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拉力绳锻炼方法:抗日名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6:37:15

    1、张自忠(1890--1940),字荩忱,山东临清人。毛泽东同志曾亲笔为张自忠题写“尽忠报国”的挽联。北京、天津、武汉等大城市均有街道命名为“张自忠路”的名称,以示对这位抗日烈士的永远纪念。

张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1年后,张自忠曾任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师长、第五十九军军长、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在1938年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1940年5月,率领预备七十四师和军部特务营东渡襄河,在南瓜店附近重创日军,并截断了日军后方补给线。受日军合围后,为牵制日军主力造成外线我军对日军实施反包围,张力战不退,与敌搏杀,最后身中7弹,壮烈殉国。1940年8月15日,延安各界一千余人隆重举行张自忠将军追悼大会。

 

2、杜聿明(1904--1981),字光亭,陕西米脂人。女婿是为大家所熟知的物理学家杨振宁。1980年杜聿明发表《纪念"二·二八"寄语台友》一文,呼吁其在台湾的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们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杜于1924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历任军校教导团副排长,武汉分校学兵团连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队长,教导第2师营长、团长,第17军第25师旅长、副师长等职。1932年1月3月,杜曾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在古北口一带歼日军2000人左右。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杜率装甲兵团两个连协同步兵在上海汇山码头阻击企图登岸的日军。1938年,杜升任第5军军长,该军是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初期唯一的机械化军。从1939年夏天开始,杜奉命率军在华南战场迎战,经过一系列攻坚战,到12月31日,昆仑关战场的所有日军全被肃清。据日军战后公布的材料,日军第5师第11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被击毙,该旅团85%以上将士被打死,日军共计伤亡4000余人。我军大获全胜,杜聿明当居首功。1942年3月任中国远征军第1路副司令长官,率部参加滇缅路作战。日本投降后,杜聿明被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负责“接收”东北。1949年1月,杜聿明在河南结束了他的军事生涯。1961年开始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专员,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81年5月7日因病在京逝世。

 

3、李宗仁(1891--1969),字德邻,广西临桂人。1965年回国后曾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李1912年考入广西陆军速成学堂,1924年11月被孙中山任命为广西省绥靖督办公署督办兼广西陆军第一军军长。1925年7月任国民党广西省党务特派员。1926年3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1937年10月,李宗仁被任命为抗日战争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节徐州。1938年2月至5月,指挥徐海会战。其中3月至4月的台儿庄战役,取得歼灭日军二万余人的重大胜利,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1938年2月,李宗仁兼任安徽省政府主席。5月,徐州失守后,率部入鄂,在桐柏山、大洪山创立游击基地,坚持抗战。6月10月,率部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4月至5月,参加随枣会战。1941年1月至2月,参加豫南会战。1943年9月,负责指挥第一、第五、第十等三个战区。抗日战争胜利后,1948年4月,李当选为中华民国副总统。1949年1月22日,就任中华民国代总统,11月20日,李以就医为名,从南宁乘专机飞往香港。12月飞往美国,在美国度过了十六年流亡生涯。1965年回到北京, 1969年1月因肺炎在京逝世。

4、孙立人(1900--1990),字仲伦,安徽庐江人。他的把中国传统教育和美国军校教育结合起来的部队“孙氏操典”法很有名。美国罗斯福曾授予他“丰功”勋章,英王乔治六世曾授予他“帝国司令”勋章,国际舆论界曾赞誉他为“东方的隆美尔”。

孙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同年赴美留学,就读于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后又考入西点军校。1928年回国,1932年任国民党财政部税警总团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第四团团长。税警总团由财政部长宋子文一手创建,武器从美国购买,排以上军官大部分由留美学生担任。1937年1月,孙率部参加凇沪抗战。在蕴藻浜一线的阻击战中身先士卒,负伤十三处。次年伤愈后又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两次立下战功。1941年税警总团改编为新三十八师,孙立人任少将师长。1942年4月,孙率新三十八师参加中国远征军抵达缅甸,参加曼德勒会战,在仁安羌之战中取得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孙以不满一千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十倍于己的友军,轰动全球。1943年10月,第二次缅甸战役中,孙立人指挥新三十八师如下山猛虎般扑向胡康河谷,占领新平洋,攻占于邦,攻克太白加,攻占坚布山天险,攻克孟拱,取得反攻缅北的第一期战斗的胜利。1944年10月开始的反攻缅北的第二期战斗,孙立人率新一军为东路,沿密支那至八莫的公路向南进攻,连续攻取八莫、南坎,并于1945年1月与滇西中国远征军联合攻克中国境内的芒友,打通了滇缅公路。随后,孙指挥新一军各师团继续猛进,攻占腊戍,占领南图和细胞,攻克猛岩,胜利结束第二次缅甸战役。1945年9月7日,孙率军进入广州,接受日军第二十三军投降。1955年10月31日,孙被免去“总统府”参军长职务,软禁于台中,直至1988年3月恢复自由,1990年11月19日,孙病逝于台中。

5、戴安澜(1904—1942),字衍功,号海鸥,安徽无为人。国共两党对戴的以身殉职都给予极高的评价。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的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了国葬仪式。国民政府特派代表李济深在悼词中称戴“精神永垂宇宙,为中国军人之模范”。毛泽东在挽诗中写道“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在挽词中写道“黄浦之英,民族之魂”。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签署颁发给戴美国军团功勋章勋章的命令中“实为我国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毛泽东主席向戴安澜的遗属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戴1925年1月入黄浦军校第三期,次年毕业後,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1938年,在台儿庄对日作战中,因战功卓越晋升为第八十九师副师长兼第三十一集团军干部训练教育长。1939年升第二百师师长,授予陆军少将军衔。1942年3月,戴安澜率所部万余人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在东瓜战役中,他率部孤军奋战,击毙敌军5000余人,掩护了英军的撤退,取得了出国参战的首次胜利。美国官方认为,东瓜保卫战是“所有缅甸保卫战所坚持的最长的防卫行动,并为该师和他的指挥官赢得了巨大的荣誉”。4月24日,戴在奉命收复棠吉的战斗中,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异常激烈,战至午夜,攻克棠吉。由于日军迂回包抄,戴所部陷入日军重围。同年5月16日在奉命撤退的途中,突遭日军重兵伏击,戴胸腹两处中弹,还是突出重围,5月26日行至孟关,因伤口感染恶化,以身殉国,终年38岁。

6、薛岳(1896—1998),又名仰岳,外号“老虎崽”(呵呵,让虎子我占便宜了),字伯陵,广东乐昌人。张治中将军称其为“百战名将”。新四军军长叶挺盛赞薛指挥的“万家岭大捷…盛名当垂不朽。”美国总统杜鲁门授予薛自由勋章,表彰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他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歼灭日军最多的战将,仅他指挥的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人。

薛10岁入黄埔陆军小学,14岁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1914年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6年考入保定军校第6期。1922年陈炯明围攻总统府,薛率官兵掩护宋庆龄安全撤离。1935年任贵阳绥靖主任,一度代理黔省主席。抗战开始后,薛岳被任命为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编入左翼军,投入淞沪战场。从这时起,薛岳将军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奋战八年,立下了赫赫战功。1937年9—11月,参加淞沪会战。12月至次年5月,对京杭、沪杭等各交通线及长江航道展开游击战争,有力地配合了徐州会战。1938年5月14日—6月1日,薛指挥兰封会战,重创日军土肥原师团。6月18日,薛调任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负责鄱阳湖西岸及南浔线防御。8月4日—11月2日指挥南浔作战,粉碎了敌在行进间攻占南昌的企图。其间10月1日—10日指挥部队取得了万家岭大捷,几乎全歼敌106师团。12月初薛晋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代司令长官职。1939年3月15日—5月8日,指挥南昌会战。9月14日—10月7日,率部进行第一次长沙会战。12月12日至次年1月20日,组织实施第九战区冬季攻势,1940年4月9日至6月27日组织夏季攻势,攻克奉新、靖安、西山万寿宫及高邮市等重要据点。10月—1941年3月,指导第九战区各部进行反扫荡作战,先后取得陈山船埠、九岭、奉新等战役的胜利,收复通城、武宁等县城。3月15日—29日,指挥上高会战。9月17日—10月8日,进行第二次长沙会战。12月24日—1942年1月10日,实施第三次长沙会战。6月初—7月中旬,参加浙赣会战。1943年11月—1944年1月,参加常德会战。1944年5月27日—10月2日,参加长衡会战。1945年1月—3月,参加湘粤赣会战。6月—8月,组织实施赣江追击战。8月—9月,在南昌接受日军投降。到台湾后,薛被任命为总统府一级上将战略顾问。1958年8月,出任行政院政务委员。1966年5月,任“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1998年5月3日,薛去逝,享年102岁。

7、卫立煌 (1897—1960),字辉珊,又字俊如,安徽合肥人。由于他指挥的滇西大反攻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了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反攻,呼应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反攻,因此获得了国民党政府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时代周刊》曾用较大篇幅推出对他的专访,赞誉他为「常胜将军卫立煌」。

卫1912年在安徽和县革命军当兵。1915年到广州投粤军,由排长递升至旅长。北伐战争时,入闽作战,升任第14师师长。1930年任第45师师长。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第14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率三个兵团在山西忻口抗击日军第5师等约5万人的进攻,毙伤敌2万余人。1938年任第二战区副司令。1939年任第一战区司令,5月晋升陆军二级上将,9月兼河南省政府主席。1940年兼冀察战区总司令,与八路军友好相处,相互支援。1941年调任军事委员会西安办公厅主任。1943年任中国远征军代司令。次年,指挥所部击败滇西和中缅边境的日军,收复滇西。1945年1月所部与中国驻印军在缅甸孟尤会师,打通中印公路。4月任同盟国中国战区中国陆军副总司令。1949年初秘密去香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致电祝贺。1955年3月回国,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民革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等职。1960年1月因病逝世。

8、傅作义(1895-1974),字宜生,山西省荣河县(今临猗县)人。1955年为褒奖他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的贡献,毛泽东主席亲自授予他一级解放勋章。1974年傅作义病重时,周恩来总理到医院探望时对他说:“毛主席说你是对人民有大功的人。”1974年 4月23日,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傅作义追悼会。叶剑英致悼词,高度赞扬傅作义对抗日战争,北平、绥远的和平解放作出的重要贡献,以及他为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所贡献的力量。

傅1910年考入太原陆军小学,1912年,傅作义入北京清河镇第一陆军中学,1915年,傅升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1918年,傅作义从保定军校毕业,回山西参加阎锡山的晋军,1923年任营长,  1924年升团长,1927年升中将师长。1928年8月,为国民革命军第 5军团总指挥兼天津警备司令,1929年任晋军第43师师长。1931年为陆军第7军军长兼第10师师长,后改任第35军军长兼73师师长。同年任绥远省主席。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傅作义等50余名北方将领联名通电, “愿为抗日救国,捐躯摩踵”。 1933年1月15日,以绥远省主席名义发表《告全省民众书》,号召全省同胞“奋起救国御侮”。25日,奉命率部由绥远出师东进,开赴抗日前线,在长城抗战的战役计毙日军246名。长城抗战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爱国官兵在北方第一次以武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得到全国各界积极支持与赞扬。1936年11月15日亲临集宁前线指挥红格尔图战斗,全胜告捷。11月23日取得百灵庙大捷。12月4日,傅军击退敌人反扑后,乘胜收复了百灵庙以东另一战略要点大庙,胜利结束绥远抗战。七七事变后,傅又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等。1940年,傅义又歼灭日军和王英的伪军数千人,收复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这是全国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第一次收复失地的战役,影响很大。国民政府继蒋介石之后,将第二枚最高荣誉奖章“青天白日勋章”授予傅,但傅以“五原大捷,乃所部全体官兵艰苦抗战,奋勇抗战的功绩,个人不应领此勋奖”,而加以拒绝。傅自1933年长城抗战以来,率领所部在抗日战场上转战18000余里,进行大小战役、战斗290多次,屡立战功,成为国民党中坚决抗日的名将。1945年5月,傅升任第12战区司令长官。

1949年 1月,傅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和平统一”的主张,毅然率部举行北平和平起义,北平宣告和平解放。2月22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亲切接见了他。1949年10月 1日,他以新中国领导人的身份,参加开国盛典。19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他为军事委员会委员,并根据他本人的愿望,任命为水利部(后为水利电力部)部长。12月,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央军委又分别胜命他为绥远军政委员会主席,绥远省军区司令员。他在20多年部长任内,为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直到1972年10月才因病辞去部长职务。

傅还从1954年起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以后连任。还担任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3年他抱病主持全国政协召开的纪念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26周年座谈会,他在发言中指出:“中国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任何力量阻挠破坏不了的”。

9、张灵甫(1903-1947),名钟麟,又名宗灵,字灵甫,陕西长安人。张曾三次闻名,一次是抗战前因杀妻而闻名,再一次是作为解放战争时被我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国军高级将领而闻名,而一生中最光彩一次闻名,则是在抗战八年间的战功赫赫。

张1923年学校毕业后回乡担任小学教师,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继而投笔从戎,到河南开封参入胡景翼的国民二军军官训练团,1926年进入黄埔军校。在整个抗战期间,张灵甫在王耀武的麾下对日寇南征北战,经历硬仗、恶仗无数,书下自己的风光一页。1937年,张到一五三旅三O五团走马上任,并在上海保卫战中,以勇猛果断,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嘉定作战时,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后他率领该团又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1938年,张灵甫奉命对驻守江西德安张古山的日寇进行反击,亲率一支突击队攀木挂树,穿过艰险的深山峡谷,配合正面部队进攻,飞夺张古山。而后日寇不甘失败,出动飞机与重炮狂轰滥炸,几乎将张古山移为平地。张灵甫率部浴血死战,与日寇鏖战五天五夜,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反复拉锯。亲临死线指挥的他身中7块弹片,鲜血直流也没有退下火线。1939年3月,张率部参加南昌会战,腿部被炸,留下残疾。以其在抗战期间的战功,张几乎年年晋级受奖,由团长而旅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长。1947年5月16日,张战死孟良崮,终年44岁。

10、王耀武(1904-1968),字佐民,由名哲让,山东泰安县(今岱岳区)人。

王1924年被黄埔军校破格录取。1925年10月,黄埔军校学生奉大总统孙中山命令讨伐叛军陈炯明,王耀武表现出色, 受到嘉奖。1926年1月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37年“七·七”事变后,王率部先后在“八一三”松沪战役、南京保卫战、南兰封战役、江西万岭会战等重大战役中表现出色,并因万岭会战重创日军被提升为七十四军中将军长。 接着,他率七十四军参加9月长沙会战,收复高安重镇,被当时媒体称为“抗日铁军”。1941年3月, 日军在数十架飞机狂轰滥炸的配合下,向七十四军阵地进攻,王率部顽强反击,寸土必争,毙伤日军近万人,缴获骡马炮枪无数,从而奠定了湘西会战胜利的基础。在抗战的西南会战中,王率30万大军抗击日军6个师团,歼敌2.8万人。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战绩颇佳。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王耀武任长沙衡州地区受降长官。建国后,王耀武做为战犯被押,改造期间写下许多揭露蒋军内幕的回忆录。1959年,被人民政府特赦,1964年任全国政协委员,定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