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华尔兹钢琴五线谱:合作学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8:32:34
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要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不少教师把“合作学习”的理念贯彻到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然而在相当多的课堂上,我们发现这一目标在具体实践中走了样,不少体育教师追求的是可见的形式,更多地将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演变成了对课堂教学行为改变的追求,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存在“生搬硬套”、“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使合作学习明显走进了误区。

 一、小组合作学习类似小组讨论学习

  我们在观摩体育公开课的时候有时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情景:当对某一个运动技能进行教学时,教师为了体现合作学习的精神,便会拿出体育挂图,要求学生“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来完成该项运动技术的学习。这时,有的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往往是各自为政,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有的学生则利用这个机会聊天、玩耍,这样的小组讨论不是在明确的团体目标指引下的群体学习行为,教师使用它,只是为了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其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了体现“课改”精神,这种小组讨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成了小部分学生的“避风港”

  在某些采用合作学习的体育课堂中,我们会遇到如下的怪现象:少数学生游离在小组活动之外,或聊天、或玩耍、或走神、或静听……乱作一团,他们却出人意料地喜欢这样的“小组活动”,因为以小组为掩护,开小差非常安全,躲在“避风港”里何其乐也!在这里,缺乏明确的个人责任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所谓个人责任是指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所有组员个人的学习。

三、合作学习成了教师的“课中休息”

  有些体育教师上课开始便布置合作学习任务。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或退至队伍边上耐心等待,或如蜻蜓点水般在各学习小组间“巡回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开始依次听取各组的汇报,汇报完毕,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可有可无,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缺乏监控与指导的自由放任的状态。我们不得不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的“合作”意义何在?这样的学习效率如何?

四、合作学习分组的随机性

  目前有的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存在极大的随意性。表现在:学习小组的组建简单地按站位划定,并不考虑学生的技能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小组间力量不均衡,竞争不公平。不仅如此,这样的分组还容易使学生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品质。例如:有的小组运动能力强的学生聚集,他们自我优越感强,合作时你争我抢,谁也不让谁,显得十分霸道;有的小组运动能力较弱,他们胆小、自卑、缺乏信心,常常出现合作冷场,无法进行下去的局面。分配合作学习小组时应摒弃随意性,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策略,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性格、人数、技能等因素,注意尽量不为“小权威”、“合作滞后者”的产生创造条件。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发展学生技能的先进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