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惠丰集团:文化苏州”的“文学名片”——评《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31:04
文化苏州”的“文学名片”——评《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
■文/萧玉华
100年前的1904年,苏州大学前身——东吴大学教授黄人先生开始动笔编写中国人自己所著的第一部《中国文学史》,这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100年后的2004年,苏州大学博导范培松教授和苏州教育学院金学智教授历时近4年携手主编的中国第一部市级地方文学史——《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哈佛大学教授李欧梵先生日前重临苏州时曾说过,苏州在世界城市形象中的地位非常之好,非常突出,非常具有吸引力。我想指的就是“文化苏州”。而在苏州众多的文化形态中,诸如园林、苏绣、昆曲、饮食等,文学又是其中极为炫彩的一个篇章。《通史》对这条群星璀璨的文学长河加以梳理,使今天的苏州人在他们的“名片”夹中,又增加了令他们骄傲的、极具分量的一张“文学名片”。
扳开手指数一数,像苏州这样有资格拥有自己的地方文学史的城市确实寥寥可数。范培松教授曾粗略计算了一下,自古以来,苏州作家有14次在全国文坛上领衔,如孙武的《孙子兵法》是国内第一部军事散文;王鏊的台阁体影响文坛几百年;包笑天、周瘦鹃的鸳鸯蝴蝶派享誉海内外;陆文夫在上世纪80年代开创小巷文学。已年过花甲的范培松教授治文学史多年,尤其长于散文文体史和理论批评史研究,却殊少保守观念,近年来颇为关注“现代性”问题,《通史》的编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正体现了他对“现代性”的追求。金学智教授精于门类艺术、古典美学的交叉研究。两位先生一文学一艺术的珠联璧合的协作,既顺应了苏州文学的特殊性要求,也保证了《通史》的高品味和高质量。
《通史》有两个重要特点。
其一,“通”——从横向和纵向上的交叉和贯通。《通史》主要概括历代苏州作家以创作为中心的文学现象并展示其丰硕成果、总结其发展规律并兼及苏州作品的学术专著。是至今为止真正意义上的“通”史,具体体现在:一条线索,两极视角,三个板块,四个亮点。
一条线索。《通史》以时间为线,通贯古今。上自季札观礼(公元前544年),下至20世纪80年代,纵贯苏州建城2500余年的变迁发展史,以先秦至南北朝、唐、宋、明、清和现当代6个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段串连起来。编者们以“古代从宽,今人从严”的原则出发,而且比较科学地厘定了“苏州作家”和“苏州作品”这两个重要概念,特殊地取苏州作家系列与苏州作品系列交叉进行的逻辑结构,而以前者为主。
两极视角。《通史》不单纯是一部文学史,它还是一部文学接受史。《通史》对张继的《枫桥夜泊》的入选即证明了这一点。诚然,对于这类弘扬吴文化精神,显示吴文化精华的名篇佳作,苏州文学史没有任何理由拒之于编写视野之外。相反,有了这样一批名篇佳作,苏州文学史的题材领域更拓展了,文化内涵更深厚了,艺术色调更丰富了,对于广大的本土及境外读者也更有吸引力了。
三个板块。《通史》的编撰,注重由文学史本位向两端的延伸,一端通向文学理论,一端通向文学的鉴赏批评,从而构成了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鉴赏三个板块,体现出以文学史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的有机构成。
四个亮点。《通史》煌煌150余万字的巨著,亮点决不止四个。而吴地歌谣、园林文学、画派诗文、小巷文学都是具有苏州特色的亮点。
其二,求异性。《通史》不是全国性文学史的“拷贝”或“翻版”,它凸显了其迥异于全国性文学史的独特个性、本色和风貌——求异。除了前面涉及的许多方面,还有两方面值得一提。
首先,该书的求异性还表现为通过史论相生的合力,反复探讨、归纳和证实文学发展、繁荣的一些历史规律,使得《通史》避免了常见的文学史著作对文学现象和文学发展史的梳理与研究流于表面化和肤浅化的弊端。难能可贵的是,《通史》对苏州文学的风格的形成和根源从多个层面进行了探讨。
第二,该书的求异性还表现在对边缘文学的关注。《通史》体现出实验性精神和宏观意义上的大文学史观,关注多种艺术门类和艺术形式的交叉关系,首次将园记、咏园诗、题画诗乃至楹联等最微型的也是边缘性的文学样式引进文学史框架。另外,像杨羲的道教诗歌、兵家圣典《孙子》等也被从文学角度加以解读。对曾受到不公正批判的鸳鸯蝴蝶派客观地评价其应有的文学地位。
《通史》中附录的100帧精美插图,使我们可以更直观形象地理解苏州这座“中国后花园”的价值和意义。
《通史》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新的文学史研究理论和方法。当然,它难免有不够成熟和不尽完善之处,也不可避免将会引起学术上的争论。范培松教授说,“如果有人叫板,我愿意打擂台。”“只有通过争辩,才能把苏州文学史继续写下去。”其实要写下去的,又何尝是苏州文学史呢?
(作者系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