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公司管理软件:2010-2011学年第2学期说课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9:42:03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

本学期我担任10级治安试点专业《公安信息系统应用》授课任务。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针对本学期改革试点治安专业《公安信息系统应用》课程整体的设计理念和实践,包括六部分:说教材、说教学内容、说教学目标、说课堂设计、说教学方法。重点是:关于课堂设计的理性思考和实践。

《公安信息系统应用》是为提高民警公安信息系统应用能力,在改革试点专业和各级各类民警培训中开设的一门应用技能型训练课程,也是新招录民警岗前培训的主干课和必训课。

课程的培训对象以改革试点专业专科班、公安专业学历班、在职民警信息化应用培训和新警岗前培训学员为主。

一、教材的作用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对教材及教学内容的分析

2008年我院首届改革试点专业授课任务下发以后,教研组立即对教材科推荐的公安院校招录体制改革试点专业系列教材《公安信息系统应用》(靳慧云等主编)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对其教学实训内容进行了逐一测试,发现该教材存在如下问题:

1、教学内容不系统、不完整。

教材既然定位于招录试点专业专用,课程内容肯定应符合新警入警培训要求,应当把公安信息化常识和专网安全防护常识、民警使用纪律作为一项重要前导内容设计为教学章节。然而纵览教材上篇、下篇内容,仅在教材前言部分利用3页纸简单罗列了几个资源条目,并非正式教学章节。尤其对专网安全防护知识和民警数字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系统(PKI/PMI)、防病毒系统、主机入网认证等一系列实用性极强的内容没有做章节设计,显得知识不成体系,内容不够完整。

2、教学内容庞杂,岗位对应性不强。

根据上海公安高等专业学院和我院在职民警培训有关经验,“只有分警种培训、细化课程设置,才能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自门户网站成教部二〇一〇年四月三十日供稿)。因此,公安教育课程尤其是在职民警培训课程,内容设计上必须体现出较强的职业岗位对应性。因此该套教材比较适合改革试点专业作为学习辅助用书或参考用书。针对在职民警培训,则需要岗位核心能力对应性更强的教材或大纲。

3、很多学习训练模块不适合于在校生训练。

公安信息化应用项目各省建设发展不平衡,公安部有关建设标准中所要求的“八大”系统,各省实际建设应用中也存在各种不同的品牌版本,有些应用系统仅在某些省市公安机关有所应用,青海不具备使用条件,有些应用系统需要凭特定省、市民警数字身份证书或账号登录。该教材的编著者来自全国各大公安院校,编著者按照分工每人承包一个单元,内容的设计主要根据当地省的建设实际,所介绍的平台登录用户IP都要求在当地公安机关,或凭当地民警数字证书。因此,教材中所列的各项信息系统有很多在我省、我院无法展开训练教学。

(二)对教学内容的选择

公安招录体制改革专业,是我院近三年来重点研究的特色办学项目,这门课程教学内容必须紧密结合我省公安机关建设应用热点和人才需求。省公安厅从2007年开始启动“三项建设”,厅党委对推进“三项建设”工作多次做出重要部署,其中,在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方面,厅领导总结以往应用系统建设经验教训,明确提出要以“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推广应用为着力点,采取“强势发动、强力推进、强行入轨、强制规范”的有力措施,加快应用普及步法。“警综平台”是我省第一个跨警种、跨地域的业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适合于基层派出所、各警种基层科所队、分县局领导、法制等各个警种岗位民警使用,功能模块包括:日常事务、实有人口管理、单位管理、接处警、笔录、司法文书、案事件办理、审核、领导检查监督、警务督察、业绩考核等几乎全部业务,已经在全省范围内面向全警推广。基于该平台目前的重要地位和普及性,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主要根据省公安厅对警务信息化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公安信息化建设特点,以及学生和广大公安民警的认知水平与新警入警职业能力的需要,参考该教材,克服了教材内容大而全的缺点,剔除了不符合我省应用实际、无法实训的内容。采用模块化内容设置,以“警综平台”的使用为教学重点,体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精选并整合出三个技能单元作为教学内容,据此编制出教学大纲作为教学内容的依据。

《公安信息系统应用》课程共分三个单元,主要有:第一单元《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单元《专网信息化应用》、第三单元《青海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使用》。三分之二的课时主要用于警综平台的教学。

进入2010年,我又根据在职民警培训工作中关于分警种、分层次培训的要求,对全部教学内容又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结合每堂课学时条件,将上述第二、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又具体化为十五个教学专题,根据授课班级的专业方向进行灵活搭配组合,从而实现模块化教学:

第一专题:信息化与金盾工程常识。主要介绍公安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地位,建设和应用成果。

第二专题:公安专网管理规定。针对广大民警尤其是新警缺乏安全防护知识,违规行为时常发生等问题展开培训。

第三专题:公安网安全防护体系。针对公安专网身份认证和访问授权机制,进行相关技术介绍。

第四专题:专网信息搜索与查证。针对一些民警不会信息搜索与专网信息库查询问题,介绍几个查询与使用技巧。

第五专题: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基础。介绍警综平台的建设意义和一般使用常识。

第六专题:派出所社区治安民警日常工作。针对警综平台派出所民警日常工作进行专项训练。

第七专题:综合管理库查询。针对警综平台的数据查询和统计检查监督功能进行专项训练。

第八专题:治安民警-实有人口管理。针对派出所治安岗位民警实有人口管理模块,重点介绍流动人口登记和管理相关操作。

第九专题:工作对象、重点人和单位管理。针对派出所治安岗位民警,对工作对象、重点人口的登记、报批、和日常管理,进行培训。

第十专题:内勤,所领导的操作。主要针对内勤,所领导角色。

第十一专题:接处警系统。主要针对接处警系统我们设计了4个案例式实训素材。

第十二专题:笔录系统。主要针对笔录制作在网上完成以及数字化笔录制作、检索、导入导出等应用难题。

第十三专题:单机版笔录系统。主要针对单机版笔录系统导入导出等应用难题。

第十四专题:行政治安案件系统。主要针对派出所民警常用的行政治安案件办理,进行了基于案例的流程操作训练设计。

第十五专题:刑事案件系统。针对基层科所队常用的刑事案件办理,进行了基于案例的流程操作训练设计。

上述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我省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实际,密切配合省公安厅党委关于“三项建设”的工作部署,针对当前我省公安信息化应用推进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参考省厅举办的历次培训,有针对性地收录了一批常用功能模块作为教学内容,对于新招录民警和广大在职民警尽快熟悉和掌握主流应用,十分有帮助。

2011年新的教学任务下达后,教研组又对现有的32个实训任务单进行了认真梳理,根据我省民族地区宗教场所和僧侣管理的突出问题,将南京市公安局为我省“警综平台”定制开发的“宗教场所管理”模块单独列为一个独立的训练任务。因此教学内容的不断调整和补充完善,体现了与时俱进,紧跟公安应用现实的时代特点,具有动态性。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我认为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课程总的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具体课时的教学目标,它是层次性目标体系。只有通过每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才能促成整个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上好一堂课”是我们永远的教研主题。

教学目标具有如下功能: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教学活动追求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结果,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都受教学目标指导和支配;整个教学过程也是为了教学目标而展开。

教学目标具有控制功能,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就对教学活动起着控制作用。它作为一种约束力量,把教学人员、行政人员和学生各个方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共同奋斗。

教学目标具有激励作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产生要达到目标的愿望。 在教学活动中,要想使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教师就应当在研究学生的兴趣、动机、意志、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他们的个别差异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握住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1]”。比如,我在给玉树州巴塘乡一位藏族派出所领导辅导时这样开导他:“你信不信?运行这个课件,二十分钟内就能学会接处警操作”,之后的一个小时里他都在学习交互式课件。在给新警班上课前说:“从实训15开始,我们通过人口、违法、在逃、机动车、驾驶人、旅店业等一系列业务数据库的查询,完成一次真实的网上破案工作!而且每次实训任务作业都要提交评分。”学员的学习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

教学目标具有纽带功能,教学目标使教学活动的各个因素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功能系统,并使各个因素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发挥各自的作用;某种教材之所以可用,某种技术手段之所以可用,是因为他们能够为实现已定的教学目标服务。为什么要建设专网机房?为什么要建设课程网站?为什么要留言板?为什么要设计实训任务?为什么要将成绩单细化到具体一个操作项?为什么开通management.htm?这些都不是简单地为了实现技术手段,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做准备的。

在教学设计中往往不太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这一点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应当特别注意的。由于缺乏有意识的主动设计,课堂上遇有各种干扰因素(如:排除故障、课时少、学生纪律、教师对内容设计的理解等)的影响,教师一堂课只顾得上按顺序完成实训任务,而缺少必要的问题导入,课堂小结或点评,学生也匆匆交作业下机,下节课依旧犯老毛病,缺乏对所学内容的反思和归纳总结。一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常常疏于总结。

因此我建议,在确定课时目标、单元或章节(专题)目标、课程整体目标时,根据学员在学习基础和能力方面的差异性,将课堂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水平:合格水平(符合课标的最低要求),中等以上水平(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优秀水平(符合或超出课程标准提出的最高要求)。教学目标应该着重说明学习者行为或能力上的变化,显然就是要求目标要具有可测量性和可观察性。把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数据列进去,而不是简单地描述为“理解……,掌握……,学会……”。

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目的地主动参与。

如:我在一堂课的导入时是这样交代的:“今天我们要学会……操作。先利用20分钟时间看我讲解,重点是看……,剩下的时间大家完成……任务,最后我要登录所长账号审核大家的操作结果,看看登记的内容全不全,成绩当堂计入平时成绩。”讲解后,布置任务,对老民警还特别交待一句:“人人都要完成!”。

尽管前面进行实训任务布置时已经说明了具体验收标准,但是最后开始查看作业讲评时,有学员还是问:“我忘了输涉案物品了怎么办?。”我回答:“没有物品的,按60分计分!没有嫌疑人,只有物品的按40分记!现在完善还来得及。”学员明确了评价标准后,就会主动去适应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操作,因此一堂课结束的时候,作业合格率可以达到90%。

上述例子只不过是教学目标在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时的一种体现而已,实际上我们应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陈述的是预期的教学结果,包括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三、说课堂设计

所谓课堂设计是指课堂教学设想和计划,即在课堂教学工作之前教学的预谋和筹划。有以下特点:

1、规划性。课堂教学设计实际上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各项工作做一个规划。如目标编制,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筹划等等。有了整体规划,教学工作就会有条不紊的运行。

2、超前性。做总体设计时,教师通过思考、根据教材内容、预测学习环境、教师的行为可能引起的效果,以及学生作出的反应。借助于想象,在头脑中拟定操作蓝图,以期提前完成教学准备工作的目的。

3、创造性。所谓创造性就是教学设计者,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去设计新课独有个性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常教常新。

教学计划的下位概念叫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有一个下位概念,即针对某一门课的前期准备,叫备课,现在也随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出现,易名为教学设计。必须说明的是,教学设计可以定位于不同的层面,既可以定位于一门课程(课程教学设计),也可以定位于一个课时(课堂教学设计),亦可体现于一个教学片断。它的内涵与外延比传统备课要丰富得多。

今天说课说课堂设计就是说学院下发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为什么要求教师填写《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就是要求大家利用假期备课,什么叫备课,顾名思义,备课是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内容。备课是全部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上课的质量。实践证明,只有认真备好课,才能成功地上好课。备什么,怎样备,这是每一个教师在备课前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按照有关研究文章的说法,首先,要备“教材实际”怎样备“教材实际”呢?就是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吃透”教材的实质内容,便于因“教材”制宜。其次,要备“社会实际”理论联系实际。第三,要备“学生实际”备“学生实际”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便于因材施教。

那么我们的《公安信息系统应用课程》何来的备教材?到底备什么?

我们的《公安信息系统应用课程》需要联系什么实际?

我们的《公安信息系统应用课程》可能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他们各自会有什么样的实际?

备课的主要内容:

(一)钻研课程知识体系(大纲、网站、实训任务、学习资源)

为什么要钻研课程知识体系?因为课程知识体系(大纲、网站、实训任务、实训平台、学习资源)是教学知识的载体,教师自己必须熟练掌握。

以警综平台为例:每一个功能组就像是一个迷宫,怎么走(步骤流程)?操作要领是什么?关键点是什么?需要教师提前走一遍,总结出来,确定并记载下来(重点、难点)。我是回家经常看培训录屏的,也有通过查阅操作手册的,但在学校则是在测试平台上亲自操作一遍或多遍。建议新教师把走过的流程、遇到的关键点、疑难点记载下来,研究出解决方案,记在教案里。解决不了的应当请教他人或拿到教研会议上讨论。记着:看一百遍也不如自己操作一遍,操作一遍,不如操作两三遍,熟能生巧,演示操作进行不下去是教师最尴尬的时候,我也遇到过。测试平台设计不严谨这是事实,但是一般都能通过各种途径解决。

(二)了解学生

学生是教学系统要素中的主体,要最终达到促使学生能力的提高、行为方式的转化,还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基础,这方面生源地、班级、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老师除了要熟悉教学内容,知道怎样教这些内容,还要知道如何调整这些内容和教学常规,使它们适应学习者之间的差异。

头学期得到授课任务后就应当做调查,如果学生放假走了,就应当及时教研。我一般上课第一天就对学生做一番调查,可以是座谈、问卷、网络留言板、专用调查系统等不同的方法。最容易的是通过留言板进行,最好发放一份摸底测试试卷从而得到最接近真实程度的数据。通过调查初步确定针对不同生源的教学对策,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章节单元课时总的安排、考核标准。08交管、08双语治安、10改革试点区队生源不同、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课时不同、怎么可能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核标准也一致?这是十分值得教研的问题。

(三)设计教法

本课程的教法各班基本没有必要有较大区别,以实习任务为载体为主线的:演示讲解、模拟实训、团队协作等等。但是一些具体情况的教学方法确实值得认真研究的。

比如:一个专题教学或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如何导入?任务怎样分解?演示何时停?重点如何保证学得会?难点怎么突破?怎样及时讲评?小结什么?

再比如:老民警、州县民族中学毕业的高职生,有相当一部分学院对计算机操作很陌生,操作步骤多了跟不上,怎么办?靠嗓音洪亮,讲解有耐心能不能解决问题?效率是不是很低下?照顾他们,整班进度受影响。不照顾他们,成绩合格率低。好在上级对成绩册挂科率有“潜规则”,但是他们毕业后工作能力低下,教师和学院的社会声誉会不会受影响?青年教师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的付出解决这个问题。

(四)编制课堂设计

上述备课的成果,都要记录在《课堂设计》里,供各方面检查监督,同时也是自己课前备课的依据。总之要体现出教师与众不同的独特设计。容易被忽略的是有些教师课堂设计没有具体的时间(精确到分钟)设计,教学随意性很大。

具体内容项目,参见我的本学期《课堂设计》,

(五)编制进度计划

这个较容易。

(六)教案

实训课教案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1.实训名称

2.课时安排

3.实训目的

4.知识准备

5.实训资源条件

6.实训重要步骤

7.实训作业和注意事项

8.实训考核标准

 

四、说教学方法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目的明确

(二)内容正确

(三)方法适当

(四)组织得好

(五)教学基本功好

 

目前网络上介绍的教学方法多得很,以前在课程评审中也总结了一些教学方法,通过不断的实践检验也知道“法无定法”的道理。但是,该课程已经在学历班教学三轮、在民警培训中实践过很多班次,应该是总结教学方法成败得失的时候了,目的就是为了给新同事提供一个借鉴。

我认为教学方法的选择首先要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要求,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条件,是师生双方行为的体系。课程总的教学目的是:“了解公安专网安全防护知识和管理规定,掌握专网业务信息查证的方法,学会警综平台与本警钟业务相关的使用,进行公安信息化应用动手能力的养成训练”,教学目的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岗位对应性和操作技能培养的特点。任何一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感知、练习、理解、掌握和反馈”的心理和行为转化效果。对各教学能力模块“会不会操作”?已经成为课程主要的评价原则和观测方法。

李秉德教授主编《学论》中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以及相对应的这种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把中国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类。第一类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第二类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第三类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第四类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等。第五类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现在有些课程负责人在总结课程教学方法时总喜欢把网上一些时髦的教学方法名词堆砌到评审材料里来,显得他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然而实际上他的课堂上只能见到一种教学方法,那就是讲授。

对教学方法的总结,实际上只对那些理论课而言有实际意义,为什么?因为他们多年来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已经成为大学课堂的诟病。然而在本课程教学中实际运用到的教学方法远不止李秉德教授的五类,我们的课程不同的模块教学内容,不同教学阶段采用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总结性地讲,我们的课程主要遵循任务驱动式教学策略。在具体实施中穿插使用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练习和实习作业法,在实习案例任务设计中体现出发现探究法、在学习资源建设中(交互式虚拟课件)又突出微格教学法等等,这是课程的教学目的与特点所决定的。(参见本课程省级评审申报表)

最后还想说说教学资源的建设与规划。时间不够了留待下次吧。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四日



1、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2、教学过程只有建立在那些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上,才能产生潜在水平和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又可引起儿童心理机能间的矛盾,从而推动了儿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