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行霈 中国古代文学史:社区文化建设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3:35:33
社区文化建设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TRS_AUTOADD_1209362655370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09362655370 P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09362655370 T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09362655370 DIV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09362655370 LI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一、 社区文化概述

 

(一) 社区中的文化资源

 

社区通常是指在城乡中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区域。同济大学出版的《城市社会心理学》中认为社区是:“以一定的数量的同质人口为主体、有认同感和地域界限、形成组织完善的生活共同体”。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区是所有社会实体的共同载体。不论是在城市中还是在乡村里,每个学校和家庭都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社区环境之中。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看,值得强调的主要是作为学校、家庭和学生生存背景的社区文化环境,包括物理环境、管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在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中,社区文化环境作为一个宏观的大背景,是任何人都无法摆脱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需要特别给予重视和开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社区物理环境建设

 

社区中的物理环境建设包括建筑设计、居住条件、街区卫生、社区绿化、噪音控制等方面的条件改善。在一个社区内,如果建筑物过密、居住条件差,交通不便、过于拥挤,卫生条件不好、噪音污染严重,等等,都会对人们的心理感受造成不良影响。在社区建设规划方面,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的良好环境,应尽可能注意以下几点:1)建筑要美观、大方、适用,给人以美感;2)室内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注意色调设计,给人以舒适感;3)居住地周围应保持安静,无噪音污染;4)要搞好庭院绿化和美化;5)服务设施齐全,生活方便,周围有一定的文化娱乐场所;6)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不宜太远。

 

2. 社区管理环境建设

 

社区管理环境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各种管理制度的建设与良好生活秩序的建立,如交通问题、公共秩序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通过完善措施、加强管理,可以在社区内创设一个安全、舒适、健康、有序的管理环境,从而使得居民们在安全、秩序、效率等方面的基本需要都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自然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如果上述几方面都存在问题,如交通不便、秩序混乱、治安不好,黄、赌、毒泛滥,那么必然会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焦虑、烦躁、不安等一系列消极体验,甚至直接对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造成伤害。当前对文化娱乐场所和游戏厅、网吧的管理应引起特别的重视,因为它直接涉及到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与教育,建立一套强有力的管理措施,防止学生受到不良诱因的影响。

 

3. 社区人文环境建设

 

相比较之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最为直接的还是社区中的人文环境。比如良好的人际环境、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风气、健全完善的人文关怀与心理支持系统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种良好的人文环境。社区人文环境的建设既同社区中的物理环境、管理环境的建设有一定关联,但又不完全受上述两项因素的制约,在这方面更重要的因素是社区中居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和街区基层组织的建设。只有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共同努力,才能使社区人文环境的建设达到一个理想的水平。

 

(二) 社区文化建设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社区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社区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满足基本的心理需求,减少心理上的污染源。有关研究表明,在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在安全、审美等方面的心理需要能够得到比较充分的满足,心情才可能比较轻松、愉快;在一个较少受到噪音干扰和环境污染的影响里,人们才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Cohen等人(1973)的研究曾提供了这样的资料:对54名在一幢靠近快车道的高层公寓里居住的小学生进行的听觉辨别测验,其成绩同他们所居住的楼层有明显的相关(r=0.48)。当然,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楼层,而是因楼层变化而变化的噪音(8楼的噪音级为66分贝,32楼为55分贝)。

 

第二,社区文化水平的提高,可以全面提高社区环境中的文化品位,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管理有序、秩序良好的社区环境,使学生能够生活在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中,而较少受到社会上种种阴暗面的消极影响。在一个生活方式文明健康、有着良好的风气和健康舆论的社区环境中,学生可以受到多方面的正面教育和积极影响。通过身边涌现的好人好事的影响,好学上进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的陶冶等途径,可以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乐于助人、好学上进、趣味高雅等良好心理素质,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也能减少或避免一些不良因素的负面影响。比如一些学校周围的游戏厅、网吧的管理不善问题,已成为当前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一个毒瘤。据有关报道,因玩游戏机和上网而导致的逃学、旷课、偷盗、欠债,甚至为此发生命案的事例,已屡见不鲜。上述问题的存在,说明加强社区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只有加强对这些网点的管理,使这些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害无益的场所受到严格的监控或者彻底取缔,才能有效地减少学生因沉溺于游戏厅或网吧而导致的无心学习、放弃学业、逃避现实、受骗上当乃至发生命案的不良后果。

 

第三,社区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和心理氛围,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这方面,小城镇和乡村的居民,由于居住空间和生活习俗方面的影响,容易形成比较亲近的人际关系,在人际环境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城市里,由于近年来单元楼房大量代替了原先的平房,使得邻里之间交往的机会减少了很多,对人际环境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有些地方采取了一些有益的措施。例如,有的街区通过组织文明小区的建设活动,在街道中建立了居民互助小组,帮助有困难的居民排忧解难,形成了尊老爱幼、互敬互助的邻里关系;也有一些街道和居委会充分发挥了人际关系的协调功能,使许多家庭矛盾得到及时的解决,促进了家庭内部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改善。在这样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中,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氛围,减少因家庭矛盾和邻里冲突而导致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 社区心理服务系统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 社区心理服务系统的含义

 

社区心理服务系统是指在社区范围内通过专门的机构和基层群众组织建立起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系统的统称。这种心理服务系统面对的一般是社区内所有的成员,如为下岗职工服务的职业培训与介绍机构,为老年人服务的阅览室、活动室和老年学校等,调解家庭矛盾、协调夫妻关系的调解员,为离异家庭子女安排的临时父母等。其中,也包括专门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帮助的措施,如各种面向中小学生的心理咨询机构、热线电话、电子网站、报刊杂志、宣传专栏、帮教组织等。

 

(二) 社区服务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社区心理服务系统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共同统筹协调。从组织系统上应由社区中的街道、居委会、派出所等部门共同参与,担任这一系统的组织工作。同时还要调动社区内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性,各尽所能,互相配合,为系统的完善做贡献。如社区学院可以承担办学方面的工作,医院、卫生院可以发挥专业医疗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的作用,中小学可以发挥家长学校对家长的指导功能,机关、企业等部门可以协助组织本单位的职工参加有关的学习,社区内的有线电视、广播、小报等都可以配合这一任务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知识普及工作。如果社区内的各个部门都能够全力配合,共同努力,就会使心理服务系统的建设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