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怀枢的家庭背景:4、最佳行为方式就是适宜的方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28:35

4、最佳行为方式就是适宜的方式

【原文】1者,君臣上下之事,父子贵贱之差也,知交朋友之接也,亲疏内外之分也。臣事君宜2,下怀上宜,子事父宜,众敬贵宜,知交友朋之相助也宜,亲者内而疏者外宜。义者,谓其宜也,宜而为之。故曰:“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译文】所谓的最佳行为方式,就是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就是父与子贵与贱之间的等级差别,就是知己、同学、熟人、朋友之间的结交,就是关系亲近的人和关系疏远的人之间的分别的行为方式问题。臣下侍奉君主适宜,下级心里有上级、儿子侍奉父亲适宜,民众敬重贵人适宜,知己、同学、熟人、朋友互相帮助也适宜,亲近的人作为内部疏远的人作为外部也适宜。所谓的最佳行为方式,是说这些都能适宜。适宜才行为之,所以说:“那上面的人推行最佳行为方式行为了就是有作为。”

【说明】要想与人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牵涉到的最关键问题就是行为方式问题。而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方式就存在“适宜”与“不适宜”的问题,适宜,就是最佳行为方式,就能与人相互亲近、亲爱;不适宜,人际关系就会恶化。在《孟子》中有两个故事:“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这段话是说,扭住兄长的胳膊而夺取他的饮食,就能够得到饮食;不扭住兄长的胳膊,就不能够得到饮食,那么你扭吗?翻越过东边邻居的墙去搂抱他家的姑娘,就可以得到妻子;不搂抱就得不到妻子;那你会去搂抱她吗?当然不会,所有正常的人都不会。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社会行为规范。如果为了一碗饭而去杀人,如果为了满足自己的性欲就乱搞男女关系,人类社会早就乱套了。正因为人类是人,有思想、有理智、有情感,人类才有社会行为规范。正因为人类社会有社会行为规范,人类才能够得以发展,否则,人类和其它动物无异!这也是人类经过好几万年探索出来的规律。所以,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要选择适宜的行为方式,才能真正做到仁爱。

——————————————————

【注释】1.义:義: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因此是指合宜的道德、行为。也就是符合行为规范的行为。《书·皋陶谟》:“强而义。”《书·立政》:“兹乃三宅无义民。”《诗·大雅·文王》:“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老子·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论语·学而》:“信近於义,言可复也。”《礼记·大学》:“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孟子·粱惠王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尽心下》:“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荀子·劝学》:“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管子·五辅》:“义有七体。七体者何?曰:孝悌慈惠,以养亲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礼节;整齐撙诎,以辟刑僇;纤啬省用,以备饥馑;敦懞纯固,以备祸乱;和协辑睦,以备寇戎。”《韩非子·存韩》:“夫韩不服秦之义而服于强也。”《二程遗书》卷十八:“问:敬、义何别?曰:敬只是持己之道,义便知有是有非。顺理而行是为义也。”义在古代被解释得较含糊,其主要含义有道德、行为、道理、情谊、义气等等。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义正辞严、义愤填膺、义薄云天等,至现代,义就被单纯地理解为义气之类的了,一提起义字,就想到为朋友两肋插刀之类的“义气”。通过对《论语》及对孔子思想的理解,通过对孔子“仁、义、礼、智、信”这五个相互关联词的意义,“义”应该理解为,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事方式。而这个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事方式是什么呢?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本性,只要不偏离自己的道路,就自然会出现最好的状态。高明的人既不会偏离自己内在本性所固有的道路,也不会造成他人偏离他自己内在本性的道路。义,就是要人在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寻求到一种最佳的行事方式。所以“义”应该理解为,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为方式之意。

2.宜:《诗·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诗·小雅·常棣》:“宜尔室家,乐尔妻帑。”《诗·小雅·蓼萧》:“宜兄宜弟,令德寿岂。”《诗·大雅·假乐》:“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诗·商颂·玄鸟》:“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诗·鲁颂·閟宫》:“享以骍牺,是飨是宜。”《尔雅》:“宜,事也。”《吕氏春秋·察今》:“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说文》:“宜,所安也。”这里用为合适、适宜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