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香清胃胶囊治口臭吗:浅说“修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28:22
樓主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tT 发表于 2008-9-27 13:52 | 只看该作者

浅说“修行”--摘录于<佛性的开展>

在佛教界里,常常听人提到“修行”。“修”是修菩提道,“行”是行菩萨行。“修”与“行”是一个学佛人应该兼具的行为特色。

  什么是菩提道呢?简单地说,菩提道就是使众生(尤其是人)从迷惘的内心深处发生初明、中明、大明乃至澈明的自觉之道。也可以说是众生为求生命的根本解脱,经由下学而上达的全程道迹。

  什么是菩萨行呢?这样来说吧:此处所谓的菩萨,不是一般泛指的“入了大乘之门就算菩萨”的菩萨,而是指一个已经到达了相当高的层次(高次元),并从迷惘中醒觉的修行者。他从根本上已“证”到了含灵万类的一体性。在他彻底破除了“私我”感觉的刹那,举首回顾尘寰,看到曾是来处的许多同类,仍然无知无助地在苦难中挣扎,于是,悲悯之心油然而生,乃因而有愿。然后据愿[1]采取了各种当机的救助行动。这种行动,可说是经由下学而上达,继上达之后而又下行的回向运动。回向是把努力所得的好处回过头来,无私地奉献给大家,既是一种布施,也是一种回馈。这个回向行动就叫菩萨行。我们也可以因此把菩萨行定义成:菩萨的愿力救助行为,或简称为菩萨的愿行。

  学佛人的菩萨行则不然。学佛人的菩萨行,正确地说,应该是效法大菩萨行为的一种行为。因为我们还没达到他们那种境界,我们一切行为都会不自觉地以自我为中心,无法真正无私,所以在本质上是与大菩萨不相同的。

  菩萨行既是一种救助苦难的行为,为了进一步说明它的意义,自然有必要先行说明一下“苦难”:众生的苦难,在佛法里有三苦的大类说法,所谓“苦苦”、“行苦”、“坏苦”。不过我不打算在此讨论这些专有名词,我想换个立场,简单地把苦难归类成两种,即:“切身感受之苦”和“根本无奈之苦”。

  “切身感受之苦”是指社会上一般概念的痛苦,其中包括了疾病之苦、灾难之苦、贫困之苦……乃至说不完、道不尽的心灵烦恼之苦。对于这种苦难的救助,可着力的地方很多。不论是政治、经济、教育、环保、科技、医疗……乃至道德、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等,都有当机之处。至于“根本无奈之苦”,则是一种深沉的生命不能自满的本质之苦。由于“愚昧”(也可说没有能力),我们无法看清自己本质上的缺陷。例如说无明的“我执”和“法执”[2],又例如不断涌现却又无法满足或压抑的欲火等。这些缺陷把我们生存的环境“主观性”地变成了一个“苦海”[3]。在苦海中,有时即使明知它是非客观的,但却无能为力。因为那些制造苦海的因子,正好渗透掺杂在人之所以为人的成分中。

  菩萨行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教导我们,使我们自己有能力凭借着“修”与“行”来净化这些先天的缺陷。苦因消失了,苦果自然就不存在。对一个净化成功的人而言,在他大悟的刹那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本来庄严,人间无异净土。

  说完两种苦难之后,读者或许已经十分明白,在菩萨行里,救助“切身感受之苦”是枝节,是临时性的“行权”。救度“根本无奈之苦”才是本根,才是究竟。故而身为大乘行者,如果只在行权上下工夫,忘了究竟之道;或者只着力于行权部分,忽略了根本救济之方,那么,他的菩萨行就算不得圆满,而是有所偏颇的了[4]。

  最后,来谈一下修与行的关联。就“修”而言,人类行为的影响力(业力)与个人的境界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佛人的境界愈高、愈深、愈广,他的精神力就愈强、愈纯净,故而愈能符合菩萨行的需要。想要落实更大的救助工作,就必须在“修”上下更大的工夫,提升自己到更高的境界才行。就“行”而言,一个大乘的行人,在他修境不断提升之际,随时随地都在做“回向”。愈回向,心量愈大。心量愈大,自我愈小,愈能体会生命的一体性。所以,菩萨行之于“修”,不论是在进程中或是在破除自我的刹那,常常扮演着积极而又关键的角色。不但如此,我们应该知道,单纯的修是有其局限性的。从一个很高的层次来看,修到某一地步,就不可能靠“纯修”前进了。那时必须寓“修”于“行”中。理由很简单:“独夫”不能自大而超越,因为众生的本相是“同”而非“独”。[5]总的来说,修与行的关联是:在某个层次以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某个层次以上,修与行就逐渐合而不分了。   收藏 分享 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

 

白云泉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白云泉 当前离线

UID
271 
帖子
1232 
精华
积分
5322 
銀元
5322 兩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67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2 
最后登录
2011-8-25 

版主

UID
271 
帖子
1232 
主题
精华
銀元
5322 兩 
藏書貢獻
0 點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67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2 
最后登录
2011-8-25 
2 发表于 2008-9-27 13:54 | 只看该作者

注释

[1]菩萨存在于“高次元”中(后面将有专文解释何谓“次元”),他们的行为无法直接影响到“低次元”的人类,所以要先有“愿”,借“愿”或乘“愿”才能在“人间”办事。

  [2]“我执、法执”是我们众生的根本妄情。要了解它们的意义,得先了解一系列的佛学理论才行。在此处尚无法深谈,只因说理至此不能不提到它们而已。

  [3]“苦海”的“苦”,是发生在觉悟者反观其未觉悟前的感觉说法。未觉悟的人会觉得我们的世界是相对性的苦乐各半,并非“什么都是苦”的。

  [4]有人深信因果,终生吃斋拜佛,多行善事,以为功德无量。不错,站在社会的立场是对的,而且绝对应予肯定,但站在“修行”的立场则尚嫌有所不足。因为一个人固然对“生命的现象”有责任,但终属因果循环内的事,更应有责任的是如何使别人及自己从本质上得到净化与解脱。学佛人若能善于把握本末,不浪费时光,方不虚此生。

  [5]“独夫不能自大而超越”这句话,并非针对大、小乘的实况而言,而是泛指修行者的心态及其发展性。佛法分大、小乘,从心态上讲,一般把急于度己的法门归于小乘,把兼及其他有情的归于大乘。不论大乘、小乘,实际上都是佛心所流出的教法。由于我们修行者都是处于“凡夫地”的有情,大也不会大到哪里去,小也不会小到哪里去,差别只在初发心的观念不同而已。对目前的我们来说,想要度化广大群生的“愿”,有时多半是出于“理智”而非自然的“真情”,而一个急于度己的修行者,也并非就等于抹杀了同情心。释尊在世时,那些已证四果的阿罗汉们的表现不是也很像菩萨吗?其实,只要真正证入了“法性”,就会流露出佛性,不同之处只在契入的深广度有别而已。既然都是佛的教法,我们对所谓的“小乘”,实不应盲目地随便加以呵斥,应该把它理解成在进程中,采用了不同的“阶段性”的法门。所谓不同的阶段性,是指在成佛的进程上,在想要证入法性而未证入的那个阶段,小乘是心无旁鹜的以“修”为主,大乘则兼顾到“行”。至于小乘证四果后还有些什么,会转换跑道吗?由于境界太高,想来处于凡夫地的我们,是无法知道的。但纯就速度而论,或者小乘还会比大乘快得多呢!当然就深广度而言,自然要归大乘了。就总进程(成佛)而言,谁快则不知。不过,成佛不是在比快,成佛是生活全体向上的表现,最好能兼顾到过程中的生存意义和价值。

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

TOP

白云泉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白云泉 当前离线

UID
271 
帖子
1232 
精华
积分
5322 
銀元
5322 兩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67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2 
最后登录
2011-8-25 

版主

UID
271 
帖子
1232 
主题
精华
銀元
5322 兩 
藏書貢獻
0 點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67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2 
最后登录
2011-8-25 
3 发表于 2008-9-27 13:54 | 只看该作者

“修”可以被看成是学佛人上达的手段,也可被看成是生命净化、升华乃至超越而达“究竟解脱”的一项大工程。就工程的观点来看,从蓝图设计到完工,往往需要若干代的“分段生死”,亦即需要若干“生”的时间才能完成,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或许有人以为,所谓修,不过就是念念佛、打打坐那回事,十分简单。其实不然,这只是表象。修的内涵相当复杂,可说是既精致又广泛的。现在试分条说明如下。

  第一,在我们修前应先弄清“为何修”及“修什么”。这犹之乎建筑工程,要先确定建筑意向和目标,而后才能设计蓝图,进行施工。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对自己学佛的概念和意向相当模糊,但却并不十分想弄清楚;很多人说是在修佛,其实是在利用他们所了解佛法中的“因果律”大修福报;也有不少人自以为清楚,其实并未深究[1],他们心中的“佛”其实是自创的偶像。凡此种种,立意修行,岂能不加注意哉!

  第二,当修功有进展时,心灵之门会慢慢打开。那时“心眼”或“意识眼”之类的功能会逐渐发生作用,会因此自然而然地接触到不少“异类”,并看到或感受到各种异象。因为在这超立体的大宇宙中(包括欲界、色界、无色界),到处都充斥着各种不同的生命,到处都有不同层次的生命在活动着。一旦我们进入了他们的领域,就免不了会与他们有所接触。处于这种情况,不是“魔来斩魔,佛来斩佛”那样简单就可处理。这好比我们潜入了深海,看到了平时看不见的生物,不是我们闭上眼睛不看,它们就不存在了。除了闭上眼睛不理不睬之外,还有别的办法吗?有时由于某种因缘还必须与它们打交道呢!那时又当如何?

  第三,心灵是一个极具创造力的东西。当我们以入静方式逐步深入其中,世俗的“粗质思虑”会慢慢减弱。减弱到某一程度时,一种惊人的创造力就会从心灵深处爆发出来。那时我们不但能在“三昧”[2]境中以“念”来创造想要的东西,甚至可以在定中,经过一段不算太长的时间,在现世“事成”,俗语不是有“心想事成”这句话吗?彼时,如果理念不明,一念之差就有可能创造出来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三昧时空泡泡”。而这个泡泡可以提供某种力量,使拥有者在人世间展现某些异能,并因而产生某种特殊的自我肯定感,进而削弱了他的警觉力。警觉力一旦被削弱,就很有可能长期地在这个自创的泡泡世界里成长、壮大,终至于到了想走也走不出来的景况,岂可不加注意哉!

  第四,我们修功愈高,如有问题就愈不容易找到解答。我们有可能自悟其理,也有可能自己幻生答案。那时,如何去辨别何者是正悟,何者是幻生?有时候也有一种可能有慧根的人(不能确定是否真有慧根)定中出现“上师”,上师的智能一定胜过平日的他,上师会指导他,给他解答。我们又怎知这个上师是真上师还是假上师?他的解答是不是听来是“是”,其实是“非”呢?

  第五,在世间的积习、个性和知见,将成为前进的重要分歧因素。如果在修前和修中没有经过一段很长时间的调理,当获得较高的定境时,必然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而不自觉地“切入”某些并不理想的时空层次。如果层次“切”错了,就有可能耽误几生或几十生的修行时间呢!例如说,我们对人对事的是是非非常持非常分明的态度,这种态度或性格在“入世”时是好的,但对“出世”而言则未必全然。如果修前或修中未加调理或软化,那么,修境上升之际就易切入一个比较严肃但却缺乏生机的时空界。于是,一个生生不息、变化不已、充满相对性的层次,就与我们无缘了。而这与我们无缘的层次,正好是能量滋生、心华奔放的境界。换言之,正好是“小我”逐渐升华成无私“大我”的养成区,我们却错过了它,岂不可惜!

  知识方面的影响也是如此。例如有人说,一个“神游”的人,他的“灵魂”与肉体之间有一条“气带”联系着,其实这是把物理世界的观点带到精神世界里去的一种谬论。如果修者接受了这种想法,很有可能在神游时,真的发现拖了一条气带尾巴。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我们又岂可不慎之!

  第六,如果我们不是一个个性恬淡的人,我们内心充满了各种被现实压抑的欲望,在修境提升而到达某一高度时,这些欲望的力量就会释放出来,并衍化成各种幻象。由于这些幻象具有相当的真实感,我们非常可能因此深信不疑而着魔。对于这些问题,如何在事先防范?当机之时,又当如何处理?

 

第七,修功愈高,就愈接近生命的核心。也就是说,愈高愈接近“自我的生命漩涡”。愈接近自我的漩涡,就愈会受到它强大能场的牵引,同时也愈暴露在它的“磁暴之下”。如果不懂防卫之道,弄不好,多半会走上如下两个途径:

  其一,是贡高性地走向“自诩大师”、“自比权威”、“自封教主”之路,乃至“自称人间活佛”[3],其方向正好与“破我”相反。其二,是所有生命的特质都被引向以自我为中心的“黑洞”(借用天文物理学名词作喻),极有可能使自己进入一个永久与世隔绝的未知世界,又岂可不慎哉!(以上的说法是把不可思议的状态降格后的比喻,言外意境有待读者自行想象。)

  第八,由于“修”不是一个一生就可了事的大工程,一个修行的人在阳寿将尽之际,将会遇到如何安排来生的接续问题。是个人地或参加某种愿行团体地继续在此世上流转呢?还是转移到某个次元界去休养生息一阵子,然后接着再向前奔驰?这些都是修行有得后,迟早会遭遇到的一个问题。

  第九,最后还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必须在修前厘清,那就是“破我”的问题。如果说修是为了要自我超越而得究竟解脱,而佛法又明明指出解脱的关键在“破我”。“我”为了解脱“我”而变成了没有了“我”,岂非有点滑稽?愿意吗?舍得吗?而没有了“我”的“我”又是啥光景?这个问题,如不在修前弄个明白,修功终是不能踏实的。

  总之,修不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相反的,它是一件极其复杂而又精致的大工程。我个人以为,修者在超越“欲界”之前,除了要多亲近善知识而外,实有必要把佛法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弄个清楚明白,先得“正见”(八正道的第一个要求),才能安心前进。

[ 本帖最后由 白云泉 于 2008-9-27 13:56 编辑 ] 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

TOP

白云泉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白云泉 当前离线

UID
271 
帖子
1232 
精华
积分
5322 
銀元
5322 兩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67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2 
最后登录
2011-8-25 

版主

UID
271 
帖子
1232 
主题
精华
銀元
5322 兩 
藏書貢獻
0 點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67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2 
最后登录
2011-8-25 
4 发表于 2008-9-27 13:57 | 只看该作者 注释

  [1]此处所说的深究不是指博览群经,而是说对重要而又关心的问题要下工夫,做深入的了解。

  [2]三昧是指有相当深度的“定、境”合一状况。这种状况也可以看成是由定者的定力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功能空间。不同的三昧可展现不同的功能。

  [3]写到“活佛”二字,就想顺便说一下,“活佛”的称呼不知是何时、何地、何人发明的。尚未信佛的知识分子听到“活佛”二字,毋庸讳言,是相当刺耳的,实不利于佛法的传播。事实上,就佛理而言,佛是超越生死的,哪有什么死活!为什么不称之为“上师”呢? 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

TOP

白云泉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白云泉 当前离线

UID
271 
帖子
1232 
精华
积分
5322 
銀元
5322 兩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67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2 
最后登录
2011-8-25 

版主

UID
271 
帖子
1232 
主题
精华
銀元
5322 兩 
藏書貢獻
0 點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67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2 
最后登录
2011-8-25 
5 发表于 2008-9-27 14:00 | 只看该作者

全书请见:

http://book.ifeng.com/book.php?book_id=493

[ 本帖最后由 白云泉 于 2008-9-27 14:0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