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亲痱子水用法:关于“好孩子”的教育:直面失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8 14:06:05

关于“好孩子”的教育:直面失败

文 / 刘福田

一个一直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只为一次考试没有考好,居然就要退学,他的母亲劝说无效,居然也采取开煤气自杀的极端方式,这娘儿俩的性格倒是满象,好在孩子及时发现母亲中毒,并把她送去医院,悲剧才侥幸得以避免。

孩子在医院答应母亲不再退学,母亲也表示不再自杀,双方俨然达成了协议,但彼此又都没有底,于是这对母子走进中央台心理访谈,希望专家为他们指点迷津,以彻底摆脱心理困惑,可栏目却打出这样一个广告标题:看专家如何指导,让孩子永不言败!

看了这个广告我大吃一惊:这种孩子还要指导他永不言败?那不是火上浇油吗!人生在世谁都难免遭遇坎坷,失败了必须面对,怎么可以永不言败呢?或者这只是励志口号,看过标题广告,我决定晚上好好看看节目。

果然如我所料,专家更多的是鼓励孩子要学会面对失败,不要气馁继续努力等,虽然道理流于一般形式,但并不如广告所说,真的要孩子永不言败。可这大道理一般人都懂,我觉得专家下药力度还不够,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不说也罢,这种孩子更需要当头棒喝!不如此他们很难真的警醒。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我的文字多针对问题孩子,很少说到“好”孩子,大概因为我孩子一直不“好”,这方面直观感触不多。也不是没有想过,只是一直没有写成文字,看节目当时只是和妻子说说,也没想要写这篇文章。

过了一天晚上散步,妻子和我又聊起这个话题,我们自嘲没养个“好”孩子,弄得文字也多是针对问题孩子了。这一说笑,我忽然意识到该写篇文字,这可以让我的有关观点更全面些,毕竟我的文字不光写给自己孩子。

对“好”孩子知之不多,印象里只有对过去同学的记忆,但这方面改变不大,时代发展了,“坏”孩子可能更坏,“好”孩子却一般好不到哪里,大概也就是比较听话、学习认真成绩不错等等,可他们也一样会面对心理困惑。

比较坏孩子,好孩子好象心理困惑不多,但那只是表面现象,一旦遇到问题,好孩子就会遭遇更多困惑!坏孩子更多地需要教育,好孩子却必须解决心理问题,这在我读书时就有过感触,好孩子往往不敢面对失败,但失败可不管你是好是坏。

好孩子为什么好?一般是因为他们现实地更多努力,但这不能说明实力,那仅仅是努力结果。坏孩子一旦变好,成绩就可能突飞猛进,那有时连好孩子也望尘莫及,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一旦坏孩子努力了,好孩子就可能相形见拙,这越到关键时越有可能,应试教育尤其如此。

有多少学生中小学成绩一直不错,但到了中考、高考时就不行了?那一般并不是他们不努力了,而是一些坏学生突然变好了,对比之下好学生就退步了。这对于好学生而言就是遭遇挫折,他们不明白自己何以退步,一时间就可能懵了。

一般好学生在前地很少遭遇挫折,没有面对挫折的经验,这更可能造成他们夸张的感觉,哪怕遭遇一点点挫折就不敢面对,轻则心理紧张,重则无法承受,好象天都塌了一样,更有甚者就可能导致极端,那弄不好就会出事,比如节目中这个孩子。

节目中已经说明,那孩子没有考好的这次考试,在重点中学一班70名学生中,也已经考进了前20名,这样的成绩已经相当不错,怎么就非要退学呢?想起我孩子也是高考前夕摸底考试,在学校同年级900名学生中,也只考到了600名,人家怎么就没有多想?大概是习惯了落后,看来有时落后也未必不是好事。

凭什么自己就要比别人都好?人都是一样的人,重点学校智商相差不到哪里,关键时候大家都努力了,那排名错位再正常不过,只是好学生优势心理惯了,一时之间接受不了这种结果而已。关键是要帮助他们打破这种心理习惯,简单安慰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可以鼓励他们更努力地学习,可是谁能保证他们排名重新上去?

不解决根本问题,排名上不去他们可能还是无法接受,与其这样不如当头棒喝,让他们直面可能的失败!不妨直接点破他们的心理,直言他们可能面对的失败:越是好学生越要学会面对失败,因为越到最后竞争越激烈,行百里者半九十。

对于好学生而言,考试还不是最大挫折,更大挫折可能在步入社会之后,一般好学生都比较偏重学业,这在取得好成绩的同时,也客观地使他们少了社会能力锻炼,一旦步入社会就会显现出来,那对他们的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必须现在就有心理准备。

人有一得必有一失,我们都是普通人,只能在得失之间权衡取舍,当我们不得不以劣势面对现实时,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遇失败,别人可以面对,我们为什么不能?不能本身就说明我们不如别人。从根本上解决了孩子心理问题,那样无论以后成绩如何,他们都可以坦然面对,如果一味安慰劝解,那结果说不定更糟。

这当然不是说不需要努力,努力可以让我们实现可能的更好,争取可能的最好,这些都没有问题,问题是这不需要与人比较。当然人和人之间的比较客观存在,但比较就要作综合比较,如果处处与人比较,那再优秀的人也会痛苦不堪,谁不是有优势也有劣势呢?对人不能求全责备,对己也不能奢求完美,只因为那不可能。

聪明人知道以自身优势处世,这是对“重在参与”的否定,那可能最大限度地使自己保持优势,但这需要理性客观地选择。一个普通人,优势本身都无法绝对,人生在世又不能不做一搏,有时选择不可能由我们自己把握(比如高考应试),那也就只能尽力争取,这只要尽力也就够了,人生在后还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机会。

考不上大学又能怎样?古往今来,有多少伟人是大学培养出来的?真有心有主见,我倒觉得大学读不读都两可,它不过就是一张名片,真有能耐不用名片也不用别人推荐,比如庞统不用诸葛亮荐书。

不上大学就不能自己学习了?如果理性明确地选择了适合目标,那自学可能比上大学更有益处,那可以更有针对性,较之读大学更有效率,起码可以节省不必要的精力。比尔•盖茨就是典型一例,人家考上大学都没有读完,那才三十几岁就成了世界首富,要是等读完大学按部就班呢?也许黄瓜菜都凉了!

一般人难比伟人,大学这张名片还是有用的,参加高考不失一般选择,尤其对一些好学生(好学生不大可能成为伟人),但也只要尽力就可以了,实在不用和自己过不去。学习是好学生的优势,应该尽量以此挣一张好名片,这是现实选择,但要知道获得这张名片是为了用的,不要愚腐到只为了名片本身,许多大学生成为“校漂族”,这张名片也没用了,那样的好学生更是好过了头!

我们读书是为了用的,死读书、读死书、书读死,那样读书还不如不读,真的明白了为什么读书,那也才配去读书。上大学可以读书,不上大学也可以读书,许多人只习惯在学校里读书,出了学校也就不会读书了,不读书又不知道还能干什么,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教育的悲哀!好学生大多有这种趋向,那正是他们成不了气候的原因。

如果好学生明白了为什么读书,那也可能学问越来越大,他们可能更有发展,可惜这种真好的学生太难得了,这才给了“坏”学生后来居上的机会。坏学生可能上不到大学,但只要明白为什么读书,那书可能一直读下去,最终成为大人物也就不奇怪了。如此,“好”学生又凭什么不该面对失败呢?

“好”学生本就不好,面对失败自然而然,扒光了好学生的衣服,置之死地他们也许还可重生,一味安抚劝慰只能适得其反!真算好学生吗?真好就要勇于面对失败,当失败不作为结果而是作为过程时,那失败也就成了蘖磐重生的机会,也只有通过失败反思,才能实现自身超越,获得更好发展。

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生,伟人正是如此才百炼成钢。要引导孩子直面失败,不要犹抱琵琶,孩子面前的路还很长,这时候不需要安慰。“棒打出孝子,娇养忤逆儿!”这句老言古语用在这里恰如其分。

节目中孩子心理问题已很严重,那不是平常的感冒发烧,真的需要下猛药了,猛药也许伤身,但不用猛药不能根除病根,反正结果都可能很严重,那就不妨一试。具体这个例子我觉得必须下猛药,其它具体问题也要具体分析,对于诸如此类的好孩子,是先将养身体然后再下猛药,还是直接就下,那要看具体状况。

总的原则是要治病救人,但具体怎样安排疗程,那是医生的事,我不是医生,我只管大原则,反正治病就要对症下药,下药是早晚的事,除非病人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救,那就不如不要救了,一是省药,二是人道,但对孩子一般不该如此。

难得也为自己孩子感到点欣慰,他不是好孩子,因此我也没有好孩子的烦恼,其实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为人父母遇到怎样的孩子都不省心。有朋友看我教育孩子的文字,也想拿回去给自己孩子看看,我一打听人家孩子已很听话,赶紧劝说不要看,治病要对症,以好学好,那也许就好过头了。

现实事物需要反面调整是个普遍规律,我哲学以外的文字往往都有针对性,那是不能做绝对化理解的,否则也可能适得其反,当理性达到一定层次,这就不是个问题,可孩子一般还没没有很高理性,那就要有选择地给他们看。我这篇文章也是,或者暂时不给我自己孩子看,或者给他看时先点明不是写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