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移动号码段:孔伯华学术思想探源之一 [温病学说的起源与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5:29:50

孔伯华学术思想探源之一  


 

    孔氏的学术有着鲜明的特点,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源于临床,且疗效卓著。孔氏是一位温病大家,他的学术思想来源于温病学说,有自己独特的创见,并且把温病学说推广到杂病的治疗中,处方用药随症化裁,师古而不泥古,取得了极高的疗效。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医圣张仲景的辉煌著作《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不仅可以指导治疗外感热病,而且可以指导治疗各种内伤杂病。从中医学的发展史来看,温病学说补充了伤寒学说的不足,开创了新的辩证体系,而且一样可以从温病推广到杂病。从孔氏及其传承人留存下来的医案中,我们可感觉到其温病论治与杂病论治是一脉相承的。由此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这种源于临床,疗效卓著而又成体系的理论和方法才更有其临床价值,更有生命力。而孔氏的医学理论就属于这样的理论。

 

 

第一节温病学说的起源与发展

 

    温病,首先见于《内经》,其次见于《难经》、《伤寒论》,历代皆有发展,概述如下:

    《内经·生气通天论》中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热论篇》中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说:“凡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这是温病最早的记载。至于温热二字,有人以为邪之轻者为温,邪之重者为热。渐受者为温,急中者为热。实际皆是温病,故往往温热并称。如《温热论》、《温热经纬》皆是温病专著,其书不名温病而名温热,《温病条辨》虽名温病,实亦包括热病,是热病亦包括在温病之中。

   《难经五十八难》中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在广义伤寒中提出的湿温、热病、温病,皆属温病范畴。

   《伤寒论》太阳篇有“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但仅有病名,而未列治法。近贤曹颖甫《伤寒发微》说:“所以发热而渴者,其人冬不藏精,当春气发生之时,内脏失其滋养也。所以不恶寒者,则以津液素亏,里气本燥,益以外感之温邪,而表里俱热也。此证正宜清营泄热。……初起即宜人参白虎汤及竹叶石膏汤,使其热势渐杀。”曹氏对本条补充了治法及方剂。

《中藏经》中有温病热病见某脉者死。证之临床,至确且显,是汉代对温病已有详细的诊断。《伤寒论》对温病论述简略,其为散佚可知。

    晋·王叔和“伤寒序例”中说:“冬令严寒……中而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乃伏气为病。

    唐·孙思邈《千金方》中以温病分隶脏腑,病属阴毒阳毒,并立萎蕤汤以治风温,是对温病的治疗法则已稍露端倪。及至宋代,伤寒温病已有所区别。如庞安常《伤寒总病论》中说:“病人素伤于风,因复伤热,风热相搏,则为风温。四肢不收,头痛,身热,常自汗出而不解。治法在少阴厥阴(少阴火、厥阴木),不可发汗,汗出则谵语。”又说:“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汗出体重,其息必喘。嘿嘿但欲眠,下之则小便难;发汗则谵语;加温针耳聋、难言;但吐下之则遗尿,宜萎蕤汤。(《千金方》:萎蕤、白薇、麻黄、独活、杏仁、川芎、甘草、清木香、葛根、石膏)因发汗后,身体不恶寒而反恶热,无下证者,名曰风温,知母石膏汤。”(知母、石膏、葛根、萎蕤、甘草、黄芩、升麻、人参、杏仁、羌活、防风)二方虽亦有辛温之品,然皆有石膏。一方且有知母、黄芩,是对温病的治疗,已意识到应以清热为主。尔后,宋·朱肱之《类证活人书》在自序中曾说:“偶有病家曾留意付方书,稍别阴阳,知其热证,则召某人,以某人善医阳病;知其冷证,则召某人,以某人善治阴病,往往随手全活”。是当时医者,已有寒温两派之分。又说:“夏至以前,发热恶寒、头疼、身体痛,其脉浮紧,此名温病也。……治温病与冬月伤寒,夏月热病不同。……凡渴发热不恶寒与虚烦者,宜竹叶石膏汤。”朱氏已明确指出伤寒温病治法不同。

    至金、元刘河间说:“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自制双解散、凉膈散、天水散,立此表里双解之剂。后人即认为刘河间主火,为治疗温病的创始人。然其立论仍未能脱离伤寒之名,迨至明·王安道始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为伤寒。”初步奠定了温病的理论基础。其实,温病的创始,宋代朱肱已肇其端。

    明·吴又可《瘟疫论》已认识到温病是一种传染病。他说:“热病即温病,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如遥疫之疫,众人均等之谓也。”后人对温热、温疫有传染和不传染之分,实则二者,同中有异,皆有传染性,也就是有轻重的不同,清·周扬俊说:“一人受之谓之温,一方受之谓之疫。《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总之,它包括了多种传染病。

    明·缪仲醇《本草经疏·春温夏热病大法》说:“伤寒温疫三阳证中,往往多带阳明者。以手阳明经属大肠,与肺为表里,同开窍于鼻;足阳明经属胃,与脾为表里,同开窍于口,凡邪之入,必从口鼻,故兼阳明证为独多。”是缪氏已认识到温热之邪是从口鼻而入。然其以伤寒瘟疫并称者,盖古人皆以温疫包括在伤寒范围,故温疫之上仍贯以伤寒二字。而其标题则为春温夏热,是知其伤寒温疫系指春温夏热无疑。

    温病学说,虽然历代皆有发展,至清代始为独立的理论体系,而形成伤寒、温病两大学派,其代表人物为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叶天士在《温热论》中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吴鞠通在叶天士的理论基础上又补充了三焦辨证,著有《温病条辩》。在吴氏以前,温病学说虽有论述,然皆零金碎玉。此书比较系统完整,自称羽翼伤寒,信不误也。王孟英综合各家温病学说而写成了《温热经纬》。他以《内经》、《伤寒》为经,以叶天士、陈祖恭、薛生白等各家著作为纬,并参以己见。因此《温热论》、《温病条辩》、《温热经纬》为学习温病的必修课程。

    1918年,晋绥两地瘟疫流行,孔氏曾率队深入农村开展治病防病工作,事后与同仁著有《传染病八种证治析疑》十卷引世,将诸多传染病纳入温病范畴,丰富了温病学的内容,而有所发展。同时,孔氏认识到外感温热病的内外因作用,由此创立“外感伏邪”,施“清透”之法理论,在当今临床中具很高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