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121.喜读常福居士赠书<<修心养灵>>百家家训书法心语——元氏家训(家学文化?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3:18:51

七绝——121.喜读常福居士赠书<<修心养灵>>百家家训书法心语——元氏家训(家学文化 家训文化) 另感

 

流云怎晓春秋迭,

明月静窥古往风。

长河载梦从秦汉,

不见当年剩几宫!

 

 

 

吾尚有血诚将告于汝:吾幼乏岐嶷yi,十岁知文。

是岁尚在凤翔,每借书于齐伦曹家,徒步执卷就陆姊夫师授,栖栖勤勤,其始也如此。

至年十五,得明经及第,因捧先人旧书于西窗下,钻仰沉吟,谨于不窥园井矣。

 



释义:我还有发自肺腑的话要告诉你们:我从小缺乏聪慧,十岁时才知为文。当时我还在凤翔,常到齐伦曹家借书,拿书步行到九陆姐夫家求教,勤勤垦垦,刚开始就是这样。到十五岁时,通过科举,考了个进士。因为常常捧着先人的书在西窗下苦读,深入钻研,连园井都无暇顾及。

 

元稹背景资料:元稹(779-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汉族,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拔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作者感言:元稹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元稹虽从小逢时世艰难,家境贫困,又遭家庭变故,但并未因扬名退却,谨守读书人之志,从不荒废学业,在苦境中加倍发愤,奋勇向前,勤读不倦,经过不断的勤学苦练,终成一代名才。元稹以自身言传身教,告诫后人要不畏困难,知难而进,逆境而上,只要坚持不懈,不言放弃,苦学不倦,终会成才。不受环境和自身际遇的影响,不屈服于困难,矢志不移,是元稹得以成才的因素。由此可见,学之所以成,关键是靠自己。正是:

                                   十年西窗苦沉吟,

                               千书万卷习此心。

                               一朝成名天下颂,

                               诗才惜取到如今。

 

元(Yuán)姓源出有五: 1、出自殷商元铣之后,世代相传姓元。元姓之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姓氏,最具体的证明,就是殷商名臣元铣。关于元铣,清代学者张澍在其所著的《姓氏五书》上曾有介绍说:“帝乙废弃立受辛,太史元铣据法力争,是商代即有元氏。”由此,元姓的具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以识之明而反对帝乙把帝位传给纣王(受辛其名)的殷朝太史元铣,自然是后世元氏最早的始祖。不过,他并不是元氏的唯一始祖,因为,到了周代的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和卫国又分别出现了两支元姓;南北朝之际,改姓为元的外族更至少有3支以上,使得元姓的来源多端,血缘方面也不甚单纯。 2、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之后,以地名为氏。据《风俗通》记载:“魏武侯公子元之邑,其后为元氏。”这一支元氏,出现于距今大约2200年以前,春秋时的魏国,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所建,则这一支元氏,自然也是姬姓的黄帝子孙了。当时的元氏邑,据考证就是现在河北省的元氏县,换言之,该地即为此支元氏的最初发源之地。又据《韵会》:“左传有卫大夫元喧。”这一支元姓,也是周文王的后裔,其发源之地亦为河北、河南一带。 3、出自拓跋姓,为鲜卑族的后代,至北魏孝文帝时下诏改姓为元氏。据《魏书·高祖纪》记载:“后魏本姓拓跋,至孝文帝更为元氏。”这一支元氏,是鲜卑族的后代,在汉末的魏晋之后,我国南北分立,鲜卑族的拓跋氏曾经雄峙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传到孝文帝拓跋宏之时,崇尚汉族文化,于公元496年下诏改姓为元,并且迁都于洛阳。因此,后来这一支源自鲜卑族的元氏,就活跃于河南省一带,并且世代汇为当地的望族,能人名士辈出。 4、出自复姓纥骨氏、是云氏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记载:“纥骨氏,是云氏,均改为元氏。”这两支外族的元氏,后来繁衍的人数较少,主要亦活动于我国北方。 5、出自玄姓,为北宋时为避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圣祖赵玄朗名讳,改姓元氏。北宋时,因为赵匡胤的父亲叫玄朗,就下令天下凡姓玄的都改成元姓,不能与他父亲同姓。 得姓始祖①:元铣。此支元氏元氏出自商末贤人元铣,根据《姓氏五书》上的记载,商朝的帝乙废太子弃要立受辛即纣王为帝位的继承人,太史元铣据法极力反对,因此商代就已经有了元氏。元氏具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由以上的分析看来,我国的元氏,虽然头绪众多,但仍可归划为两大主流:一支为汉族的周文王之后,一支则为后来被汉族所同化的鲜卑族拓跋氏之后,他们的最初活动地区,都是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这一点,从历史上许多元姓名人的籍贯,也可以猜得佐证,譬如,唐代的大诗人元稹与名臣元结,就全是河南人。此支元氏奉元铣为元姓的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②:拓跋珪(北魏道武帝)。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黄帝子昌意少子悃,受封北土,黄帝以土得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氏。后孝文帝改为元氏。自是拓跋降为庶姓。”另据《北史·魏本纪》、《通志·氏族略》上也有同样的记载。由此可知,北魏的拓跋氏的得姓历史至今已有1600多年。鲜卑族的拓跋部在今西北部的内蒙古等地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拓跋珪(字涉珪)于公元386年重建代国称王,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先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后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统治区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东部,东至辽西,南至淮河、秦岭为界。共历17帝,171年。故此支元氏奉拓跋珪为元姓的得姓始祖。

 元氏名人:

 元 宏: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386年,拓跋珪在北方建立北魏政权(386-556年)日益强大,尽占长江以北地区,成南北朝对峙之势。传至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将皇族拓跋姓改成了元姓,自己也改名为元宏,其他庶族仍为拓跋氏。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元 勰:字彦和,献文帝第六子,孝文帝之弟。太和九年(485年),封始平王,转中书令,改封彭城王。宣武永平元年(508年)被杀,追赠使持节、侍中、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司徒公,谥曰武宣王。其年十一月六日葬于长陵北山。
 源自百度搜索
 

作者简介

   常福居士,浙江台州人。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深圳市委委员、政协深圳罗湖区常委、深圳市青联常委、市佛教协会常委、市慈善会理事、市文联委员、市作家协会会员、市书画家协会创会主席、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市文物艺术品收藏协会副主席、市品牌协会副主席,深圳国标舞(拉丁舞)国际公开赛组委员副主任等职。

 

曾被深圳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文明标兵”称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化局授予“优秀个人组织奖”,2007年世界华人协会以其率先研究著述家学文化等贡献,被评为“2007年度世界杰出华人”。

 

    曾出版中国第一部家学文化与青少年情性教育专著——《人生第一步》、《<心经>六体书》、《修身宝典》、《修心集》、《明心集》、《涤心甘露》、《百家家训书法心语》等书。

 

我的更多文章:(精彩博文推荐)

 

修身与齐家——常福居士书法·随笔作品联展 

系列之二 -- 气与养生" h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247f720100iq5u.html" target="_blank">永生之道在哪里? 系列之二 -- 气与养生

怎样的家居氛围就有怎样的家文化

常福居士图片履历(上)

居士书风——常福居士书法艺术中的居士意识

如何获得一生幸福——五福临门

赏艺术悟人生--凡人处事,只需做到几分?

如何盤古玉——博主常福居士藏古玉、盤玉、养…

评常福居士《人生第一步》

现代人还要不要建《家谱》、《家训》?








 

 

 

 

 

 

七绝——121.喜读常福居士赠书<<修心养灵>>百家家训书法心语——元氏家训(家学文化 家训文化) 另感

 

流云怎晓春秋迭,

明月静窥古往风。

长河载梦从秦汉,

不见当年剩几宫!

 

 

吾尚有血诚将告于汝:吾幼乏岐嶷yi,十岁知文。

是岁尚在凤翔,每借书于齐伦曹家,徒步执卷就陆姊夫师授,栖栖勤勤,其始也如此。

至年十五,得明经及第,因捧先人旧书于西窗下,钻仰沉吟,谨于不窥园井矣。

 



释义:我还有发自肺腑的话要告诉你们:我从小缺乏聪慧,十岁时才知为文。当时我还在凤翔,常到齐伦曹家借书,拿书步行到九陆姐夫家求教,勤勤垦垦,刚开始就是这样。到十五岁时,通过科举,考了个进士。因为常常捧着先人的书在西窗下苦读,深入钻研,连园井都无暇顾及。

 

元稹背景资料:元稹(779-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汉族,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拔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作者感言:元稹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元稹虽从小逢时世艰难,家境贫困,又遭家庭变故,但并未因扬名退却,谨守读书人之志,从不荒废学业,在苦境中加倍发愤,奋勇向前,勤读不倦,经过不断的勤学苦练,终成一代名才。元稹以自身言传身教,告诫后人要不畏困难,知难而进,逆境而上,只要坚持不懈,不言放弃,苦学不倦,终会成才。不受环境和自身际遇的影响,不屈服于困难,矢志不移,是元稹得以成才的因素。由此可见,学之所以成,关键是靠自己。正是:

                                   十年西窗苦沉吟,

                               千书万卷习此心。

                               一朝成名天下颂,

                               诗才惜取到如今。

 

元(Yuán)姓源出有五: 1、出自殷商元铣之后,世代相传姓元。元姓之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姓氏,最具体的证明,就是殷商名臣元铣。关于元铣,清代学者张澍在其所著的《姓氏五书》上曾有介绍说:“帝乙废弃立受辛,太史元铣据法力争,是商代即有元氏。”由此,元姓的具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以识之明而反对帝乙把帝位传给纣王(受辛其名)的殷朝太史元铣,自然是后世元氏最早的始祖。不过,他并不是元氏的唯一始祖,因为,到了周代的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和卫国又分别出现了两支元姓;南北朝之际,改姓为元的外族更至少有3支以上,使得元姓的来源多端,血缘方面也不甚单纯。 2、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之后,以地名为氏。据《风俗通》记载:“魏武侯公子元之邑,其后为元氏。”这一支元氏,出现于距今大约2200年以前,春秋时的魏国,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所建,则这一支元氏,自然也是姬姓的黄帝子孙了。当时的元氏邑,据考证就是现在河北省的元氏县,换言之,该地即为此支元氏的最初发源之地。又据《韵会》:“左传有卫大夫元喧。”这一支元姓,也是周文王的后裔,其发源之地亦为河北、河南一带。 3、出自拓跋姓,为鲜卑族的后代,至北魏孝文帝时下诏改姓为元氏。据《魏书·高祖纪》记载:“后魏本姓拓跋,至孝文帝更为元氏。”这一支元氏,是鲜卑族的后代,在汉末的魏晋之后,我国南北分立,鲜卑族的拓跋氏曾经雄峙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传到孝文帝拓跋宏之时,崇尚汉族文化,于公元496年下诏改姓为元,并且迁都于洛阳。因此,后来这一支源自鲜卑族的元氏,就活跃于河南省一带,并且世代汇为当地的望族,能人名士辈出。 4、出自复姓纥骨氏、是云氏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记载:“纥骨氏,是云氏,均改为元氏。”这两支外族的元氏,后来繁衍的人数较少,主要亦活动于我国北方。 5、出自玄姓,为北宋时为避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圣祖赵玄朗名讳,改姓元氏。北宋时,因为赵匡胤的父亲叫玄朗,就下令天下凡姓玄的都改成元姓,不能与他父亲同姓。 得姓始祖①:元铣。此支元氏元氏出自商末贤人元铣,根据《姓氏五书》上的记载,商朝的帝乙废太子弃要立受辛即纣王为帝位的继承人,太史元铣据法极力反对,因此商代就已经有了元氏。元氏具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由以上的分析看来,我国的元氏,虽然头绪众多,但仍可归划为两大主流:一支为汉族的周文王之后,一支则为后来被汉族所同化的鲜卑族拓跋氏之后,他们的最初活动地区,都是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这一点,从历史上许多元姓名人的籍贯,也可以猜得佐证,譬如,唐代的大诗人元稹与名臣元结,就全是河南人。此支元氏奉元铣为元姓的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②:拓跋珪(北魏道武帝)。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黄帝子昌意少子悃,受封北土,黄帝以土得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氏。后孝文帝改为元氏。自是拓跋降为庶姓。”另据《北史·魏本纪》、《通志·氏族略》上也有同样的记载。由此可知,北魏的拓跋氏的得姓历史至今已有1600多年。鲜卑族的拓跋部在今西北部的内蒙古等地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拓跋珪(字涉珪)于公元386年重建代国称王,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先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后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统治区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东部,东至辽西,南至淮河、秦岭为界。共历17帝,171年。故此支元氏奉拓跋珪为元姓的得姓始祖。

 元氏名人:

 元 宏: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386年,拓跋珪在北方建立北魏政权(386-556年)日益强大,尽占长江以北地区,成南北朝对峙之势。传至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将皇族拓跋姓改成了元姓,自己也改名为元宏,其他庶族仍为拓跋氏。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元 勰:字彦和,献文帝第六子,孝文帝之弟。太和九年(485年),封始平王,转中书令,改封彭城王。宣武永平元年(508年)被杀,追赠使持节、侍中、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司徒公,谥曰武宣王。其年十一月六日葬于长陵北山。
 源自百度搜索
 

作者简介

   常福居士,浙江台州人。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深圳市委委员、政协深圳罗湖区常委、深圳市青联常委、市佛教协会常委、市慈善会理事、市文联委员、市作家协会会员、市书画家协会创会主席、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市文物艺术品收藏协会副主席、市品牌协会副主席,深圳国标舞(拉丁舞)国际公开赛组委员副主任等职。

 

曾被深圳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文明标兵”称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化局授予“优秀个人组织奖”,2007年世界华人协会以其率先研究著述家学文化等贡献,被评为“2007年度世界杰出华人”。

 

    曾出版中国第一部家学文化与青少年情性教育专著——《人生第一步》、《<心经>六体书》、《修身宝典》、《修心集》、《明心集》、《涤心甘露》、《百家家训书法心语》等书。

 

我的更多文章:(精彩博文推荐)

 

修身与齐家——常福居士书法·随笔作品联展 

系列之二 -- 气与养生" h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247f720100iq5u.html" target="_blank">永生之道在哪里? 系列之二 -- 气与养生

怎样的家居氛围就有怎样的家文化

常福居士图片履历(上)

居士书风——常福居士书法艺术中的居士意识

如何获得一生幸福——五福临门

赏艺术悟人生--凡人处事,只需做到几分?

如何盤古玉——博主常福居士藏古玉、盤玉、养…

评常福居士《人生第一步》

现代人还要不要建《家谱》、《家训》?








 

 

 

 

七绝——121.喜读常福居士赠书<<修心养灵>>百家家训书法心语——元氏家训(家学文化?家... 七绝——123.喜读常福居士赠书<<修心养灵>>百家家训书法心语——顾氏家训(家训文化 家学文化) 另感 七绝——127.喜读常福居士赠书<<修心养灵>>百家家训书法心语——庞氏家训(颜之推?家学... 七绝——128.喜读常福居士赠书<<修心养灵>>百家家训书法心语——胡氏家训(颜之推?家学... 七绝——120.喜读常福居士赠书<<修心养灵>>百家家训书法心语——傅氏家训(家训文化?家... 七绝——122.喜读常福居士赠书<<修心养灵>>百家家训书法心语——孟氏家训(家训文化?家... 七绝——124.喜读常福居士赠书<<修心养灵>>百家家训书法心语——温氏家训(家训文化?家... 七绝——126.喜读常福居士赠书<<修心养灵>>百家家训书法心语——颜氏家训(颜之推?家学... 七绝——99.赏读常福居士百家家训书法精华——陈氏家训(家学文化?家训文化) 七绝——73.赏读常福居士《百家家训书法心语——范氏家训》——另感 七绝——74.赏读常福居士《百家家训书法心语——彭氏家训》——另感 七绝——75.赏读常福居士《百家家训书法心语——韦氏家训》——另感 七绝——76.赏读常福居士《百家家训书法心语——马氏家训》——另感 七绝——78.赏读常福居士《百家家训书法心语——任氏家训》——另感 七绝——80.赏读常福居士《百家家训书法心语——袁氏家训》——另感 七绝——82.赏读常福居士《百家家训书法心语——史氏家训》——另感 七绝——83.赏读常福居士《百家家训书法心语——罗氏家训》——另感 七绝——84.赏读常福居士《百家家训书法心语——唐氏家训》——另感 七绝——113.喜读常福居士赠书<<修心养灵>>?家训书法——黄氏家训另感 七绝——111.喜读常福居士赠书<<修心养灵>>常福居士书法 七绝——111.喜读常福居士赠书<<修心养灵>>**常福居士书法 七绝——118.喜读常福居士赠书<<修心养灵>>?常福居士《修身与齐家随笔书法作品展》7月... 七绝——125.喜读常福居士赠书<<修心养灵>>常福居士的书法作品赏评??另感 七绝——122.喜读常福居士赠书<<修心养灵>>常福居士章草?毛泽东诗《长征》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