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相逢未爱时 下载:王殿卿:新生代国学启蒙教育的实践与思考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3:46:48

新生代国学启蒙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王殿卿

    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或文化创新,意味着中华文化的复兴,或者说,是当代东方的“文艺复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历程。实现这项历史使命,至少需要100年,需要3代人的不懈奋斗。其中,我们为20岁以下这一代中国人,创造何种文化环境? 生产何种文化产品? 提供何种文化服务?特别关键,值得关注。文化建设,重在建设。重中之重,是新生代的国学启蒙。

    自1993年以来,我们以“大中小学进行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研究”为题,先后被立项为“八五”、“九五”、“十五”、 “十一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在北京、山东、黑龙江、河南、广东、重庆、四川、湖北、浙江、陕西、江苏等地,选定600余所大中小学校,开展了连续滚动的教育试验研究,有80余万学生接受了教育,取得了较好教育效果和一批成果,得到了家长、学校、社区的认可。为21世纪的中国学校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新一代中国人,摸索了一些可行的路径。13年的实验研究,苦辣酸甜,使我们对于中华文化的历史价值,历史命运,当代转化,弘扬发展等,有了些许刻骨铭心的思考与记忆。

    1996年,在香港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以上,台湾学者向我提问:中国学校向中国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为何还要进行实验?为何还要立项为国家级的科研项目?这一提问,令人尴尬,使人反思!   

文化反思的力量

    1993年,此项研究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在北京市的三个区县选择不到百所学校进行实验。当时,社会、家庭、尤其是学校的教师,对于中华文化及其传统了解和认同吗?对于何谓中华美德?如何进行中华美德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如果不先在一小部分学校进行教育实验,取得经验逐步推广,能有希望进入教育“体内循环”,变成政府的教育行为吗?当代人对于自己传统文化的陌生与偏见,是弘扬中华文化,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最大思想瓶颈。

    然而,这是个历史的过错。只有对这种历史过错有了痛心疾首、客观清醒地反思,才能摆脱百余年形成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自卑与弱势的“文化心理”。才能走出“打倒孔家店”,“破除四旧”,“评法批儒 ”,“黄色文明”等等“文革思维”的文化迷宫。有了这种文化反思,有了文化观念的转变,中国人才能找回“文化自我”和“文化自信”,才能在世人面前挺直自己民族的“文化脊梁”,才能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的复兴、建设中国的新文明。这是一个民族走向文化成熟的一种思想解放的历程。为此,我们始终把帮助学校校长、老师转变文化观念,解放文化思想,作为首要任务。13年来,通过组织召开国内外关于“中华伦理与公民道德”为中心内容的学术研讨会,举办“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以落实此项任务。至少取得了以下共识:

    1、传统

     传统,是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它既有空间的局限性,又有超时空的无限性。它是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和更新内容,在不断向现实靠拢、并为现实服务的过程中,得以丰富和发展。

    传统有落后于时代的成分,但它不等于落后;传统有其凝滞性,但它不等于保守;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主要形成于封建社会,但它不等于封建。

    2、传统文化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也就有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一个不尊重自己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中华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但是,必须建立精华多于糟粕的文化观,必须抛弃多年来形成的糟粕多于精华的文化偏见。

    对于传统文化需要批判的继承。然而,批判是手段,继承是目的。如果在实践中只有批判,少有继承,甚至不继承,那么,手段就会变成了目的。这种本末颠倒的文化思维,只会有文化的破坏,难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建设。

    对于传统文化,批判不能取代继承,革命不能替代建设。没有建设的革命,只能损伤文化的元气,导致文化衰败与危机。只有以建设为本,才能使文化得以生存、复兴与繁荣。

    3、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华文化,是中国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阻力?还是动力?

    亚洲“四小龙”社会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推翻了100年前马科斯 ● 韦伯鼓吹的“阻力论”。

    当中国人历经百年苦苦求索社会发展道路与模式,终于选择了“走自己的路”的时候,也就选择了中国自己的文化。中华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意,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就没有完整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践令人欣喜,一位教师的认识提升了,在他所管的班级中华美德教育就展开了。一位校长的文化观念转变了,他所领导的学校中华文化、中华美德教育就热气腾腾,效果显著。一位教育局长的文化思维解放了,他所管的县市整个教育界的中华文化,中华美德教育,就能千方百计进教材、进课堂、进学校。一个地区的领导班子认定了文化的价值和力量,对中华文化有了真情实感,就能够将中华文化、中华美德教育变成政府行为,推向整个县市,成为化民成俗,共享文化阳光的全民行动。值得庆幸的是,党的十七大为弘扬中华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打开了更加广阔的新天地,它使世人看到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希望。然而, 扎扎实实的文化观念的转变、文化思想的解放,仍然是一项相当艰巨的历史任务。

    反思是一种智慧和力量。能够“一日三省吾身”的人,才可能成为强者。一个具有文化反思能力的民族,才有未来的辉煌。一个善于文化反思的政府,才能推动文化的科学发展。

中华美德与核心价值观

    文化是民族的生命,道德是文化的灵魂。对传统美德进行现代转化,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新文明的核心内容。

    1994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我们成立了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其社会定位,是向青少年普及中华美德。张岱年先生的题词是“弘道明德”。从此,这个研究所就成为“中华美德教育行动”研究团队的大本营。

    本着小学讲故事、中学讲规范、大学讲理论的思路,分别编写了《中华美德》、《中国道德》、《中华伦理》三个学段的教育实验用书。

    使用之后,反响不一。有一份全国性刊物对《中华伦理》大动干戈,整整批判了一年,认为《中华伦理》的“错误”,在于企图用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用封建糟粕毒害当代青少年。对此,我们无暇与其理论,只是感谢它令人清醒和谨慎。

    道德是自律非他律。道德行为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实践道德规范,不是外在力量的驱使,而是一种内在的自觉,这种道德自觉,是道德知识、意识与理念的外化。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知识的学习、道德意识与理念的内在强化,就难以有持续、稳定的道德行为。因此,道德行为是重要的,而道德知识、意识与理念更加重要,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是道德知识、意识、理念与行为的整合。

    我们在一批大师的帮助下,从历代道德及其教育的发展脉络中吸取智慧,参照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道德教育的经验,确定了: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八个美德,依此建构中华美德教育内容的新体系,并在内涵上进行了现代转化: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   孝──生生不息的爱心
    诚──求真务实的品质   信──立身兴业的基点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   义──人间正道的向导
    廉──清白正气的根基   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为了帮助第一线的校长和教师把握“八德”的内容及其现代转化。⑴、了解每个德目的历史演变;⑵、把握每个德目精华与糟粕的两重性;⑶、认识每个德目的历史价值;⑷、探讨每个德目对现代社会道德问题的回应;⑸、掌握每个德目教育的途径与方法。1999年,我们请了8位文科博士,依照以上宗旨,每人一个德目写成一部书,合成一套《大众道德》丛书,2000年初由红旗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次对传统美德的再加工、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使历史传统转化为活生生的道德现实,使新一代中国人对于陌生的传统道德,感到亲近、可学、能做。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又将“八德”扩展为“十德”,按照不同年级,分层次设计和实施。如小学开展孝(爱心)、礼(明礼)、勤(勤奋)、诚(诚实)、耻(知耻)“五德”教育,体现了贴近生活、易懂易行,知行统一,重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学进行忠(责任)、信(信用)、义(奉献)、宽(宽容)、廉(廉洁)“五德”教育,体现了关注社会、理性思考,强调公民意识,重在道德价值认同和道德境界的培养。这种内容分布,符合中小学生在不同学段道德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这“十德”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而今帮助未成年人用9--12年的时间修炼这些共同价值观,就能为他们进一步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思想基础。

    价值观,是一个当代引进的概念。西方人认为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灵魂,而且企图用“血与火”、“金钱与网络”,向世界“出口”他们的价值观。在中国历史上没有这个概念,一直将核心道德视为文化的灵魂。是否可以说,西方人所说的价值观,就是中国人所说的中华美德,是它使得中国人成为中国人,它是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观。

    4000年前,舜帝的“孝”。3000年前,周代的“礼”和齐国管仲的“四维”---礼、义、廉、耻。2500年前,孔子的“三达德”---智、仁、勇和孟子的“四德”--- 仁、义、礼、智。2000年前,汉代董仲舒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近千年前,宋代程、朱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近百年前,民国孙中山的“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以及后来增加的“四维”---礼、义、廉、耻。直至2006年,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这简要回顾表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中华美德的演变史。其中一些核心道德始终没有被历史所扬弃,它们的永恒性,是由决定此种道德的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是永恒的。延绵4000余年的“孝”,至今仍然是一种美德,就是因为以血缘亲情为中心的家庭伦理关系仍然存在。也就是说,只要人口的生产仍然通过家庭,而不时依靠基因工程大批量的生产,“孝”德就有存在的价值和可能。当然“孝”的内容与形式,必须是与时俱进的。孔子提出“父母在不远游”,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必需的、可行的。而今,商品市场与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只需“常回家看看”就是尽“孝”了。

    今天,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意识形态。在核心之外应有非核心的价值观,否则“核心”就无意义了。这种非核心的价值观,可以称之为国人或民族的共同价值观。这共同价值观,就是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灵魂,是使得中国人成为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观。因此,我们的教育逻辑是,先使国人,尤其是青少年接受中华美德---共同价值观,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合格的中国公民,在此基础上,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纳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逐步成为社会精英。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民共同价值观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有区别、分层次地进行价值观教育,有利于稳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否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难免因要求过高、脱离青少年学生而流于形式。 

文化生命与学校文化

    ·人是有文化生命的动物
    ·文化生命决定着人生的价值
    ·文化认同是国民身份认同的前提
    ·教育是以文化人的手段 
    ·教育是塑造和提升学生文化生命的手段
    ·教育是传递和创造民族文化生命的手段
    ·人是文化环境的产物
    ·学校文化,要为学生提供文化环境、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百余年来,中国学校教育全向外国看齐,英、法、德、日、苏、美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先后在中国大地上轮番实验。忽视、削弱、蔑视、排斥、否定自己民族文化,将国学赶出学校,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教育的“特色”。至今,我们仍然在苦苦寻求属于中国的教育、中国的教育理论、中国的教育家。

    依照外国教育理论成名的学者,只能算是一个“海归生”,难以成为世界公认的中国教育家。向哈佛、剑桥看齐的中国大学,永远成不了剑桥、哈佛,当然,也就永远成不了世界一流大学。没有原创,难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汽车是中国制造,其核心技术的所有权不是中国的。中国管弦乐队即使能够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也不能代表中国的艺术。以孔子命名的“孔子学院”,是地道的中国品牌,不知道还有那位中国人能够取而代之?

    近50年来,我国教育实践中的失误,给历史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学校不是政治实体,不应沦为争权夺利的工具。
    ·学校不是经济实体,不应沦为误国误民的温床。
    ·学校应是文化实体,应当成为承传文明的驿站。
    ·当国人对于民族文化缺乏自觉与主动,文化何有发展与繁荣? 
    ·一个民族失去了文化主体性,就失去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学校教育失去了民族的主体文化,何以培育新一代的民族精神?
    ·教育的主权,首先是文化的主权。
    ·中国教育应当尽快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教育的思维与阴影。
    ·五千年的文化教育大国,应当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形象、品牌和尊严!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遵循“文以载道”的原则,着手研究与实验建设学校文化,在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进行中华美德教育。

    学校文化,是一代代校长、师生,不断积累、承传和创造的精神

    文化成果,是师生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学校文化的功能,是道德教化、以文化人,它是社会良心,社会文明的辐射源。

    首先,语言文字教育。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因。中国的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文明的瑰宝。我们要求学生要“说好中国话”、“写好中国字”。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出发亲近和认同中国文化。在母语与外语之间,母语为主,在学好母语的基础上学习外语,以“学好中国话,朋友遍天下”为荣。我们要求学生“识繁用简”,从繁体字的音、形、意,认识中国文字的奥妙与伟大。苦练软、硬笔书法,体悟中国文字艺术的美感。而今,走进这些学校,扑面而来的是朗朗读书声,映入眼帘的是字迹工整的作业本,挂满教室和走廊的学生书法以至篆刻、绘画作品。令人感到这是真真正正的“中国学校”。

    其次,童蒙经典教育。

    重视蒙养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儿童蒙昧无知之时,加以启蒙教育,使之努力学习,修养正道,是一种至善至圣的功德。

    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学术思想的渊源,国人修身经世之本,其价值永恒不朽,历久而弥新。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包括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教育、科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经典,这些经典之中又都包括着中华美德与民族精神,是当今学校德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我们本着“因人施教,因教取材”的原则,从内容安排上做了整体设计。儿童阶段,以体现中华伦理思想的“童蒙”读本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为宜。从小学高年级至初中,以选读《论语》、《大学》中有关章句为宜。高中阶段,可通读“四书”,为进一步学习国学奠定基础。大学阶段,从国学的历史价值、当代意义等方面,开展多角度的专题讲座为宜,以便提升把握和应用国学智慧的能力。要引导学生“直面经典”。教材过多,令人眼花缭乱,难以取舍,“虚功”多做,实效不佳,不利国学普及工作健康发展。

    不少参与此项教育实验的学校,已经把诵读童蒙经典纳入了教育计划。内容、时间、活动等都得到了保证。山东莱西市10万名学生,人人能够背诵所学过的经典,整个班级、整个学校能够集体背诵,整个幼儿园的孩子,集体表演以背诵《三字经》为内容的韵律体操,600人的小学,每天放学集体整队齐声背诵着《弟子规》离开学校,成为大街、小巷的一道风景,成为向广大居民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宣传队。看着孩子从小接触中华文化,祖辈欣慰,父母羡慕,“家长学校”也开设了背诵经典的专题讲座。一个个家庭、一个个居民委员会,也都开展起来背诵经典的竞赛。在街头巷尾,买菜的妇女,剃头的师傅,都可以背诵《朱子治家格言》。如此文化景观,如此弘扬中华文化的行动,令人深思,给人激励,使人看到中华文化复兴的希望。

    面对经典诵读,曾经有人不以为然,并责问校长: 你们让学生背诵这些“亡国灭种”的书,是何居心?校长答:您读过这些书吗?请您读一遍之后,我再给您答复好吗?。

    前两天,2007年12月30日下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到山东曲阜朝拜孔子,当场题下“温故创新”,表明对《论语》中“温故知新”的创新,用心良苦。他特别指出:“孔子儒家的思想如果成为常识性的东西在大家心里扎根的话,世界一定会变得很和平”。此举,对于上面那些持“亡国灭种”观念的中国同胞,可能会有所启示。

    第三,中国年节文化教育

    2001年的春节,一位小学生问老师:过春节,为何人人说拜年?外国都过“中国年”,我们为何称“春节”,不过“中国年”?

    于是,2001年12月26日,我们发出了通知:要求所有参与中华美德教育行动的实验学校,2002年春节开展“过中国年”的活动。

  1、价值:以2002年寒假春节为教育时空与载体,以孩子为中心,向家庭、社区、社会辐射道德文明。

2、主题:心中有人、目中有事──自我道德教育行动

3、内容:

 小学生:说三句话:您辛苦了、您好、新年快乐

    做三件事:鞠躬、让食、抄三幅对联

    初中生:说三句话:您辛苦了、您好、新年快乐

          做三件事:拜师、礼让、助人。要到小学母校的老师家里去拜年──让小学教师感到自身价值和欣慰。在公共场所要礼让,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

    4、空间:家庭、学校、社区。

    5、树立:吃中国饭、说中国话、穿中国服饰、过中国年节的文化振兴观。

    6、养成:尊长敬师、礼让助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7、理念:知中行、行中悟、悟中从。知行统一、净化心灵。

8、模式: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各校独自设计教育方案。

    9、要求:2002年3月15日前,各校交总结给总课题组(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

    至今,已经连续过了5个“中国年”,越过越红火,越过越文化。对于“中国年”的由来、内容、风俗、习惯、价值、影响等等“年文化”,家喻户晓,深厚的民族信仰、伦理、情感,所形成的民族文化记忆,又在国人的血液中流淌和传递。孩子们过年的故事,个个感人。家长给学校写来的感谢信,封封情深。“过中国年”成为学校每年寒假作业,不少区县的教育局、团委等部门正式发文,积极组织学生过好“中国年”。

    “中国年”以其独特魅力,使人们在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体味民族传统文化气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吸纳它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传统美德,并在每个人的身上得到内化与升华。

    2007年年底,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除夕、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四个民族传统节日,被纳入了国家法定节假日。它彰显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激发了民族自豪感,成为中国人 “文化自觉”与“文化主动”,创新中国文化的新舞台。

    如果能够将中华传统年节,依照时间顺序串联起来,充分开发每个节日文化的内涵与特色,就会给新生代提供一个活灵活现、全年连贯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画卷。长此坚持,不断创新,就能实现和谐小康,再现礼仪之邦。

    语言文字、蒙学经典、中国年节。这三者有机地开发出来,新世纪的中国德育,就会张显出“中国特色”,中国学校就有了主体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就有了依据和可能。中国新生代的文化生命,就会得到全面提升。中华文化的复兴,就有了希望。

                                                    2008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