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帅:南方周末 - 一周高论(2011041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3:49:15

一周高论(20110414)

作者: 推荐:陈斌 2011-04-14 11:02:15 来源:南方周末

(2011.4.5-4.12)

No.1 孩子的午餐问题是个国家问题

《长江日报》,2011年4月11日,作者:李琼

(原文摘编)媒体和爱心人士发起“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计划”,幸运落在了贵州黔西县沙坝小学和河南鲁山县桐树庄小学的学生头上,但此举的可持续性和保障方式却令人担忧。

时下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中午不能回家或成为寄宿生。上学路遥远让很多孩子吃不到正常的午饭。这不单单是家庭贫困问题,也不单单是教育贫困的问题。

说到孩子们吃饭的问题,就不能不提到印度的例子——一个为1.2亿在校学生提供免费午饭的发展中国家,这证明解决孩子吃饭的问题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问题。日本的《学校营养午餐法》于1954年颁布,明确实施营养午餐的目的是“全面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改善国民的饮食生活”,并“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求“义务教育各学校的领导必须努力实施学校营养午餐”。如果我们不把义务教育认作就是让孩子学知识这么简单,那孩子午饭交给谁,营养和安全由谁来保障,就是再明确不过的。

孩子们的午餐问题,不能仅仅当作一个贫富差距问题,也不能成为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解决所有上学孩子的午餐问题不是一个扶贫帮困行动,不是锦上添花,而是一个国家义务教育最基础的部分,是一个国家能不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有基本生活和营养保证的义务教育问题。如果不能,那这样的义务教育就是有缺陷的,甚至是不人性化的。

【推荐理由】有个事实很耐人寻味。志愿者出钱出力,去给贵州黔西县红板小学送去“免费午餐”,主动为地方政府和义务教育分忧,当地教育局官员的第一反应居然不是感激与感动,而是大泼冷水,质问志愿者“要是出了食品安全问题,谁负责”。给中小学生提供营养午餐,政府不差钱,差的是担当。

No.2 赞美的可信度须靠批评自由度检验

《中国青年报》,2011年4月8日,作者:志灵

(原文摘编)日前,一张名为《县委书记》MV网络热传,歌颂张家口市张北县委书记李雪荣,视频被广大网友认为属拍马屁之作,张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郭伟说,这不是政府行为,是人们自发的表达心里感情的行为。

事实上,和2008年江苏泗洪县纪委书记卸任、百姓“万民伞”相送及村民为河南登封市委书记立功德碑的情形一样,虽然所有的赞美者一再表示这是其本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但对绝大多数局外人来说,第一感觉甚至唯一的感觉就是“不相信”。为什么绝大多数“不明真相”的局外人会先入为主地断言这就是虚假的赞美呢?

这其实是一种制度性不信任,其根源在于批评的不自由。对于不少普通人来说,他们习惯性地看到诸如跨省抓捕、因言获罪等普通人由于表达批评意见而受到权力的报复,这样的典型例证加上不少人都遭遇过权力傲慢伤害的心理阴影,必然会让不少人对于赞美权力者的言论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视其为官员自编自导的一场“伪民意的表达”。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赞美的可信度要靠批评的自由度来检验。如果我们处在一个不能自由表达批评意见的环境中,那么无论赞美的声音表达得有多么充分,也不能让公众信以为真,因为最真实的评价总是在一个可以自由竞争的言论环境中产生的。一旦缺失了这一保障赞美言论公信力的制度土壤,哪怕赞美真的是出自当事人的真情实感,效果只能是越描越黑。

【推荐理由】《县委书记》横空出世,填补了县级红歌的空白。观摩之后,发现其拍摄和剪辑手法可圈可点之处颇多,说明宣传技巧有与技术进化同步的可喜趋势。但内容呈现上却仍有较长的“时滞”,无论“红太阳”的暗喻,还是对人治的露骨歌颂,都反映了这一点,令人生“用西餐叉子吃生肉”之惑。

No.3 愿更多高校像复旦一样推行网络公开课

红网,2011年4月10日,王健

(原文摘编)今年4月开始,复旦大学的讲座内容将登陆网易视频“公开课”。首位走上复旦大学网络公开课讲坛的是著名历史学者王汎森教授,他的系列讲座题目《执拗的低音》共分四讲,内容为对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这在中国尚属头一遭,更是大公之举。

近年来,网络公开课已经受到了白领等群体越来越多的欢迎,成为了不同人群提升自身素质的首选。

基于全民教育的国家政策,基于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在教育方面,除了需要推行普及教育,解决“吃得饱”的问题;更需要开展优质教育,考虑如何“吃得好”的问题。复旦大学国内第一个吃螃蟹,将优质教育从在校学生延伸到了社会大众,将教育的外延从学校教育延伸到终身教育,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这一弊端的有效弥合形式,是我国教育事业从普及化走向优质化的有益尝试,是我国全民教育理念的最好诠释。

从传播技术方面来说,基于网络这样一个无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平台,全民享受高水平教育由可能变为了现实。人人都有资格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文化知识应该由全民传承。复旦大学的这一举措,体现出了与几年前哈佛、耶鲁等国外名校在网络上发布开放课程一样的社会责任与文明传承担当。不止复旦大学,更多的高校应该积极加入到网络公开课程这一行列当中来。

【推荐理由】看麻省理工学院教授Walter Lewin主讲的公开物理课程,耶鲁大学教授Robert Shiler主讲的金融市场等,让人感到生在这个时代很幸运,无论你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上不了名校也能聆听大师的教诲。美国的私立大学能做到,中国的公立大学更应该做到,让纳税人分享自己的知识产品,天经地义。复旦,做了正确的事。

No.4 为什么美国不会有高铁

《东方早报》,2011年4月11日,作者:维舟

(原文摘编)美国首条高铁看来已胎死腹中。计划中的这条高铁,只需州政府出10%的钱,剩下全由联邦政府埋单,但佛罗里达州长却一口回绝23亿美元的高铁补助。此事折射出了美国复杂的政治、社会生态。

即便州一级都支持,事情也不会变简单。由于高铁会对汽车和航空业构成竞争,计划也必然会遭到这两个利益集团抵制。美国国内航空发达,利益集团极为强大;至于汽车,那种自由驾驭和掌控的感觉几乎被视为美国精神的象征,更有“对通用汽车有利的事就是对美国有利的事”。

客流也是个大问题。美人口密度较低、居住较分散,现有高铁规划只能选择性连接少数城市,而无法实现全国成网;更何况美国人选择航空和自驾出行的习惯根深蒂固。票价则是另一个问题,现在纽约到芝加哥的机票仅售88美元,火车票比它贵一倍不止。这迫使投资者和官员三思。中国高铁规划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市场行为,但在美国则必须考虑这一点,因为联邦运输部并没有下属国企。

如果高铁沿线确实人口密集,又有新的问题:路线施工征地必然要许多人为高铁让路。美国自1970年代以来已很少开展这样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大批征地难免引发反弹和争吵。

如果说中国高铁建设的快速进展得益于一个强国家的执行效率和国家意志,那么这却正是一些美国政治家所担忧和恐惧的。对他们来说,这绝不只是一个经济、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原则问题。没有高铁,外人看似乎是件坏事,但在美国人却可能是一件大好事。

【推荐理由】高铁美国联邦政府想建但建不起来。奥巴马贵为总统,名义上“总而统之”,却连个州长也搞不定,州比联邦矮了一级,但与联邦却是平等的博弈主体。联邦运输部,听起来比铁道部管得还要宽,但它不搞国企,也就动员不了建高铁所需要的巨大资源,能力比中国铁道部可就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