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47:36
黄巢:科举失意,对唐王朝深为不满。后来王仙芝起义,他立即响应。

列宁,本是中层官员家庭。哥哥刺杀沙皇,家道中落,被上流圈子抛弃。愤怒下对圣彼得
堡的统治深为不满,转而走向反抗。

斯大林,就读于宗教学校,早年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东正教士。但由于鞋匠兼酒鬼的父亲毒
打所滋生的叛逆心理,最终被学校除名。后来给当时在海外的列宁写信,表达崇拜之情,
列宁非常欣赏,让他出席了国际会议。从此,开始了铁人的一生。

孙中山,早期谋求改良,曾多次上书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但一直未得到任用,最终对满
清的体制失去了信心,转而走向推翻满清的道路。


叶利钦,曾被博列日列夫与戈尔巴乔夫重用,但由于民望过高,得罪了总书记。随即被免
去莫斯科市委书记之职,改任某部副部长(戈说:把自己的反对派彻底打倒有损自己的开
明形象)后发现,权力结构正在变化,遂投身苏维埃选举,以独立候选人身份一直进入主
席团。后又竞选俄联邦总统,戈氏方面极力反对,结果官方的批评却使得他的民望大增。
任总统后,认为只有将俄联邦分离出去,才可打垮戈氏,于是,八一九之后不久,苏联解

了。

曾有人假冒秦桧的名义写推荐信骗取官职,但被发现。秦却说:敢假冒我的名义,胆子一
定不小。这样的人,如果不安抚他一下,最终会投奔我们的敌人,成为国家的祸患。
于是,给了那人一个小官职。

历史上,必然有失意的人,而如果这些人恰巧也很有才华,那么一种报复性的革命可能就
酝酿了。虽然秦是大奸,但这位状元宰相的政治智慧是不是对我们有所启迪呢?

商鞅的好友是魏的相国。这位大人曾在弥留之际向魏王建议:要么杀掉商鞅,要么重用他
。但是正如历史的发展,如果王不肯用他,证明他在王的眼中没有价值,那怎么又会杀他
呢?

历史是偶然的,但在偶然中又有着必然。
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沉浮偶然性更多一些。

然而,对于一个帝国来说,之所以没能招抚那些潜在的革命中坚,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
用人体制的不力。既然发现不了那些人的潜质,他又怎么能发现他们的革命倾向呢?即使
发现,又认为不会有事情。

所以,总有一些人在统治出现周期性危机时出来,政权的交替又开始了,历史又开始了新
的循环。

也许,这是历史的循环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