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海上联合军演:复调书写中的现代前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37:31
汪 政
《 人民日报 》( 2011年09月13日   20 版)

《赫德的情人》:赵柏田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在中国现当代历史小说中,《赫德的情人》是很特别的。这特别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历史主角的选择。中国历史小说在主角的选择上要么重传奇性与戏剧性,要么受正史的影响,大都选择那些对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物。赵柏田选的是赫德,一个担任清朝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这段历史,离我们并不远,但常常在我们的盲区中。赵柏田的这次写作,使它呈现在我们面前——在现代的前夜,人们如何应对东西方交流,如何选择道路,而一个有着西方背景的人又是如何参与东方的历史事变的,值得思考。在小说中,赫德既是主人公,又是一个线索性的人物,通过他,许多历史场景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拳运动得以呈现,许多历史人物得到了书写。
第二是它的思想分量与学术含量。中国的历史小说由于受到传统讲史的影响,要么走通俗化的路子,要么就是附着在官方话语与正史上,难有自己的思考与发现。《赫德的情人》走的不是这样的路线,而是一种我称之为博学的写作:它有严谨的历史根据,写作建立在作者对历史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重新书写上。
第三就是它的文学品格。不知是历史的牵扯,还是写实的制约,抑或是审美上的低端路线,许多历史小说在文学品质上毫无追求,常常“素面朝天”,但《赫德的情人》却显出文学的格调。首先是它的结构,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交叉,第一人称是阿瑟——赫德的儿子。其实第三人称中也有隐含的第一人称,比如赫德的书信,所以可以将这部书的结构看成是一种对话,父与子的对话,这种对话是两代人不同的生活道路与价值取向,又是两个男人心理的博弈,具有相当的张力。这样,结构就有了意义。其次是人物关系的安排,赵柏田要写赫德的情人,但情人阿瑶却在书中忽隐忽现,真正走到前台的戏不过一两场,其他都是间接的,作者显然懂得中国艺术的背面着笔与省俭之法。文字背后阿瑶的生活与性格的丰富性并不弱于前台的赫德,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趣味。再次是文体的交叉,有第一人称的口语,有第三人称的叙述,有书信,有史实档案,有白话,有文言,其文体是杂糅复调的。
此外,还要提到小说的语言,这与文体也是有联系的。纯正,书卷气,他在叙事作品中尝试用学术性的风格,同时又将西方历史叙事作品的叙事技巧借鉴过来,甚至从西方宗教典籍中吸取了语言的滋养,有的时候还插入颂歌和抒情诗的句式与语言。
这部作品意义的显现也许还要假以时日,它或将促使我们对汉语历史小说的写作进行深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