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击鼓传花的音乐:苏州,从“史纲”到“通史”的路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49:04

                                                  苏州,从“史纲”到“通史”的路程

(2011-02-01 10:38:19) 标签:

王国平

苏州通史

宋体

苏州史纲

编撰

杂谈

分类: 民生视点

跨越上下4000年,洋洋500万字,集几代苏州人的梦想,16卷本的鸿篇巨制《苏州通史》在众多目光的聚焦中,正越来越清晰地进入我们的视野。

 

记者  刘微

 

2500多年的“白发苏州”,终于将有了自己的第一部“史记”。

 

为这座东方水城修史,曾经是几代人的心愿,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终于如愿以偿。

 

编撰通史,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文化底蕴,已经成为一个城市进一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强力支持与亮丽的城市名片。目前中国已有北京、上海、重庆等二十多个省市编撰自己的城市通史,其中,已划归为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的《上海通史》,更是拥有15卷,600万字,插图1000余幅的浩瀚体例。

 

而日益成为国内外瞩目的热点城市的苏州,历史奇特多姿,内蕴丰富。从商末泰伯奔吴,春秋吴国建都称霸,中经三国至宋元的发展,明清时期达于巅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与辉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再度强势崛起,成为当今中国发展最快、率先实现现代化的中心城市之一,地位迅速提升,创造了新的奇迹。

 

苏州从历史走来,苏州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文化的积淀。苏州历史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总结历史经验,树立城市精神,承载苏州人民对家乡的自豪和热爱。在苏州人殷切期盼下,2007年,《苏州通史》的“前身”——纲要性介绍与系统梳理《苏州通史》的地方历史文献《苏州史纲》正式出版,作为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立项。这个由苏州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牵头编撰的,拥有60余万字、400余幅插图、近800页的纲要性历史文献的出版,也为《苏州通史》多卷本的启动拉开了序幕。

 

2010年,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苏州市相关专家学者通过多次调研、召开学术座谈会等形式,已经确定了编撰大纲、编撰体例和技术处理原则等规范性文件,为通史正式编撰作了许多相关的准备工作。

 

据《苏州通史》主编、苏州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国平介绍,《苏州通史》共约500万字,1600幅图[w1] ,目前已经基本上达成框架结构的共识;在苏州政区空间方面,兼顾现状与历史,以现行行政区域为基准详写;历史行政区域超越现行行政区域部分略写。2011年至2013年底将完成初稿,2014年完成修改和审定,2015年前后将正式出版,与读者见面。预计总投资在500万元左右。“在城市史的编修方面,苏州是启动得较早的;16卷本的体量,在全国城市中也是属于多卷数的。苏州完全有条件出好自己的城市史。”对此,王国平充满信心。

 

 

Q:《现代苏州》     A:王国平:苏州大学历史系教授,《苏州通史》主编

 

Q:可以将《苏州通史》看做是一种集体的记忆和反思吗?

 

A:历史书写是大众汲取知识一个重要管道,也是人文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更是社科理论提出的重要经验来源。历史既是人们对往事的记忆,更是一种集体反省。我们需要历史研究来增长智慧,丰富认知,更需要历史研究来培植集体认同与公共意识。

 

编撰《苏州通史》仍然让我[w2] 们觉得任重道远,因为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要全面了解掌握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还要注意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调查研究。但反过来,这项工作如果完成了,做好了,那么不仅对苏州地区形成珍惜和保护历史遗产、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风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正确认识和处理苏州地区目前的许多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也会起到一定的历史借鉴作用[w3] 。 

 

Q:我们知道《苏州通史》体例浩瀚,这么庞大的文字工程是怎样整合的呢?

 

A:《苏州通史》在体例上参照中国传统史书编撰体例,借鉴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国家清史纂修工程”的《清史》主体设计;《苏州通史》主体部分为导论以及从先秦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历史,分为若干阶段的断代史。另设人物传、志、表、图等四部分;人物传、志、表、图录中的内容是对通史部分相关内容的补白与补强。

《苏州通史》分16卷,第1卷导论,第2卷先秦时期,第3卷秦汉至隋唐时期,第4卷五代宋元时期,第5卷明代,第6卷清代,第7卷民国时期,第8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8),第9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78-2009),第10卷至第12卷是人物传,第13卷志,第14卷表,第15卷图录(先秦至明清),第16卷图录(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Q:相比苏州以往的许多地方志和文化研究丛书,《苏州通史》有哪些异同?

 

A:简单的来说,城市史则是一门研究城市兴衰变化规律和原因的科学,是包容历史、城市、社会等多种学科;地方史地方志是百科全书;而文化丛书则是各种文化领域的研究成果(著作等)的多卷本的汇编与集成。

 

苏州是吴地的核心地区,苏州历史文化体现着吴文化的核心内容与价值。长期以来,苏州史研究是中国地方史、城市史、吴文化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史学工作者编写、整理、出版了一批有关苏州史的专著和资料,目前苏州也有许多断代史,就是研究某一段历史的成果,但是还没有[w4] 一部[w5] 通史的著作,《苏州通史》在时间跨度、翔实程度上都达到了高峰,可以说是苏州目前跨越时间最长、记录最完整的一部城市史作品。

 

Q:与《苏州史纲》比,《苏州通史》多补充了哪些方面?

 

A:《苏州通史》不是《苏州史纲》的简单放大和扩充,在决定编撰《苏州通史》始初我就说过,如果《苏州通史》只是《苏州史纲》沾水拉长的橡皮筋,那这个工作我们就不用做了;编撰《苏州通史》我们必须力求在全书体系方面、新史料应用、史实考证方面以及观点提炼与论述方面都进行创新。

 

与我们既有成果相比,《苏州通史》应该基于史纲而又高于史纲,与其他城市相比,《苏州通史》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达到同类通史的最高水平。

 

Q:怎么来保证《苏州通史》的学术水平?

 

A:首先我们要通过公告招标形式确定编撰作者。编撰大系确定后,由编撰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公告,征集各卷编撰作者。我们已于2010年10月29日公告招标,通史作者以苏州专家为主体,亦可体现苏州学者在苏州史研究方面的学术水平。

 

同时,我们会利用多种学术活动形式,大力邀请全国各地苏州史研究专家参与、支持《苏州通史》编撰工作。目前我们已经聘请全国历史学权威学者戴逸、李文海、张海鹏等担任学术顾问,聘请全国相关著名学者担任编委会委员,并且每卷都由在苏州史研究领域有专长的学者撰写。

 

很多专家各自在某些研究领域有独到的研究与见解,我们应请他们对苏州通史作贡献。我们会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就书稿举办若干研讨会,研究解决疑难问题、争议问题、敏感问题。此外,我们会严格把握学术研讨、审定等个环节,开题研讨、作者报告、专题研讨、结项研讨,书稿外审、主编审定、编委会审定,每一个环节我们都会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