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医大附中学校电话: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现状与改革思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31:25
张黎阳: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路 2011年09月23日17:41    张黎阳: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路--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


  人民网专访吴江:社会主义饭碗如何端平?
  中编办主任:事业单位改革应以公益为目的
  俞 路:事业单位改革的五点思考
  金 苍: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应公平处理利益分配
  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核心问题仍待定调
  事业单位改革:先分清 后整合
  俞路:事业单位改革的方法
  陈慧:浅议中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
  钟万里:浅析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作用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引关注 “铁饭碗”还能捧多久

  面对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主体之一的事业单位具有着重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职能,如何更好地完成社会职能是其改革转型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而人事管理制度对于人才相对集中的事业单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有必要深入分析当代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内部制度运行和外部制度支持两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

  事业单位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主力之一,在科教文卫各个领域都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所以完善事业单位体制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事业单位聚集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优质的人事管理制度决定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对推动全社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

  (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相关概念的界定

  关于事业单位概念的界定是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最早的界定来自于1963年7月《国务院关于编制管理的暂行规定》,该规定认为:“凡是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内开支的单位均为事业编制。”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国家对于事业单位的定义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解释,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依法设立,二是从事公益服务,三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四是社会组织。

  事业单位与企业组织和政府组织的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提供的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时组织的自愿性,事业单位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自愿性介于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之间,政府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依靠的是强制力而无关乎自愿或者不自愿,而企业则在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过程中的自愿性最强。

  人事管理制度,即通常所称的人事制度,是指对人事进行管理的规则或制度。具体而言,对人事制度概念大致可以作如下界定,即在组织人事管理活动领域,围绕如何协调人事关系而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和正式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包括人事管理体制和具体的规章制度两个方面。人事制度同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二者的区别就在于人事管理制度设立主体的不同,广义的人事制度设立主体包括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非营利组织等所有组织,而狭义的人事制度主体仅指公共部门。

  (二)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首先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人事管理阶段,第二阶段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人事管理阶段。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由于其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干部人事制度范畴,此阶段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与机关人事管理制度密切相关,在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上都受到机关人事管理的深刻影响。主要特点表现为:人事管理活动具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人事管理缺乏科学分类,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以及单位内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被统称为国家干部。这一阶段,在行政事业一体化的事业管理体制下,事业单位的目标、经费、岗位设置等都由行政主管部门掌控,事业单位缺乏用人自主权。事业单位受到传统人事管理制度的种种制约,致使其实现的社会职能与社会发展对其应当承担的职能要求之间产生较大差距,促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向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向转变。

  第二阶段,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阶段。随着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实施以及党的十三大后企业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公务员的人事管理以及企业干部的人事管理逐渐从传统干部人事制度框架中分离出来,至此相对独立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得以初步形成。相对独立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初步形成后,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即进入到初步探索阶段。在初步探索阶段采取的改革措施包括实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建立和推行职员制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也进入了全面启动阶段,即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逐步建立适应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特别是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各项改革的深入,在前一阶段人事制度改革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国家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以岗位设置管理作为突破口,并将其作为事业单位人事分类管理框架构建的基础,进一步提高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效能和科学化水平。

  二、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现状分析

  (一)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成果

  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针对传统人事管理制度大一统机制运作下造成的种种问题,改革后的人事管理制度通过采取业余兼职、人才交流、人员自主择业等措施,改变了传统的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升迁刚性和人员“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式的保障体制,形成了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并且逐步建立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相关政策法规。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为了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政策规定。目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主干环节中的政策规定主要包括:《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2005年)、《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2006年)、《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2006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1995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2006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2009年)等。

  在取得一定改革成绩的同时,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还须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因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组织发展的重要前提,现代组织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演变为组织中人的竞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各项制度则是组织的基础性制度。尤其是对事业单位这样一个专业技术人员密集的组织而言,人事制度的供给更是构成了其组织变革与机制创新的重要源泉。


【1】 【2】 

 
(责任编辑: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