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0号路汉化补丁:失败的教育与教育的失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45:08
失败的教育与教育的失败

 作者:刘焕义  Time:2005-7-5 8:44  来源:<孩子厌学,家长惹的祸?>  阅读:4018  打印 〖内容提要〗

肯定的教育才能取得教育的成功;而否定的教育注定会走向教育的失败;发展的教育才能让孩子们在成功中发展、在发展中成功,而终结的教育只能加速孩子们精神生命的终结。
为孩子的心灵涂抹阳光吧。


〖文章正文〗

提笔写下题目以后,先把自己吓着了:怎么整出这么一个大题目?!可是有些话憋在心里不说不舒服,只好硬着头皮写下去,来个“大题小做”。

之所以想到了“失败”,是因为看到了太多太多孩子的苦闷,看到了太多太多家长的焦虑。随着孩子年龄、年级的逐渐增长,随着孩子学业压力的逐渐加码,属于精神层面的疾病就越来越多、越来越重、比例也越来越大。学习成绩暂时的不尽如人意就可以让孩子“自己把自己”划入另册,严重的自卑心理折磨得孩子五迷三道。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各级学校升级考试的前后,哭的、笑的,吵的、闹的,成了很多家庭生活中的“背景音乐”;焦虑不安的、抑郁苦闷的、不吃不喝的、寻死觅活的……更为这部不和谐的交响曲涂抹上悲哀的色彩。

人们常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孩子生活的起点。可这样的细胞是你所需要的吗?这样的起点孩子们喜欢吗?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我想问:教育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教育的功能到底是什么,人们可以有很多种说法,实际上现在社会上也确实是众说纷纭,做法也是千姿百态,但我认为其重中之重的核心应该是“成功的教育”,而不是“失败的教育”,或者说,应该是“肯定的教育”,而不是“否定的教育”,应该是“发展的教育”,而不是“终结的教育”。我始终坚持认为,肯定的教育才能取得教育的成功;而否定的教育注定会走向教育的失败;发展的教育才能让孩子们在成功中发展、在发展中成功,而终结的教育只能加速孩子们精神生命的终结。肯定与赏识的生活氛围,激励与宽容的社会机制,帮助孩子们形成自信、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品质,将会对其一生产生积极的作用;否定与蔑视的黑暗,“九九归一”的束缚,单调的成功模式的诱导,在孩子童真时就让他产生自卑、厌学心理,无疑将会使他的一生笼罩在阴影之下。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的问题了,而是为孩子的心灵涂抹阳光与黑暗的性质了。说句不好听的话,与其让孩子用宝贵的时光换来扭曲的人格和自卑的心理,还不如让他像鲁滨逊一样,有“星期五”的陪伴,去享受做主人的快乐呢;与其让那么多的“细胞”以生命的快乐、伦理的失缺、关系的错位为代价换来如此可怕的病痛,还不如去过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我曾经与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有过这样的对话:

你觉得自己怎么样?

不怎么样?

我马上就明白他“不怎么样”的意思了,于是故意问下去:为什么这样说?

就是不怎么样嘛。

谁这样说你?是你自己这样看自己?还是别人这么说你?

老师同学都这么说。

那你自己怎么看?

我也觉得自己不怎么样。

那你认为自己有什么优点吗?

没有。

我开玩笑地问他:你知道吗?一个人要是没有优点的话,该怎样?

他有些不解地看着我,眨了眨眼,问:该怎样?

我故做严肃地说:那就该毙了他。终因没绷住,笑了出来。

孩子楞了一下,也笑了。

我说:今天咱们不是在学校,不谈学习……我的话还没说完,孩子立刻来了精神。马上接过话说,要是不谈学习嘛,我还不错。

于是,我知道了孩子的很多优点。活泼好动,热心,乐于助人,对集体的事情尤为积极,要是有个大扫除什么的活动,你看吧,“上窜下跳”地到处都有他的身影,特别令我感触颇深的是他对家人、老人的感情,小小年纪就懂得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有了好吃的,先记着给爷爷奶奶……

记得那天我对孩子说,我很高兴认识你,因为你有这么多的优点。但是我对你也有不满意的地方,你想知道吗?孩子说:你说吧,我想知道。我说:因为学习成绩暂时不尽如人意,就说自己不怎么样,可不是一个好习惯。我故意强调了“暂时”两个字,并开玩笑说:不要轻易就把自己划入被毙的行列哟,孩子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和孩子的谈话过程中,我的脑子一直在开小差,一些画面总在脑子里打转转,怎么也停不下来:一个男孩子,在学校总挨欺负,是同桌女同学在欺负他,或用手掐,或用笔扎,时不时地总要挂点彩回家,一问是为什么,竟然是因为学习不好,老师瞧不上,同学也看不起。自卑心理严重,不敢与同学理论,也不敢到老师那去“告状”,因为告诉了老师也没有好果子吃,老师的批评会引来同学更猛烈的攻击;一个孩子说什么也不想去学校了。原因是因为学习不好,受到了老师的格外“照顾”:你赶紧让******妈把你调走,你要是走了,我们全班吃喜面;一个孩子因为作业不好而被老师打耳光;一个孩子因为学习成绩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而被母亲痛打致死……

我一直以为,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虽然是他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事情,但绝对不是他惟一的生活内容。学习成绩好固然不是件坏事,但绝对不是评判的惟一尺度。如果对孩子的评判只有一个标准:学习(成绩)好就是好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不是好孩子,以至于深入人心,连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也会因为自己学习暂时的不尽如人意(不尽如老师与家长之意),而把自己归入另类,则是一件非常可悲、可怕的事情。对于教育者来说,这已经不是误人子弟的事情,而应归结为害人子弟层面性质了。

其实仔细想来,大家都知道孩子们将来并不是只凭着成绩单上的高分数去闯天下,也都知道除了分数以外,还有更多的内容,但是为什么就不能对孩子的分数给一点宽容?退一万步讲,即使分数能说明问题,我们也不能因为他暂时的低分数,就永久地剥夺掉他做人的自信与自尊呀。明理有先后,大器有晚成。暂时与永久,孰轻孰重,应该好好想一想了。所以问题又归结到一句老话:教育者应该首先受教育;教育者更应该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