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写实油画静物步骤:西藏文化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思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06:58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文化资源的开发为基础。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一方面是传统文化资源的直接使用,另一方面是在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前者相当于对文化资源的粗放式的开发,后者即相当于集约式的开发。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西藏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这却使西藏的文化更好地保留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韵和原生状态,这正是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原料”。西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区,还有回族、门巴族、珞巴族等。未识别民族有夏尔巴人和 人,其人数较少,只有2000余人。西藏地处中国西南边疆,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西藏民族文化有现代文化的成分,但更多的是通过传统文化表现出来的。西藏民族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以及极强的展示性与表演性等特点,使其成为西藏文化资本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1.西藏文化产业的现状

    1999年党中央决定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主要通过加大对西部的资金投入,给西部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西部快速发展,缩小东西部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而保护和发展西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将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成功。“民族文化本身是一种巨大的财富,它不但能够为大众(流行)文化提供丰富的营养,而且是西部地区最具竞争能力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领域之一,文化优势可以转化为地缘优势、经济优势,并且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西部开发中必须加入对于文化的开发。而以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重要资本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由此推动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发展问题。” [1]

    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传统文化是西藏文化产业发展最宝贵的资本,也是西藏文化产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因子,启动这些文化资本,就有可能创造出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西藏在利用和开发文化资源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1 西藏文化资源的整理、开发工作

    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西藏的传统音乐、舞蹈、民间故事、谚语、民谣等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就不断得到抢救、收集、整理、研究、编辑和出版。史诗《格萨尔王传》是其中的成功范例。1979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抢救、整理《格萨尔王传》的专门机构,经过20年的努力,共收集藏文手抄本、木刻本近300部,现已经正式出版藏文本70余部,总印数达300余万册。还出版了《中国戏曲志•西藏卷》、《中国民间歌谣集成•西藏卷》、《中国民间舞蹈集成•西藏卷》、《中国谚语集成•西藏卷》。有关西藏曲艺、民族民间歌曲、戏曲音乐、民间故事的文艺集成也正在编纂之中,即将出版。从1986年起,由中国西藏藏学研究中心对勘藏文《大藏经》一书,通过对所有版本的《大藏经》进行对勘精校后,预计将于2007年完成出版。从1989年到1994年,中央政府拨款5500万元和大量的黄金、白银等贵重物资维修布达拉宫,2001年,中央再次拨款3.3亿元,启动布达拉宫二期维修工程和罗布林卡、萨迦寺的维修三大工程。此外,中央每年对西藏文物保护事业的日常经费投入400万~500万元 [2] 。

    西藏和平解放50年来,在党的文化方针政策指引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援下,西藏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众所瞩目的成就,产生了许多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艺术成果,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文化人才。大型乐舞《珠穆朗玛》荣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由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创作的双人舞《珞巴人的刀》、《天鼓》荣获多项大奖。

    1.2 初步发展的西藏文化产业

    所谓文化产业,是指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交换和传播。其外延涉及文学艺术、影视音像、演艺娱乐、体育健身、科学研究、新闻出版、信息咨询、设计策划等,涵盖文化财产、文化设备和传媒载体三个方面。

    从文化产业的产生来看,文化产业不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新鲜事物,而是作为一种社会分工出现的,是专门生产文化服务产品的行业。文化服务产品又分为文化服务商品和公共产品,其中公共产品部分为文化事业,所以文化产业在理论上是包含文化事业的,文化事业只是文化产业中提供公共服务的那部分。但是在我国的实践中,如果不突出文化产业的商品属性,就很容易混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尤其是容易用“文化事业”囊括文化领域的一切工作,继续使用发展文化事业的方法来发展文化产业,这样反而不能认识文化产业的本质,也难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在实践中,为了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突出市场规律在文化产业化中的作用,我们不妨凸现文化产业在不同时代的不同特征,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区别开来,把握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动态界限。

    在新中国社会经济运行的大背景之下,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以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为核心的文化事业阶段,在改革开放之后,文化服务商品意识又开始浓厚起来,使文化产业的构成趋向合理化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截至2003年底,西藏共有各类专业演出团体27个,群众性业余演出团体160多个,县乌兰牧骑演出队17个,各类文化娱乐场点近3000家,文化市场经营项目20多种,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 [3] 在文化硬件建设上,国家投资建成了西藏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电影院等一大批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文化娱乐设施,结束了旧西藏基本没有文化娱乐设施的历史。截止2003年末,全区共有文化馆、站224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2个。全区文物点达2000多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9处。广播电台3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4座,电视台2座。广播人口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83.1%和84.4%。出版报纸32772千印张,各类杂志70万册,图书823万册 [4] ,既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也为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人才基础和物质条件。

    1.3 第三产业的崛起给西藏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1995年到2003年,西藏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绝对值稳步增长(如图1所示),即使按不变价格计算,也保持大致一样的增长趋势,表明了西藏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几年西藏进行了力度较大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分析图2所示的GDP的构成,就会发现,第一产业的比重逐年下降,由1995年的52.2%下降到2003年的22.2%,第三产业的比重则呈现与之相反的变化趋势,由1995年24.8%增加到2003年的51.7%,第二产业的比重相对处于稳定之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的西藏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经济结构由2002年的“三一二”型调整为“三二一”型,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

    第三产业的崛起给作为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其中,文化产业的一些行业产值已经占有相当比例。以旅游业为例,1990~2002年,西藏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区GDP的比重由1.5%上升至6.2%,实现旅游总收入98777万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2003年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西藏在旅游业之外的文化开发方面也在进行着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一些成效。与内地联合拍摄《西藏风云》、《文成公主》、《拉萨往事》等电视连续剧,与内地企业联合推出大型乐舞《珠穆朗玛》,以及在上海等地举办才旦卓玛音乐会等活动。由于创作成本高,仅靠区内市场很难收回成本,更谈不上赢利,所以通过利用区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对活动进行联合制作、包装和提升,并利用内地市场进行演出推广,不仅有效地宣传和介绍了西藏,而且使本地的文化市场占有率得到提高,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2.西藏发展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2.1 西藏发展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西藏的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很低,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精致程度也很低,没有深度开发市场需求,也很难适应市场的竞争需要。尽管西藏文化产业已经萌芽,但与全国相比较,仍相形见绌。除人文景观的开发已初具产业化规模以外,其他文化类别的产业,如影视、新闻出版、艺术、体育等行业则大多还在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依赖国家事业经费支持;或小打小闹,形成不了规模化经营和规模效益。

    目前对传统文化的挖掘还限于表层,形式单一,手段陈旧,缺乏产业观念和意识,只注重文化的公益性和宣传效果,文化经常是被作为经济活动的陪衬,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就是借助文艺表演、民族风情展示来吸引、挽留企业界与商界人士,甚至只是制造一种氛围,而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商机,这就好像端着金饭碗要饭吃。即使是进入产业化程序,也由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没有深度开发市场的需求,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很低。文化产业不等于文化遗产,也不是停留在感受层面的文化艺术,而是通过产业化进程实现的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大投入,并深入挖掘、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才能更快地变文化产业弱势为强势。

    综合来看,西藏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宏观管理混乱,文化产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管理体制混乱,未形成共同办文化的合力,这很难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

    (2)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学术研究还非常落后。西藏现在几乎没有对西藏的文化产业进行专门的调查和研究,原本由西藏社科院牵头的研究课题“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发展西藏文化产业”,但由于资金等原因,现在尚未开展。

    (3)观念滞后,缺乏创新意识许多文化资源领域的开发利用还很不充分,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

    (4)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投资主体单一,行业限制过多,市场对人才、资金、技术、信息、项目等文化资源配置没有起基础性作用,造成文化资源大量闲置和浪费,再加上西藏地域辽阔、长期封闭、文化资源分布广而散,增大了开发利用的难度。

    (5)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不仅要有智力投入,而且还要有必要的物质载体,是否拥有充足、宽裕的资金就成为文化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物质前提。

    (6)文化服务产业化程度很低,缺乏产业化的生产经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历史长、程度高、机制完善,从创意策划、可行性研究到制作成品、批量生产再到广告宣传、市场营销等,已经形成一套体系完整的市场运作程序,因此,他们往往能较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而西藏缺乏集约化的文化产业集团,缺乏现代文化策划、中介机构,没有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品牌。

    (7)由于西藏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和经济比较落后等各种原因,人才一直奇缺,文化产业又是新兴产业,加之缺乏对管理和经营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训,造成西藏文化产业各个领域的人才都极其缺乏。

    文化产业不等于文化遗产,也不是停留在感受层面的文化艺术,而是通过文化服务产业化进程实现的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大投入,并深入挖掘、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本,才能更快地变文化产业弱势为强势。

    2.2 西藏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无论其数量和质量、规模和效益,都是空前的。大体呈现如下两大走势: 2.2.1 文化产品生产手段和方式的现代化。由于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手段和方法在文化生产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文化生产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技术革命的成果之一,是机械复制及电子传媒,它可以大批量地把曾经为少数人欣赏的文化产品转化为商品。与生产力巨大发展相适应,各国相继进行生产关系和文化制度、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以求用最先进的制度创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2.2.2 强势发展国际化。在文化及其产业发展中,“马太效应”现象依然顽强地发挥作用。文化发达国家在最近几十年间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进一步加大了与发展中国家差距。其中超级文化发达国家——美国成为全球文化产业的龙头,这首先是美国凭借其经济优势和科技优势争夺和占领世界文化市场的结果。

    “从以上分析中可看出,尽管全球化与本土化、世界性与民族性、一体化与多极化并存是一个理想,但由于跨国资本的运作,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渗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处于强势地位,而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则不可避免地处于弱势地位,因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要赢得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动性、独立性和自主性,就必须要创新思维,独辟蹊径,在与国际先进文化接轨的同时,抓住机遇,寻求赶超和跳跃式发展。” [5]

    3.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

    西藏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决定走大规模、全方位的自然资源开发路子是行不通的。在这种情况下,西藏必须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与西部其他地区实施“差别化”、“错位化”发展,立足于“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而文化产业应该是西藏予以特别重视的产业。

   从西藏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考虑,也必须依赖于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其关键在于用产业化的思路对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商品开发,使文化与经济有机结合,成为一体,其核心思想就是坚持“特色”二字,努力在开发、整合西藏优势特色的文化资源上做文章,力争经5~10年开拓性的工作,使文化产业成为西藏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此,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西藏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要正确把握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3.1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改革文化体制,完善文化政策,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文化运作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文化新体制的关键。通过改革,进行文化资源的整合,实现文化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改革,加大文化结构的调整,形成多种所有制文化共同发展的格局。

    3.2 加强文化产业相关理论的研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文化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西藏应该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研究制定西藏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西藏文化发展的方针、战略、目标、任务和突破口,并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配套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在制定产业规划时,还必须与必要的政策导向、财政支持、法规管理、市场培育县结合。

    3.3 注重文化资源的生态保护文化之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是一个地区的地理、气候、历史、风俗等各种自然、人文因素的综合,是长期历史积淀、变迁的产物,一旦破坏、同化或异化,就将失去其独特性甚至生命力。因此要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抢救与传承,同时还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大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这不仅需要陆续划出文化保护区,还需要不断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以保护藏文化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同时还必须注意收集、整理传统文化资源,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开拓创新,体现时代要求。

    3.4 从整体定位出发,培育和发展重点文化产业门类

    重点文化产业门类具有规模生产和市场扩张能力,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把握全部、总和、整体等等观念,是文化方法的主要手段。对任何已具备文化产业性质或蕴含文化资源的某个项目的设计、策划与方法,采用文化方法,主要就是侧重于整体的文化定位,并由此进行铺展与延伸,将文化的增长点变成面和线。发展西藏文化产业要从实际出发,适应文化发展趋势和规律,把包括旅游、演艺、美术、出版等产业作为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重点部类。

    文艺演出业要立足于民族文化,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特别是现代新型科技手段,瞄准国内外市场,多出精品。在演出队伍上可以组建规模演出公司,提高演出质量,创名牌效应,开拓国内外演艺市场。文化娱乐业主要满足城乡居民基本文化生活消费需要,还对涵养税源、促进就业、扩大内需有很大作用。要加强对文化娱乐业发展的引导,使娱乐产品和服务在层次上和内容上不断开拓创新。西藏应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娱乐方式,并有选择地引进国外文明健康、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文化娱乐项目。

    文化旅游业是以历史文物、民族区域文化景点观光服务为核心,带动饮食、旅馆、交通、商业、娱乐配套发展的一个重要文化产业群。旅游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其动机和目的在于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与心理上的满足。旅游的核心内涵是文化,不同地域的文化和不同的文化含量构成了不同的旅游特色。雪顿节、雅砻艺术节、羌塘赛马节、珠峰文化节期间,游客数量成倍增长,其原因是西藏节庆期间,旅游的文化内涵大幅提升,产生了广泛的吸引力。注重文化资源的深加工,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如参观古格、昌都卡若遗址,来回需要一两个星期的时间,如此长时间和大花费是大多游客是难以接受的。如果将各景点拍成照片,制成画册、VCD等,把无形的资源变成有形产品,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艺术品业要着重于发展民族艺术品,既继承传统风格,又不断创新,要以旅游为载体,在艺术价值、工艺技术、包装运输等方面不断改进,靠精品占市场;要形成生产规模,稳定营销网络。政府方面也应支持艺术品的开发与生产。要以“品牌”为导向,加大对民间艺术的宣传力度。 

    3.5 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培育具有驾驭西藏文化资源,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微观经济主体

    坚持“纵向联动,横向联合”,鼓励规模经营专业化协作,促进文化产业各行业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组织机构。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文化生产单位的组织形式,形成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制度,建立开放性的创新发展机制。鼓励打破地区、部门分割,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形成一批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乃至跨国经营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同时,积极鼓励文化中介机构的发展,推进集约化、系统化、网络化的营销服务,鼓励其向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培养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影响、拥有著名文化品牌、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文化经纪机构,为文化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方面发展创造条件。

    3.6 抓紧培育和引进文化产业的专业人才

    文化产业的运作需要大量熟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业务,并掌握市场规则的人才队伍,需要大量文化创作、文化经纪、文化科技创新、策划等专业队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西藏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现在西藏文化产业的专业化人才极为缺乏,因此,一方面要出台政策措施,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对现有人才队伍加以培训,鼓励文化产业单位与高校联合等措施,努力培育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专业化人才的群体。

    3.7 利用民族文化品牌效应,不断进行相关的延伸性开发

    这就要求开展文化消费调查,根据海内外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市场消费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开阔思路,挖掘潜力,拓宽领域,开发出不同类型的、具有鲜明文化个性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促使潜在的文化资源优势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形成文化产品延展性开发的新格局、新体系。同时还要不断培养文化消费主体、活跃文化市场、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晓霞.民族传统文化与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新疆社会科学[J].2003.(3):65-70.

    [2]新华社记者.让民族瑰宝更加灿烂辉煌.西藏日报[N].2004-6-27(1).

    [3]孙家正.中国文化年鉴(2004)[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469.

    [4]西藏自治区统计局.2003年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