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最新新闻网:冬至浅说日地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17:28

冬至浅说日地关系

(2010-12-22 22:18:47)转载 标签:

冬至

夏至

立春

立秋

日地关系

阴阳

赤道

南北回归线

赊旗客

杂谈

冬至浅说日地关系

文/赊旗客

今日冬至。

众所周知,一年四季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在绕日运行的过程中,因地轴的倾斜(地轴与地球绕日轨道平面不垂直)而造成的。太阳的视运动,在一年当中,就往返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冬至是太阳直射到南回归线的时刻,对于北半球来说,是太阳光斜射最厉害的时刻。古人是通过测量日影,即一年当中日影最长的那一天,就定名冬至;相反,日影最短的那一天定名为夏至。夏至时太阳光直射到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从太阳获得太阳能最多的一天;冬至则恰恰是北半球获得太阳能最少的一天。按照我国传统的阴阳变易理论,冬至点为极阴,夏至点为极阳(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极阴、极阳都是对北半球而言)。在地球绕日轨道上,我们先人设计了24个点,称为24节气(从立春排序,奇数序称中节,偶数序称中气)。因为这些点与阳光照射北半球的角度是固定关系,从而影响到光照、气温乃至气象,所以对于我国这个以农耕为本的国家来说,24节气就显得十分重要。在24节气形成的过程中,冬至是最早发现的一个节气。物极必反、阴极而阳生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要义之一,于是就有“冬至一阳生”的认识。太阳直射到了南回归线(极阴),它不会停顿,因为地球还在转,所以在到达顶点之后就要回归,于是就“一阳生”了。

有了冬至点,很快就有了夏至点,接着就是春分点和秋分点的确定。在西方,虽然没有24节气,但上述4个点还是有的。西方天文学家特别重视春分点,作为观测恒星视界及河外星系运行情况的标准点。

冬至、春分、夏至、秋分是24节气中最重要的4个“中气”。它们依次位于夏历的十一月、二月、五月和八月。这4个月叫仲冬、仲春、仲夏和仲秋。实际上,就气温而言,仲冬并不是最冷的月份,仲夏也非最热,仲春、仲秋也非最佳春秋天,通常都要推后20天到一个月。这是由于太阳能在地表下面储存,地温散热、吸热都有一个“滞后效应”的缘故。

还有一点必须指出,地球绕日运行轨道既不是正圆形,也不是正椭圆形,而是一个类似于鸭蛋的长轴切面,太阳位于小头一端(即曲率最大、曲率半径最小那一端)。北半球的冬季,地球运行于小头,最大曲率段在1月的3日到5日,这是地球距离太阳最近、运转最快的一段。心脏病人可要注意啊!

此外,前述一年四季的四个中点也要特别引起注意。古代中国的养生术中,就非常注意24节气的养生之道,在交节气的那一个时辰(2小时)内,要停止各种非正常活动,比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吃喝酗酒、男女调情等,要心平气和、排除杂念、闭目养神,名道高僧大儒们,甚至提前一天沐浴斋戒,节气那天整日闭关。但以赊旗客之见,也不可过于看重,尤其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人处在竞争状态的背景下,要做到上述也实属不易。心平气和、清心寡欲不但在节气,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24节气中,只要注意春、夏、秋、冬正中间的四个“中气”就可以了。为什么呢?因为,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运动性状在一年中是渐次变化的,而那4个点则带有突变性质。冬至与夏至在前面已论述较多,无须多言;春分、秋分是一年运行中的两个平衡点,或中和点,是中庸理论在日地体系中的体现。他们是太阳视运动通过赤道的点,昼夜平均,是一年中最理想的日子。但那只是一个瞬间的事情。在之前和之后,其速度、其与太阳的距离,恰恰在过这个平衡点时发生了转折。所以,不但要知道节气的日期,还要知道每年的具体时刻。例如,今天的冬至点就在上午7点38分。

冬至点在4个点中最为重要。我母亲在世时常说:夏至18天,冬至当日还。母亲年轻时常常量度日影:冬季阳光进入房门,越来越长,以冬至那天为最。第二天即开始变短,日日退缩。而夏至则不然:院子里栽的木桩长度,在夏至前后各有八九天时间变化甚微。从科学上解释:夏至点处于椭圆的大头,弧半径最大,日地距离又最远,所以变化极不明显。冬至前后变化太快,这个点特别重要,人们还是小心点为妙。

最近浏览无为(孙秉山先生)的博客,说及冬至后十几日人们往往头脑发昏的问题。以赊旗客之见,这是日地关系中两种极端现象叠加的缘故。前已提及椭圆的小头在1月3日到5日,这是个极其特殊的自然现象;冬至又是另一个特殊现象,二者叠加,身体稍弱的人就有反应,尤以1月3至5号为甚!这样,从冬至前12月20日左右开始,到1月10日左右,这20来天都是很危险的日子,特别是心脏病人!

以上是赊旗客个人多年来学习专业以外知识的积累和浅见,诚望识者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