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冰激凌做法大全:清明与柳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1:48:42

清明节又称柳节,赏柳、插柳、戴柳、赠柳、折柳等习俗源远流长。春到柳先翠,“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柳是春天的象征,是报春的使者。古往今来,清明时节,形成了许多与柳有关的风俗、逸闻趣事和情趣盎然、丰富多彩的柳文化。
一年好景清明日,正是踏青赏柳时。《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妆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踏青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看柳。踏青赏柳,引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性雅情,留下了许多咏柳的名篇佳作。“漏泻春光是柳条”、“柳暗百花明,春深五凤城”等诗句脍炙人口,历代传诵。咏柳诗中最有名的当属唐代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通过对柳树的生动描绘,赞美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据《风土记》记载,中国民间清明插柳的风俗,起源于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表示对介子推的悼念。相传一代忠臣介子推功成名就以后,激流勇退,隐居在绵山,不幸与母亲一同烧死在一棵柳树下,百姓为了纪念介子推,每逢清明都要折柳枝插在自家的屋檐门楣上以示纪念。到了宋代,这种习俗更盛,不仅门前插柳枝,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取生机勃勃之意。民间早就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的谚语。此语含有愿春色常留人间、永葆青春的意思,表现了人们珍惜春光的良好心愿。头上戴上柳条帽圈,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游春,柳色仿佛把春天带到了人们的心里。北宋画家张泽端的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中绘有一顶自汴京郊外扫墓归来的轿子,上面插满了杨柳枝,可见宋代此风俗之盛。相传,黄巢起义时,曾规定戴柳为号,就是取其生机勃勃易于成功之意。
古人送别时,有折柳相赠之习俗。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亲朋好友离别,常折柳相赠,这是因为“杨柳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的缘故。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柳”者,“留”也,因而“折柳”相留,有“挽留”之意,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折柳送别,自汉朝以来就有了。南朝乐府民歌有“上马不促鞭,反折杨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反映了那时赠别马上的、马下的都折柳。到了唐代,折柳送别更是盛行,长安灞桥,专门种植了许多杨柳供人们送别时攀折。“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年年柳色,灞桥伤别”,可见在灞桥送别的离情有多么深厚。
杨柳尚有一奇,即与众多历史典故有不懈之缘,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下旨开凿济渠,在大堤两岸栽植柳树。杨广诏令庶民百姓每栽活柳树一株,钦赐细绢一匹。百姓闻之,争而植种。隋炀帝姓杨,御赐柳树姓杨。白居易在“隋堤桥”一诗中,专咏此事道:“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傍流水,西自黄河东接淮,绿影一千五百里。”
有趣的是古代军营对柳树竟也情有独钟。汉文帝时,太尉周亚夫驻军咸阳细柳,从此军营泛称“柳营”;晋陶侃驻守武昌营寨到处植柳,一都尉盗柳移植私苑,陶侃知后责问其道:“此是武昌西门之柳,何因来此?”都尉只得原璧奉还。自此,柳又多了“官柳”这一别名。唐朝名将范希朝屯兵单于城,派部下买来柳树种苗,遍种单于城。几年后垂柳依依,碧绿成荫,后人称其为“将军柳”。
自古至今,有许许多多名人爱柳的佳话。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既嗜菊如命,又十分爱柳。他在自家宅前栽柳五棵,自称为“五柳先生”;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任柳州刺史时,既亲自种柳,又大力倡导百姓在柳江和城周围广植柳树。当翠柳成行、绿荫展姿、民众雀跃、风光胜昔之时,他兴致勃勃,作诗自乐:“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贞观15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时,亲自从长安带去柳树,栽植于拉萨大昭寺门前,这些柳树被后世称为“唐柳”、“文成柳”;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爱柳如宝。他任扬州太守时曾在平山堂掘土栽柳,并在一首词中写道:“手栽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后人每当绿柳成荫、游人云集时,均赞称垂柳为“欧公柳”;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时,曾在居室墙边栽种柳树一株,当小树生机盎然、展现风姿时,他欢愉地为其居室题名为“小杨柳屋”;1943年春,贺龙同志与警卫员一道在司令部所在大院种垂柳六棵,并在柳树中间空地上,安放石桌石凳,贺老总幽默风趣地称其为“六柳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