置于心間蓮日月上。

由此放出三光召請一切善逝、上師、本尊天及空行從十方來至面前虛空中。獻以五妙供。召智慧尊降臨安住。

觀想善逝及部主于頂上灌頂。及後遣送。

再觀想頂喉心三處日輪上之三種子等,以爲身、語、意之勝住。專一觀修本尊。

若觀想至疲累時,即作唪誦。

一、耳語金剛誦者,乃隻令衣領聽之。

二、具韻金剛誦者,乃依大成就修法時之韻律而作唪誦。

三、秘密金剛誦者,乃于意中唪誦。

四、如輪之誦者,乃觀想從口出、入于臍而融入心中。

五、如鬘誦者,乃轉動心間種子字周圍之咒鬘,專一觀想各咒字。

六、集中語之唪誦者,乃将心集中于所誦咒之聲。

乙一間隙修法

磋嘉媽白大師言:修本尊法間,應如何作?

大師言:若不能唪誦,則供多瑪及于搖鈴後作贊頌。遣送智慧尊後,住于常人思維中。

若汝行者,欲獻成就之供養,于面前置一圖畫、佛像或經卷,并以花染之香水獻曼達。一刹那間,生起本尊佛慢,并由心中種子字放光。召請住于十方之一切法身及色身。請法身住于法器及經卷、色身則住于湯嘉及佛像。

觀想住于十方之諸佛菩薩、上師、本尊、空行等不可思議海會,住于面前。向之獻供,并作七種清淨法。

于此之時,向本尊獻食子。向護法則獻水食供,做渣渣、泥像,或作其他修法。

若欲讀一切善逝之語,觀想一刹那間,舌變成空性,由此生一吽字,再由之生出一獨股杵。觀想言語由種子字經杵而出。無數之汝身,充滿大千世界,各各于口中具杵。再觀此語言爲一切衆生所聞,并于輪回中解脫。此爲誦經之儀軌。

此等爲常修中,間隙所修之法。

乙二結印生起次第

磋嘉媽白大師言:雲何以圓滿次第承接生起次第?

大師答雲:若欲修習圓滿次第者,自觀想成本尊後,遣送智慧尊。将三昧耶尊融入光明,轉成本尊種子字成一“吽”字。吽字漸收成那打。那打漸小,而成明空性。于此境界中,住于“萬有之當體”中,空、無分别了知、非有非空。又或數數思維上師所授圓滿次第之口耳教授。

若汝行者如是修習,每日三或四課,則汝可于即身,或無用再生于中有處,住于大瑜伽,得本尊大手印身。縱生起次第之力未全具,于再生時,住于大瑜伽境界,無疑成就大圓滿之持明位。

此等均爲對下根者之漸修法。

甲二對上根者

磋嘉媽白大師言:具上根者又如何修持?

大師答言:若具上根者觀想本尊,已無須次第行之。隻須誦一心咒,一偈甚或動念思維本尊,即能确實觀成,當下即成及自成者,如泡沫出水。此乃從法界中召請本尊。

自成本尊爲空,見本尊無自性爲智。空智無分。

世俗谛爲無間現成本尊,勝義爲了知本尊自性,以無有故空,故世俗與勝義無分。

本尊現爲父佛爲方便,現爲母佛爲智慧。故方便與智慧無分。

本尊現爲相者乃大樂,無自性爲空,故空樂無分。

本尊現爲相者爲覺,其相無自性爲空。故空覺無分。

本尊現爲相者爲明,其無自性爲空。故空明無分。

如是自觀成本尊,身既可見而又無自性,故超老死。語爲不斷或心咒無斷。意超生死故爲法性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