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三级题目:汉英文化比较(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20:28
四、文化体征在语言中的表现:

1、奈达:《译义》(Translating Meaning)
“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与意合的对比……” (contrast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


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 第六章文化、思维与翻译
在哲学上中国主张“天人合一”、“物我交融”、“和谐”、“了悟”、“悟性”, 所以中国文化求全、求圆满、求和谐、求对称平衡,重个人感受和“心领神会”,重心理时空和时间顺序。反映在语言上,则重意合。无主句及主语省略多;主动语态用的多;连词用得少; 文章求全面,不怕重复,词句求平衡和对称。
而西方哲学则主张“人物分立”,重形式论证,崇尚个体思维,并认为整体只有在个体对立中才能存在。反映在语言上,则重形合。非人称主语用的多;被动语态用得多;主语一般不能省略;连词、介词用得多等。
中国语言学家王力教授在其《中国语法论》中谈到英汉句子的差别时说:“西洋语法是硬的,没有弹性;中国的语法是软的,富于弹性,……惟其软的,所以中国语法以达意为主。”他还举《红楼梦》第三十回里贾宝玉说的一句话加以说明:“你死了,我做和尚。”句子未加“如果”两字,但含义却在其中了。
汉语中的从属关系主要是通过句子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表达出来,而在英语却往往通过连词if, because, when, although, so that 等表达出来。
试比较:
例一
晴雯先接出来笑道:好啊,叫我研了墨,早起高兴,只写了三个字,扔下笔就走了,哄我等了这一天,快来给我写完这些墨才算呢。----《红楼梦》
Qingwen greeted him with a smile, exclaiming, “A fine one you are! On the spur of the moment you bade me grind ink for you this morning. But you threw down your brush and went away after having written merely three characters. You’ve kept me waiting for you the whole day. You are to use up this ink now. Be quick!”
原文一连十多个动词,在汉语句子中几占了全段的一半; 不但不混乱,而使人感到,有如水在石上轻快地流淌。但每个动作均先后有序,所以脉络清楚,这也是说明汉语重心理时空和时间顺序的一个例子。

例二
啊Q 没有家,(他)住本庄的土谷祠里;(他)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人家叫他)割麦(他)便割麦,(人家叫他)舂米(他)便舂米,(人家叫他)撑船(她)便撑船。
Ah Q has no family but lived in the Tutelary God’s temple at Weichuang. He had no regular work either, simply doing odd jobs for others: if they asked him to cut wheat he would cut it; if they asked him to grind rice or punt a boat he would also do for them.

例三; 他来了,我走。
如果他来,我就走。
既然他来了,我可以走了。
当他来时,我就走。
因为他来,所以我走。

例四
雨是最寻常的,(它)一下就三两天。(不过)(你)可别恼,(往外)看,(雨)像花针,(也)像细丝,(它)(那么)密密地斜织着,(使)屋顶上全笼着一片薄烟。
-----朱自清《春》

例五
唐大嫂由乡下来看她爱人,(她)把住址条丢了,她只粗粗地记得唐大哥在南河沿肥料厂,(但是)找了半天也找不着,急得(她)直哭,(所以)教廷警把她送给了我,(可是)我帮着有找了一阵子,也没有用,(因此)我就把她领到这里来了。
--老舍《全家福》

这段话一共包含九个分句,中间没有一个关联词语。 老舍在他一篇文章中写道:“我有个意见,就是少用‘然而’,‘所以’,‘但是’,不要老是用这些字转来转去。”他还喜欢在文章中大量省略人称代词,无主代词乃至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