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2011年1月10日乡镇周刊用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2:51:50
2011年1月10日乡镇周刊用稿(2011-01-18 08:40:47)转载 分类: 每期用稿

9版:

见证成长  一路同行
—— 《乡镇周刊》三周年致读者  2011年,《乡镇周刊》满三岁了。开启第四年光阴大门的同时,《乡镇周刊》愿接受所有朋友对它已有成绩的勉励,和对未来成长的祝福。
话说,那一年,每周有一个版面叫《基层之声》,你可曾记得?会心一笑的,绝对称得上“老牌儿国土”。又一年,每周有两个版面叫《乡镇天地》,你有印象否?有的,一定是国土资源报的“铁杆儿粉丝”。2008年,每周开始有四个版面连在一起刊发,叫《乡镇周刊》,你每期必存?存了的,势必是它成长路上的“无敌见证”。谢谢所有的读者和作者,谢谢你们,《乡镇周刊》有你们见证成长,一路同行,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我们不敢怠慢,新一年新团队,我们立足高起点,力求新突破。
回首三年前,2008年1月7日,中国国土资源报最前沿、最基层的新闻版面,以周刊的形式“华丽转身”,由此诞生《乡镇周刊》第一期。在致读者中,《乡镇周刊》说,记身边事,写身边人,是它的特色;最前沿的往往最精彩,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每一天,都书写着生动。而这,也正是《乡镇周刊》取之不尽的新闻源泉。过去三年,是《乡镇周刊》扎根基层,倾听基层,记录基层的三年。
2008年,南方雪灾、5.12汶川特大地震、汛期一些省份遭遇百年一遇的强降雨,基层国土部门防灾救灾重担在肩;集体土地流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每一项任务,都离不开基层国土部门大量细致的工作和积极地参与配合;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提出扩内需保增长,4万亿的投资要落地,基层国土部门积极介入,主动服务;为了更好应对复杂形势,全国范围内的县乡村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如火如荼。
2009年,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进入尾声,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任务全面完成,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各地基层国土资源部门出色完成了“双保”任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部分国土所所长进京培训,各地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干部培训大大提高了基层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规范》(试行)颁布,基层动态巡查工作迈上规范化轨道。
201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灾害最为频繁最为严重的一年。地震、暴雨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基层国土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用生命守护生命,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基层国土人把日常工作与创先争优有机结合,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基层执法面临暴力抗法、借法执法的困境,基层执法者的安全保障问题引人深思。基层国土人,需要太多的关怀与支持。
今天是2011年1月10日,《乡镇周刊》迎来了第144期。新的一年,《乡镇周刊》依然与大家相约星期一,从原来的5~8版改为现在的9~12版,更上层楼不仅仅体现在版序上,内容上也将更给力:付梓的一字一句力求严谨务实,每篇稿件坚持求真创新,每个版面注重精雕细琢。
9版,重要新闻,继续不间断地“有感而发”,用精炼的文字为“国土所巡礼”,不忘采撷视觉独特的“新闻特写”,与大家分享“读报用报在基层”,我们关注你们身边的一切并负责报道。
10版,乡镇新闻,“所里所外”热闹非常,“所长风采”展示的是来自基层质朴、不凡、熠熠生光的一张张面孔,“读者来信”纷至沓来,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和褒奖。我们会重视你们每一次投稿并负责修改。
11版,基层实务,众口难调,所以我们丰富栏目种类,相信总有一个会对你的胃口,问题系列中的“问题解答、问题研究、问题征答”更严谨更细致更专业,欢迎大家“各抒己见”,让“编读往来”成为我们彼此成长的见证,我们乐意“为您支招”,哪怕“三言五语”,也是一种“业务探讨”。我们将回应你们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并负责解答。
12版,乡镇季风,“我爱我家”是这份周刊中的精品,大家不妨都来露个真容;家里边不要见外“有话就说”,说说那“悠悠土地情”,谈谈初来乍到的“第一印象”,“工作日志”里写满了“所事琐忆”,那些“前沿快递”,正在“文化播报”。我们倾听你们的大情小事并负责展示。
新的一年,我们一如既往地坚守在这里,把我们的真诚和执着留在这里,我们希望《乡镇周刊》继续赢得你们的关注,成为你们的随身刊,贴心刊,必读刊。
最后,借用最近挺火的一首小诗中的文字,表达我们此刻的心声: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是的,我们扎根在这里,我们爱这片土地和在这片土地上奋斗着的人们。在一个寒冷的季节里,就让这字里行间透出的温暖,传递出去,蔓延开来。

《乡镇周刊》全体编辑
2011年岁首   
      编者按:2010年,紧张而充满了挑战。这一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地震、暴雨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基层国土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用生命守护生命,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基层国土人把日常工作与创先争优有机结合起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基层国土人的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发展空间、身心健康都需要得到更多关注更多关怀。基层国土人平凡质朴,有情有义,他们不习惯把耀眼的光环戴在头顶,总是勤勤恳恳地履行职责,默默奉献着。当每一期《乡镇周刊》如约而至,捧报入怀,文字入眼,感动入肺,温暖入心。奋战地灾防治一线
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贵州关岭滑坡、云南怒江贡山泥石流、四川雅安汉源滑坡……基层国土资源工作者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让应急抢险救灾工作变得更加迅速、高效、有序。在2010年成功预报与避让的1163起地质灾害中,超过90%是由基层群测群防员发现险情、及时报告、果断预警,并及时组织群众转移避让的。学习韦寿增同志先进事迹
年仅31岁的韦寿增,在最基层埋头苦干了11年,劳累过度倒在了工作一线。从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全国2万多个国土所12.2万名国土员的精神风貌。韦寿增同志的先进事迹,为全系统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基层国土员,立起了标杆,树立了榜样。韦寿增的离去,更引发了我们诸多反思:基层任务重、人手少,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已成为常态,国土员的工作环境亟待改善,基层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值得关注。土地调控引导发展方式转变
2010年6月25日,是第20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基层国土部门在“土地日”宣传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宣传与普及土地管理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拉横幅,发宣传手册,开通“空中课堂”,电影展播,走访调研,采取多种形式,把阶段性的宣传转化为常态化的宣传。创先争优
2010年,国土资源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前沿阵地,国土所积极参与,是活动取得实效的一个必要条件。广大基层国土所在活动中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与日常工作结合,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以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为标准,以做了多少工作来衡量取得的成绩。国土所干部交流
当前国土所干部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天花板”现象在一些地区普遍存在。干部任用制度存在弊端,国土所责权利不平衡以及国土所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用人制度、打破单一僵化的用人模式、规范国土所的性质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乡镇周刊》第100期
2010年2月2日,陪伴读者2年多的《乡镇周刊》刊发了第100期。两年来,《乡镇周刊》为基层工作者倾力搭建更加有效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也正是有千千万万基层工作者的鼎力相助,《乡镇周刊》才能脚踏实地大步向前,能和基层国土人心连心,能和大家一起成长共同进步,《乡镇周刊》定会越来越精彩。基层执法形势复杂
国土资源基层执法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2010年11月,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镇辖区内发生了一起暴力抗法事件,一名基层国土资源执法人员被砍伤。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是一份不仅要流汗,甚至还要留血的工作。如何让基层执法的坚守者们安心、安全地开展工作,除了采取一些必要的保障措施外,还要把相关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待完善
河北省平山县平山镇国土所无奈“借法执法”,以镇政府的名义,借用《城乡规划法》。按照此法,乡镇政府可以强制拆除不符合规划的建筑。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的体现。但单靠制定严厉的法律,或靠增加国土部门的权力,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保证法律执行的配套机制是关键。国土所需要关怀和支持
2010年,徐绍史部长曾在讲话中强调,对国土所的工作和生活,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都要怀着深厚的感情和最大的爱心,给予精神和物质方面的有力支持,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这些关怀和支持是他们做好工作的重要动力。当前,国土所人少、事多、资金紧是三个老大难问题。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资及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业务向基层倾斜、完善参公管理提拔任用基层干部,这些都是来自基层最朴素的声音。城乡统筹
2010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城乡建设都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中央一号文件中,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等内容也占了一定篇幅。很多代表和委员对耕地保护、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农村征地拆迁农村土地整治等热点话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促进与完善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很有指导意义。      爱思考,有时也爱写东西。爱朋友,更爱被朋友爱。爱集体,爱《乡镇周刊》的弟兄姐妹。不爱无所事事,不爱人云亦云。
来自西南的小山村,在这里守望基层的家园,期待你的参与。

我是徐金广,一个可信赖的兄弟      爱倾听 ,爱沟通,爱生动的语言,爱真实的记录 。爱田间地头的采访,也爱茶余饭后的恳谈 ,不爱空洞无物,更不爱言过其实。
我只愿不负众望,兢兢业业耕耘这块方寸地儿。让思想飞,但脚不离地。
我是郑雪蕾,长在海边,胸怀似海
      爱田园,爱炊烟,尤爱江南烟雨中的小乡村。爱好新闻,爱好作者,爱好消息,爱好通讯,爱好故事。
不在乡村长大,但我有一群离土地最近的朋友。
      我是梁丽敏,朋友们继续给力,我很欣慰爱读书,爱古文学,爱品茶,爱小笼包,虽然我是东北人。爱萨特,爱尼采,虽然他们跟我都不熟。
我是一个正直幽默的人,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相约乡镇季风。
我是王希,一个学美学的女编辑
10版:

讲规范  求质量  比效率
—— 莆田市国土资源局加强基层队伍建设纪事
□ 张步雄
    福建省莆田市辖一县、四区、两个管委会,共有57个基层国土所。近年来,莆田市国土资源局全面加强国土所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近日,笔者深入该市国土所进行了调查走访。
全方位提升综合素质
“为搞好这次土地调查,我们至少对国土所人员进行了三次业务培训。试点工作前,就集中基层所人员培训。试点开展时,国土所人员全程跟班作业学习调查具体规程。试点结束后,专门集中国土所人员进行讲评。”该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科长向笔者介绍刚通过验收的农村土地调查经验时说。
在莆田市国土资源局人教科,一份《莆田市国土资源局2010年基层所培训教育计划表》吸引了笔者的眼光。据人教科科长潘玉星介绍,今年该局结合具体情况,在不影响基层正常业务工作开展的前提下,对基层国土所干部职工分批进行培训,并建立了四项业务学习制度:
一是以考促学制度。建立业务考试题库,定期由各县(区)局自行组织业务考试,局领导亲自监考,考试不合格的重新补考,并把考试结果列入单位和个人的绩效考评内容。据悉,自2005年以来,各县(区)局共组织开展业务考试32次。
二是以用促学机制。在办理业务时,由具体股室具体指导,各县(区)局领导严格把关,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和纠正。
三是建立跟班学习制度。除了坚持每周一晚上在所里组织集中学习外,要求国土所干部纵向、横向全方位跟班学习。纵向即选派国土所干部到省厅、市局、分局等跟班学习,让国土员熟悉有关业务操作流程。横向即安排国土员到兄弟单位跟班学习,并将所学知识带回原单位进行传授,以实现共同提高。平时则在所内采取以强帮弱、以老带新等办法来提高所里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组织“集体会诊”,以提高国土员的实际工作能力。
四是教育培训责任制。每年莆田局都下发《关于加强基层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的实施意见》,开展专题教育和业务培训,做到教育培训有计划、内容有重点、资金有保证、人员有考核、切实把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同时,为确保每个人都具备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各国土所适时对国土员进行轮岗使用。
此外,莆田局还十分重视提高国土所人员的整体素质。各县(区)国土资源局每年都要为国土所订阅《中国国土资源报》等国土资源报刊,分期分批组织国土所干部参加军事训练,与福建农业大学联合举办土地专业的大专班和本科班,鼓励国土所干部参加自学考试、函授学习等在职教育,规定凡取得毕业文凭的,学费报销2/3,从而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目前,国土所干部职工共参加自学考试、函授学习等学历再教育111人次,58%以上达到大学专科文化程度。
“国土所处在第一线,天天与群众打交道,尤其要加强廉政建设。”市国土局纪检组长黄光亮在接受采访时掷地有声地说。莆田局与检察院联合制定了《关于共同预防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的实施意见》,设立了预防职务犯罪联系点,组织国土所长旁听案件审理,并通过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演讲比赛、组织违法案件剖析会、邀请专家为国土所长上廉政教育课、发送廉政短信等方式提高国土所人员的业务素质。
在岗位流动中增强责任意识
林清铃,长期担任国土所长,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提拔到科级领导岗位。近年来,莆田局根据国土所干部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对4名表现突出的所长提拔为科级领导干部,共有16名国土所一般干部被提拔重用。
莆田局对年纪轻、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干部作为后备干部重点培养,适时提拔重用;对工作不称职,业绩平平或综合评价差的,实行末位淘汰、转岗或引咎辞职,大大提高了干部综合能力和水平。近年来,有6名国土所长因业绩不佳被调离工作岗位,4名干部因违反组织纪律被解除人事关系。该局实行了国土所长及工作人员异地交流、回避制度,即所长及一般工作人员不得在原籍乡镇任职。去年,该局对36位国土所负责人在同一岗位工作满3年以上的进行了岗位交流,使国土所人员在能上能下、换岗流动中增强了责任意识,在末位淘汰中树立了危机意识,在业绩用人中提高竞争意识。
建立周考评综合档案
该局实行国土所工作周报管理。要求各国土所每周以表格形式体现本周工作落实情况和下周工作安排内容,并把周报全部归档以备查阅,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通过实行工作周报管理,干部职工自觉养成了一种对工作提前思考、提前安排的前瞻意识,每件工作按时、层层抓好落实的效率意识,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莆田局聘请了5位监督员经常开展明察暗访,使落实工作成为国土所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该局重新界定了国土所工作职责,明确了每个岗位、每个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和具体工作标准,并采取分片与分线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明确分工。工作人员各负其责、相互配合,要求国土员定期汇报工作完成情况,所内重要问题必须有两人以上共同处理,实行所长“一票否决”制,凡是出现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或重大信访问题,所长一律就地免职,强化了所长责任。
    该局建立了基层国土所工作人员考评综合档案,将每位工作人员的年度目标完成情况、执法监察责任制履行情况等量化计分以分排序,以分定奖惩。个人每月考评一次;各国土所每月参加局里的例会,每月进行一次通报排队,一个季度考评一次,年终进行总评,并把考评结果与评先评优和奖金福利挂钩,充分调动了国土所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讲规范、求质量、比效率的工作氛围。

乡长变身“国土行家”
—— 记河南省永城市城厢乡乡长陈峰伟
□ 徐 冬  耿胜伟
   “农村村民每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而且面积不得超过规定的标准、农民建住宅必须得到政府批准后方能建设”……这些让人耳熟能详的土地管理法律和政策规定,在河南省永城市城厢乡政府大大小小会议上,是村干部们最常听到的声音。
如果你问,这个乡政府为什么如此重视土地管理工作?那么,村干部会这样告诉你:“我们的乡长陈峰伟惜土如金,看不得一点毁坏耕地的事发生。”用陈峰伟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从小父辈们就给我灌输了保护耕地、爱惜土地的思想,随着社会发展,现有的更显得弥足珍贵,如何运用土地法律政策保护好土地资源,是我们基层工作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学好国土资源知识是基层干部必备的基础”
2006年,陈峰伟被任命为城厢乡乡长,而此时正是农村建房的高峰期。由于当时村干部对土地法律法规认识不到位等原因,乱占滥用耕地现象屡禁不止,土地信访量趋高不下,使该乡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面对被动的工作局面,一向惜土如金的陈峰伟心急如焚,他积极与乡国土所长商量对策。在制定相关措施时,他发现自己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知之甚少,有着坚毅性格的陈峰伟当即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国土资源知识,让惜土爱地不再成为一句空话。四年里,陈峰伟阅读土地法律法规和有关土地方面书籍杂志共200余本,记学习笔记40余本,剪报20余册。大量的知识积累使陈峰伟对土地管理工作的熟知程度日盛一日,当年就使该乡违法建房数比往年少了近20%,土地信访量比往年少了近25%。
2007年,该乡一户村民因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多次到市、乡政府进行上访,让负责接待的市信访局和国土局工作人员感到非常“头疼”。了解情况后,陈峰伟积极主动地进行调解,最终使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事后,经办此事的市信访局和国土局工作人员惊讶地问:“陈乡长,你是怎么知道这么多国土资源管理知识的啊?”陈峰伟呵呵一笑,答到:“学好国土资源知识是基层干部必备的基础。”
“干好国土资源工作是基层干部不可推卸的责任”
2006年,河南省政府为进一步保护耕地,明令禁止省内黏土砖瓦生产。永城市是商丘地区黏土砖瓦窑场数量最多的县市,而城厢乡的黏土砖瓦窑场在永城市位居首位。
    在陈峰伟的带领下,该乡举全乡之力,加大拆除整治工作力度,制定了拆除工作方案及相关规章制度。由于措施得力,指挥得当,近一个月的时间,全乡的黏土砖瓦窑厂拆除了近70%,一举走在了全市前列。然而,就在陈峰伟心里那块大石刚落地的时候,他又接到了当地窑厂厂主的匿名信。不过,那些恐吓内容并没有吓倒陈峰伟,反而进一步坚定了他拆除黏土砖瓦窑厂的信心。
看到威胁恐吓不行,这些窑厂厂主又找来一些亲属老人进行“软磨”。一天,陈峰伟正指挥挖土机拆除一座窑厂时,忽然,两位70多岁的老人手中拿着军功章,哭喊道:“我们是抗美援朝的老兵,是对国家有过贡献的人,你不能这样,快停住,不然我们就撞死在这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事件,陈峰伟没有慌,他向司机示意熄火,走到老人身边心平气和地说:“老人家,你们是对国家有过贡献的人,我们在场的每位工作人员都尊重你们,没有你们,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但是,你们当年打仗不正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国土不受侵犯吗?我们身后这些黏土砖瓦窑厂,每年要毁掉大量农田,你们忍心看到当年和战友们用生命换来的土地被它毁掉吗?”一席话把两位老人说的满面羞惭。看到这种情形,陈峰伟抓住时机,继续语重心长地说:“您放心,现在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很多,只要你们想致富,我保证乡政府一定会全力支持。”听了这番话,两位老人沉默了一会儿,其中一位老人说“陈乡长,你放心吧,我们一定配合,不会再添麻烦了!”说罢,两位老人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缓缓离开了现场。
这下,现场的氛围活跃了起来,而就在陈峰伟脸上露出一丝喜悦的时候,他的手机铃声忽然响了起来,原来,他的孩子放学骑自行车让车给撞了。陈峰伟心急如焚,但他心里明白,如果不抓紧时间拆除这座窑厂,那前面所做的工作很可能会化为泡影。他转身跳上挖土机继续工作,一直等到挖土机将这座“吃地虎”化为一堆红土后才离开。当陈峰伟赶到医院时,眼前的一幕让他这个大男人落泪了:孩子躺在病床上,右胳膊缠着厚厚地绷带,右腿吊在钢架上,一旁的妻子忍不住哭着问他:“你什么工作那么重要,到现在才来!”陈峰伟用手摸了摸湿润的眼睛:“对不起,我来晚了,但干好国土资源工作是基层干部不可推卸的责任啊!”陈峰伟就是用这种无坚不摧的敬业精神,硬生生的啃下了城厢乡黏土砖瓦窑厂这块硬骨头,率先在永城市完成了黏土砖瓦窑场整治工作。
“宣传普及国土资源知识是基层干部工作的重点”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耕地保护工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对此,陈峰伟深深认识到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单靠国土部门或政府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营造“人人惜土爱地”的良好氛围。于是,他将宣传普及国土资源知识作为破解国土资源工作“瓶颈”的重点,要求全乡中、小学校加强对学生保护耕地教育,将土地法律法规纳入学生法制教育课程中,定期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同保耕地”有奖征文和举办爱护土地事迹报告会等文化活动,激发了全乡广大中、小学生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该乡李楼村村民李某告诉笔者:“去年家里建房需要土源,为了省钱,我就到自家责任田取土,不料,孩子知道这件事后,不但极力阻拦,还说我违反了《土地管理法》中不准在基本农田内取土的规定,说得我目瞪口呆,当即放弃了这种想法。”
四年来,每到“6·25土地日”、“4·22地球日”和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时,陈峰伟都要到宣传现场主动接受群众咨询,还亲自到村中给村民讲解土地法律法规知识,与村民就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进行座谈。此外,乡政府每年都要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专款用于制作土地宣传横幅、广告、墙标等。对此,很多工作人员不解地问:“陈乡长,我们的办公经费那么紧张,为什么还要勒紧裤腰挤出钱来宣传国土资源知识呢!”陈峰伟语重心长地说:“宣传普及国土资源知识是基层干部工作的重点啊。”

山顶擒贼记
汤士超
    去年11月19日上午,河南固始县国土局方集国土所的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开始每周例行的动态巡查。当巡查到本镇吴上楼山顶时,巡查人员突然发现,地上有挖掘机履带压过的痕迹。于是,大家顺着压痕一路追查,走了约一公里,在一处废弃的小煤窑入口处,看到一台大型日立挖掘机停在那里。虽然现场没有发现施工人员,但地上却有刚刚挖掘过的痕迹。显然,这是有人想挖开窑口,伺机偷采里面的次煤。
见此情况,方集国土所所长易志强一边迅速联系县局矿管大队,争取他们的支援;一边指挥工作人员埋伏好,来个“守株待兔”,等偷煤者现身。不一会儿,县局矿管大队的人赶了过来。大家分散隐蔽,密切关注窑口的动静。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可直到中午,仍不见偷煤者出现。易所长和矿管大队的弟兄们经过一番商讨,对施工现场拍照取证后,决定暂时返回。
下山后,易所长顾不得拍打满身尘土,径直赶到镇政府,将山顶的情况向镇领导作了汇报。镇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启动快速反应机制,抽调村镇中心、农业中心、公安和国土工作人员组成联合执法队,大家分乘三辆面包车,向施工现场驶去。在距离施工现场很远的地方,大家便隐约听到挖掘机发动的声音,原来,这伙盗贼采取“游击战术”,他们安排一伙人在山下“放风”,一旦发现巡查队的人上山,便迅速通知山上的施工者撤离。不过,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巡查队员下山后不是回家吃饭了,而是反过来,利用这伙“放风”的人吃饭的时间,杀了个“回马枪”。
山上的偷煤者极其狡猾,当联合执法队赶到施工现场时,发现施工者和挖掘机再次消失了。易志强等人考虑到这伙人不会走太远,便让大家分头寻找。经过一番搜寻,大家很快在不远的草丛中找到了挖掘机,但驾驶员仍不知去向。于是,联合执法队的工作人员轮流对着大山喊话,在半个小时的动员劝说后,开挖掘机的小伙子终于主动走了出来。其后,经过调查取证,联合执法队的工作人员对偷煤者的施工设备进行没收查扣,将开挖人员移交公安机关给予行政拘留。

保安所构建共同监管机制
本报讯近日,湖北大冶市保安国土资源管理所为将违法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以动态巡查为有效手段,狠抓三级巡查,构建共同监管体系,形成了“政府负责、部门管理、村组自治、社会监督”的国土资源共同监管格局。具体措施包括:
狠抓镇政府干部动态巡查。保安镇党委政府将国土资源管理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出台文件规定镇干部分别包保相应的行政村和矿山企业,镇主要领导坚持每月到矿山企业巡查一次,亲自下到井口的每个中段、每个采区进行细致检查,发现有违法违规开采行为或安全隐患行为的,现场责令其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狠抓国土所动态巡查。该所制定了巡查工作方案,规定每次巡查必须由中队长或分管副所长以上干部带队,每组巡查人员不少于两人,根据巡查方案确定巡查路线和范围,准备必需的图件、法律文书等巡查设备。对发现破坏耕地和违法开采行为的,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做好调查笔录,完备相关资料,报市局立案查处。
狠抓村级协管员动态巡查。全镇28个行政村每村配备一名村级国土资源协管员,明确协管职责。通过构建镇、所、村三级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网络,落实共同监管责任,使该镇彻底改变了国土资源“一家管、大家用”的被动局面,实现了“三大转变”:一是实现了国土资源变“一家管”为“大家管”;二是实现了管理秩序由“无序”变“有序”;三是实现了国土资源执法队伍由弱变强。(陈新荣)

沭阳十字街道确保增减挂钩搬迁户安全过冬
    江苏省沭阳县十字街道四措并举,确保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搬迁户安置到位,安全过冬。一是对到县城、镇区购房的搬迁户给予5000元/户补助;二是对到街道和村集中居住区建房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三是对困难户建房垫资或发放补贴,坚持“先议后定、先建后搬”的原则,确保社会稳定;四是利用农村闲置房屋,通过资产置换的方式安置搬迁户。目前,该街道已搬迁的224户全部安置到位,占搬迁总户数的86.5%。(李海林  仲林华)

平塘举行乡镇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听证会
    近日,贵州省平塘县19个乡镇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听证会召开。参会人员有乡镇政府领导、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县有关部门代表、房地产企业代表等共23人。听证会上,参会代表就乡镇基准地价成果进行了讨论,并针对各乡镇土地类别划分、地价标准等进行咨询,基准地价更新工作承担单位当场解答了代表的问题,听证代表对成果表示赞同,认为基准地价更新成果符合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刘若贤顾光景)

保康11个乡镇土地利用规划通过评审
    日前,湖北省保康县11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襄樊市国土资源局评选。评审组认为,11个乡镇规划基础工作扎实,采用数据可行,编制方法、技术路线正确,内容齐全,图件规范,符合规程要求,同意通过评审。参加评审会的还有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及县直发改、林业、农业、建设、旅游等相关部门专家和11个乡镇政府负责人。  (吴 彬)

11版:

差别审批  力求公平
——江苏南通主城区维护失地农民住房权益工作调查
□ 谭学明
目前,国内不少城市的郊区,为减少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陆续对城市规划区内的民房实施规划控制,严格限制村民新占或扩大宅基地,禁止翻建楼房,这些做法也导致部分村民出现宅基地、住房面积不足的问题。据了解,一旦遇到征地拆迁,这些因宅基地和房屋面积少、家庭子女多未能及时分户的部分村民,所得补偿会相应较少。而他们的宅基地权益,实际上也就是住房权益不能得到合理保障,是造成一些地方征地难、拆迁难的主要原因。
规划控制区内村民宅基地面积不足的几种情况
客观原因形成。由于村庄规划、人多地少、家庭条件等多方面原因,一些村民家庭占用的宅基地较少,这在城市郊区较为普遍。
家庭人口增加。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家庭新出生人口较多,随着子女长大成人,原有较小的宅基地、房屋就显得拥挤。
子女成家另立门户。部分家庭子女成家后,需要自然分家立户,但是由于政策限制,未能相应增加宅基地。
宅基地面积不足户的权益保障措施
在这方面,江苏省南通市主城区——崇川区,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成效显著。据悉,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各地兴起开发区热,南通市崇川区也不例外。为降低开发成本,开发区停止执行民房政策,造成在征地拆迁过程中,一部分村民仍然住着平房,一家3口甚至5口,拆迁后只能得到一套60平方米或70平方米的安置房,出现了不公平现象。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在实施规划控制前,享受民房审批待遇的村民,他们的宅基地面积足且楼房已经建成,在拆迁安置时,能够拿到两套商品房。
为了体现公平,崇川区政府力争让为城建作出贡献的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自2001年起,创造性恢复执行原民房政策,实行差别化审批,较好地保障了宅基地面积不足户以及平房户住房权益,极大改善了村民住房条件,从而推动了征地拆迁平稳有序推进,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其中,有两个做法值得推荐:
其一,差别化审批宅基地和建筑面积指标。经南通市政府同意,自2001年开始,崇川区在实施拆迁时,进行差别化审批试点。凡是未能兴建楼房的拆迁户,对照原来民房政策标准,补足宅基地面积和建筑面积。
村民称这种做法,叫做补“空方”,即所批宅基地并不实际占用,批得的平房面积也并不建设。在拆迁时,除了不享受建安价补偿,其他的补偿一个也不少。这样做,既缩小了平房户和楼房户之间的补偿差距,也减少了政府拆迁费用的开支。同时,村民对立情绪明显减小,拆迁村民也不再上访,大大加快了拆迁进度。
而所批准的“空方”,也同样享受拆迁区补偿,不建房也能享受到足额的宅基地收益权,因此很受村民欢迎。其实,村民也不希望辛辛苦苦建起来的房子,没有住上多长时间,就被征收拆迁。自2001年以来,在近2万户拆迁户中,约有5100多户享受到补“空方”审批,让被拆迁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一做法后来扩大到全区,2006年推广至南通市所辖三区。
其二,依人口确定低价位商品房安置指标。本世纪以来,南通市区房地产市场风云突变,房价一路飙升,拆迁户拿到的补偿款,在市场上所能买到的商品房面积一天天缩水。
2002年,南通市、区两级政府决定,建设低价位商品房,锁定房屋销售价格,专供安置拆迁户。但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那些宅基地面积少、一直未能兴建楼房的拆迁户,由于被拆迁的房屋合法面积较少,相应所能购买的低价位商品房也少,因此出现了新的不公。针对此种现象,区里决定,参照原来民房政策中的楼房审批标准,依据家庭人口,确定低价位商品房安置指标。后经国土、规划、拆迁等部门不断总结完善,2008年,区政府正式发文,就失地农民被拆迁房屋(宅基地)面积补差、低价位安置房享受指标等,作出全面详细的规定,保障平房户人均安置房达到35平方米,最大限度体现公平公正原则。新出台的失地农民住房政策,做到了与原建房标准基本衔接,缩小了平房户和楼房户之间的住房权益差距。现在,南通市崇川区的拆迁户全面享受到了这一政策。

 

怎样处理土地山林权属争议
□ 张  英  王志强
青州地处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结合部,是个多山的地区,地理环境优越,林业等资源丰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土地山林等资源的日益重视,土地山林等资源在得到有效利用的同时,过去一直被忽略的土地争议,包括山林权属争议也日益增多。根据以往调处各类土地山林权属争议,特别是前几年参与调处云河回族乡沈家、时家、后寺三个村关于塔林一带林地权属争议的经验,笔者认为在调处、确定土地山林权属过程中,应搞清楚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当前土地山林权属纠纷确权的现状
山林土地权属纠纷主要是指争议当事方因林地上林木尤其是其所占用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归属而发生的争执。《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这就表明与土地有关的权属纠纷的确权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政府在调处山林权属纠纷时,所讲求的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考虑的重点更多偏向事实根据方面。
根据经验结合自身对参与处置土地权属纠纷特别是山林权属纠纷的总结来看,这些纠纷大部分始于人民公社时期。由于当时法制不健全,对山林权属的确定太过随意,导致既没有科学界定又缺少文字记录。加之时间太久,当时的见证者有的已经去世,这给正确调节此类纠纷带来很大障碍。
当前山林权属的确定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由于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农村管理体制多次变动,从土改到合作化到联产承包责任制,期间合了分,分了又合,因而山林权属纠纷案件复杂,时间跨度大,牵涉面广,取证难,结案难,历史遗留问题多。所以,对山林权属纠纷的处理,一定要慎之又慎,如处理稍有不慎,必将影响地方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在之前的呈子、李家园等村关于林地争议当中,由于村民不懂法,曾发生过一村村民私自扣押另一村村民做人质的违法事件。
当前山林权属纠纷确权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绝大部分山林权属纠纷历史情况较为复杂,从申请人申请调处到最终确定权属,难免会出现问题,其中每个环节都可能对最终的确权造成影响,所以应做到:
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性。农村山林权属纠纷的产生,一般来说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因素,两者都不能忽视。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个关系,对各级人民政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尊重历史,就是要对引起争议的历史因素进行全面的客观分析,哪些是可以依据的,哪些是不能依据的,都应该有十分明确的判断。但是尊重历史又不能割断现实,要充分考虑现实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对争议作出客观、公正的处理。
要注重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有机结合。各级人民政府是处理山林权属纠纷的主体,各级政府要以在法律法规范围内采用行政手段或行政命令的方式,对山林土地作出适当调整和重新划分,构成犯罪的要坚决移送司法机关给予相应刑事处罚。因此,注重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有机结合有利于对争议的处理,其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要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做好思想工作,是处理山林权属纠纷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它并不是绝对的,特别是不能流于空洞说教。调处中,工作人员还要耐心向群众宣传政策法规,并切实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困难,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如果仅仅停留在讲道理、做思想工作上,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感化群众,进而有效防止纠纷演变成更严重的社会矛盾。

 

椒东国土所开展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王依富  文/图
为深入开展一年一度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日前,浙江省台州市国土资源局椒江分局椒东国土所进行了一次“地毯式”全域搜索,查找发生变化的图斑,加快土地变更调查进展速度。
据了解,此次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椒江国土分局邀请浙江省杭州市网新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利用2天时间全面完成了查找任务,共发现48个变更点。
在具体外业调绘时,由各行政村将已经变更的地块及变更时间标绘到村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并收集好外业调查资料,确定具体变更图斑的范围界线,确保外业调查不重不漏,从而有效提高土地变更调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打造土地整治“民心工程”
□  黄文山
近年来,全国每年用于土地综合整治的资金达千亿元以上。土地综合整治已成为社会关注度高、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惠民工程。那么,该如何把土地综合整治打造成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浅谈几点建议。
坚持为民服务,落实惠民思想,情系于民
“干好工作,光有思想是不行的,但没有思想是万万不行的。”——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确是如此。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客体和主体是农民群众,所以,工作人员首先要树立为民服务的思想,想农民之所想,做农民之所需。否则,工作上一意孤行,脱离群众,不仅会增加工作的难度,严重的还会把群众推到工作的对立面。不仅如此,还要学会换位思考,经常从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自然会减少来自群众的阻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坚持联系沟通,发挥群众智慧,问计于民
农民群众具有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经验,又是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因此,无论是政策制定还是项目实施,都要尽可能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吸纳群众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在工作开展的前期阶段,要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情况,做好施工设计,避免纸上谈兵;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听取农民群众的“土办法”,避免盲目操作;在项目验收阶段,要及时听取群众意见,查找问题。实践证明,人民群众往往是最好的监督员。
坚持群众利益,改进工作方法,让利于民
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难免要涉及土地青苗费、地上附着物补偿等问题,有的项目区验收后,还要对新增农用地进行重新分配与调整,这些都涉及群众的利益。在操作过程中,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依法依规,维护农民权益。遇到矛盾,要学会理解,而不能一味埋怨群众思想落后,更不能不顾群众利益武断专行。正如人们常说的:“只有落后的工作方法,没有落后的群众。”
坚持依法办事,实行阳光操作,取信于民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往往投入大,治理面积广,涉及群众多。对项目实施有效的管理无疑将成为群众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时刻有无数双眼睛在监督着土地整治项目。因此,一定要依法办事,阳光操作,规范管理。严禁打着个人算盘,暗箱操作,谋取个人私利。否则,失去的是民心,损害的将是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坚持有诉必应,做到有案必查,公示于民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群众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满,这其中会有很多原因。面对群众的种种诉求,要能静下心来,给群众一个负责任的答复。这样做虽然要付出很多,但结果往往能够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对群众反映的各种违规违纪问题,要明辨是非,做到有疑必查,查必有果,给群众一个明确交代,决不能回避矛盾。切忌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闻不问,当作耳旁风,这样会激化矛盾,不利于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整体推进和实施。

 

如何为该园艺场土地确权?
编辑部:
笔者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中遇到一个难题,处理起来很是棘手,望与广大国土同仁共同探讨。
某乡1974年占用某村土地共80余亩兴办乡园艺场,主产柑橘。该宗地未进行过土地调整,也未进行过补偿,只是每年秋收时分给村民几担柑橘。实际上,这是以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办园艺场,员工均来自全乡各村。2003年,该园艺场经营不善解散,员工又回到自己所在村组。2004年,乡政府委托乡企管办代管园艺场土地,乡企管办又将土地出租给个人用于办砖瓦厂、养猪场。
目前,对这宗土地该如何确权的问题,有两种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依据《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一条“农民集体使用其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满二十年”之规定,应确权给现使用者乡企管站。第二种观点认为,依据《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乡政府没有与某村签订用地协议,也未进行过一定补偿的,应当确权给某村。
笔者认为,在处理该案时,不应适用《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一条“农民集体连续使用其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满二十年”这个规定,而应当依据《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确定所有权给某村。
理由如下:一是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十条的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以村一级农民集体所有为原则,也就是说没有特殊情况,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原则上确定为村一级所有。二是从我国土地管理基本法律制度看,“集体所有的土地属于集体成员所有”,如果为乡企管办所有,则土地收益或征地补偿只能由少数乡干部或几名企管办人员占用,而农民应当在土地收益或征地补偿为主体资格的规定却被排除在外,这违背了国家土地制度立法的初衷,也与国家的惠民政策、建设和谐社会相悖。三是兴办园艺场原来是农民以土地入股分红形式,现在园艺场散了,农民没法再从园艺场获得收益,那么土地也理所当然应当确权给村民集体组织。
   湖南省邵阳市国土资源局  杨跃荣

 

从加强监管和改革机制入手
——泗洪县农民集中居住点土地调换做法
□ 王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受到了普遍关注,中央和地方政府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农村基础设施因此有了很大改善,各地的新村庄建设和康居示范村创建活动,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出现,例如宅基地跨村组调换等。如何搞好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和康居示范村创建,合理解决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和置换问题,成了新农村建设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前不久对江苏省泗洪县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和康居示范村创建的可行性,进行详细了解,他们的做法,很具借鉴意义。
加强监管着重改革管理机制
目前,农村村民建房用地中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加强基层政府及土地、建设管理部门的审批监管责任,还要着重改革现行的农村土地管理体制、机制,从根本上克服政策性、法律性的障碍。
制定并运用好农民宅基地调换政策,统筹安排建房用地。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还未建立起来,这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确立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让农村建设用地走进市场,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有利于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泗洪县将村庄建设用地区范围内的地块,不论是自留地还是承包地,均由村委会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统一安排使用。村民申请建房,可以选择意向地块,选址地点由国土所和村建办确定,建房户参照征地补偿标准对原土地承包经营者给予适当补偿,或者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土地补偿费后,由集体经济组织重新调整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土地给原土地承包经营者,由县农工办重新发放土地承包证书。这种做法,可以打破村民小组土地不能互相调整使用的界限,杜绝私下买卖宅基地行为,保证村庄规划实施。
规划为集中居住点和康居示范村的建设用地,首先将规划范围内的组集体所有土地上收为村集体所有。为保证原土地使用者的利益,由村集体将原村集体所有的同等(或者高于)质量和数量的土地安排给他们使用。对属于该集中居住点范围内的农民,在其他不符合规划的地方一律不准建房,待这些农户需建房时,按照法律程序在村组进行公示后,在集中居住点安排宅基地,上报审批。然后,按照康居示范村或集中居住点的规划要求统一建房。
大力推行村庄整理和土地置换
近年来,该县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出发,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推进农村建设用地特别是农民宅基地的整理,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农村居民点的合理布局、适当集中,实现农村居民点布局从自然形态向规划形态的转变,逐步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农村集中居住点和康居示范村的规划,全县现有农民宅基地23万亩,规划农民集中居住点及康居示范村面积7万亩。这是一个非常长远的规划,从理论上分析,目标实现时,复垦农民住宅可新增农用地16万亩,净增耕地按50%计算,可新增耕地8万亩。
完善土地置换工作的具体方法
其一,严格实行拆旧建新制度。村民申请新建住房,必须出据承诺书,承诺拆除旧房,退出原使用的旧宅基地,交由村委会重新安排使用。原地翻建、改建且符合村庄建设规划的,按规划要求给予增加或减少用地面积,不符合规划的,不予审批。这样,可以引导村民建房向中心村集中,防止随意建设。保证村庄整理、旧村改造整体规划,总体实施。
其二,积极推行土地置换制度。为了鼓励农民的合法建房行为,该县规定,执行土地置换不需要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征用审批手续,不需要缴纳耕地开垦费,不占用年度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的新政策。或实行用地指标置换,原旧宅基地复垦增加的面积多于新占耕地面积的,土地置换单位可以按增加的面积,申请追加村民建房的农用地转用专项计划指标。
本村置换。农户在本村内置换宅基地,须进入规划的新村建房,宅基地面积按照村民住宅用地规定标准。置换户对老宅基地进行复垦,余出部分的面积按复垦政策享受补助。
集镇置换。到乡镇集中区的农户,其建筑土地面积与宅基地面积相抵后,建筑用地面积按规定标准无偿置换,对复垦的宅基地给予一定补助。
县城置换。到城区购房的农户,可按拆迁政策进行安置,购买经济适用房,给予一定的补贴,置换宅基地。
12版:

说说我的“乡镇”情缘
编者按:2011年是《乡镇周刊》改扩版三周年。从最初的“基层之声”到“乡镇天地”,再到《乡镇周刊》,很多读者、作者和编者一起经历和见证了乡镇版的变化,基层国土资源管理者与乡镇版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在此,我们邀请部分基层工作者讲述用报纸指导工作、乡镇版对他们成长的帮助以及编读互动往来的故事。
初任改稿会主持人
□ 王道生
“周四19时~23时为大样版改稿例会,本次例会由王道生主持。”这是去年2月4日下午出现在“乡镇季风”组稿QQ群公告的内容。
“乡镇季风”组稿群实现每周四晚在线讨论大样版以来,一直是由原《乡镇周刊》“乡镇季风”版编辑何兆展牵头主持稿件讨论活动。每次讨论会群里气氛都很热烈,群友发言踊跃,挑错有据,编辑点评到位。编辑和作者互动,拉近了距离,增进了友谊,也提高了投稿者的写作水平。这次让我来主持改稿例会,我既高兴又紧张,更多的是担心能否主持好晚上的讨论会。
2009年,分局给我们国土所每人配备了一台电脑,并且联了网。我写了一篇小文章,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乡镇周刊》的编辑。没过几天,我意外发现我的小“豆腐块”见报了。为了更好地学习,我一头扎进了“乡镇季风”组稿QQ群。在群里时间不长,我就认识了《乡镇周刊》的各位编辑,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晚上的改稿例会准时开始,群友们早早就亮起了他们可爱的QQ头像,各位作者也纷纷报到。这次讨论的大样版是年终系列策划《辞旧迎新晒“牛事”》,共10篇稿件。第一篇讨论的是群友周芬的稿件《巡查插上“翅膀”》。我刚把稿件从大样版上截图传到QQ窗口,立即有群友响应并发表意见,大家认真看稿,认真找错,各抒己见。和事老还是和事佬?树荫还是树阴?群友有的查字典,有的搜索词义,一起探讨两个词的用法。周芬还提醒我,把讨论的内容整理好发群邮件,以便现在没上线的群友以后看到讨论内容。我频繁发送群邮件,QQ邮箱竟然抗议了,要求识别码认证。还好,陈华主动解围,帮我把余下的讨论内容发到群邮件里。由于我不是QQ会员,截图功能受限,群友们就轮流截图,大家配合默契。
改稿例会刚结束,何兆展编辑上线了。他肯定了今晚的改稿例会,并表扬了我,还让我发表主持感言。我说了很多,但都词不达意,中心意思是,除了感谢,就是感动,感谢编辑给我们搭建的这个交流平台,感动于群友间的互帮互助和编辑的平易近人,诲人不倦!
    相信《乡镇周刊》的明天会更好!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龙冈国土所)
从“码长城”到码汉字
□ 李德元
以前,每天晚饭还没吃完,一群“麻友”便在楼下催魂似的“三缺一、三缺一”狂喊,搞得人干啥都没心思,恨不得立马插上翅膀飞到麻将桌上去。等昏天暗地玩到尽兴,蹑手蹑脚回到家里,已是三更半夜,扰了妻子的美梦,少不得惹来一顿“河东狮吼”,第二天上班也打不起精神。
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并爱上《中国国土资源报》乡镇版之后,才彻底摒弃迷恋“码长城”的不良习惯。
荆州市国土资源局沙市分局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新闻宣传工作,规定乡镇国土所及局机关科室每年除向分局办公室上报信息不少于12条之外,还必须在市级、市级以上报刊或者杂志上刊登一篇文章。这样一来,每到临近年终岁末,我和所长都急得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当我们心急火燎地翻阅各种报刊、杂志的时候,我发现了《中国国土资源报》的乡镇版,顿时眼睛一亮,感觉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乡镇季风版”的“琐事所忆”、“工作日志”、“第一现场”、“悠悠土地情”等栏目,无一不散发着泥土的芬芳,语言朴实、事情真实,很贴近我们基层国土员的生活。我以前没有意识到,《中国国土资源报》居然还特意为我们乡镇国土所人员留了一席之地,我不禁喜出望外,如获至宝。
加入乡镇周刊组稿群,和编辑及群友们“零距离”接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乡镇周刊》这个大家庭的温馨与温暖,也更加坚定了我写稿、投稿的信心。
接二连三地几篇“豆腐块”在《乡镇周刊》上刊登出来后,我欲罢不能,渐渐地与那些“麻友们”产生了距离,也逐渐甩掉了“码长城”好赌的陋习,转而迷恋上了码汉字,几近痴迷。只要嗅到一丝新闻线索,我便会刨根问底,想方设法获取相关资料,之后便酝酿、动笔。常常是三更半夜,只要灵感一来,我便披衣而起,奋笔疾书。
妻子看到我放弃了“码长城”,每日煞有介事地笔耕不辍,脸上开始多云转晴,绽露笑容,还成了我忠实的第一读者。单位同事更是比着劲地干工作,都巴望能在《中国国土资源报》上“露露脸”,谁也不甘落后。
《乡镇周刊》让我尝到了甜头,干工作更有了劲头。我爱《乡镇周刊》,她是我们乡镇国土所人员永远的“家”。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锣场国土所)
为家乡旧村改造支招
□ 吴复连
《乡镇周刊》是我们基层国土员的“指南针”,更是我的良师益友。去年,我曾以她为“媒”,为娘家村里的新农村建设支招呢!
我的娘家在山东省定陶县陈集镇吴庄村。去年年初,吴庄村被镇里列为“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首批试点村之一。土地整治、新农村建设,吴庄村以前没搞过,上一届村委会在宅基地规划中还栽了跟头。因为有前车之鉴,村党支部书记吴雪存心里没底。那天,我回娘家,他特意跑来向我请教。
“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让父老乡亲改善居住条件,还能腾出近百亩土地发展经济,这是好事。可是,宅基地管理一直是村委会工作的难题。拆旧建新,让老人搬出祖宅,情况复杂,困难不会少!”雪存哥眉头紧锁。
“现在有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多好的发展机遇,《中国国土资源报·乡镇周刊》有个‘农村土地整治大看台’栏目,专门介绍全国各地土地整治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问题解答’栏目也有这方面的问题探讨,很有指导意义,我找来给你看看,相信看了《乡镇周刊》,你的思路会被打开,难题也会迎刃而解。”我拿《乡镇周刊》给他鼓劲。回到单位,我搜集了数十张刊登有旧村改造、土地整治、新农村建设相关内容的《乡镇周刊》送到他手中。
过了几个月,我又回娘家,看到村东空闲地上,规划合理、美观大方的楼房正拔地而起,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面貌展现在我的眼前。
雪存哥看到我,兴高采烈地走过来说:“二妹,你送来的那几张报纸可帮了咱村大忙,村委会和国土部门制定的新村建设规划、拆迁和补偿计划都是参考了报纸上的成功经验,根据咱村实际制定的,报纸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谢谢你!”
“谢就免了。不看报,你这当村支书的也要落伍了!”我笑嘻嘻地说。
“是啊,如果跟不上时代,我这村支书怕也当不了啦。明年咱村也订几份《中国国土资源报》,让乡亲们都来了解国土资源管理知识,开阔眼界!”他说。
(作者单位:山东省定陶县陈集国土资源分局)
周刊给力“升三级”
□ 张 瑾
我坐在市局办公室里,手捧散发着油墨芳香的《中国国土资源报·乡镇周刊》,不禁感慨万千,是《乡镇周刊》让我“连升三级”,她让我的2010年多姿多彩。
我虽然接触《中国国土资源报》很早,但真正开始“恋”上她还是2010年年初。一次,偶然翻看报纸,读到《乡镇周刊》“所事琐忆”栏目的一篇文章,描写的是我熟悉的国土所生活。文章勾起我对基层国土所十几年工作生活的回忆。别人能写得这么精彩,自己为什么不动动笔?权当是追忆往昔吧。我说干就干,把自己在所里的工作经历写成文章投到编辑信箱。去年4月6日,我的处女作《小木棍,伴我下乡的好“搭档”》在《乡镇周刊》登出来了。看着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我的写作热情被激发出来,连续在《乡镇周刊》上发表了好几篇文章。
这个消息很快在全市国土资源系统传开了,大家见了我都竖起大拇指,并冠以“才子”的美誉。适逢市局内部杂志的一位兼职编辑调走,领导研究决定让我顶上去。就这样,我这个国土员当上了兼职编辑。
慢慢地,我成为《乡镇周刊》的一名铁杆“粉丝”。有时在单位工作忙,没时间看报,我就把《乡镇周刊》带到单位的班车上看。后来,我还根据这件小事写了《快乐的国土资源报“走读”生活》,发表在《乡镇周刊》“读报用报在基层”栏目。
去年7月,市局通知我出任“‘书香伴我行’读书演讲比赛”评委。一名普通国土员当市局读书演讲比赛的评委?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我有点忐忑不安。工会主席老马说:“你在《乡镇周刊》发表了这么多文章,请你当评委正是我们局国土文化建设卓有成效的体现啊!”你瞧瞧,《乡镇周刊》让我成了“文化名人”!
演讲比赛结束后,我所在的烈山分局选手荣获优秀奖,我及时写了一条简讯《烈山分局3名国土员演讲比赛获奖》,在《乡镇周刊》“文化播报”栏目发表。没想到,这篇100多字的简讯让我再次升迁。原来,市局领导看到这条简讯后多次在会上表扬我,并把我从烈山分局调到了市局办公室,专门负责信息宣传报道。
一年之内,《乡镇周刊》让我“连升三级”,她给我创造了一个发展平台。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永远与她牵手相伴!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市国土资源局)
爱上“挑刺”
□ 杜旭阳
“佰胜哥,《中国国土资源报》来了没有?”每周三上班不久,我就来到刘集国土所一楼大厅,询问同事王佰胜。
“还没呢,你挺准时啊。怎么一到周三你就打听报纸?”王佰胜说。
呵呵,他怎么知道这每周一报纸的重要性,那可是编辑老师和《乡镇周刊》改稿QQ群的同仁经营的小天地……我心想。
“报纸来喽……”送报纸小张的叫声,打断了我的思绪。“给我一份。”我迫不及待地从小张手里抢过一份散发着油墨香气的《中国国土资源报》,翻到《乡镇周刊》八版,仔细看着每一个标题,每一篇稿件。我乐了,因为每一篇稿件,每一个字符,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融入了编辑老师和在线改稿同仁的心血,都经过编辑和《乡镇周刊》改稿组成员的仔细推敲。每一篇上版稿件都要经过严格筛选才能脱颖而出,从改稿组的初改到推选到入围,稿件牵动着所有《乡镇周刊》改稿组成员的心。《乡镇周刊》组稿群的每一个成员都本着对《乡镇周刊》负责、对读者负责的态度,仔细审阅每一篇稿件,无论是专业术语还是一般用语,大家都一起用心推敲,认真探讨,查阅相关资料,努力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和文章的完美度。
记得在一次给稿件“挑刺”过程中,大家都在仔细审阅“乡镇季风”电子版稿件,组稿群改稿窗口突然弹出一行字符:“下面有张图片缺乏真实性,你们看,一个基层国土所怎么会有那么多年轻人?”图片组一位同仁对一张图片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那张被质疑的新闻图片。
“是啊,一般国土所应该是老中青相结合的。”
“同一个国土所有那么多年轻人,确实少见。”
“要相信作者不会提供假新闻,毕竟是老通讯员了。”
“怎么只是坐在电脑旁的工作人员戴有胸卡,其他的年轻人怎么没有啊?”不知谁又提出质疑。
“新闻追求的是真实性,假新闻绝不能上……”
由于图片作者不在线,不能向大家解释,大家在七嘴八舌讨论该图片新闻的真实性和是否换照片的时候,编辑通过电话联系到作者并进行了核实,一场质疑新闻真实性的“风波”这才平息。正是因为有了争议,有了质疑,有了不同的声音,才有了上版稿件的质量提升,我们也在不断学习中进步。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刘集国土所)
感谢你把我领进门
□ 林四海
三年前,我离开工作了12年的教育岗位进入国土资源系统,专职从事文字工作。我不懂业务,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原来当老师的那点知识在这里不管用了,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那时,局里正缺负责写材料的,领导要求我尽快上手。没办法,我找来各种材料囫囵吞枣地记啊、背啊,甚至抄写,却始终入不了门。记得第一次写的领导讲话材料是局里的半年工作总结,我生搬硬套把科室和乡镇国土所的半年工作总结凑成一篇讲话稿,忐忑不安地送给领导审阅,因为这个材料我自己都不满意。领导看完后语重心长地说:“四海,国土资源管理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我建议你平时多读读《中国国土资源报》,每周一有个《乡镇周刊》,上面的文章对工作实践有很大帮助。最好能做一些剪报,积累知识,这样至少不会说外行话。”听了领导的话,我无地自容,不过,《乡镇周刊》这个名字从此深深烙进我的心里。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周刊?值得领导向我这个新人郑重推荐?
从那以后,我开始留意每期《乡镇周刊》,并且把它装订成册。《乡镇周刊》贴近基层,有探讨基层工作的理论文章,有执法一线的动态新闻,有经验介绍,有业务难题解答,有写基层国土人的小通讯、小故事,可读性很强。我们局把每周六上午定为全系统固定学习日,要求14个国土所(分局)都要建立国土资源剪报簿,收集整理每一期的《乡镇周刊》,到了年终装订成册,作为国土所年终考核必查档案资料之一。读报、剪报、用报,已经在我们这里成为一种固定的业务学习模式。
由于有了知识积累,我写起材料也逐渐得心应手了。渐渐地,我也尝试着给《乡镇周刊》投稿,在编辑老师的帮助下,一些稿件陆续见报了。三年来,我在市局、省厅刊物和《中国国土资源报》上发表政务信息、通讯、消息等200多篇,我们局的政务信息和宣传工作多次受到上级表彰,我本人也被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我知道,这一切,都源于三年前我和《乡镇周刊》结缘。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国土资源局)
工作好帮手
□ 郭建新
最早与“乡镇天地”版结识,是在我2003年调入国土所工作以后。那时,每每翻阅报纸,总觉得“乡镇天地”是那么亲切。2007年9月,我投出我的第一篇稿件《仁和所开展“换位思考”大讨论》,稿件在9月11日的“乡镇天地”版刊出。
看到自己的稿件变成铅字时,激动、喜悦油然而生,我与“乡镇天地”版的距离也仿佛拉近了许多,觉得她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不久,“乡镇天地”扩版为《乡镇周刊》,我与她的交往更加频繁。每到星期一,我总是翘首盼望,等待她的到来。
最让我难忘的是去年《乡镇周刊》组织的一次业务讨论。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讨论的问题是:签订过补偿协议但是当时政府没有批准的土地是否是国有?那时我正准备参加土地登记代理人考试,我结合平时自己所学的东西,仔细查阅了各种资料,寻找法律法规依据,通过学习,我对这一问题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针对这个问题,我写的《分阶段处理土地权属问题》一文去年6月14日在《乡镇周刊》“基层实务”版发表。
6月20日,我参加了土地登记代理人考试,土地登记实务刚好考了这样一个类似的案例题。由于有平时的积累,我很轻松地答完考题,最终这门考试我以80分的成绩顺利通过。
2009年,我们正在进行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由于承接我县第二次土地调查任务的专业队伍是来自北京的一家公司。区域观念的不同导致他们中的一些人对南方有些地类判断不准确,造成了地类勾绘错误,比如,把种植西瓜的水田误判为其他草地。对此,我结合工作实际,写了一篇小文章《基础工作要做实做细》,参与《乡镇周刊》组织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系列业务讨论,于2009年2月23日在报上发表,局领导看后,很重视,组织对承接第二次土地调查的专业人员进行了培训,从而确保了我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作者单位:江西省峡江县水边国土所)
“老师”就在身边
□ 周 芬
2006年,我初进国土资源系统时,对工作感到很茫然,自己没有学过这个专业,能胜任这份工作吗?这时,办公桌上的一份《中国国土资源报》让我眼前一亮——原来“老师”就在身边。我如饥似渴地研读起来,每个栏目都不放过。我从报纸上学到了很多业务知识和工作技巧,不长时间便完成了角色转换,从外行变成了内行。
有一次,某村村民李某因为邻居建猪舍占用共用通道来到所里,咨询共用通道是不是以中心为界,靠自己的一边就是自己家的。我回忆起《乡镇周刊》好像刊登过类似的问题,赶紧翻阅以前的报纸,果然找到一篇相关文章。村民看后连声说:“我明白了。”我们用这篇文章也做通了他邻居的工作,扒掉了猪舍墙,恢复了通道畅通。
2009年8月的一个午后,我在办公室里翻阅《中国国土资源报》,突然看到《乡镇周刊》上刊登的一篇文章《历时七年的接力执法》。历时七年?执法接力?题目一下就吸引了我,我仔细阅读起来。文章讲述了湖北省大冶市保安国土所的熊国胜率执法人员清运某户违法占地房屋建筑材料时,被坍塌的墙体掩埋殉职的故事。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记录了和熊国盛共同工作的一段往事,讲述了他从熊国盛手中接过“接力棒”,历尽艰辛,最终使这起时间跨度达七年的违法占地案查处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篇文章让我学到了查处此类案件的方法,也使我重新认识了《乡镇周刊》,她教我用心工作,用心写作。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阴县东阿国土所)
报里“淘宝”
□ 郑登峰
2008年,我从湖北省宜都市国土资源局局机关调到高坝洲国土所工作。如何从一名业务外行变成业务能手?这是我当时思考的问题。后来,发现《中国国土资源报·乡镇周刊》刊登了许多与我们工作相关的内容,我就将这些文章的时间、标题、主要内容记在笔记本上,然后将报纸收集起来。这件事我一直坚持到现在,笔记记了五本,报纸收藏了三年。
2008年,高坝洲镇新党委书记上任,如何与他沟通、取得镇领导的支持?一直困扰着我们。正好《乡镇周刊》刊登了一组《国土所如何处理好与乡镇政府的关系》的讨论文章,里面提出了很多点子。我们借鉴了一些方法,结合实际,与镇政府加强联系。经过努力,最终国土所与镇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得到了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完成全镇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镇政府在全镇经济工作会上要求,各村必须安排一人专门负责该项工作。我们镇的发证工作由于得到各村委会的鼎力相助,发证率超过95%。
去年,为了写一篇“6·25”全国土地日讲课稿,我找出《乡镇周刊》上刊登的《群众最想了解些啥?——往年“土地日”群众咨询的热点问题及答案集锦》这篇文章,并征求各乡镇国土所所长的意见,拟出了15个问题及答案,用小故事的形式把这些问题写成讲课稿,内容很丰富。比如,在自家的承包地、公路边建房建厂可行吗?农户想搞规模养鸡,用地手续如何办理?哪些人符合建房条件?6月25日,我们在姚家店镇、五眼泉镇讲课,由于这些内容正是乡镇干部、村委会干部、村民想了解的东西,大家听得非常认真,宣传达到了预期效果。
我在报纸里淘到了“宝贝”,干工作也更加得心应手了。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都市国土资源局)
误打误撞找到“家”
□ 李晓刚
刚开始,我阅读《中国国土资源报》“基层之声”版的动机是不“纯”的。我负责湖北省大冶市大箕铺国土所的公文起草工作,“基层之声”版刊登的一些稿件,能启发我写公文的思路。有时我起草公文时,就直接引用“基层之声”上一些文章的段落。“基层之声”改为“乡镇天地”后,我依然非常关注她。
2006年5月下旬的一天,我和同事到镇上最偏远的一个勘查项目点进行动态巡查。当时,乡镇国土所对勘查项目的监管还是一片空白,国土所如何监管勘查项目?怎样才能制止勘查项目中以探代采等违法行为发生?怎样处理好探矿权人与当地村民在用地上的纠纷……我在车上思索着。6月中旬,我们所完成了全镇13个勘查项目的动态巡查,我起草完动态巡查报告后,用了不到一小时就写出《日常监管勘查项目,重点在核查》,投到《乡镇周刊》编辑邮箱。当时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那么多人,哪能看上咱的稿件?我这样自我安慰。没想到,7月26日,编辑打来电话,说我的稿件被采用了。
这时,我还是认为,稿件能登报,只不过是撞了“大运”,想在《中国国土资源报》上发表稿件,很难很难。
2009年6月底,我们所长参加全国国土所所长培训班。临行前,他组织我们对他在培训班上提交的业务论文进行修改。我连夜写了一篇日记体稿件《给所长改稿》,发到《乡镇周刊》编辑邮箱。没过几天,经编辑修改,题目改为《“要求”带到部里去》,刊发在这年7月13日的《乡镇周刊》上。
后来,我加入了《乡镇周刊》组稿QQ群,群里的朋友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帮助,《乡镇周刊》就成了我的“家”。我的写作兴趣越来越浓,写作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作者单位:湖北省大冶市大箕铺国土所)

2011年1月10日乡镇周刊用稿 [视频]2011年3月27日《世界周刊 2011年07月23日 证券市场红周刊视点2011年第29期 财经国家周刊:中国发展道路前世今生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7日 11:06 财经国家周刊 2月20日的利比亚首都—《南都周刊》—2011年第7期— 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06月03日--草地周刊·中国笔记--夏天易上火,教你祛火法 美国《时代》周刊:为什么我们害怕崛起的中国2011年06月09日 08:45 2010年8月27日下午湖北武汉、宜昌市直 乡镇公务员面试真题 - 公务员论坛 - 大家论... 点评2011年1月10日-1月12日《参考消息》 2011年9月30日-10月1日参考消息 东方早报《身体》周刊1月1日专栏:面色发红的秘密[马悦凌健康社区] 10月1日 美国黄石公园引发地球毁灭假想 末日焦虑难祛除 2011年03月02日 14:52 新民周刊 白银价格半年上涨近八成 专家建议长期投资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8日11:02 中国经济周刊 凤凰周刊:大陆征兵及退役安置 拟作重大调整2011年06月13日 08:07_碩導★雄鷹_...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谈新教改挑战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7日 11:14 财经国家周刊 我国超4万座水库存安全隐患 大多属于超期服役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23日00:43 中国经济周刊网 2011年春运售票1月10日提前启动 2011年1月10日 江浙私幕联盟内参 2011年1月10日股市研究 2011年1月9-10日参考消息 每日新闻:2011年10月10日 2011年03月10日 2011年3月10日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