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阿四孙艺洲:珍视苏州文化的美术传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10:03

陆  咸
  市政府决定把建设苏州美术馆作为今年的实事工程,这是一项重要的决策。以此为契机,加大力度,建设“美术苏州”,有利于继承苏州美术传统,开拓文化创意产业,增强苏州的软实力。
  苏州地区的美术传统源远流长。早在六朝时期,生活于吴地的大画家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人,对中国美术的发展就有重大贡献,被称为“推陈出新、开启隋、唐”。以后,历代画家辈出,各领风骚。尤其是在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吴门画派,以他们所创立的“人文画”,开创了中国画的新纪元。到了现代,著名画家颜文梁创办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是我国重要的美术教育基地,不但对传承中国传统美术作了重要贡献,而且在引进西方美术特别是引进油画艺术,取得很大成绩。进入现代,苏州仍然是我国绘画、书法艺术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苏州美术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和手工业紧密结合,形成名闻全国的工艺美术产品,如刺绣、玉石雕刻、戏具服装、桃花坞木刻等。美术和建筑相结合,更形成了蜚声中外的园林艺术。
  美术对人类的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倡“以美育代替宗教”,就是看到了它的重大作用。鲁迅先生也说:进步的美术家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令我们看了,不但喜欢赏玩,尤能发生感动,造成精神上的影响。”苏州的美术传统来自人民,又对人民有深刻的影响。苏州人的性格柔中带刚,比较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崇尚自然,喜爱的色彩比较淡雅,房屋一般是粉墙黛瓦,以明式家具为代表的苏式家具线条明快而质地坚实。我认为: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苏州“吴门画派”绘画艺术的影响。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美术对社会和人的思想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新阶段,在人们的多种需求中,精神的需求比重正在加大。人民的生活提高了,休闲时间增加了,对文化享受的要求也就大幅度增长。苏州传统文化的积累深厚,用于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资源丰富。这几年,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昆剧、古琴又先后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评弹、江南丝竹等也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种形势下,对苏州的美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的书法是美术的重要方面。现在苏州已被命名为“中国书法城市”。最近,苏州又出现了被称为“新吴门画派”的一批新一代画家。一度被冷落的工艺美术重新获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说明在当前的形势下,用苏州传统文化中的美术传统,满足当代人民的精神需求,并且推陈出新,建设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陶冶人民的精神世界,是大有可为的。
  当前苏州的美术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明代“吴门画派”以来的吴地各类传统中国画派得到了较好的继承;二是由苏州美专引进的以油画为主体的西洋画艺术,对苏州今天美术风格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三是以桃花坞木刻、刺绣、玉石雕刻为代表的工艺美术,正在适应新的形势,有了新的发展;四是以园林艺术为代表的建筑美术,已经走向世界。——以上四个方面,说明苏州美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已经有了较好的开端。
  建设美术苏州,就是要把良好的开端引向深入,对社会主义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是要发挥美术馆、各类博物馆、国画院的主体作用,展示历代和当代著名的美术作品。对历代著名画家的主要作品要力求得到原作,进行展览,以普及美术知识。其次是重视培育人才,尤其是对中、小学生,要重视对他们进行美术教育(美育)。他们多数可能不会成为专业美术人才,但应当是热爱美术的人。第三是要重视市容市貌以及各类建筑的美术效应,使人们一进入苏州,就感受到浓厚的美术气氛。第四是要把美术渗透到各个方面,特别是渗透到工业设计、商店陈设、公共场所的布局等。美术教育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成为苏州作为“文明城市”的重要特色。
  当前世界各国出现了一种新兴产业:“创意产业”。这种产业的主要特点是,以人的创意作为主要投入,结合信息技术以推动新的生产力的出现。可以是以人的创意为主要投入而形成产业,如服务咨询业、动漫业等,现在已经成为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也可以在其它工业产品上增加创意而极大地增值,要把苏州美术风格,引进到最近有很大发展的动漫产业中去。在人的创意中,艺术因素占据了很大成分,所以又称为“文化创意产业”。人们对美的要求,已经转化为市场的需求,成为一种新兴产业。美术不仅对人的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而且渗透到人的经济生活中,是世界性的趋势。我们应当把握这种趋势。
  苏州的美术传统是苏州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的美术传统是我们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建设美术苏州,就是要保护、弘扬和利用好这笔财富,不仅造福于苏州人民,而且有利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作者系苏州市经济学会会长,市吴文化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