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经典歌曲排行榜:散落江南乡间的文化符号图集 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51:38
  散落江南乡间的文化符号图集 2   
无锡荣巷:江南密度最大

的同“姓”建筑单体   

  看题目您一定就会想到,这巷子一准儿与荣家有关。

  没错,无锡城内这四通八达的巷子里,多数人家属“梁溪荣氏大家族”。

  他们曾拥有显赫的家族发迹史,旺族中出现了像荣熙泰、荣宗敬、荣德生等可载入中国民族工业史册的先驱,特别是荣巷诞生了原国家副主席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图1

 

  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阮仪荣在谈到无锡荣巷保护时说,荣巷古镇是华东地区保存较为完整、价值较为丰富的近代建筑群落,在如此小的范围之内,集聚如此多的同“姓”建筑单体,实为罕见。荣巷的近代建筑是当时历史凝固的艺术缩影,既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又映衬了家族的发展史,是一本反映荣氏家族发展壮大的历史书本。从整个建筑群落的规模到每一个建筑单体,都折射着荣家的发展史、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开发价值甚至优于乌镇、优于周庄。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图28

 

 

图29

 

 

图30

 

 

  荣巷实际上体现了无锡人的一种情怀,这里的每一幢房子都能拿出来讲一段历史。荣氏家族在百余年的生存演化中,涉及了无数的工商业部门,产生了“面粉大王”、“纺织大王”、“颜料大王”,从事电讯、洋行、盐业、花号、钱庄、粮食、 瓷器木材、药材、铁号等事业,同时也热衷于投资办学和济贫等善事,在荣巷增添了小学、中学、 图书馆义庄等公益事业的建筑群体。荣巷的老街、近代建筑群落,实际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的历史遗产,无锡市政府已经认识到荣巷的价值,在无锡大规模的老城拆迁中荣巷再度受“宠”,在荣巷老街修旧如旧的同时,在荣巷的西北角新建荣家陈列馆,估计2009年可以正式开馆。我们衷心希望荣巷古镇能保持原汁原味的里弄特色,以最好的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拍摄时间:2008年12月14日,拍摄地点:无锡市滨湖区荣巷,拍摄设备:尼康D200.        


荣巷古街上悠闲的人们    

  从北京到江南无锡算起来有两个月了,老穿到江南后就制订了详细的计划,按部就班地利用每个周末出去走街串巷,了解江南的风土人情,为自己《散落江南乡间的文化符号》添砖加瓦,这房子盖着盖着不知不觉地就到了十七集。镜头中的江南乡间的符号让老穿痴迷,但没有拍摄江南的人物专辑,又让老穿遗憾。而在荣巷里我见到了很多人,很多的南方人,于是把这些片子整理了一下,终于有了江南人物的第一集。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拍摄时间:2008年2月14日,拍摄地点:无锡市荣巷古街,拍摄设备:尼康D200.     古运河上最美的节点  

  古运河就在京杭大运河的边上,到无锡后我看了很多古宅、古镇,之后就一直想着去古运河看看。

  听当地人讲,古运河上最美的一段要数无锡南门的清明桥了,因此在这个初冬的周末,我和迁徙的鸟一起徒步探访清明桥,和以清明桥为圆心3公里半径以内的古运河。

  清名桥,原叫清宁桥,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门外的古运河与伯渎港交汇处,飞架古老的运河两岸。在清名桥南侧是伯渎河,流经梅村至常熟。清名桥造型匀称,稳固雄伟,与运河沿岸民居和谐相处、相得益彰,是无锡市区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代石拱桥,被誉为是无锡古运河上最美的景点。

  清名桥的美,是一种别样的美,它是需要细细地、静静地品味地......

 

图1

  

   古运河、沿河民居、清名桥、古运河上的货船和豪华游艇,保持了绝对纯正的江南民居粉墙黛瓦、漏窗小阁的水乡风格。

   据说,当年无锡城南有三条古驿道,性质象今天的国道。一条水驿道,即南门古运河水弄堂,另外两条古驿道是南长街和南下堂。

   当年这里,前街后河,民宅临水而建,挨次尘落,枕河相依,小桥流水,船儿荡悠,古刹钟声,妙光塔影,里巷纵横,老街古风,编织着繁华的市井和流动的故事。

 

 

图2

 

  清名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43.2米,宽5.5米,高8.5米,桥孔跨度13.1米,全系花岗岩堆砌而成。

  因两岸地势高低关系,东西石级不等,东有石级46级,西有43级。

  拱圈为江南常见的分节平列式,共11节,圈洞两面的圈石上,各有题刻。一立于清咸丰年间,介绍桥梁和更改桥名经过;一立于同治年间,介绍重建清名桥的始末。

  桥栏上没有雕饰,每侧立两个望柱,显得十分古朴。

  1983年在桥东西侧,发现清代石碑两方,一为邹一桂所书,乾隆三十一年立;一为同治九年九月立。

 

图3

 清名桥桥头,花岗岩上雕刻着“清明桥”三个字。

 

 

图4

 从南向北细观清名桥

 

 

图5

 清名桥下洗菜的江南妇女

 

 

图6

  站在清明桥上看伯渎河和伯渎桥,在清名桥南,流经梅村至常熟。伯渎河是无锡第一条人工开凿的河流,为3000多年的商末吴泰伯所开。沿河有大窑路,是无锡古老的开窑烧砖的所在地,如今窑地遗迹尚存。

 

 匆匆走过清名桥的老百姓。

 

 

图8

古老的运河和运河边上古老的民居 

 

 

图9

 沿河的很多民居都在修缮,听说是无锡市政府出钱,保护清名桥沿河建筑。

 

 

图10

 古运河沿河民居

 

 

图11

  古运河两岸的土木建筑工程,所有的建筑材料陆路无法运输,只有靠水路运送,这是清名桥下运送物资的船只。

  听老人讲,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开始了漕粮运输,将各地田赋收缴的粮食通过水运至京城,千百年来,封建时代的无锡运河上空,时常可以听到漕船上悲壮的号子和凄苍的歌声:

运河水,

万里长,

千船万船运皇粮,

漕米堆满仓,

漕夫饿得荒,

姑娘不嫁漕船郎,

......

 

 

图12

古运河上的垃圾清理船 

 

 

图13

 

  清初,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各有六次乘坐豪华的龙船,从北京来到江南,进行南巡。在古运河的无锡段多次上岸游览,流下了许多佳话轶闻。

 几千年来,汨汨流淌的运河水载着无以数计的商船,将物资运送到南北各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在运河两旁产生了大大小小的集市和城镇。荡口、鸿声、梅村、坊前、新安、石塘湾、洛社等等,就象一颗颗珍珠镶嵌在古老运河的玉带上。

 

 

图14

  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门前是一个新建的亲水码头,石制围栏、玻璃顶的遮雨棚,古朴清新,码头两侧建有仿江南民居风格的辅助用房。博物馆展厅二楼有连廊与码头一侧的两层楼相通。古运河水上旅游开通后,游客可以从水陆两路来到博物馆参观。

 

 

图15

 

 

图16

 为了发展运河旅游,当地政府在古运河边上搞了一些旅游设施,这是一家利用旧厂房翻建的特色餐馆,在古运河上设立的一个码头。

 

图17

  我在古运河和伯渎河交汇的地方,在伯渎桥旁一个可以看见清名桥的地方,请同行的迁徙的鸟帮我拍摄,立照留念。

 

 

  日本著名作曲家中山大三郎在1986年游览了清名桥后回国创作了歌曲《清名桥》,歌中唱道:“穿过清名桥,又过大公桥,小船悠悠向北行,只要有了你别无他求,远处惠山依稀可见,我依偎在你身边,在人生道路上,只要爱情深??????”。如今的无锡市,已经成为日本企业投资的集中区域,据说,除了看中无锡的投资环境外,和这首歌的广为传唱也有很大的关系。

 


 

拍摄时间:2008年12月20日,拍摄地点:无锡市清名桥,拍摄设备:尼康D200.     古运河畔“枕河人家”

  早就听说了无锡清名桥附近的沿河民居很美,于是在和清名桥温柔多时之后,我和迁徙的鸟决定还是要四下走走。

  自南禅寺至清名桥的古运河两旁,原为自清代至民国的民居,鳞次栉比,前街后河,一般均有砖石码头通向河中。不少人家干脆将支撑房屋的木、砖、石柱伸入河中,成为“枕河人家”,形成长达1500米的“水弄堂”。

  初冬的上午,天阴阴的,一片片树叶打着旋儿,飘落下来,静静地留在了房前屋后。在这窄窄的街巷里,时光的痕迹彷佛让你触手可及,心底那种怀旧的感觉特别深刻......

 

图1

 

 

  

图2

 

 

 

图3

 

 

 

图4

走过清名桥的老人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弄堂里,一处建筑物的外墙上还保留着1966年刷的标语。

 

 

图11

古运河边上的老百姓虽然家里都安上自来水,但他们还保留着吃井水的习惯。

 

 

图12

从清名桥上看沿河民居 

 

 

图13

 

 

 

图14

伯渎桥头的民居,大部分老户都搬走了,剩下的不多的当地人,生活很闲适。 

 

 

图15

 运河人家

 

 

图16

在古运河边上那个由一个寺庙,叫“保安寺”,是个很小的无梁殿建筑,保安寺门前有棵500年历史的银杏树

 

 

图17

 古运河边上玩耍的孩子

 

 

图18

古运河畔、清名桥旁是商业一条街,这里买卖兴隆。 

 

 

图19

 

  古运河边上有一个很长的街,是个集市,清名桥附近的老百姓都在这里买菜,这里的水果和蔬菜比我在的雪浪镇便宜很多。 

 

 据介绍,“两岸人家尽枕河”的清名桥沿河街区,不仅是无锡市区现存的最大、最具有江南水乡旧城风貌的古街区,也是京杭大运河全线目前唯一保存原汁原味的古运河段,被誉为“千里运河古韵在清名桥”。      梅村,江南第一古镇   

  冬至这天,无锡下起了小雨,气温也降到了冰点,我驾车从雪浪镇出发,沿锡甘路一路狂奔30公里来到梅村镇。到梅村主要是看泰伯庙,但在参观泰伯庙之前,我还是转了一圈号称“江南第一古镇”的梅村。 

  3200年前,泰伯长途跋涉,从陕西渭水奔走三千多里路,来到暖和的南方,但见梅花盛开,景色独好,便筑城建都于太湖之滨的无锡梅里(今天的无锡梅村镇),从此男耕女织,兴修水利,开创了中华的灿烂吴文化,奠定了富庶江南、鱼米之乡的基础,可以这么讲,今天的无锡是从泰伯3200年前开发梅村开始的。因此也有了书法泰斗启功先生题写的“江南第一古镇”的牌匾。

 

图1

  启功先生题写的“江南第一古镇”的牌匾高悬在村口的巨大牌楼上,这个牌楼比北京国子监街上的牌楼还要大,还要高。水泥立柱上刷着大红的标语,这口号很是响亮。 

 

 

图2

 这是梅村镇主街上的牌楼,牌匾上写着:“梅里高风”四个大字。

 

 

图3

  刚到梅村镇我感觉进入了一个繁华喧闹的县城,店铺的高音喇叭放着流行歌曲,马路上跑得都是小车和卡车,不知小镇怎末有那么多人,小雨中可以看见一对对逛街的男女,没有丁点古镇的味道。

 

 

图4

梅村街道边上立着的巨幅宣传牌。

 

 

图5

伯渎河上,时尚的少女匆匆走过梅村大桥。

 

 

图6

 横穿古镇的伯渎河在小雨中倒是显得宁静,停住脚步就可以听见了雨滴敲打水面的声音。

 

 

图7

梅村镇上除了泰伯庙以外,能称得上古一点的房子只有小镇东边的那么一小块地方了。

 

 

图8

  这是一个带有“补丁”的建筑画面,水泥建筑和老式木质阁楼混搭本来就很不搭噶,穿墙破洞的现代工程塑料输水管道更是让人感到古镇保护修缮中的低智和无能!

 

 

图9

 古镇中的水弄堂,那些白色的管道显得很刺眼。

 

 

图10

 拱形石桥边上的管道阀门,放在很显眼的位置。

 

 

图11

 光顾梅里古镇上的商铺的大多是少男少女,因为这里有小百货、发廊、餐馆等他们喜欢的地方。

 

 

图12

 泰伯庙前行色匆匆的路人

 

 

图13

号称“江南第一条人工运河”的伯渎河,从“江南第一古镇”梅村穿过。

 

图14

 这是离开梅村前我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

梅村除了泰伯庙,

能给我留下印象的只有这个村口的大牌楼,

在这里,

在今天,

形式和内容我是怎么都联系不起来了,

我离开的有些怏怏,有些不情愿,

但一想到我还要去10公里外的另一个古镇:荡口,

我又发动了汽车,

让车轮带着我的期望,

向东,向无锡四大古镇之一的荡口驶去。

 

 

拍摄时间:2008年12月21日,冬至。拍摄地点:无锡市梅村镇。拍摄设备:尼康D200.     
无锡梅村·泰伯庙  

  据史料记载,开发江南,传播南北文化,揭开无锡历史序幕的第一人是吴泰伯,三千多年来历代都在泰伯建吴和开拓的梅村为泰伯修建庙宇,还在铁山上建造泰伯墓,在惠山建了泰伯殿。

  我去泰伯庙的时候,是冬至,天空下着小雨,我和迁徙的鸟先转了梅村,然后来到泰伯庙,泰伯庙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在买了10元的门票后,从南门进入泰伯庙。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拍摄时间:2008年12月21日,冬至。拍摄地点:无锡市梅村镇。拍摄设备:尼康D200.     
荡口,无锡第一古镇  

  到无锡后就听当地朋友讲,无锡有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历史文化第一古镇,叫“荡口”,那里除了有江南粉墙黛瓦、简朴清雅的乡土建筑以外,还出了很多进士和名人,如翰林学士华察,数学家华蘅芳、华世芳,琵琶艺术家华秋苹,国学大师钱穆,中科院院士钱伟长,音乐家王莘,漫画家华君武,著名教育家顾毓秀等都来自荡口,这么多的历史名人都扎堆儿在这弹丸之地,加上这里已经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成了我许久期待的地方

  “冬至”这天,无锡下起了小雨,气温也降到了零度左右,我上午游览了古镇梅村和泰伯庙之后,中午就来到了梅村东边10公里的荡口镇。

图1

 

  荡口古镇位于无锡东部,始建于汉,古名丁舍。据史书记载,相传为东汉孝子丁兰故里。

  荡口旧有“小无锡”之称,她地处江南名城无锡、苏州、常熟三角地中心,水陆交通方便,是惟一坐拥湖光水色的江南古镇,给人以古朴、恬静、繁荣的感觉,曾被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誉为“无锡后花园”。 

 

  说到荡口古镇,不得不说说华氏家族,荡口五分之一的人姓华,我有一个最好的华姓朋友就是荡口人。荡口真正发展起来是在元明之际,无锡华氏重要的一支华贞固,为避战乱辗转至此,最后看中荡口土地肥沃,水陆便利,便在此落脚,繁衍
 华贞固秉承家风,带领族人辛勤劳作,开设铁木作坊,营建饭馆茶楼,奠定了华氏发展的基础。经过世代相袭的华氏族人勤恳劳动,精心经营,荡口成为了一片膏腴之地,而荡口华氏也成为了当地望族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青石铺就的廊街两边,是成片的古朴民居。黄石弄北侧深灰色的晚清建筑,就是制成中国第一艘木质蒸汽机船的工业科学家和近代数学奠基人华蘅芳的故居,里面陈列着他的科学著述、上百幅图片资料和中国第一艘自制火轮,展示出华氏家族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 

 

 

图10

 学海路附近则是人才辈出的果育鸿模小学,该校由清末举人、工商实业家华鸿模创办,中科院院士钱伟长、钱临照、国学大师钱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顾毓琇等都在此接受过启蒙教育。

 

 

图11

 

 

 

图12

 鸿模小学的三间教室现在已经成了纪念馆。

 

 

图13

在鸿模小学的旁边就是今天的荡口小学,在校园里有一处钱伟长的雕像。

 

 

图14

 小镇上的土地庙

 

 

图15

北仓河、人民桥和沿岸民居。 

 


2008年12月21日,冬至,小雨,阴天。
拍摄于无锡市荡口镇,尼康D200相机。    
小娄巷,江南才子巷   
 

  小娄巷是无锡市中心一处有近900年历史的江南民居古街坊,是一条出江南才子的“才子巷”。

  这里诞生过11名进士、15名举人、50多名秀才。

  无锡谈氏即出于此巷,据说,中科院院士、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谈家桢听说谈氏的根在无锡,还特地到小娄巷来“寻根”。

 

图1

 

  小娄巷地块位于无锡市公安局北侧,是一处古街坊,占地面积约2.13万平方米。

  无锡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中就有关于小娄巷的记载。根据《无锡谈氏宗谱》记载,无锡谈氏从河南开封落籍无锡,居住于小娄巷已有八个多世纪。其间,修建了谈氏始祖祠、绣衣坊、钟秀坊、毓英坊、文献坊、进士第坊、丛桂坊、万备堂等。

  小娄巷内的建筑特点是多进合院建筑,现多数格局尚存,尤其是进士第至今依然保存七进院落,并有完好的长达百米的备弄,为无锡地区所少存。号称邑城中第一胜处的“万备堂”在现今的小娄巷17号还有部分遗址可见。整个街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小娄巷44号至52号的“绣衣坊”尚存部分,它所代表的历史民宅区别于薛福成故居的近代官宅,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建筑特点和特有的长幼有序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建筑布局方式,是一处名人故居群和清代建筑群。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我在无锡两个月时间里,把惠山古镇、清名桥、小娄巷、荣巷历史街区和荡口古镇组成的五大历史文化街区(名镇)游览了一遍,这些汇聚着众多内涵丰富的文物古迹和近现代史料,承载着独具风格的历史建筑和浓郁醇厚的民俗风情,让我初步了解了江南的人文风俗和散落乡间的历史文化,这些区别北京胡同文化而带有明显江南特色的文化符号,就像无锡的糖醋排骨、无锡三白和王兴记小笼包一样深深吸引了我,这里有美景、美味,呵呵,我有点喜欢上江南了。


 

2008年12月27日摄于无锡市小娄巷,Canon G7拍摄。     

严家桥,“三地一村四码头”   

 

  早在商朝时期,先民便在无锡羊尖镇严家桥从事农耕劳作生息。元末明初起始,先人枕河建村,依河兴市,以永兴河为骨架,建成为具有江南水乡风情、经济活跃、民生富裕的村镇。在星罗棋布的江南小镇中,严家桥的历史文化特色,可用“三地一村四码头”来概述。“三地”即中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锡剧发源地,无锡早期革命根据地;“一村”即教授村;“四码头”即米码头、布码头、医(药)码头和书(评弹)码头。

  

 

图1

 

  严家桥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她比惠山古镇、荡口古镇、梅里古镇还要好很多,我甚至认为严家桥应该作为无锡的文化历史名镇旅游最有分量的名片加以宣传和保护。 

【名片之一】严家桥一直被认为是“华东三大剧种”之一--锡剧的发源地。据介绍,严家桥至今保留着锡剧史上的几个“第一”。锡剧初名滩簧,由吴歌小调演变成为滩簧,最早就发源于严家桥一带农村。锡剧由民间自娱自乐形式逐渐转化为商业性演出,也是从严家桥发端。与此同时,严家桥还出了锡剧史上的3位名人:锡剧史上第一个剧作家--严廷初就是严家桥的落第秀才;出生在严家桥巷门头舍上的袁仁仪,被称作“锡剧进上海第一人”;锡剧史上最早的滩簧女艺人青宝姑娘也是严家桥人。有了这么多锡剧史上的“第一”,严家桥“锡剧第一村”的历史及其人文资源算得相当丰厚了。

【名片之二】唐氏家族是严家桥的第二张名片。作为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先驱者、无锡民族工商业四大家族之一的唐氏家族先祖发祥的风水宝地,严家桥至今仍然保留着唐氏家族的旧影,像唐氏仓厅、唐家码头旧址;唐氏建造的永兴桥、梓良桥旧址;唐家当年创办的春源布庄遗址、翼农蚕种制造场旧址和利家砖瓦厂等历史遗存。眼下已照旧格局恢复了百米长廊和唐家的两大码头,唐氏“同济典当”也刚刚完成落架修复。因此,唐氏家族称为上严家桥扬名海外的又一张“名片”,以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唐英年为首的唐氏家族成员至今仍惦念着家乡的发展,捐资恢复修建了很多当年的建筑。

【名片之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严家桥在无锡就被誉为“教授村”,眼下市镇人口仅2000多人的严家桥拥有高知高职人才200多人(还不包括唐氏家族分布在海内外的众多人员),平均每10人中就有一个教授级知识分子。对此,严家桥将整合该村的名人资源,通过纪念馆形式充分展示这个历史文化名村的人文底蕴。 

 

  早在1934年,严家桥率先从常熟通了电,是无锡最早有现代化气息的乡镇。

  市镇上有各类商号195家,固定摊贩27家,经营项目几乎涵盖了民间商业的全部项目。另外有开业医生诊所26家,工场、作坊6家和附近开设的翼农蚕种制造场、利农机械砖瓦厂等较大规模的民族工业企业4家。交通运输根据当时客货运营的需要,镇上有对外固定的航班、小火轮10家。

  严家桥镇区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分布着东、西、南、北、中市、庙前6条街道。在不到400米距离的市河上,东西横跨着4座桥,河两岸密布着10多个码头,镇区内还有大量民居宅院。在这么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容纳这么多的内容,足见其密度和繁华程度。

   在2007年1月,严家桥被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图2

 梓良桥,建于1904年,由唐懋勋第三代孙唐子良所建。桥未建成唐子良便去世,为纪念先祖,故名“梓良桥”。把“子”字换成“梓”定,还有造福乡梓的意思,从中可见唐家的慈善厚德。

 

 

图3

 唐家码头和百米长廊,那天下着小雨,这长廊中就我一人,感觉真的很好。

 

 

图4

 

  严家桥是锡剧发展史上一个重要节点:锡剧史上最早出现的女艺星青宝姑娘成为锡剧的女祖师,而锡剧宗师袁仁义则把锡剧带进了大上海的舞台,这里,成为锡剧的发源地。除了锡剧口伊口伊呀呀的曲调,严家桥又是“吴侬软语说故事”的所在:“名家名档联袂而来,评弹评书百花争艳”使严家桥成为当年盛况空前的“书码头”,并由此催生了一批书迷和票友。

 

 

图5

 

 

图6

 严家桥在我眼里就是小桥流水相嵌、街道廊檐坚厚、吴歌漫语悠扬、商品贸易繁荣的原汁原味的江南古镇。

 

 

图7

 

 

 

图8

 曾经名震大江南北的春源布庄,为唐氏家族发家掘到了第一桶金,当年国内采办花布的客商,无人不知春源布庄。

 

 

图9

百米长廊和春源布庄

 

 

图10

严家桥除了商铺以外,就是原始的农舍,这是一户人家屋前的草垛。

 

 

图11

 

 

 

图12

 这是严家桥中“严家桥”,河边妇女在洗衣服,桥上孩子们在玩耍,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漏窗小阁的严家桥恬淡、安详,不夸张地讲严家桥是到目前为止我看过的无锡古镇中最喜欢的。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江南名村快速崛起的真正内力,是文化。早在元末明初,一些为躲避战乱的望族移居严家桥,作为对严家桥护佑平安的回报,他们带来的先进文化,是严家桥人“崇文重教,深谙‘富有百万,不敌读书明理’之理”的最初启迪。而今天我在严家桥拍摄的两个小时,就看见这里的孩子们在周日用功学习的场面。据说,严家桥60多个姓氏、200多户人家,近代就涌现了280多位高知高职的国家栋梁,是当之无愧的“教授村”。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严家桥东街上“味取名”的小吃店。 

 

图25

严家桥大街上的超市。

 

 

图26

严家桥的农贸市场和购物中心。

 

 

图27

 小巷深处也有了洗浴中心。

 

 

图28

 

 

2008年12月28日,小雨,6度,摄于无锡市羊尖镇严家桥村,尼康D200相机    

走进江南的百年地主老宅

 

  2009年新年元旦本打算回北京与家人团聚,但考虑到只有三天假期,学校1月中旬又就要放寒假了,不想折腾了,于是留在无锡和老师学生们一起过了个元旦。

  元月1日受当地朋友的邀请,到位于无锡市滨湖区华庄镇南场村的小张家里作客,顺便参观一下她极力向我推荐的百年地主老宅。

 

图1

 

  南长村是无锡市滨湖区的一个自然村,离太湖只有5公里的距离.村里除了有几个金属结构厂,没有什么大企业,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旅游设施。村里的老百姓有一些土地可以种菜,但也都租给外地人了,他们靠出租菜地的租金倒也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南场村不要说在无锡,就是在华庄镇都是不为人知默默无闻的小村子。

  南场村现在大部分都是两层楼的新房子了,全村只有一处老宅子,这就是我今天要探访的一个钱姓地主老宅:钱家大院。

  钱家大院,坐北朝南,高墙灰瓦,面积有700多平米,有四进院,前三进都是没有围护结构的镂空建筑,第四进是一个两层的木结构阁楼,后面出了小门有私家码头,现在还保留了一段河道,有几十米长。

  据当地人讲,这处宅子的主人姓钱,是个大地主,是做粮食布匹生意的,他在新安镇也有一处相同规模的大宅子,新安镇的房子主要是他和家眷居住的,而南场村的宅子主要是储物转运的物流基地,所以这处宅子的前几进院落当时都做成了没有围护结构只有房顶的建筑。

  听说这位钱姓的大地主抗日战争时曾给鬼子当过汉奸,所以解放后一直受人唾弃,抬不起头,放弃了这所宅子。

  后来南场村政府花钱把房子进行了改造,把前三进院的空房子用砖砌了起来,安装了玻璃窗和门,在这里开办了“南场村小学”,前面的平房是孩子们的教室,后面的二层小楼是教师办公和居住的宿舍,村里的几百个孩子都可以在这里上学,这里的孩子里还有几个考上了大学。

  目前这处宅子已经破旧不堪,摇摇欲坠了,早些时候学校就迁出了,搬到了别的地方。

  我在院子里碰到了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他告诉我,他每年花1万元向村委会租了这个院子,用来养鸽子,平时就一个人住在这里和鸽子相依为命。这几年鸽子生意也不好做了,他卖掉了所有的鸽子,又养了两条小狗,还是一个人住在这里。据他说,这宅子现在属于村委会,房子的主人现在美国居住,他们的家人曾来过几次,在文革期间有一次政府让他们掏出8000元钱,就把房子还给他们,他们没有同意,所以现在房子就这么搁着,暂时由村委会代管。

   在这个大宅子的旁边还有一处偏房,细长的也有三进院,面积有200多平米,据说是当年钱姓大地主送给他佣人的房子。解放后,佣人又把这套房子分给了其他两户,所以目前这户三进院的偏房子里住着三户人家。

  下面是我拍摄的这户钱姓大地主老宅子的照片,我看过山西的地主大院,东北地主大院和河南的地主老宅子,却第一次走进江南乡下的地主老宅,尽管破落了,但真的很开眼。

 

 

图2

钱姓地主老宅院墙和正门

 

 

图3

 第一进院落,原来是用来作库房的,解放后政府给房子砌了墙,建了小学,这里成了学生们上课的教室。

 

 

图4

 

 

 

图5

雕花的门窗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

 

 

图6

 

 

 

图7

 

 

 

图8

 这是院子里唯一的二层小楼,木质结构,木地板,木楼梯,坡屋顶,采光窗,以前是主人的卧室。解放后这里成了教室的办公室和宿舍。这是老宅内保存最好的建筑,木地板的质量真的很好,上百年了依然完好无损,我琢磨了半天也没有琢磨透,太想知道它是什么品牌。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老宅一角 

 

 

图14

 老宅内的狭长的走廊

 

 

 

图15

老宅后院的私人码头。

 

 

图16

 从钱家大院出来,路过一户人家,正赶上老两口吃午饭,两荤一素一汤,我高兴的和他们打招呼,他们开心的笑了。

 

 

 

图17

 

  现在的南场村,没人再住钱家那样的老房子了,大伙儿搬进了两层楼的宽敞的房子,每套房子都有200-300平米,有吃有穿,过上了富足的小康生活。

  我们在好友小张家吃的午饭,全是江南的特色菜,尤其是那道红烧肉太香了,我真的没吃够,经和小张讨教,她告诉我,南场村的老百姓现在还是用柴锅,烧柴火,大家把要做的红烧肉做上记号后放在一个锅内烧,既省火了,也有了绝美的味道。

 

 

2009年元月1日摄于无锡市滨湖区华庄镇南场村,尼康D200相机。     

江南乡下的古老灶台   

 

  上一集写到无锡市滨湖区华庄镇南长村钱家地主大院,曾经提过姓钱的地主把他家的旁院,一座200平米的三进院落的偏房送给了佣人。这房子从前到后有五六十米长,佣人住着实在太大,于是佣人又把这房子借给了其他两户人家,这样三户人家一起住在三进的院落里。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三家从空间上完全敞开,互相都不设防,没有任何私密性可言,他们就是这样在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这故事对我来讲已经够吊胃口的啦,然而当我走进钱家地主送给佣人的三进偏房时,让我眼前一亮的不是老宅,而是这三家每家都有的豪华别致的古老灶台。

图1

钱家地主大院的旁边就是地主送给佣人的三进院落的偏房,这是三户中的一位刚从这个院子里走出来。

 

  这三个灶台都有几十年历史了,现在还都在使用,而且全部是烧柴草的,围着这灶台我转了好几圈,她结构之复杂,造型之精美,部件组合之和谐,燃烧效率之优越,堪称民间炉灶的经典大成!

 

 

图2

走在前面的是张大爷,今年74岁,他和后面的大妈是这所院子的另外两位主人,这三进院落实际上一间房的三个单元串联起来的狭长空间,刚一走进这个狭长的院子,就看见房间里堆放的用来做饭烧水的柴草。 

 

 

图3

  这三进院落中最显眼的物件就是占据一间大房的异型炉灶。

  炉灶是用石砌的,总高有两米多高,占去了地面大约2平米的面积,炉灶外观线条圆润流畅,造型简洁朴实大方,完全可以称的上是一件艺术品。

  炉灶的下部是圆形结构的燃烧室和添柴口,上部是烟道和排烟系统,同时在上部还考虑了余热利用空间,可以利用烟道的余热再次加热食物,减少了不完全燃烧排放的烟尘,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燃煤占了70%,北方大部分地区采暖做饭都还是煤炉,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消减烟尘排放都是很重要的环境问题,这些江南乡下美观低耗低排放的炉灶是不是值得北方人民借鉴?

 

 

图4

这是另外一台炉灶,面积和高度与第一台差不多,不同的是灶台上有两个锅灶。

 

 

图5

 灶台上的余热利用系统

 

 

图6

 灶台上的柴锅还炖着东西,在炉子旁还能感到炉壁散发的余热。

 

 

图7

 院子里一角

 

 

图8

在这所钱家地主的佣人居住的老宅子里,除了宛如艺术品的炉灶以外,还有一个两层木制阁楼让我如获至宝。这是个纯木的二层阁楼,现在没人居住了,木地板上覆盖了厚厚一层灰,类似西塘那样的木制龙床静静的放在楼梯边上,墙边的沙发也用布盖了起来。阳光从木栅栏的窗户上洒进来,在地面上留下美妙的几何阴影,算是给这间老宅带来一些生机。

 

 

图9

在二层阁楼的另外一间房子里,我发现了木桌上摆着一个老年妇女的照片和退休证明,后来得知老人家是我朋友小张的妈妈,现在身体很健康,红烧肉就是出自她手。木隔断上贴着发黄了的奖状,这些奖状都是朋友小张哥哥的荣誉。

 

 

图10

 朋友小张的哥哥在三十年前获得的奖状。

 

 

 

图11

 

   默默无闻的江南小村子,南场村让我收获了很多,离开前我和其他老师一起感谢南场村热情的村民,感谢我的朋友小张,感谢小张的父母,朴实厚道的南场村的老人,希望南场村能够发展的更好,老百姓都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说不准那天我就会跑过去吃红烧肉呢。

 

 

 2009年元月1日摄于无锡市滨湖区华庄镇南场村,尼康D200相机,AFS17-55/2.8G镜头。     

太湖边的小村:红沙湾  
  

  2009年,新年的第二天,我和当地的朋友驾车到太湖边上的一个叫“红沙湾”的小村子。

  村子紧挨着太湖,聪明的江南人这两年搞起了旅游,昔日的渔村,今天变成了火爆的度假村。

  记得去年的今天我是在北方一个满族居住地丰宁县大滩镇渡过的,那里零下20度的气温和没膝深的大雪,让我刻骨铭心;一年后的今天我却徜徉在太湖边,肆意的海风吹在脸上,虽然没有刺骨的寒意,但还是把我的眼泪催了下来。一个北方人,在冬季,在江南,感受着北方人绝对不习惯的南国的异样的冬天,这就是我新年的感受。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2009年元月2日拍摄于无锡太湖红沙湾。     

太湖边上的古镇:南泉

 

  南泉古镇并不在我的计划之内,知道南泉是看了一位网友在我的《散落江南乡间的文化符号》留言中得知的,马上翻开地图查了一下,没想到南泉就在我工作的雪浪镇的南边,只有几公里的路程,于是我在周日的上午和迁徙的鸟一起驾车来到太湖边上的小镇:南泉。

   

 

图1

 

 

  南泉古镇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这里北靠雪浪山,东南临太湖,西大河穿镇而过,多条东西向支流与其相交。

  镇区至今仍保留一批古色古香的老街、传统民居宅院、水巷小桥、码头、古井等。

  镇区内街巷空间布局呈“鱼骨”状。房屋多为多进合院式,且多为木结构,院落空间层层串联,大小不一,形式多样,屋顶为小青瓦重檐,高低错落。

  作为留存不多的江南古镇,南泉镇区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宋代文豪苏东坡曾两度到此游历;清代建立的有110年历史的“开化文社”就在现在的南泉中学,是无锡地区读书人切磋学问和备考之所,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图28

 

 

图29

 

 

 

图30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图35

 

 

 

图36

 

南泉,

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情韵,

白墙黑瓦碧水的流动诗意,

南泉,

昔日太湖边上古镇,

今天的滨湖风情小镇。

 

以上图片2009年1月11日摄于无锡市滨湖区南泉镇,尼康D200.     

江南雨前茶的采摘和炒茶过程     图1

  贡山岛是太湖中的小岛,要坐1个多小时的船才能登上小岛,岛上漫山的茶树郁郁葱葱,茶农们高高兴兴地采摘着茶树枝头每一个娇翠欲滴的嫩芽,著名的贡山茶就产自这里。贡山茶一年有春茶和秋茶两次采茶期,因为贡山岛四面环水,很少有游人造访,加之生态环境很好,雨量充沛,这里的茶叶味道很好,历史上都是作为朝廷的贡品,受到南宋和明清的皇帝的喜爱。

 

 

  一般而言,清明前上市的茶被称为明前茶,清明节后上市的茶叶被称为雨前茶(谷雨前的茶)。

  春季采摘的茶叶称为春茶,秋季采摘的茶称为秋茶。春茶一般清淡清香,秋茶淳厚浓烈。

  清明前我回北京,夫人知我爱茶,遂送我一罐明前龙井,冲泡之后,味道真的是不错。清明回京错过了在江南采明前茶的机会,于是在京就联系好无锡的朋友,待回锡之后去采雨前茶。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今年谷雨的时间是4月20日。

  我在4月的第二个周末和朋友们一起乘船到太湖中的贡山岛,去采雨前茶、品茶、看茶叶炒制。

  贡山岛是太湖中的小岛,分为大、小贡山组成,目前大小贡山的茶树加起来的种植面积达到了近300亩,据说每年产茶上千公斤。我们去的是小贡山岛,有10亩茶田,每年产茶只有100多公斤。

  听当地的朋友介绍,贡山岛土壤深厚肥沃且疏松,空气湿度高,所产贡山茶质汁清香、甘醇,特别是雨前的清茶,品质绝佳,外形似“毛峰”,秀丽带曲,茸毫泛白,汤色清澈透明,鲜爽清香。由于品质极高,历史上贡山茶仅作为朝庭的进贡品,十分珍贵,普通老百姓很难享用到。据史书记载,南宋和明清的皇帝大都喜欢品饮贡山茶。

  据了解,今年的贡山茶每500克的价格在2500元左右。

   

 

图2

   贡山岛是太湖中的一个小岛,从华庄镇乘机帆船在太湖上要行驶1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岛上。贡山岛现在还没有完全开发,当地人在岛上种植茶叶和批把,茶叶树大概有300亩地,每年春茶和秋茶可以收获上千公斤,这是我们登上小贡山岛时看见的几个茶农在采摘雨前茶。

 

 

图3

 茶农向我们展示雨前贡山茶的嫩芽

 

 

图4

  这是茶农给我展示刚采的茶芽,嫩绿饱满,十分可人。

 

 

图5

同行的MM也忍不住开始采茶 

 

 

图6

 这是刚采下来的雨前茶

 

 

图7

 炒茶之前,茶农还要再仔细检查分拣一下刚采下来的茶芽。

 

 

图8

 

 

 

图9

 分拣茶芽之后就是炒茶了,炒茶是在一间有20平米大的房子里,炉子上有三口大铁锅,三个小伙子在炒茶,炊烟缭绕,清香四溢,烧炉子的是一位文静的姑娘,她不紧不慢地往三个炉口里添加柴草。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这位姑娘一个人控制三个炒茶炉子,填柴控火,熟练轻盈,没有大多数司炉工蓬头垢面的现象,就象好的汽车修理工穿着白衬衣修车而一尘不染,技术娴熟。

 

  

图17

炒好的茶和刚采下来的茶放在一起 

 

 

 

图18

这是刚炒好的贡山茶,我们在品茶之后,因为有朋友介绍,茶农按照300元/斤的优惠价格卖了些给我们。听当地人讲新茶要注意储存,密封不好,或暴露在空气中几天就要发霉变质,回去应包装好,放在冰箱里或放在干燥的暖水瓶中保存。

 

图19 

 这是冲泡后的雨前贡茶

 

 

【明前茶】明前茶,是因为清明节前采摘的茶经过了一个冬天的滋养,饱蕴天地精华,茶芽细嫩娇美,滋味清纯,便让人有了“从来佳茗似佳人”之叹。加上采摘时天气尚冷,少受虫害侵扰,无需施加农药,更使明前茶有了不施粉黛的清纯,让人爱不释手。

 

【贡山岛】贡山岛是太湖东北部水域的四面环水的湖心岛屿,由大小贡山组成。过去都是有民间传说的,大概就是说大贡山原是乌龟所化,小贡山是龙所化身,只是故事逐渐被人们淡忘了。如今大贡山盛产茶叶,唤名贡茶,而小贡山以前是荒芜的,现在也种上了茶叶和批把树。 

 

拍摄时间:2009年4月12日

拍摄地点:太湖贡山岛

拍摄设备:尼康D200,尼康AFS17-55/2.8G镜头     

扬中:拼死吃河豚     

图1

   阳春三月下扬中,我们是4月11日从无锡开车130公里跑到长江边上的小城扬中,到哪去只有一个目的:品尝扬中的河豚鱼。图1是到达扬中的朋友家,看到的餐桌上摆好的凉菜:凉拌马兰(野菜),长江虾,鲫鱼和拍黄瓜。扬中的朋友告诉我,长江虾男人应多吃点,可以强身健体;马兰我第一次吃到,滑爽清脆,口感很好;黄瓜经常吃,但这盘里的黄瓜和我吃过的大不一样,主人说,黄瓜是自家种的,和城里买的的黄瓜不一样,怪不得我吃上去感觉有黄瓜味!

 

  我给这篇博客起的名字是“拼死吃河豚”,吃东西还要拼死?呵呵,有些危言耸听了,是不是?不过“拼死吃河豚”不是我的发明,不管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对从外地跑到扬中吃河豚的人都是这么称呼的,是扬中人们挂在嘴边最常说的话。你看完我在扬中拍摄的图片和下面的文字,你也许就明白了“拼死吃河豚”的意思了

 

 “长江三鲜美,河豚第一鲜”。每年春暖花开,清明前后,各路人马纷纷来到扬中,把能在扬中吃到一次河豚,当成是全年最快活的一件事,民间亦有“一朝食得河豚肉,终生不爱天下鱼”之说,足以说明河豚菜肴的独有魅力。食用河豚鱼的风气几百年来在扬中扎下了深深的根基,已演化成一代民俗、民风。而扬中本地的河豚鱼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奇特美味,能名扬四海?扬中有一位河豚烹饪大师总结为“一方水土育一方豚。”
 据介绍,扬中本江生长的是暗纹东方豚,这在当今世界上二十多种河豚中是最好的品种,比日本当地产的红鳍东方豚个头小,它在水中灵活性强,这给它运动和捕捉带来了方便,因此肉质细腻,另外扬中的水土呈酸性,因此暗纹东方豚的肉性比其他碱性地区的品种要鲜美。
 扬中河豚一般有“一豚三吃”法:即先是红烧,然后是河豚烧秧草,最后是河豚烧泡饭。

  河豚的经济价值还体现在制药方面。河豚毒素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毒素之一,是黄金价格的3800倍。此外,河豚卵巢还可提取多种氨基酸,肝可提取河豚肝油,精巢可提取鱼精蛋白,皮可制成贵重皮革,骨可制成骨粉。
  中国人食用河豚,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山海经》卷三《北山经》中,就有“赤鲑”的记载,赤鲑即河豚。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收录了当时人们食用河豚的内容。晋代,左思《吴都赋》中描述了河豚的体型外表特征,并详实记录了当时人们烹制河豚的方法。
 唐代,民间食用的河豚,开始进入宫廷御菜。据历史记载,唐玄宗曾赐河豚给李林甫品尝,李为之感激不已。
 宋代,食用河豚之风更盛,而尤以江淮、吴地为最有名。《赤城志》卷三六说此鱼:“冬月为上味。腹有肭,白如酥,名西施乳。”宋代吴地吃河豚之风相当盛行,而代表地区即为江阴、常州。常州的河豚,当时是从扬中水域捕捞的。
 元明时期,江南地区把河豚奉为食界至尊。明朝,烹河豚更成为一道宫廷名菜。明人徐渭《河豚》诗云:“万事随评品,诸鳞属并兼。惟应西子乳,臣妾百无盐。”在众人捧抬之下,江南河豚鱼名声大噪,大有凌驾水族众鲜之势。
 清代食河豚的地方更为广泛,仍以江南食用河豚之风为盛。南通、江阴、靖江、常州、镇江、扬州等地均有食河豚的。

  现在河豚每市斤从数百元卖到一两千元。

  扬中的小吃也很有名。美食街上有火锅和菜粥,这里的菜粥是由扬中地产的秧草、燕竹笋、花生米、萝卜、芋头、大米烧制而成,外地来客常慕名试食。

  河豚的毒素是相当大的。河豚毒素是强烈的神经毒素,很低浓度的河豚毒素就能选择性地抑制钠离子通过神经细胞膜。河豚毒中毒后,潜伏期短、病死率高,吸收后迅速作用于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传导障碍,首先感觉神经麻痹,后运动神经麻痹,严重的脑干麻痹导致呼吸循环衰竭。但用河豚毒素可以以毒攻毒,在医疗上可以用于治疗癌症。"新生油"是从河豚肝脏中提取的抗癌药物。河豚毒素对细菌有强烈杀伤作用。从河豚精巢提取的毒素,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霍乱弧菌均有抑制作用,而且可以防治流感。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河豚毒素结晶每克已经高达17万美元

  正因为河豚味道鲜美但又是有毒性的,食用河豚才是冒险的大餐。据说扬中每年都有因食用河豚不当而死亡的食客,所以也才有了本博的题目:拼死吃河豚

 

图2

 这是我今天在扬中朋友家里吃到的最贵的菜:刀鲜。刀鲜,实际上就是长江里产的刀鱼。江刀因为很稀有,所以价格相当的高,野生的江刀已经卖到几千元/斤,而且很难买到。听朋友讲,太湖也引进一部分长江水,来饲养刀鱼,味道和江刀无法比,但价格还是几百元/斤。扬中朋友介绍吃江刀的方法是,用手抓住刀鱼的头部,拎起后用筷子夹住鱼身从上往下滑动,鱼肉就落到盘子里,一根完整的鱼刺就留在手里。对昂贵的刀鲜我感觉不是很强烈,反而对图3的江回(回鱼)的味道更中意。

 

 

图3

 江回,实际上就是回鱼,产自长江,鱼肉厚实滑爽,味道极其鲜美,汤汁呈现粘稠的乳白色,口感极佳。不知是大妈烹饪的手艺高超,还是我孤陋寡闻,反正我觉得这江回比刀鲜好吃多了。

 

 

图4

 这位就是我好友的妈妈,今年71岁,烹饪河豚是她老人家的拿手好戏,烧了几十年了。朋友告诉我,北京有个酒楼曾出了5万元/月的薪酬请老人家去酒楼烧制河豚,老人没有动心。她一边为我们烧制河豚,一边和我聊天,今天桌上的江鲜美味都是大妈亲手烧制的。河豚马上就要出锅了,大妈最后还要自己亲自尝一下,这是老规矩,一要尝味道,二要尝是否有异味(毒素),自己先试一下,没事了才能给客人吃,老妈妈,真的很伟大! 

 

 

图5

 大妈在这边烧制河豚,大爷在那边添柴控火,老两口儿配合得十分默契。

 

 

图6

 经过25-30分钟的柴草烧制,味道鲜美的河豚即将出锅。

 

 

图7

这是一整只河豚,又肥又鲜,吃起来非常鲜美,说实话,我刚开始吃的时候小心翼翼,有些紧张,到后来则狼吞虎咽起来。 

 

 

图8

午餐之后,我提议到扬中转转,朋友带我们先到乡下,再到著名的长江江堤参观。扬中南临镇江,常州,北望扬州,上联南京,下接上海,奔腾不息的长江孕育了扬中这块沃土宝地。小桥流水,河塘秀色,花园锦簇,树木成荫构成了扬中的一幅写实风景画。 

 

 

图9

在扬中渔场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垂钓中心和生态园沿江迅速组建,劳累了一周的上班族可以去中心垂钓,增加情趣。累了,有休息的场所,品品茶、聊聊天;饿了,有菜肴供应,江鱼鲜美,美酒飘香,环境别致,身心愉快。图9所示的是扬中的一家名叫“环太鱼乐园”的生态中心,上百米长的太公廊是游人垂钓的好地方。 

 

 

图10

鱼乐园里提供豪华的别墅式的垂钓场所,硬件设施齐备,还有专人候着,帮你抄鱼、摘钩。 

 

 

图11

左图:小伙子钓了一只大青鱼。右图:除了钓鱼还可以用网捕鱼。 

 

 

图12

  扬中市的海拔平均是4米,我用手腕上的登山表测了一下脚下的海拔高度,海拔表显示是-20米。所以扬中人自己称:扬中人是头顶长江水。为此,扬中沿着长江修建了几百公里的江堤,江堤上铺设了柏油路,双向车道,汽车可以通行。江堤长江一侧修成长城式的墙跺,当地人称其为江堤长城,虽然与北京的长城没法比,但显示了扬中人抵御洪水、捍卫家园的决心和自信。当地朋友告诉我,1998年发大洪水的时候,人站在墙跺上可以洗手,但长江水始终都没有漫过江堤,扬中在98年大洪水中安然无恙,驱车从江堤走过,我真的很受感动,扬中人了不起!

 

 

图13

我站在江堤上看几十米外的长江,在长江和江堤之间都是绿色的植被,一排排树木象守护的战士挺拔在江边。 

 

 

图14

江堤哪怕有一点小的管涌,有关部门就雷厉风行立刻施工修补,这是在江堤上一处修补管涌,汽车只能绕道行驶。 

 

 

图15

 扬中除了河豚、江堤,还有一个雷公岛,这是去雷公岛坐船的渡口。据说,去雷公岛的轮渡每天只有两班,上午是9点,下午是4点。

 

 

图16

渡口停靠的轮船 

 

 

图17

 我走上船参观了一下,设施还是蛮不错的。

 

 

图18

船甲板上生锈的铁锚

 

 

图19

 在扬中吃了河豚,看了长江大堤,本想再去一趟雷公山,但由于去雷公山的渡船早9点和下午4点开船,我们时间对不上,所以这次只好留下点遗憾,下次到扬中再去雷公山了,一定要见识一下传说中的原生态的雷公山。

 

 

拍摄时间:2009年4月11日

拍摄地点:江苏扬中市

拍摄设备:尼康d200,尼康AFS17-55/2.8G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