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诀软件下载:团体文化与大众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2:57:38
团体文化与大众文化  

  一个民族,社会,以至于政党或团体,都会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内涵与气质,这是正常现象。

  从范畴来看,民族或社会公民文化应是主文化,而政党或团体文化应属于亚文化,即是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主文化与亚文化不是没有交汇重叠之处,但不应试图以亚文化来代替主文化,因为那样是本末倒置,必将阻碍整体文化的正常发展壮大。

  最近中国国内兴起所谓的“唱红歌”,但遭到了不少反对和质疑,于是始作俑者激愤道:“我们推动唱红歌何罪之有?难道还应唱黄歌不成?”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本来唱什么歌,是公民的自主鉴赏和选择。一个政党对唱什么歌曲有倾向性也无可厚非,但那只是一党之见,如果利用手中的既有单元政治和权力资源,来强行左右公民的唱歌选择,那就是另一性质的问题了。这就很有试图用政党文化既定取向来替代公民文化多元取向的嫌疑,必定于国于民弊多利少。

政党文化只能属于亚文化层面

  政党文化的特点就是有自己的既定意识形态,倾向性比较单一专注,这是由一个政党必定代表某一政治方向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政党文化只能属于亚文化层面的根本原因。

  常识表明一个政党大多喜欢拥护自己,加强自己势力的舆论或文化氛围;很少听说一个政党专门设立或捐助一个电台或电视台成天为自己揭短或监督找毛病的。   但如果试图用这种单元政党文化覆盖多元的公民和国家文化,公民和国家文化则必然走向狭隘沉闷,失去正常的政治及权力制衡、监督和竞争之宝贵“张力”,失去公民文化本应具备的兼容并包、灵性激荡的创新与开拓锋芒。   近来随着中国国内上映《建党伟业》影片及大唱红歌等,民间也产生了某些有趣反馈:“看建党影片但不鼓励建党,唱革命歌曲但不鼓励革命”,乃生动凸显用当代公民文化视角来审视政党文化行为时,二者之间所暴露出的严重错位或“不和谐”,甚至于内在冲突。

  用政党文化取代公民文化其实对政党本身的素质也会大打折扣,譬如加入某个政党与否本应是个人完全自愿的选择,但因为政党文化与权力在社会系统结构中的无所不在,尤其是待遇优厚的政府部门,于是很多人的入党动机便更多转化成一种功利驱使。久而久之,政党有可能堕落成机会与犬儒主义的门户。

  用政党文化取代公民文化也不利于国家民族形成真正的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精神。譬如,一个政党可以指责政治对手“受外国势力支持指使”,“充当帝国主义的走狗”等等。但欲从宏观历史层面强化此种政治意念,以一种现象掩盖另一种现象,就很欠妥当了。譬如人们现在逐步了解到:当年的“外国势力”如苏俄及“共产国际”是如何介入和赞助中国政治与政党的;从近代以来霸占和掠夺中国领土的角度看,又到底是哪一家帝国主义最穷凶极恶。

  客观地看,由于中国文明在世界近现代阶段以后的明显落伍,欲有效挽救中国命运并推动进步发展,有相对先进的外国因素介入或引进本是正常和可以理解的,例如欧洲之于清朝,日本之于孙中山,美国之于国民党,苏联之于共产党,西方之于时下的改革开放,都是同一命题的不同变量。如果忽然间因为政治功利或宣传目的,一味把自己描述成“现代义和团”,而别人都是“卖国求荣”,则既不真实也显狭隘,更无助于达成文化的竞争优势和最终赶超。

  最严重的忧患,是政党文化取代公民文化时所产生的“封顶效应”,即只有我一家主导探索,其他方面都只能以我为主,不得擅自别出心裁。这其间的风险便是,如果该政党的探索失误、失败、迟缓,或者不再具备探索革新能力了,那整个国家、文明和民族怎么办?只能坐吃山空,坐以待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