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进展评论意见:承上启下,一代国术大师于振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3:28:08

承上启下,一代国术大师于振声

 

东南大学  胡明岳

 

   二十多年前在南京大学徐公伟先师门下学练武术时第一次从老师口中听到师爷 于振声的名讳,当时是老师回忆1959年于师仙逝前的奇事。徐师说,于师是中秋节走的,一月前,于师召集众弟子说,中秋节我要走了,你们准备一下,分配徐师的事是买一些白布(于师是回民),当时,众人以为玩笑话,因为于师很健康,没病,但师命难违,又不能细问,只好分头去准备。中秋节那天都到齐后,于师谈笑风生,一点要走的迹象都没有,待交代安排好身后事后,众人正在疑惑时,忽然于师寂然无声,众人大骇,于师已端坐仙逝矣。从此师爷名讳永记在心。

    于振声(1871—1959)号万升,别名世佐,一代查拳大家,回族,山东济南西关人。七岁习武(1877),师从清代著名大师赛鹤鸿,杨鸿修。当年赛大师仅凭一根白腊杆平息了两个村子的械斗,又用腰中鞭头枪击碎桥头狮子,神威大震,从而折服了村民,使两村得以长期和好,威名远扬。于振声跟随赛大师练武25年有余,其间又受到赛大师的师弟白太岭、张学生的悉心教导。由于勤奋好学,深得师长厚爱,八九年的时间就尽得师父们的拳艺。随后的十多年中,一边刻苦练拳一边协助老师教拳,代师传艺,在师弟中享有极高的威望,深得查拳、华拳、炮拳、洪拳、弹腿、等拳械要义。1919年与马良、杨鸿修、王子平、何玉山、吴志青等人在上海创立“中华武术会”。一九二三年四月十四日至十六日,中华民国武术运动大会在上海老西门公共体育场召开,上海中华武术会参加表演,武术教师何玉山、肖格清、于振声、王子平、韩凌森、王凤章到会演艺,倍受欢迎。被大会组委会评为“十八武术家”之一。1925年于振声大师定居南京,先住新街口摊贩市场(现在的金陵饭店)附近,后移居下关惠民桥头。1927年南京中央国术馆创办,凭着深厚的武术功底,被聘为国术教授,央馆三大顾问之一,主教查拳,并兼任中央大学、 南京高等师范、金陵大学、东南大学的国术教授。在中央大学任教时,曾接受一个美国武士挑战,仅用两招就把他打翻在地,受到中央大学校长赞扬。八年抗日战争时期,南京沦陷,日本人慕名前往于家,欲聘其教授中国武术而被其断然拒绝。为谋生计,在家开正骨推拿诊所度日。抗战胜利后不顾七十多岁的高龄,出于对国术的热爱,又继续在原教学处教国术。解放后,曾任政协江苏省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南京市回民委员会委员。1956年3月,政协江苏省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代表证000155号),大师提出了:“为了人民群众强身健体的需要,政府应大力推广国术”的建议,并表示愿为国术的普及贡献自己的力量。,平时大师在家中诊所正骨推拿,为许多群众治愈了病痛。每日清晨,在下关挹江门边的绣球公园小山旁,都会看到大师带着众多弟子认真练拳,查拳、弹腿、刀、剑、枪、棍等等,一招一式,一丝不苟,虽年愈八十,高起兴来和学生对对子,依然身手矫捷虎虎生风。得其真传者有徐公伟、张天福、李书海、史布清、吴志青、徐文才、葛宝山、杨华强、李银根、于荣华、胡振国等。

   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宝库里的一件珍品。相传起源于距今816年前的南宋建炎元年鲁中(今山东中部)地区的“把式房”(即专门训练跑江湖卖艺打拳与杂耍人士的地点),明代则流传于“拳坛”(即民间集中练拳的场所),待到清代中、晚期,便集中在山东与河南两地并以齐鲁的冠县、任城县最为正宗。民国初年,山东查拳大家当推济南的于振声为最;其次则为马金标与张本源二人。据于振声先生在其相关笔记中记载:“时鲁中把式房有教师称‘学会四路查(拳),跑遍江湖全不怕’。由此可知查拳十路趟子之中,尤以第四路最为实用。”但如今我们所能见到的“四路查拳”,与当年于振声、马金标、张本源这三位武术大家的拳趟子已经是大不相同了。(摘之《中华武术》)大师主要贡献有:《国立南京中央国术馆首期教授班讲义》手稿本。民国17年(1928年)央馆顾问李松如、于振声、刘崇峻、张洪之与央馆首期教授班成员童仁富、陆林等著录。《国术教范查拳》图书,民国18年(1929年)9月南京中央国术馆出版。著作人是大师弟子吴志青,并与吳志青編寫了"五路查拳"並叫吳志青負頁組织專人進行拍照留存以供編纂講义所用。《救急经验良方》——由当时的央馆顾问于振声与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共同提供,源出清代乾隆年间江南知名道观江宁府辖江宁县境内“竹山道观”珍藏本,即后由该道观居士、光绪年间的名中医梅龙所辑纂并木刻成书的珍本。十二路潭腿——由当时的央馆顾问、国立南京中央大学专职体育教授于振声提供,源出山东龙潭寺(古名“龙虎观”)。铁砂手——由于振声提供,源出山东、河北、河南、安徽等省的民间大家(明代为家传。清代中叶流入当地有关拳房)。 _

   一代国术大师于振声终生致力于国术的弘扬,弟子逾万,遍布天下,是近代中国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是金陵武术史上的泰斗。再传弟子胡明岳敬记。

           

以上为大师及大师与其弟子徐公伟及徐师与其弟子胡明岳的合影。

 

                                                   东南大学  胡明岳13016971622

 

附:于荣华(1914—1998)回族,山东济南人。于振声长子,幼承父训系。14岁考入中央国术馆,从王子平、马荣国、朱国桢学八极拳、形意拳等,向杨法武学摔跤。1936年广西打擂,获得全胜,任广西李宗仁、白崇禧部第三战区武术教官。参加抗日战争,授少校军衔。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任南京市政协、武协委员。1984年参加江苏省武术献艺大会,被省体委授予“老拳师”称号。

   徐公伟(1916—2003),先生自幼喜爱武术,师从国术大师于振声,赵佚凡,陈照奎先生,精研查拳,太极拳等系列拳械,弟子即再传弟子遍及世界各地,影响颇深。先生生前首担任南京鼓楼区武术协会主席(第二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武术教练及武术协会顾问;任国防气功研究所加拿大理事,全加中国国术总会顾问、江苏省武术馆顾问……一生以精研国术及传播教授国术为己任,以继承和发扬国术为使命,不计个人得失,至今受益者日众。先生于查拳、太极拳贡献尤著。首先补齐十路查拳、首次邀请陈照奎老师来宁传授陈氏太极拳、首次邀请蒋家骏老师来宁传授洪门陈氏太极拳……这些都是先生努力的结果。其眼光、胸襟令人叹服。

  吴志青生于1886年底,安徽歙县人。其青少年起,曾先后拜刘震南、于振声、马金标、杨兆清为师学练潭腿、查拳、太极拳等拳法系列套路数十种并精研于振声所传“铁砂手”绝技;辛亥革命后,担任过上海大学体育部主任、江苏体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西北国民第五军武艺总教习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