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宽怎么办能变小吗:2011世界经济“路在何方”——访新兴市场经济学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01:06

    新华网北京1月2日电  新的一年已经来临,世界经济在走过风险迭出的2010年后,2011年又将呈现怎样的局面?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低迷增长形势是否会持续、新兴经济体通胀风险将如何消解、全球经济失衡局面会否进一步扭转、全球货币体系调整应遵循何种思路……?带着诸多热点问题,新华社记者近期采访了全球部分经济学家,试图探究2011世界经济运行的可能路径。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世界经济和商业研究所所长尤里·莫谢伊金:美元仍是最重要货币

    莫谢伊金认为,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基础,美元的问题带来整个体系的不稳定。各方都认为应该寻找美元的替代物,应该向新的体系过渡,但目前还没有人提出得到广泛响应的方案。

    他说,如果考虑温和的建议,可以选择回归金本位制,或者利用某种“结算单位”,例如特别提款权。但即便如此,美元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篮子结构中,仍将扮演重要角色。

    对于美国经济的全球影响,他认为,短期看美国出现问题对其竞争对手有利;但如果以更广阔和长期的视野观察,世界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仍希望看到美国经济发展,因为它不仅是最大的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市场。

    在新兴市场通胀形势问题上,莫谢伊金认为,适度、稳定,特别是可预见的通货膨胀对经济能起到积极作用。而市场参与者的通胀预期如何,取决于央行的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维护市场信心。同时,任何经济体形势都不能脱离全球情况单独分析。他认为美国这样的主要经济体感兴趣的是本币贬值,以增加出口竞争力,这可能导致全球通胀预期继续位于高位。

    关于欧债危机,莫谢伊金认为,欧元的稳定与欧元区的扩大成反比的观点是值得关注的。换句话说,进入欧元区的国家越多,欧洲统一货币就越脆弱。不过,应该看到,目前危机仍只涉及少数国家,欧盟整体上仍保持了稳定。他说,欧元区经济的火车头是德国,而德国经济表现强劲。他相信欧元区能够走出危机,不管“边缘国家”的问题多严重,与美日相比,欧元区总体债务规模并不大。

    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员马克斯·辛特拉:美中经济深度互动影响世界

    辛特拉认为,要说21世纪世界有什么“新意”,那就是各国之间唇齿相依,联系更加密切。其中美国和中国经济已经形成深度影响关系。比如美国的货币政策调整就会对中国的政策产生压力,带来制约。在美国货币政策扩张的同时,中国如果也采取类似步骤,就会增大通胀风险,但采取相反操作,又需要处理人民币升值压力和热钱风险。

    他指出,美联储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主要是因国内形势所迫。比如目前美国需要创造就业,其货币政策的一个目标就是压低长期利率。这样可以刺激房地产市场,推升建筑业,增加就业岗位。由于美元的国际货币特性,美国更有余力推行这一政策,但增发美元导致大量资金流向全球,尤其是对新兴经济体产生负面影响。据其观察,来自美国的流动性资金已经进入印度、俄罗斯、泰国以及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债市、股市,谋取利润。

    在国际货币体系问题上,辛特拉认为美国是不愿推动相关改革的,因为从外部进口产品,输出美元,而这些美元最终又被用于购买美国国债的过程对其是有利的。历史上国际货币体系发生重大变革都有战争的因素,但目前不存在这样的可能,因此美元地位不会明显动摇。

    他提到,为消解美元不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国家已经采取了应对措施。比如中国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巴西在与阿根廷的贸易中采用雷亚尔和比索,并推动与乌拉圭、秘鲁等国实行类似的结算方式。俄罗斯、印度也有类似推动货币区域化的举动。

    对于欧债危机的发展趋向,辛特拉强调了一些弱国可能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他说,欧洲的危机表明建立区域统一货币的难度。如果欧洲不能实现统一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一些弱国将被迫离开欧元区。

    瑞银集团亚太区首席投资策略师浦永灏:新兴市场通胀成因复杂

    浦永灏认为,新兴市场通胀成因复杂,有基数较低的因素,比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经济体;有信贷宽松带来的流动性推高价格因素;有内需强劲拉动和工资成本上升推动带来的价格上涨。此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也与天气因素密切相关。

    他认为,新兴市场对于目前通胀水平不用特别担忧,印度通胀率在8%左右的水平,经济也没有出现严重风险。他认为,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温和通胀要好于通缩,关键在于控制好通胀预期。

    对于2011年的全球主要货币汇价变化,浦永灏认为,西方四大主要货币美元、英镑、日元和欧元都存在贬值趋势。而考虑到美元国内角色和国际角色存在冲突,国际货币体系需要改革,其中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重要内容,其主动权掌握在中国自己手中。

    同时,他不太认同世行行长佐利克提出的恢复“金本位”制的思路,因为全球黄金的供应量增速和世界经济增速不相匹配,重新将黄金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存在很多约束条件。

    对于美国未来经济是否可能出现日本那样的长期低迷和通缩问题,浦永灏认为目前很难给出明确答案。但他提到当年日本开始陷入通缩时,日本央行还在紧缩货币政策,而现在美国一直保持的是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宏观政策背景有所不同。

    他谈到,前期各方关注较多的就业、房地产和银行方面的数据多为滞后指标,可能不能明确反映出美国经济内部出现的最新变化。美国经济中也有利好因素,比如大企业的业绩状况不错,出口尚可。此外,来自亚洲等地的出口订单数据显示,美国未来的需求可能回暖。如果考虑到政府新的减税措施的实施和效果显现,2011年美国经济出现超预期好转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对于欧洲债务危机的变化前景,他认为西班牙形势需要密切关注,因为其经济规模相对较大。他认为,欧洲央行会在危急时刻购买相关债券托市,而且可能已经如此操作过。总体而言,欧洲的德国、法国和英国几个主要经济体的形势趋好,德国基本面尤其强劲,这对亚太经济体也是一个正面因素。(综合本社驻莫斯科记者刘恺;驻巴西利亚记者陈威华、赵焱;驻北京记者谢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