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食品排行:光照四方耀千秋——鄂东名人系列随笔之十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0:00:37
              
                                                           
光照四方耀千秋                                                                           ——鄂东名人系列随笔之十六 

        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个叫做布莱克威尔德的教授在谈到中国的自然资源时,主观地武断断言:“中国是缺乏石油资源的国家。”30年后,他的这个观点被一人驳得体无完肤:“整个新华夏体系是巨大的‘多’字形结构体系,三条隆起带和三条沉降带互相间隔着,在隆起带蕴藏着多种矿藏,在沉降带又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国先后在大庆、大港、胜利、华北等地找到了石油,从而把“中国贫油论”的帽子彻底甩进了太平洋!
        这个人就是李四光。
        昨天,科技日报社的一名记者来黄冈采访,慕名参观李四光纪念馆。对!翻阅黄冈科学的历史,不能不翻动李四光纪念馆这科学的一页;翻阅黄冈文化的历史,不能不翻动李四光纪念馆这文化的一页。
        李四光纪念馆就坐落在我宅后龙王山中的东坡赤壁之东,我理所当然的成了这名记者的向导。
        看来这名记者对李四光的生平非常了解,路上饶有兴趣地起了李四光这个名字的来历。其实我早已知道,但还是洗耳恭听——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4岁时,仲揆央求父母凑点盘缠钱,到省城去上洋学堂。到了省城学堂报名处,老师交给他一张报名单,单子上印着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学历等。由于仲揆不常出门,加上路途劳累,拿起笔就写,一走神,在姓名栏里写了“十四”。这下糟了,再领一张表还要交钱,但口袋里已无分文。他小心地把“十”改成“李”,成了“李四”。一想,叫个张三、李四多难听。他抬头见大厅正中悬挂的一个匾额,上书“光被四表”,于是灵机一动,在“四”字后面填上一个“光”字。他想,四面都有光明,这意境和意思符合自己的志向。后来,李仲揆经过严格考试,独占榜首,上面赫然写着3个大字:李四光。从此以后,李仲揆便叫做李四光了
     谈话间,我们走近了占地11.6亩、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结构古朴精美、形制壮观俊秀的李四光纪念馆。只见它背倚青翠的龙王山,面向奔流东去的大江,主楼为四层“回”字形仿古建筑。大门东侧嵌有一块黑底金字的大理石,雕刻着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有耀邦题写的几个“李四光纪念馆”大字,赫然昭示着作为杰出科学家的李四光一生对科学的卓越贡献。
        走进纪念馆三楼向阳的大展厅,深邃安然的李四光半身巨幅油画像,以慈祥的面容,亲切地看着我们,使得我们想起他寻求科学发展、在科学救国的艰难道路上徜徉的情景;黑白分明的图片背景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化石陈列,深刻地叙说着李四光为了科学贡献一生的才情和历史……
        在半个多世纪的地质科学研究中,李四光运用多学科的扎实而雄厚的知识,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不为已成的学说所迷信,以百川归大海的胸襟,坚持追求真理,在探索和发展科学实践中,把自己整个溶铸于祖国的前途、民族的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之中,在我国地质力学的空白处,填写了“构造体系”这一独具特色的地质理论,成为中国第四世纪冰川地质学的奠基者,成为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岩石学、石油地质、地震地质、地热地质等学科的杰出学者。
       “李四光的生平介绍”告诉我们:他于1889年10月26日出生在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香炉山村一个贫寒家庭,自幼勤奋好学,14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省城武昌高等学校,但当时他并未想到要学地质。
        离开家乡坐船到武昌去上学时,他看见帝国主义的军舰在长江里横冲直撞,激起的大浪掀翻了中国的小木船,非常气愤,发誓一定要学造船,造出大兵舰,把洋人赶出长江,赶出中国!果然,他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被保送去日本,学习造船工业。可是,造船需要钢铁,钢铁又要矿石作原料,于是,李四光又远渡重洋,去英国考上了伯明翰大学预科学采矿。学了两年,他又考虑到造船、造机器需要铁矿、燃料,可铁矿、燃料全都埋在地下,中国地大物博,矿藏一定很丰富。因此,第一重要的是要找到铁矿、煤矿、石油,而要掌握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就得学地质学,这样他进了地质系学习地质,同时还兼学物理系的课程。这期间,他获得了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地质系主任,主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工作。
        抗战爆发,李四光在枪林弹雨中到桂林、重庆继续进行地质科学研究。1948年,他应邀参加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国际地质学会第十八届大会。会后,他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威胁、利诱,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于1950年5月6日回到“换了人间”的北京,担任国务院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探索我国矿产分布的规律,找石油、找煤、找水、找地热。大庆石油的开采,使中国依靠“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1971年4月29日,82岁高龄的李四光,把工作和生命的最后镜头,留在工作室里,走完了卓越而光辉的人生旅程……
        在纪念馆,隔着透明的玻璃,念着被阳光照透的文字,文化的李四光,以朴素自然的方式,把深奥的科学化作文化的语言,阐释着科学与文化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的润泽,这正是“光照四方耀千秋,春回九州暖后世”!
        看完展览,科技日报社的那名记者说:“李四光作为科技战线一面永远不倒的旗帜,他的纪念馆建在他的故乡,建在千万瞻仰者的心中,自然是科学而文化的。愿黄冈的科学和文化从这里向现代化腾飞!”
        是啊,谈文化名城黄冈,如果不精读李四光纪念馆这一页,是一种文化的失落;谈中国现代科学发展史,如果不领略李四光谱写的这一页,是一种科学的悲哀。因为,建造纪念馆的意义,正是在于让四光英名永垂千古,让四光精神激励我们振兴中华!

                                                              (2005年中秋于东坡雪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