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中软国际不打卡:難忘抗日戰爭時期好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6:05:29
難忘抗日戰爭時期好歌《趙淑》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February 08, 2011 06:00 AM | 434 觀看次數 |  | 3  |  |  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音樂歌曲,代表那個時代的文化,和那個環境下產生的語言精神,在對日抗戰時期,也是一個特殊的時期,當時我們年輕人曾經傳唱的一些歌曲,至今仍是讓人著迷、百聽不厭的好歌。

當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盧溝橋砲聲響起之後的第一首歌是「永定河」,歌詞我還依稀記得:「永定河,為什麼叫盧溝,盧溝橋又是什麼時候兒修?橋有多長?多寬?多少洞喲,橋上的石獅子又有多少頭喲,伊呀嗨,永定河,水渾叫盧溝!」

之後,同年十月,松滬會戰失利,謝晉元將軍,率國軍八十八師官兵八百人,退守上海四行倉庫。四行倉庫是國家四大銀行:中央、中國、交通、農民銀行的倉庫,黃金白金何等珍貴,作戰四天五夜,以寡敵眾,殲敵二百多人,彈盡糧絕。有一首「中國一定強」,歌頌「八百壯士」誓死與四行倉庫共存亡的可歌可泣英勇事蹟,歌詞大概是:「……中國一定強,中國一定強,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守東戰場……八百壯士一條心,十萬強敵不敢擋,我們的意志堅強,我們的行動偉烈,我們的氣節豪壯,同胞們起來,同胞們起來,快快走向戰場,拿八百壯士作榜樣,中國一定強,一定強。」

該曲鏗鏘有力,雄渾的歌聲,激勵民心士氣,啟發人們愛國情操,以行動報效國家,果真,中國強了。

接著淪陷區的難民們,尤其是東北一帶,大家陸續逃向後方四川,當時最為普遍的歌曲,是流亡三部曲,第一部是「在松花江上」:「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兒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梁,那裡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逃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

當我們看到年幼的稚童,才剛會走路的小孩成了兒,由保育院的保母帶領著,隨著大小孩哭著唱這首歌,這一幕,入目噬心,讓人潸然淚下。這首歌一直有人傳唱至今,很多人仍琅琅上口。

每當學校送別畢業班時驪歌響起,大家依依不捨之際,一首「送別」,歌詞:「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多麼優美。

另外一首好歌,傳唱至今,仍是扣人心弦,是早年龔秋霞所唱的「秋水伊人」,歌詞哀怨,句句淒美可入畫:「望穿秋水,不見伊人的倩影,更殘漏盡,孤雁兩三聲,往日的溫情,只換得眼前的淒清,夢魂無所寄,空有淚滿襟。幾時歸來呀,伊人喲,幾時你會穿過那邊的叢林,那亭亭的塔影,點點的鴉陣,依舊是當年的情景。只有你的女兒呀,已長得活潑天真,只有你留下的女兒喲,來安慰我這破碎的心。」歌聲迴盪,如泣如訴,讓人一掬同情之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