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语文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13:23

高二语文基础知识竞赛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灯盏(zhǎn)  打烊(yáng) 瘦削(xiāo) 亲昵(nì)
B.户胛(jiǎ) 惬(qiè)意  骇(hài)呆   租赁(lìn)
C.债券(quàn) 行(háng)当    癖(pì)好  刻薄(bó)
D.咂(zhá)摸  惆(chóu)怅 板滞(zhì) 夹(jiā)被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慰藉(jiè) 熨(yùn)帖  遏(è)制 拜谒(jié)
B.遒(qiú)劲 隽(juàn)永 横亘(gèn) 绮(jí)丽
C.绽(zhàn)开 迥(jiǒng)异 佛龛(kān) 邂(xiè)逅
D.发酵(xiào) 静谧(mì) 恪(kè)守  雾霭(ǎi)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造诣(yì)      栉比(zhì)        狙击(jū)      濒临(bīn)
B.瞠目(chēng)      自诩(xǔ)        回溯(sù)      骈文(pián)
C.譬如(pì)           辍学(chuò)     鸟瞰(kàn)    慰藉(jiè)
D.粗糙(cāo)        粗犷(gu?ng)    模样(mó)     卓越(zhuó)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残骸      核查     咳嗽     弹劾     言简意赅
B.对峙      持重     寺院     侍奉     恃才傲物
C.侥幸      骁勇     富饶     尧舜     百折不挠
D.精彩      菁华     清晰     靓女     晴天霹雳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埋(mán)怨    谄(chǎn)媚    屏(bǐng)气凝神   相形见绌(chù)
B.殷(yān)红   偌(nuò)大   乳臭(xiù)未干   暴风骤(zhòu)雨
C.熟稔(rěn)     膝(xī)盖     戛(jiá)然而止      自出机杼(shū)
D.羞赧(nǎn)     拘泥(ní)     面面相觑(qù)      引吭(háng)高歌
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黯淡    账簿    无精打采   无限感慨            B.聚扰    竦然    老态龙钟   仔细端祥
C.躁热    搭讪    面面相觑   轻手蹑脚            D.服帖    艳羡    冠冕堂皇   投机捣把
7、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集腑成裘 缠绵悱恻 萎靡不振 惹是生非     B.墨守成规 茫然若失 无庸讳言 浮想连翩
C.饱经苍桑 瑕不掩瑜 扑朔迷离 记忆尤新     D.户枢不蠹 鬼斧神功 旁征博引 推崇倍至
8、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蛰居 错愕 真知灼见 循规蹈矩           B.玷辱 馈赠 山清水秀 温文尔雅
C.淘汰 鞭挞 风尘仆仆 肆无忌惮           D.糟塌 抚恤 儒子可教 茹苦含辛
9、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
A.显赫一时 胜卷在握 水乳交溶 英容笑貌     B.腾挪迭宕 稗官野史 知人论世 义气相投
C.富丽堂皇 流连忘返 翻来覆去 仓皇四顾     D.咸与维新 迫不急待 心旷神怡 朦朦眬眬
10、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鸦雀无声 门可罗雀 声誉鹊起 鸠占鹊巢    B.变本加厉 再接再厉 励精图治 厉行节约
C.陈规陋习 推陈出新 成年累月 计日成功      D.词不达意 心猿意马 毫无疑义 义正词严
11.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_____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②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_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③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______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A.犹豫、逐步、化装       B.迟疑、逐渐、化妆
C.迟疑、逐渐、化装       D.犹豫、逐步、化妆
1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_____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_____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____什么都不得不_____。
A.装载 徜徉 致使 割爱      B.承载 徘徊 导致 舍弃
C.装载 徘徊 致使 舍弃      D.承载 徜徉 导致 割爱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____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________的作品来的。
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_________。
A.聚集/品位/赞扬            B.云集/品位/赞叹
C.云集/品味/赞叹            D.聚集/品味/赞扬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_____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②预算即使制订得再_____,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
③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_____的假酒案。
A.不止  正确  耸人听闻      B.不只   正确  耸人听闻
C.不只  准确  骇人听闻      D.不止   准确  骇人听闻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位发言人         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做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        ,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         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  演练  引导     B.郑重  演示  引导
C.庄重  演示  导致     D.郑重  演练  导致
16.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C.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D.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1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经过一代代工匠们的努力,这一精湛的传统制陶工艺薪尽火传,并在新的时代不断得到发展。
B.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C.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
D.这位公司的首席代表以买椟还珠的气魄,大胆地与外商签订了联合开发海外市场的新协议.
1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B.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面对受害者亲人披肝沥胆的痛苦,我们无法再保持沉
C.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瓷的细润秀莫、古玉的丰腴泽和古钱的斑驳陆离
D.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个数据一定要搞清楚,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影响整个机器的性能。
B.人家刚破产,你们就上门来讨债,这不是墙倒众人推吗?
C.在展览会上,该市的小商品销量大减,而高科技产品却倍受欢迎,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D.一外地游客在本市乘的士遭抢,载他的“的哥”坐山观虎斗。昨日,乘客周先生说,他准备将这位“的哥”告上法庭。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定点卫星的发射角度计算要绝对精确,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B、这片棉田虫灾严重,到现在才动手打农药,已是船到江心补漏迟。
C、他极力说这事与他无关,可脸却红红的,这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D、自小弟弟出生后,婷婷便不再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待遇的变化使她产生一种“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的自卑感。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
B.美国2003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
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D.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战胜对手。
22.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B.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C.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D.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2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曼城足球队要防曼联队“恐怖左翼”的重任,邓恩不行,贝尔马迪不行,赖特菲利普斯更不行,只有孙继海行。
B.中纪委监察部的派驻机构要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位的职责,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
C.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D.《语文大辞典》编委会,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着重控制了关键程序。
2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B. 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C. 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
D. 地震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2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卫生部专家组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诊断该患者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
B.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C.“英语广播讲座”之所以能给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优点。
D.国产轿车的价格低,适于百姓接受,像“都市贝贝”市场统一售价才6.08万元,“英格尔”是6.88万元,新款“桑塔纳”也不过十几万元左右。
2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B.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泰山第二核电站”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C.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D.《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2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C.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28.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一代名医孙思邈曾说:“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这确是切身经验之谈。
B.“民主”这个外来词,最初音译为“德谟克拉西”,《新青年》戏称为“德先生”,以后又译为“惟民主义”、“民主主义”,最后“民主”一词才通行。
C.这首诗将两种相互对立的行为——“离别”与“相逢”,两种不同的情感——“伤心”与“庆幸”平列,展示爱情的美好与纯真,引发人们的强烈共鸣。
D.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2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B.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浙浙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
C.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
D.《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魏建功主持编纂。正因为是“大家编小书”,才使得一本小小的工具书历经数十年而不衰。
3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她认真地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的部位。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3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1) 班固不足与“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比高挈大,然而,______,后继者往往能为前人拾遗补阙,甚或完善前人所创事物,立不可磨灭之功。《汉书》之与《史记》,正是如此。
(2)云霞的海上,何等明媚;风雨的海上,何等的阴沉。假如有位海的女神,她一定是________。
①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③冷若冰霜,艳如桃李     ④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1)仙人掌啊,____你果真是有情有爱、有血有肉的生灵吗?可是,你又为何脉脉含情不语呢?我在你的身旁,久久凝望着,思忖着……
(2)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苏醒了。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______
①你果真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的吗?
②你难道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吗?
③婆娑起舞,像垂柳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④像垂披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①在计算机网络上传输X光和CT图像,是虚拟现实技术最实际的用途。借助这一技术,医生不必通过身体的移动,就能够全国旅行,提供有效的诊断。
②在计算机网络上传输X光和CT图像,是虚拟现实技术最实际的用途。医生不必通过身体的移动,借助这一技术,就能够全国旅行,提供有效的诊断。
③一个父亲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向有才能时,最容易发生的事情,是极力把孩子朝这个方向推。但当时没有这样做的是我的父亲。
④一个父亲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向有才能时,最容易发生的事情,是极力把孩子朝这个方向推。但当时我的父亲没有这样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4.“在美国,一部佳作未必卖座,而卖座的又不一定是上乘之作。”从下面的四句话中选出能与它衔接的句子是
A.但美国影评界却公认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母女情深》二者兼备。
B.但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母女情深》却被美国影评界公认为卖座的佳作。
C.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母女情深》,美国影评界公认为二者兼备。
D.美国影评界认为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母女情深》是卖座的佳作。
35.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
①儿童的自主性既是可贵的,需要尊重,(a同时又是脆弱的,需要引导,也是可塑的,需要保护。b也是可塑的,需要引导;同时又是脆弱的,需要保护。)
②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a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b微雨落在湖上,使近水上泛起了一层银灰的颜色。)
A.①a②a         B.①a②b              C.①b②a          D.①b②b
36.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不幸)。             B.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
C.本图宦达,不矜(怜惜)名节               D.愿陛下矜悯愚诚,听(成全)臣微志
37.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及长,不省(知道)所怙                   B.止(只,才)一岁,请归取其孥
C.而汝抱无涯之戚(忧伤)也                 D.比(近来)得软脚病
38.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不可以不更(更改)也                      B.终日不违(违法)如愚
C.正襟危(端正)坐而问客曰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39.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40.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B.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C.漱涤万物,牢笼百态                             D.徘徊于斗牛之间
41.下列加点的虚词跟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愚溪诗序》)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
C.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D.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
42.下列加点的虚词跟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文》)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B.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C.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祭十二郎文》)      D.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43.下列加点的虚词跟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  (《愚溪诗序》)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D.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祭十二郎文》)
44.下列加点的虚词跟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陈情表》)
A.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B.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C.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五人墓碑记》)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45.下列加点的虚词跟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愚溪诗序》)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B.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D.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
4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实词用法跟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祭十二郎文》)
A.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C.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
D.东流于潇水    (《愚溪诗序》)
4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实词用法跟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
A.故姓是溪为冉溪    (《愚溪诗序》)
B.(项伯)素善留侯张良    (《鸿门宴》)
C.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
D.舍相如广成传舍    (《廉颇蔺相如列传》)
4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实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得其尤绝者家焉    (《愚溪诗序》,以下均是)
B.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C.予得专而名也
D.合流屈曲而南
49.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C.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
D.临万顷之茫然  (《赤壁赋》)
50.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D.名之以其能    (《愚溪诗序》)
51.对句子“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诏书特别下达,授于臣郎中的官职,不久又蒙受国恩,任命我太子洗马的职务。
B.诏书特地下达,授予臣郎中的官职,不久又蒙受国恩,让我给太子洗马。
C.诏书特地下达,授于臣郎中的官职,不久又蒙受国恩,任命我太子洗马的职务。
D.诏书特地下达,拜臣郎中的官职,不久又蒙受国恩,任命我太子洗马的职务。
52. 对句子“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听臣的微小的志向,或许能够使刘氏侥幸地寿终。
B.听臣的微小的志向,使刘氏侥幸地寿终
C.许臣的微小的请求,或许能够使刘氏侥幸地寿终。
D.准许臣的微小的请求,或许能够使刘氏保全生命。
53. 对下列两个句子“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又不果来。”和“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 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去了汴州,你没能来成。
B. 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了汴州,你果真没有来。
C. 我幼年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好靠哥嫂抚养。
D. 我幼年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有哥嫂互相依靠。
54. 对下列两个句子“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和“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 大概它的水道很低,不可以用它来灌溉。
B. 因为它的水道很低,不可以用它来灌溉。
C. 可以染色,命名它,用它的功能。
D. 可以染色,因它的功能而使他出名。
55.  对下列两个句子“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和“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若我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现在这条溪单单看见我的愚蠢,为什么呢?
B.现在这条溪单单受了我的屈辱,为什么呢?
C. 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时却做出了与事理相违背的事情,所以再也没有像我这么愚蠢的人了。
D. 如今我遭遇了无法说出的道理,做出了与事理相违背的事情,没有人像我这样。
56.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称杜甫为杜工部, 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 ,分别是以官职、谥号、号来称呼人。
B.“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词有令父、令尊 等;称自己的母亲时,谦词有家母、家慈等。
C.古代男子年20行“冠礼”,女子年15行“笄礼”,以示成年,这时才能取“字”。
D.“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这是一幅写给60岁和70岁老人的寿联。
57.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兄弟之间用"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伯”表示最大,“季”表示最小。
B.我国古代对人的称谓有一些特殊的标志,如"从"表示外房亲属关系,"先"表示已去世。
C.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三种:王公年次记年法、帝王年号记年法、干支记年法。"淳熙丙申至日"采用的是年号干支合用记年法。
D.我国古代把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月末一天叫"晦"。
58.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农历清明前的四个节气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蜇、春分。
B.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C.古代授官叫拜、谪,降官贬官叫除、左迁。
D.按东、西、南、北、中的顺序,写出"五岳"的名称: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 。
59.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成语"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儒教、佛教、道教。
B.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炼石补天、衔石填海的神话人物依次是:伏羲、女娲、精卫。
C.我国古代造字有"六书"之说,"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引申。
D.古代的节日大多伴有一些民俗活动,如元宵节观灯,清明节踏青扫墓,重阳节赛龙舟。
60.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旧时文人的四大雅趣是琴、棋、书、画。
B."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柏。
C.我国古代五声音阶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宫、商、角、子、羽。
D.我国古代的十大古曲是: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 渔樵问答、胡茄十八拍、汉宫秋月、平湖秋月。
61.下列作品的作者正确的一组是
《国际歌》词   《复活》   《家》  《女神》
A.欧仁·鲍狄埃   阿·托尔斯泰  丁玲   郭沫若
B.比尔·狄盖特   列·托尔斯泰  丁玲   艾青
C.欧仁·鲍狄埃   列·托尔斯泰  巴金   郭沫若
D.比尔·狄盖特   阿·托尔斯泰  巴金   艾青
6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是历史散文的三个里程碑,其中《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体例是一样的。
B.律诗、绝句、词、曲在字数、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都有格律规定,都不能称为古体诗。
C.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D.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63.下列对联与人物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A.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苏东坡
B.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贺
C.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白居易
D.枫叶四弦秋,怅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屈原
64.下面四副对联,纪念的人物分别是(    )
①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②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③载酒江湖人比黄花更瘦,校碑阑槛梦随漱玉俱飞。
④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
A.司马迁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B.屈原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C.屈原  李白  李清照  杜甫
D.司马迁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65.下列有关文学体裁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指散文取材自由,不受时空限制,表达形式多样。“神不散”是指题材处理要凝练,突破口要集中。
B.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基本情节一般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C.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D.诗歌要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它的分行,主要根据不是节奏,而是诗的意思。
十四、名篇默写(20分,每小题4分)
6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仆,        ,       。
67.                ,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68.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
69.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70.客曰: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高二语文基础知识竞赛答案
一、语音
1、B    2、C    3、D    4、C    5、A
二、文字
6、A    7、B    8、D    9、C    10、C
三、选词
11、A  12. B  13. B  14. C  15. D
四、成语
16、D  17. A  18.C  19.D  20. D
五、语病
21、C    22、C     23、B     24、B     25、A
六、标点
26、A     27、C    28、D      29、D    30、C
七、连贯
31、D(一句强调的是“寸有所长”放在后面与下文联系更加密切,二句与上文先明媚,后阴沉相照应。)
32、B(①下文亦有“果真”二字,句式一致,②句与上文音律一致。)
33、B
34、(B,此句陈述的中心应是“佳作”,据此可排除AD两项,而C项前后主语不一,应选B项。)
35、C(①句“可贵、可塑”音节和谐,②句远近紧密对照。)
八、文言实词
36、C(自夸)37、B(停留)  38、B(提出不同意见)  39、D    40、D
九、文言虚词
41、C   42、B   43、A   44、D   45、D
十、活用句式
46、B   47、C   48、B   49、D    50、D
十一、文言翻译
51、C   52、C   53、B   54、B    55、C
十二、文化常识
56.D应是141岁老人
57.B"从"表示外房亲属关系
58.C谪是贬官,除是授官
59.A。B伏羲改为盘古,C引申改为假借,D重阳节登高赏菊
60.A.B柏改为梅,C子改为徵,D平湖秋月改为阳春白雪
十三、文学常识
61.C   62.A   63.C   64.C     65.C
十四、名句默写
66、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67、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68、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69、耳得之而为生,目遇之而成色
70、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语文
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庠序(xiáng)    迤逦(lǐ)      拮据(jié)   命途多舛(chuǎn)
B、蕴藉(jiè)      匹配(pǐ)          饥馑(jǐn)   咬文嚼字(jiáo)
C、流憩(qì)      险衅(xìn)          央浼(měi)   茕茕孑立(qióng)
D、付梓(xīn)    下乘(chéng)        岑寂(cén)   载欣载奔(zǎi)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
①现代化的北京城需要现代舞团,现代舞艺术更需要扎根于现代化的北京城,这已是无可    的事。
②这些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风貌的老照片,是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千辛万苦才        到的。最近,他决定举办一个小型展览。
③因此,地区合作、      和大量的双边援助是十分必要的。
A.质疑 收集 沟通    B. 质疑 搜集 勾通   C.置疑 搜集 沟通    D. 置疑 收集 勾通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俗话说,三人成虎,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B.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C.老中医医术精,医德高,家里门可罗雀,来请他治病的人不计其数。
D.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内容明确的一项是(   )
A. 国家自从明确了全国统一的“五一”“十一”放假日之后,中国的假日经济就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C.全球化经营已成为当今众多大公司的发展战略,而兼并则是它们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的重要手段。
D.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
5.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______。_______。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月州,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_________。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
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
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
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生命源泉的枯竭——水污染
水与空气、食品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人体的水分占体重的50%到60%,儿童体内的水分多达体重的80%,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3%,这3%的淡水中,可直接饮用的又只有O.5%。所以说,水是宝贵的资源:是生命之泉。
但目前水污染相当普遍而又严重。“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这些物质包括农药、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有毒物,致病微生物,各种废弃物和放射性物质等。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是未加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医院污水。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我国70%以上的河流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长江沿岸每年排入的污水高达200亿吨,部分支流出现藻类大量繁殖的“水华”现象,沿岸的一些城市已不能直接取到符合标准的饮用水。环保专家发出警告,如果再不及时保护,十年内长江就可能变成第二条黄河。今年年初,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专家组,对黄河水污染的状况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此外,湖泊和海湾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就是地下水也难逃厄运。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可以引起传染病的蔓延。医务人员曾经发现,江苏省兴化县患伤寒病的人竟占全县总人数的万分之一,患者多是中小学生和青壮年。据调查,其中因喝生水而引起伤寒病传播的人占75%以上。这一事例说明,水污染可以导致伤寒这一类疾病的产生和传播。污水中的汞、镉、铬、铅等金属化舍物更危险,它们进入人体后造成慢性中毒,一旦发现就无法遏止。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世界上有70%的人喝不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现在世界上每年有15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死亡原因大多与饮水有关。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每天有2.5万人由于饮用污染的水而得病或由于缺水而死亡。
水污染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损失和影响。2004年沱江被四川化工厂排放的污水污染。下游内江市停水持续26天,逾百万人受影响,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2005年吉林石化发生爆炸,危害人体健康的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2006年二三月间,白洋淀再次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当地渔民损失惨重,“华北明珠”白洋淀风光不再,游客寥寥。
现在,治理水污染已成了人类生死攸关的大问题。治理水污染,一定要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6.下列不能作为“水污染相当普遍而又严重”依据的一项是( )
A.水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要素,然而占地球水资源总量3%的淡水资源中,只有0.5%可以直接饮用,比例很低。
B.包括农药、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在内的大量污染物排人河流,导致我国目前70%以上的河流遭受不同程度污染。
C.长江部分支流出现藻类大量繁殖现象。专家警告,长江将有可能变成第二条污染严重的黄河。
D.经过对黄河水污染状况的分析,发现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
7.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未加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医院污水大量排人长江,沿岸城市已不能直接取到符合标准的饮用水。
B.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等可以引发传染病,导致伤寒这一类疾病蔓延。
C.污水中的金属化合物进入人体后造成的慢性中毒很难发现,发现时已经无法治愈了。
D.据调查,世界上有70%的人喝了受到污染的水,致使每天有2.5万人得病或死亡。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江沿岸每年排入的污水高达200亿吨,已经丧失了自身水体功能。
B.受河流污染的影响,海湾和湖泊的污染也相当严重,有的地方连地下水都不能饮用。
C.水污染相当普遍而又严重,原因之一是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D.水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长此以往,许多地方优美的自然风光将不复存在。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新罗国君死,诏拜侍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费。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
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者惟两京耳”。宪宗褒美。乃拜晋慈隰州观察使,封武阳郡公。
阅岁,自陈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帝从之。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身往劝督。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亡三千斛,丹曰:“吏岂自费邪?”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丹解官待辨。会卒,年五十八。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大和中,裴谊观察江西,上言为丹立祠堂,刻石纪功,不报。
宣宗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孰第一?”周墀对曰:“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 乃诏观察使上丹功状,命刻功于碑。
(节选自《新唐书?韦丹传》)注:畀 (bì):给,给以。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 孤:幼年丧父      B.始城州,周十三里 城:构筑城墙
C.法废人慢,当济以威 济:严厉惩处        D.与若期一月还之 期:约定时间
10、下列各组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裴谊观察江西,上言为丹立祠堂         子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         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C.乎民贫自鬻者,赎归之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D.若恃权取于仓,罪也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韦丹“助民安居”的一组是(    )
①民贫自鬻者,赎归之      ②教种茶、麦,仁化大行    ③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
④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    ⑤免半赋,徐取其偿       ⑥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丹为人率直,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旧例规定,凡出使外国,朝廷赐下州县官员名额,卖出后充作资费,韦丹认为费用应有朝廷支付,不可卖官求钱。
B、韦丹认为法令废弛会导致人们对它的轻视,因而主张严惩谋反的刘辟;对所治三州,认为并非要害之地,不必多花费国家钱财,不如划归河东管辖。
C、韦丹对贪污现象仔细核查,责之甚严。仓库主管十年间侵吞粮食三千斛,韦丹抄没其家,查得实据,下令一月之内如数补还,保住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D、韦丹去世之后,裴谊建议为他设立祠堂,刻石记功,当朝宰相也认为他的功德使江西老幼思之不忘。皇上于是下令观察使上报韦丹的功绩并刻碑表彰.
第Ⅱ卷(114分)
四、(30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及文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2分)
(4)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2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  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  卧听南宫清漏长。
注:长信,汉代有长信宫,成帝时班婕妤在长信宫中苦闷寂寞,作了许多诗歌以自伤。
(1)诗题为“秋词”,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作用是什么?(3分)
(2)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 (3分)
15、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14分)
(1)《堂吉诃德》是        (国名)的一部世界级的经典小说,其作者是              。
(2)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 ____ 。(王勃《滕王阁序》)
(3)            ,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4)子曰: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
(5)木欣欣以向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孟子曰:民为贵,                 ,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7)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论语》)
(8)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
(9)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10)         ,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老子》)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5分)
夜深还照读书窗 
灯下读书,想起宋人刘子军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不觉怆然。现在已经很少有闲人读闲书的闲情了。明月不知人已去,依旧来照,已不再是读书窗。就是读书,也不再有“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的情致。都市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成了昏黄的一片,遥遥地挂在天边,印刷体加洋装封皮也不像线装书那样可以握成一卷,更不像线装书那样容易抚慰焦躁的心境,不拿笔记本与卡片纸是不能记忆这纸上的意思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法在今天大概是考不中文凭的,换作了今天,他一样只能在灯下操起放大镜,一字一字地寻章摘句。
现代人从小读书,说来比古人多得多。据说孔子“学富五车”,以竹简折成铅字算来,他肚子里也不过就是三本两本。杜甫所谓“读书破万卷”,万卷其实是夸大而言其多。现代人又何止读万卷书?可是现代人既成不了哲圣也成不了诗圣。本来,读书并不在多寡,知识未必是智慧,但现代人一切都需要折斤掰两拿计算器来估量价值,加上“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读书观,读书已沦落到和木匠磨斧头,裁缝理针线没什么不同的境地。《朱子语类》云:“学须先理会那大底,理会得大底,将来那里面小底也自然通透。今人却是理会那大底不得,只去搜寻里面小小节目。”只这“大”、“小”之分中便有个读书真意在,“大”不是肚皮里可以车载斗量的知识,而是心灵中无可计算的智慧,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心智的滋养。  伏案苦读细啃书,记得公式,背得数字,每到领悟处不禁长嘘一声,是书生苦事。这时犹如爬山,一山放过一山拦,攀登时想的是文凭、是课题、是职称、是经世致用,“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和“功名如探囊取物耳”是一回事,书中文字被读成肚里知识。品茗呷酒漫读书,心与书通,忘却经营生计、案牍文字,每到会心处不禁抚掌,是赏心乐事。这时虽人问书中所言何事均浑然忘却,但书中意味则如盐化水中,时时在心头提撕点拨,让人自省,催人自觉,于是书中文字化为心头素养。
诚然,时代在变,社会在变,文人那点闲情也许已不合时宜了。不过,如果能在电话铃声、汽车笛声、机器轰鸣声中留下一小片安静,让人体味闲读书、读闲书、读书闲的滋味,如果能在霓虹灯光、白炽灯光、探照灯光中给明月留下一点缝隙,让它来淡淡地照一照读书人的书案书窗,似乎也还能给人一线安慰。在连叹息都没工夫的岁月里,人怎样才能将知识转为智慧?其实,读书仿佛旅游,人何必处处拍照留影,处处题“到此一游”,那山水溪石林壑松风在心头留下些快意,残存半分温馨,让人回想起来就忘却了尘世的疲惫与困惑,这不也就够了么?
16.第2自然段中,“只这‘大’、‘小’之分中便有个读书真意在”,这里的(6分)
①“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读书真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认为目的不同,读书的方式就不同。请根据第3自然段的内容对读书的方式加以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8.“文人那点闲情也许已不合时宜了”。从全文看:(5分)
“不合时宜”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运用题(9分)
19、请给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16个字以内。(4分)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名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4093米的蓝天之下。这是人类首次登陆南极内陆冰盖之巅。
标题:                                                                     。
20、请根据下列语句,给“博客”下定义。要求:必须为单句,语序合理,不得丢掉语句中的信息(可增删词语)。(5分)
①博客是一种简便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
②博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在不断更新。
③博客能通过评论等形式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
④博客能提供符合通用标准的内容提要。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转身”有下列意思:转动身体,改变方向;借指时间极短。转身,本是一具体动作行为,但蕴含其中的或许是处事方式的转变,或许是人生态度的转变,或许是事物发展情态的转变…… 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说:“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歌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就变成毛衣……”
关于“转身”,你有哪些感触和思考?请以“转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套作,不抄袭。
参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D (梓zǐ;载zài)
2.C 置疑:怀疑(常跟否定词连用),质疑:提出疑问;搜集: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花费一定心血),收集:使聚集在一起;勾通:勾结连通(贬),沟通:使两方能通连。
3.D A. 三人成虎:谣言一再重复,便能蛊惑人心B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C门可罗雀: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D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和不可磨灭的言论。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
4.C A:语序不当,应为“自从国家明确了”;B:主谓搭配不当;D:“低一倍多”语病题出现数量增减的句子要注意:数词有确数、概数之分,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最低”“超过”一类词。此外,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
5.C 综合来看,几个句子的中心议题是“修辞学中的示现”,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排序,第③句中的“后来”,照应前文的“本是”, ①是对③具体阐释,④⑤②是总分结构,⑤照应后文的“同追述的示现相反”,也可用派出发, 根据“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判定前面一句是⑤,AD两项排除,⑤句前是④;④句是总述句,后三句分别阐述“追述的”、“预言的”、“悬想的”,故②句应在⑤后。④⑤②排列的有BC选项,也可排除AD选项。例举杜甫诗句是为了说明“修辞手法”,根据语感,顺序应为③①,由此可选C。
二、(9分,每小题3分)
6.A(A项说明可直接饮用的淡水资源稀缺而宝贵,并非污染所致,答非所问。)
7.B(A项中应是“一些”城市;C项中“很难发现”的信息与原文不符;D项中“得病或死亡的原因并非都是喝了受污染的水”)
8.A(A项推断不正确,原文信息不能推知长江“已经”丧失水体功能;B项由地下水难逃厄运推知;C项由治理水污染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推知;D项由“华北明珠”白洋淀已经污染等信息推知)
三、(共12分,每题3分)
9、 C 济:应为补救、帮助。
10、 B( A.“为”:前一个“为”,介词,替、给的意思;后一个“为”,在疑问句句末,表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呼应,译作“呢”。 B.“所”:所+动词=名词,组成“所”字结构,“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C.“之”:前一个“之”,人称代词,代“民贫自鬻者”;后一个“之”, 主谓之间。D.“于”:前一个“于”,介词,从; 后一个“于”, 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11、D ③是说韦丹整顿吏治;⑥是论韦丹功劳。①②④⑤都是表明韦丹“助民安居”的,D项符合要求
12、C(查核结果,侵吞三千斛粮食的乃是“权吏”,盖勋是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而这些权吏最后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
四、(24分)
13、(10分)
(1)按照过去的典章制度(旧例),使臣出使外国,朝廷赐给他十个州县的官职,让他将这些官职卖出以得到出使的费用。(“故事”“官”译对各得1分,大意对1分)
(2)所以圣人不希望照搬古代那一套,不墨守成规,研究当世的事情,从而给它准备相应的措施。(“修”“常可”译对各给1分,大意对1分)
(3)孔子说:“多责备自已,少责备别人,这样做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厚”
“远”译对各得1分)
(4)百姓想要的东西就设法为他们积聚,百姓厌恶的东西就不要加在他们身上,如此而已。(“与”和所字结构译出各得1分)
14.(6分)
(1)诗中的环境和所抒写的景象都暗合“秋词”的要求,井边梧桐、深秋黄叶、秋夜冷霜、熏笼玉枕。(1分)作用:渲染、烘托气氛,奠定感情基调。(2分)
(2)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1分)前三句写景,多重铺垫,后一句写人,水到渠成;借凄冷的深秋夜景、凄清的漏声表达出宫女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孤单寂寞、凄清黯淡的情怀。(2分)
15.(14分)(1)西班牙 、塞万提斯;(2)秋水共长天一色;(3)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4)曲肱而枕之、于我如浮云;(5)泉涓涓而始流;(6)社稷次之。(7)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8)亲戚畔之。 (9)富贵不能淫。  (10)胜人者有力、不失其所者久
五、16-18题(15分)
16.①心灵中无可计算的智慧。(2分)②肚子里车载斗量的知识。(2分)③滋养心智。(2分)
17.①为博取功名而伏案苦读。(2分)②为滋养心智而披卷漫读。(2分)
18.①现代都市的生活让人们连叹息的工夫都没有了。(2分)②人们更多是为文凭、职称等功利目的而读书。(2分)(学生展开论述较好1分)
六、(9分)
19、请给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4分)“中国科考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至高点”或“五星红旗飘扬在南极内陆冰盖至高点”。
20、博客是一种内容按时间排列,并且不断更新,能通过评论等形式实现作者与读者交流,提供符合通用标准的内容摘要的网站管理系统。(5分)
七、(60分)

文言文译文:
韦丹字文明,京兆府万年县人。幼年丧父,师从外祖父颜真卿读书。顺宗做了太子,他以殿中侍御史的身份被召去成为舍人。新罗国的国君去世,皇帝诏令任命他为侍封郎中前往吊唁。按照过去的典章制度,使臣出使外国,朝廷赐给他十个州县的官职,让他将这些官职卖出以得到出使的费用。韦丹说:“出使外国,对于资费上的不足,应该向朝廷请求,怎么能够卖官得钱?”他列出所应开支的费用上奏,皇帝命令有关主管部门拨付给他。
韦丹还朝作了容州刺史。他教导百姓耕种纺织,禁止懒惰游乐,兴办学校,对于因贫穷而卖身为奴的百姓,将他们赎出并让他们回家,严令官吏,不允许把他们抢掠来作为奴隶。开始兴建州城,城墙长三十里,屯田二十四处,教百姓种植茶树、麦子,仁政教化得以广泛实行,朝廷用谏议大夫的官职征召韦丹还朝任职,韦丹以正直闻名。
刘辟反叛,议政的官员们主张放过他不加讨伐,韦丹上奏,认为“在孝文帝时代,法令废弃,人们轻忽法令,应当用威慑手段来救此危局,现在不讨伐刘辟,那么朝廷能够管辖的地区就只剩下京地长安和东部洛阳这两京了。”宪宗皇帝褒奖赞扬了他,封他为晋慈隰州观察使,封为武阳郡公。
过了一年,自己上奏朝廷说所管辖的三个州,并非要害之地,不值得设置这么一个职务,为国家(节约)费用,不如让它隶属于河东郡,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将他调任江南西道观察使。韦丹计算着家里的人口接受俸禄,余下的都交给官府。他罢免了八个州多余的官吏,收缴这笔钱财(交还朝廷)。起初,百姓不懂得建造瓦屋,都是用草盖屋顶,用竹子做屋椽,如遇长期干燥则易突然烧毁。韦丹召来工匠教他们烧制砖瓦,把这些建筑用的材料聚放在场上,根据制造它们的费用定出价格,不要赢利。有能力建造瓦屋的百姓,从官府领取木材砖瓦,可以免除一半的赋税,以后慢慢地归还欠款。逃亡没有回来的,官府替他们盖房;因贫穷无力建瓦屋的百姓,则给予他们钱财。韦丹亲自前去勉励和监督。韦丹又建立了南北两个市场,建造军营来驻扎军队。年中大旱,韦丹广泛征召百姓做工,给予优厚的工钱,给他们食物。有一个官吏主管粮仓十年,韦丹审察库存的粮食,少了三千斛,韦丹说:“难道这个官吏能够自己耗费如此之多的粮食吗?”查抄登记他的家产,得到了全部的账目,竟是当权的官吏强取的。韦丹就召集这些官吏说:“你们仗着权势从官仓强取粮食,这是犯罪,我和你们约定一个月的时间归还这些粮食。”这些官吏们都叩头谢罪,到了限期没有一个敢违约的。有一个兵卒违反了法令被判了死刑,韦丹没有处死他,把他释放了。他离去后,上诉状告发韦丹违法,皇帝下诏将韦丹解送官府等候处理。就在此时,韦丹去世了,终年五十八岁。查验兵卒告发的罪名,都不符实,韦丹为政的功绩就更加显著了。大和年间,裴谊任江西观察使时(或视察江西后),上书请求为韦丹建立祠堂,并刻石记功,没有得到批准。
宣宗读《元和实录》,看到韦丹政绩突出,有一天与宰相谈论道:“元和年间,治理百姓谁是第一?周犀回答说:“我曾任江西太守,韦丹功绩卓著,恩泽施及八州百姓,死后四十年,无论老幼对他仍思念不忘。”皇上于是下诏让观察使上报韦丹立功的情状,命令将他的事迹、功勋刻在石碑上。

高二第四册语文期末复习(二)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2.欣赏小说的主题、人物描写技巧和结构。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步骤
一、阅读能力培养释要。
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主要是指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人物描写技巧和结构。《药》《项链》《陈奂生上城》的主题一向见仁见智,需要认真把握。几篇课文的人物描写技巧十分高明,《药》《项链》的结构十分出色,都值得仔细学习。
非文学作品的中心意思往往以明确的语言直接表达出来,或者可以通过归纳判断来提取。而小说的主题融合了多种意义,包括情感意义、审美意义、形式意义等,更依赖于读者的直觉感受和体悟。
小说的主题,首先应该到题材中去寻找。题材中蕴含着主题,是主题分析的重要材料和依据。鲁迅的小说《药》以茶馆主人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治病的故事为题材,意在揭示封建制度下人民受统治阶级麻痹毒害而陷入愚昧和无知,革命者为了解放民众而献出生命,民众不但不理解他,反而还吃他的血。这样,题材的意义就不仅揭示民众的麻木不仁,而且说明资产阶级革命者的悲哀。如果小说中被杀的不是革命者而是一般人或是普通强盗,那么主题就会是另一种了。
除了题材,小说的叙述角度、结构和语言等,都与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分析主题时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相同的题材,采用不同的结构、语言和叙述角度,主题也会有所不同。
分析小说的主题,还必须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如果对一部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以及它的时代背景缺少了解,那么很难获取小说的真正内涵和主题。联系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农村社会生活,就有可能正确揭示《陈奂生上城》的主题。否则,陈奂生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带点阿Q相的农民而已。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创作个性和情采风貌等,也有助于理解他的小说的主题。我们了解鲁迅的创作意图,就能顺利理解《药》的主题。
此外,分析小说的主、题,要注意运用我们的知识和艺术素养。小说主题的获取是作者和读者双向运动的结果。小说主题的正确获取,需要读者的努力。从一定角度看,读者不是主题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题创造的参与者。
一般说来,小说的主题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要注意对小说主题模糊性和多义性的分析,了解小说的内容与形式如何导致了主题的模糊。对这类小说,如果仅用一元主题来分析,或在几种意义中硬行选取一种意义来说明主题,都是不可取的。要引导学生认识和体悟小说主题的多义性,  以真正把握小说,并获得艺术上的享受。
二、基础知识聚焦
(一)文学常识
1.莫泊桑(1850—1893)  被誉为19世纪世界短篇小说巨匠。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英泊桑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母亲醉心文艺。后在福楼拜亲自指导下练习写作。他以《羊脂球》(1880)一跃登上法国文坛。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1883)、《俊友》(1885)、《温泉》(1886)和356篇中短篇小说。
2.高晓声  1928年生,江苏武进人。50年代开始创作,已出版《李顺达造屋》《七十九小说集》《高晓声八O小说集》《高晓声八一小说集》《陈奂生》《觅》《新娘没有来》等小说集与长篇小说《青天在上》《陈奂生上城》。高晓声擅长描写农村生活。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战术》《种国大户》《陈奂生出国》等)反映农民陈奂生的人生历程。“上城”为其生活带来转机,“包产”使他找到归宿,“出国”则标志着他走向成熟。从这个人物的“人生三部曲”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农村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广大农民艰难行进的身影。
3.巴尔扎克  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1829年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二)词语集解
1.蹩进:躲躲闪闪地走进。
2.阳文:某些器物上所刻的笔画凸起的文字或花纹,与笔画凹下的“阴文”相对。
3.攫取:掠夺。
4.黯淡:暗淡。
5.板滞:呆板,停止不动。
6.竦然:惊惧的样子。
7.惆怅:伤感;失意。
8.自惭形秽:看到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羞愧。
9.寒伧:同“寒碜”①丑陋,难看②丢脸,不体面③讥笑,揭人短处,使人失去体面。
10.丰韵:同“风韵”,优美的姿态(多用于女子)。
11.招致:①招收;搜罗(人才)②引起(后果)。
12.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不说话。
13.忐忑忐忑:心神不定。
14.冷若冰霜: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态度严肃,使人不易接近。
15.逆来顺受: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
16.逆情背理:逆背常情伦理。
17.恬退隐忍:恬然退去,默默忍受。
18.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三)小说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它是通过题旨表现出来的东西,是小说在其展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思想内容的集中体现。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是头脑中先有些人物形象在活动。如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人物触动了作家的创作灵感;于是,作家在把握人物性格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设计情节——人物是怎样行动的,环境——人物生存的空间,即在怎样的情境下人物才这样做。在人物形象身上,往往寄寓着作家的人生理想和创作意图,传达出生活的本质;而这三者——人物、情节、环境——又无一不是为主题服务的。由于有了主题的统帅,使小说的各个部分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说,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因此,在分析小说的主题时,首先要从人物、情节、环境出发,进行认真的考察。例如分析《祝福》的主题,我们首先把握住祥林嫂这一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善良、质朴、顽强,却又被压迫、被愚弄以至于被迫害。再看看祥林嫂生存的环境——封建礼教统治下的黑暗社会,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人物是怎样行动的——一步步被迫害致死。通过这一系列的综合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作品的主题: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其次,还得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小说的动机。
法国批评家丹纳说过:“自然界有它的气候,气候的变化决定了这种那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了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一个优秀的作家,他的心永远是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的,他随时受到当时社会的气候影响,并用饱蘸感情的笔把它传达出来。因此,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对于正确理解作品的主题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例如《夜》,写于 1927 年,当时的时代背景是:蒋介石叛变革命,突然从背后对共产党和革命的群众举起了血淋淋的屠刀,进行残酷无耻的杀戮,革命遭到了挫折,人民经受了苦难,全国处在一片血雨腥风之中。了解了这些,对于小说中的环境、情节、人物所透露出来的思想的理解不就更明晰、更正确了吗?
同样,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是我们正确理解小说的一把钥匙。一般说来,小说创作出来后,就本再属于作家,而属于整个社会。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离开作家的创作意图去随便图解、任意发挥,如果这样做,那将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是不会得出真正的结论的。
二、单元测试
(一)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寒伧(chen)    窸窣(sū)     蹩(bié)进    瘐(yǔ)死
B.省(xǐng)悟    玷(diàn)辱   执著(zhù)    搭讪(shàn)
C.打烊(yáng)    攫(jué)取    赝(yàn)品    誊(téng)写
D.逡(qūn)巡     着(zháo)落  租赁(lìn)     肩胛(jiǎ)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冠冕堂皇    贪脏枉法    佳肴    气概
B.不辍劳作    满盘皆输    竦然    肴馔
C.莫名其妙    殉私枉法    踌躇    憔悴
D.出奇致胜    不翼而飞    刻薄    苦脑
3.分别给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选择正确答案
①鉴赏    (    )
A.鉴察    B.鉴定    C.鉴戒    D.鉴别
②悉心    (    )
A.细小    B.全、尽    C.了解    D.熟悉
③深省    (    )
A.省悟    B.检查    C.探望    D.问候
④鄙薄    (    )
A.粗俗    B.谦词    C.轻视    D.边远之地
4.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①吃了么?吃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
②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③他这贼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④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
A. 第一个“运气”是动词,意动用法,第二个是形容词。
B. 第一个“可怜”是夏瑜对阿义说的,意思是说阿义替大清卖力,听不懂我的启发教育,麻木可悲。
C. 第二个“可怜”是花白胡子的误解,认为夏瑜要取得阿义同情。
D. 第一个“运气”是使动用法,这种活用有利于表现康大叔骄横狡诈的特点。
5.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 “义哥是一手好拳脚,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B. 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C. 他愉快地划着快步,像一阵清风荡到了家门……
D. 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6.根据语境,填人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    ,搭赸着走开了。
A.但又不愿得罪他        B.只是不好意思说
C.但又立刻堆上笑        D.只得装出满脸笑容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又叹了口气,想动身凯旋胜利回家。
B.陈奂生也顾不得卫生不卫生,就喝双手捧起的龙头流下的水。
C.这是一件小事情,但对我却有很深的印象。
D.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
8.从下面句子中找出语句内部逻辑顺序正确的一项
A. 住宅的寒伧,家具的破旧,墙壁的黯淡,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B. 她一向就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
C. 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了解她,认识她,爱她,娶她。
D. 由于伤心、困苦、悔恨、失望,她常常整天整天地哭。
9.下列各句对文章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 《药》一文中的华老栓是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作者既同情他的不幸遭遇,又批判他的愚昧落后。
B. 《项链》中的线索是借项链一戴项链一丢项链一赔项链一发现项链是假的。
C. 《陈奂生上城》一文中县委书记吴楚的形象塑造着墨不多而又不落俗套,作者深刻地批判了他那种官僚主义作风,是文中的反面典型。
D. 《守财奴》中的矛盾冲突时缓时急,充分刻画了葛朗台翻来覆去的自我表演,揭露了一个卑鄙的灵魂。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孔乙己》《故乡》《社戏》《药》《祝福》《一件小事》均出自小说集《呐喊》。
B. 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项链》刻画了一个醉心于奢华的小资产阶级妇女玛蒂尔德的形象,辛辣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我的叔叔于勒》通过一对小资产阶级夫妇对亲兄弟的态度变化,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世态炎凉。
C. 高晓声,我国当代作家,短篇小说《陈奂生上城》《李顺大造屋》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D.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连续创作的九十六部小说的总称,它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贪婪、卑鄙、丑恶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二)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宠  物
[香港]  金力明
正像是一个饿疯了的老鼠钻进了厨房,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梅珊被一家餐馆雇用了。
要让一个饿得像梅珊那样精瘦的人做到不吃厨房里的东西是相当困难的。她不像那些肠肥肚满的男厨师般腰健体壮。可是为了不至于丢职,她仍然极力地克制着这种并不是食欲,而完全是为了保持体力的生理需要。
“哦,别丢了它,把它们留给我罢,我家里养着些兔子和猫哩。”
当她看到一些新鲜的菜叶和刚被割下的鱼头鱼尾,就要扔进垃圾桶时,她还是忍不住开口了。
不久,那些在同一厨房工作的厨师们便全都知道,这个新来的厨师助手竟是个家畜的爱好者。因为她留起了不少该丢的东西,并每天都把这些新鲜的垃圾带回家去。从她所择留的弃物中可以看出,她家不仅有鸡、有猫、有兔,甚至还有至少两条以上的狗。只是她从来没有和人说过她住在哪里。
这是个晴朗的周末。春日的风,一种撩人的风,到处吹着,像是要催人多生出一些发来,多生出一些脚趾和手指。厨师中那位最年幼的,尚未婚娶的全忠忠便信步到了郊外。有了几个月的接触,他已知道那女厨助的住区范围,只是,尚不知具体的街道和门牌号码而已。
好在这一住宅区并不太大,他一边溜达,一边张望,来回地在那一带兜着圈子。忽然,他心里一亮,因为他发现在一个破烂的后院里,晾晒的正是梅珊昨日穿过的那件花衬衣。于是,他便犹犹豫豫地站了下来。
“哦,请问梅珊在家么?请问梅珊是不是住在这里?”
既然能找到这里,全忠忠当然有绕到前面去敲门的勇气。于是他便一边叩着门,一边发问着。
“就来了,哦,就来了……可是,先生,您是……”
只见一位老妇人出来应门了。
“我是和梅珊一处做活儿的,今天正巧路过这里。”
“哦,请进吧,请进。梅珊去邻居家借火了。才发现火柴用完了。家里无法生火,还等着她做饭呢。”
“哦,没关系,不用客气,我知道梅珊养着不少宠物,我是顺便想来看看那些可爱的小动物的。”
“小动物?可是……没有啊,我们家里连人都养不活,哪还有心思养什么宠物。”
正说着,梅珊的欢笑声已从后院传来。
“嗯?是么……长得什么样?”
只听她放轻了嗓音向一些正在向她报告的孩子们打听着。
“漂亮极了,姐姐,只是肥了点。瞧,有这么肥。”
“他的衬衣真挺哩!”
厨师端坐在前厅一把最好的椅子里。正捧着喝那老妇人为他现泡的一杯怪味四溢的茶。直到梅珊出现在门口,并笑着向他介绍,那位老妇人是她的母亲,而那些七长八短,正围着她,跟着她转的孩子,都是她的弟弟、妹妹时,这位年轻的厨师才知道,什么是迷穷苦的梅珊真正的宠物。
11.题目“宠物”在小说中具有双重含义,它们指的是什么?
答;表面上指                 ,实际上指                   。
12.小说以“宠物”为题,其作用是什么?
13.小说通过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作品进行了哪
两方面的对比?
答:(1)以                     和                      对比;
(2)以                        和                      对比。
14.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A. 把梅珊的弟妹说成是“真正的宠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不如宠物的社会现实。
B. 梅珊为了不至于丢职,极力克制“生理需要”,揭露了餐馆老板对雇员的残酷剥削。
C. 作品生动地刻画了梅珊穷苦、善良、刚强、乐观的性格,反映了穷苦人的美好心灵。
D. 梅珊谎称家里养了许多宠物而把餐馆的“新鲜垃极”带回家,或多或少暴露了她爱虚荣的弱点。
E. 以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是作品的一大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
(一)
1.A(B.著—zhuo  C.烊—yang  D.着—zhuo)
2.B(A.脏—赃  C.殉—徇  D.致—制  脑—恼)
3.①D  ②B  ③A  ④C
4.A  5.C  6.C  7.D  8.B  9.C  10.A
11.兔猫鸡狗等动物    梅珊的弟妹
12.(1)简洁醒目,发人深思  (2)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         (3)构成对比,突出主题
13.(1)饿得精瘦的梅珊    肠肥肚满的厨师  (2)作为宠物的兔猫鸡狗    被作为宠物的弟妹
14.A C D
高二第四册语文期中复习(三)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
2.积累词汇,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步骤
一、阅读能力培养释要。
本单元由两篇古代文言散文与两篇古代文言小说组成,学习目的是培养文言散文和文言小说的欣赏能力。
欣赏本单元的两篇古代文言散文,与高中第三册第六单元的学习要点一样,还是要从立意、形象、语言方面入手。《逍遥游》的哲学思想比较深奥,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
本单元两篇古代文言小说的特点在于创作方法的浪漫主义。所谓浪漫主义,不是按照现实生活本来的面貌反映现实生活,而是运用丰富的想像和夸张的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学习《促织》《柳毅传》要探究作者何以有此想像,表达了什么情感,什么愿望。要联系历史背景,想想现实生活是怎么样的,就可以明白作品中的想像包含什么情感和愿望了。
二、基础知识聚焦
(一)文学常识
1.庄子(约前369—前286)  著名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2.袁宏道(1568—1610)  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他与兄宗道、弟中道并有才名,人称“三袁”。“三袁”中他的名声最高,是“公安派”领袖。为政颇有政绩。他的文学主张受李贽影响,反对前、后“七子”复古、拟古之风,认为文学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推崇民间通俗文学。在“公安派”中,他的诗论最激烈,文学成就也最高。著作有《袁中郎全集》。
3.蒲松龄(1630或1640—1715)  清朝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南)人,出身商人家庭,早岁即有文名,但屡试不第,至71岁方为贡生,长期穷愁潦倒,以教书为业。一生著作很多,诗、文、词、赋、戏曲、俚曲等均有佳作,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为其代表作,艺术成就达到古代文言小说的高峰。另有《聊斋诗集》《文集》等。
(二)文言文阅读知识指要
1.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考查,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考查考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历年高考都有辨别译文正误进行选择或直接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前一类型为客观性试题,是考查学生对原文理解得是否准确的能力,这种类型的试题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出现;后一种类型为主观性试题,不仅考查学生对原文的理解,而且考查学生的表述能力,难度更大些。
文言文的翻译尽可能以直译的为主,实在难以直译的可辅以意译。在翻译过程中要认真阅读原文,领会全文大意,理清层次,把握中心,使之对全文做到心中有数。要将自己所掌握的文字、词义以及文言句法、词法等基本知识,灵活地运用于文言文的翻译中。同时要注意字字落实,除了个别失去意义的文言虚词外,文言实词也要对号入座;还要明了词的古今意义、现为复音词古为单音词的现象。译文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准确、通顺,合乎原文的旨意和语气。
2.文言虚词的用法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兼词,有人把代词也归入虚词。相对于实词,虚词的数量较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近几年的高考几乎年年有对虚词的考查,且呈稳定趋势,但仅限于常见虚词和一般用法。例1991年考了“因”的意义和用法;1992年考了“其”的意义和用法,考“相”“见”二字(在阅读中);1993年考了“以”字;1995、1996年又分别考查了“以”和“因”“乃”等。结合1999年《考试说明》,本单元要掌握以下六个虚词:“所”“者”“安”“何”“故”“且”。
学习文言虚词要注意几点:
(1)要分清虚实。有些词既是实词又是虚词。例:“顾”义为“但”(虚),又义为“回头看”(实);“以”义为“把”(虚),又义为“认为”(实)等。
(2)要注意一词多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例“安”可用作疑问副词,也可用作疑问代词等。
(3)要善于比较。有些文言虚词沿用了下来,古今用法一样;有些用法已完全消失。
(4)要善于归类。对一些作用和用法相同的虚词归在一起区别对待,例“安”“何”都可用作疑问副词、代词,要注意区别用在什么样的句式中。
(5)要注意一些合音词(兼词)的用法。
3.文言文正确把握文意
高考文言文阅读一般都是选用一段课文上没有见过的文言文来出题。答好文言文的关键是读懂原文,把握文意。
读懂原文最重要的是理解实词的意义。在高考试题中,不仅对实词意义的解释要考它,大多数语句的翻译也要考它。因为实词里有一词多义的问题,有古今异义的问题,有通假字的问题,还有词类活用的问题,辨析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正确把握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呢?主要有三种方法:
(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确定实词在句中的正确词义,最要紧的是“根据上下文”。一个词一般有很多种意义,只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它的意义才是确定的。所以一定要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来考查,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2)注意省略的问题。文言文行文简洁,省略很多。从成分上说有省主语、省谓语、省宾语、省兼语、省介词等。从省略方式上说有承前省和蒙后省,主要是承前省。阅读时,省略了什么成分,要根据上下文弄清楚,否则就会产生误解。
(3)要善于利用题目、选项。在高考试题中,有很多题目都是三个正确的,一个错误的,其正确的选项实际起到了疏通字句的作用。只要把那项错的找出来了(错的往往比较明显或以前学过),其余的就可以当注解、翻译来看。对文意的叙述这类题,也可以这样利用。
二、单元测试
(一)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北冥(mǐng) 瓦釜(fǔ)    应(yìng)举    觞(shāng)客
B.泠(líng)然  靓(jìng)装  猾黠(jī)       裨(bì)益
C.不啻(chì)   稿(gǎo)葬  栉(zhì)比      神祇(qí)
D.妍媸(chī)   夭阏(yú)   蔀(bù)屋       坳(āo)堂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蓬蒿    荇藻    讴者    檀板
B.迂纳    峦壑    拘退    卓异
C.觑欷    缱绻    翕僻    觇视
D.交衢    矜鸣    惭怍    避匿
3.下列加点字“中”读音和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又劣弱不中于款
B.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C.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D.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
4.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因责常供              ②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B.①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②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
C.①不能鉴听,坐贻聋瞽    ②命坐于灵虚之下
D.①成妻具资诣问          ②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
5.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姑俟异日观
B.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C.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D.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6. 下列各句中都有表时间概念的词语,按照所表时间的长短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②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
③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④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
⑤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A.⑤①④③②    B.①⑤④③②
C.⑤①③②④    D.⑤①④②③
7.下列句子均有词类活用现象,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昂其直,居为奇货。
②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
③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④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⑤樽罍云泻
⑥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
⑦旬余,杖至百
⑧景从云合,而见一人
⑨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④/②③⑤/⑥⑦/⑧⑨
C.①③/②⑨/④/⑤⑧/⑥⑦    D.①⑤/②③④/⑥⑨/⑦⑧
8.选出下列各句均有通假字的一项
①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②旬有五日而后反
③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④不能鉴听,坐贻聋瞽
⑤而征一国者
⑥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9.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②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③时有宦人密侍君者,君以书授之
④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
⑤南冥者,天池也
⑥贱妾不幸,今日见辱问于长者
⑦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⑧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A.①③/②⑥/④⑤/⑦⑧    B.①/②③/④⑦/⑤/⑥⑧
C.①/②④/③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庄子》为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及其门人与后学所著。特点是善用寓言设喻说理,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B. 《虎丘记》的作者袁宏道,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以文学见长。时号“三袁”,被称为“桐城派。”
C. 清代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这部小说托笔于虚幻想象,借谈狐说鬼以讽喻社会,熔铸着蒲松龄一生的心血。
D. 《柳毅传》是唐传奇的代表作。唐代传奇的出现,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飞跃,它表明中国小说进入了成熟阶段,形成了自己的规模和特点,成为中国文学领域中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
(二)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l—15题。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①,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②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之,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注:①《鸣凤》,剧名,演扬继盛(即椒山先生)弹劾奸相严嵩的故事。②两相国,指严嵩和当时的另一位宰相夏言。
1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梨园以技鸣者    鸣:扬声名
D.列兴化于东肆    肆:这里指剧场
C.而华林部独著    著:闻名,有名气
D.华林部过马伶曰  过:经过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社稷百官皆在        B.梨园以技鸣者
C.无论数十辈          D.察其举止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或大呼命酒
A.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B.
而奉行者即为定倒
(兴化部)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C.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
D.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14.下面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马伶“有志气”的一组是
①东肆不复能终曲  ②已易衣遁矣        ③求为其门卒三年
④乃竟辍其技不奏  ⑤马伶复为严嵩相国  ⑥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马伶刻苦钻研,努力攀登艺术高峰的精神,作者是赞赏的。
B. 马伶为演好严嵩甘做三年门卒一事,寓含着作者对当时的奸相顾秉谦的讽刺。
C. 李伶有出色的艺术才华,却不肯帮助别人,作者含蓄地批评了他这种态度。
D. 李伶最擅长演严嵩,当他发现马伶饰演严嵩水平超过自己时,立即谦虚地自称弟子,作者对此是赞赏的。
附:参考答案
(一)
1.C   2.D   3.B   4.D  5.A  6.A  7.C  8.D  9.B  10.B
(二)11.D 12.C 13.B 14.C 15.C

高二语文期末文学常识复习
选修二
1、毛泽东诗词意境丰富、意境高远、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契合交融。《诗词四首》均选自《毛主席诗词集》,包括       ,           ,       ,         。其中        是毛泽东1925年从韶山到长沙故地重游,触景生情的作品。
5、                选自《论语·先进》,《论语》是     体散文。孔丘,字仲尼。     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       ,       创始人,是中国私人讲学的第一人,也是传播古代文化的第一人。有「至圣」之称。编撰了我国第一部      史书《春秋》。
6、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是    体论辩文。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      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有作品《孟子》流传后世。
9、        选自《庄子·养生主》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      ”,代表作为寓言《庄子》,被唐明皇封为《南华经》,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10、       选自《韩非子·五蠹》韩非    末期韩国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      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他反对复古,排斥仁爱,攻击儒墨。
11、      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   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12、     选自《墨子·非攻上》墨子,约在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dí),鲁人。墨子是我国       著名的思想家、      、科学家、       、社会活动家,        的创始人。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家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
13、《乡土本色》是      的作品,他是著名学者、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14、《呼兰河传》选自        ,作者      是现代著名女作家。
16、      作者贾平凹,当代作家,著有小说《天狗》《秦腔》《浮躁》《腊月·正月》。
选修三
1、《忆韦素园君》选自        韦素园(1902-1932) 又名散国,安徽霍邱县人,未名社成员。
2、《杂文两篇》选自
3 、《呐喊》自序选自《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     集。
4 、《诗四首》选自《鲁迅全集》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作品集简况——①小说集:      、    、    ②散文集:       ③散文诗集:《野草》④杂文集16部:            、       、        、         、            等。
⑤翻译了俄国作家果戈理的      。
5、《陈情表》选自《文选》,“表”是          一种文书。  李密晋初散文家。
6、《阿房宫赋》选自《樊川文集》杜牧:字牧之,号      ,京兆人。      时期的杰出诗人,著名的“文赋”和古文大家。诗歌方面,人称为“     ”,与李商隐并称为“      ”。这是一篇      的赋体散文。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               的历史经验,
7、《滕王阁序》选自《王子安集》,是      中千载传诵的佳作。 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       ”,亦称“初唐四杰”。 骈体文,产生于魏晋时代,在六朝则广为流行。其主要特点是以     句式为主,讲究对仗,讲究音节和谐,多用     。
8、《兰亭集序》选自《晋书·王羲之传》东晋      ,字逸少,东晋书法家,有    之称。曾任右军将军,人称“         “。
9、《堂吉诃德》选自《堂吉诃德》是西班牙小说家     的代表作。《堂吉诃德》是一部讽刺灭亡了的骑士制度的长篇小说,塑造了堂吉诃德这样一位世界文学画廊中的不朽形象。
10、《改变一生的一件事》选自             作者维克多·雨果,     国作家。
11、、《警察与赞美诗》作者欧·亨利   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被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是指法国的     、俄国的      和美国的     。 12、《寂寞》选自       亨利·戴维·梭罗,美国作家。“寂寞”构成了瓦尔等湖畔独居体验的主导心境。 13、《饥饿艺术家》选自《卡夫卡全集》卡夫卡       小说家,20世纪德语小说家。现代主义小说创始人。 15、《马贡多小村》选自《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是         最杰出的代表作家。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高二语文模拟试题七
一、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积攒/攒动  角度/群雄角逐  鲜见/鲜为人知
B.勉强/强辩  蛮横/纵横四海  落魄/丢三落四
C.颤抖/颤栗  省心/不省人事  下载/千载难逢
D.纤绳/纤维  抹布/转弯抹角  没落/没齿不忘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面对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引发全球的金融风暴,我们的企业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政府千方百计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大家团结一心,共度时艰。
B.在印度,水和修行关联密切,在酷热难当的季节,即便你有深厚的定力,心绪恐怕也会被天气扰乱,只有凉凉的河水或井水才能让人安心修练
C.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过量摄入食醋会有碍钙的代谢,使骨质疏松,而胃溃疡和胃酸过多的人,食醋过多会使征状加重,至于骨伤患者更不宜多食。
D.影片不是通过影像以及对时间跨度极大的真实事件的编篡来再现主人公的一生,而是截取了格瓦拉生命中的一个片段来讲述为梦想而前行的故事。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2008年开始在全国开展的家电下乡活动大大刺激了农村百姓消费的增长,这使原来趋于滞销的家用电器一下子成了百姓炙手可热的商品。
B.今年3月20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宣布成立。这个新智库成立之际,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方兴未艾,不明朗的形势和前景使国家宏观决策面临严峻挑战。
C.海峡两岸“大三通”已经使“两岸一日生活圈”成为现实,这为大陆台商及台湾大陆配偶春节返乡带来了便利,从而也宣告此前实施的春节包机寿终正寝。
D.美国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他的故乡肯尼亚,人们更是载歌载舞,额手称庆。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不要以为只有葡萄、苹果才能成其为佳果,还有荔枝、桃子、石榴、芒果等许许多多的水果呢。
B有钱的人开着上亿的跑车在街上狂飙,穷人为了获得几斤米却去卖血。这是讽刺还是批评,不论是什么,那些“富人”是否该向“穷人”伸出援助之手呢。
C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D中国20岁的女作家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吉布斯表示(该刊资深编辑)这只是体现了当选人物的新闻性,并不定是一种荣耀。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B.芜湖市教育局为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将从12月第2个星期一开始至次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止,取消市区中小学冬季早读制度。
C.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是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事关经济振兴、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D.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认识你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老子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
这是一个千古难题。对此,老子的教导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不过表明了人有力量,或人有战胜他人的力量,自知才让人成为战胜自己的强者。所以他紧接着又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倘能“知人”,固然可见出智慧,但这种智慧也容易流于算计,或易为狡黠。只有同时能够“自知”,才算神志清明,并因着这种通透的明澈,他才不易受人蒙蔽,并不易自蔽而蔽人。
那么,什么是“自知”呢?千万不要以为为自己评功摆好是自知,它更多的是指向对自己短处的认知,并且不是那种自然的短处,而是知道什么是自己所不具备的德行,从而谦虚地学习别人;什么是自己所承受不起的赞誉,从而识趣地让给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知这件事说说容易,真做起来难。
人什么时候需要“自知”?是在日常吗?不是,是在荣誉猝然降临、赞美纷至沓来的时候,这种时候往往牵涉到利益,能做到大利在前,撒手一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在告诫自己“自爱不自贵”的同时,做到“自知不自见”,也就是不自我表扬,得意洋洋,很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真的具有大智慧。从这样意义上又可以说,有时自知这件事,连说说也是不容易的!
所以,老子特别提出:人要“知不知”,就是要知道却不自以为知道,这是讲谦虚的重要性,是一种对一己之才终有所不逮的自知。如果反是,“不知知”,即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就是太坏的缺点了。
可是,千百年来,人还是如此,“知不知”的太少,“不知知”的却到处都是。至于看别人明白,看自己糊涂的就更多了去了。看别人明白,往往被人称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所以人们每每强调,在江湖中行走,在社会上历练,首先在识人,知道哪个可以合作,哪个不可信赖。可一旦遭到失败,他们也最容易采取诿过于人的做法,一句“算我瞎了眼了”,就可以将自己的无能与过错推卸得干干净净;侥幸的话,还可以博得他人的一份同情;一旦受到伤害,记恨别人的时候,也可以从牙缝里挤出一句阴冷的话:“我认得你!”有几个人能真的认得自己,知道自己有此一难.全系个人薄德;有此一辱,或出一己的轻躁呢?
正因为如此,由老子书中引出的“人贵有自知之明”一语,才成了高悬在每个人头上最明澈的镜子。想到拿破仑说过的一句话:“善于奉承的人一定也精于诽谤”,可谓知人之言,因为他道出了所有的赞辞都有可能掺入迷药的事实。但他认识自己吗?恐怕未必。还有,他是伟人吗?我们以为当然是.但用老子的标准,恐怕也未必。
6.下列对“自知”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所谓“自知”,既要知人,也要自知,这样才能达到神志清明,不受人蒙蔽和自蔽。
B.所谓“自知”,既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要知道自己的短处和缺点,当然更要知道这二者哪个占主要成分。
C所谓“自知”,既不是指对自己优点的自知,也不是指对自己自然的短处的自知,而主要是指对自身德行不足的自知。
D.所谓“自知”,必须先“知人”.然后“知己”;是那种建立在“知人”基础上的“知已”。
7.对文中“由老子书中引出的‘人贵有自知之明’一语,才成了高悬在每个人头上最明澈的镜子”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说:自知者明。一个人能够认清自己才会有不易自蔽而蔽人的通透的明澈,这是十分可贵的品质。
B.作者在文中引用“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就是这个世界上少有人能够真正认识自己。
C世间“知小知”的人太多,“不知知”的人极少,认识自己是一个千古难题.它应该是每个人都要面对并且作出回答的问题。
D.作者认为,一个人能够认识到世界卜有自己未知的东西或领域.这是非常难得的,明白这个道理后人才会谦逊一些。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老子认为,知道别人,了解别人,这是智慧;知道自己,了解自己,这是高明。知人不易,自知更难,人最难认清的是自己。
B.“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本文强调人应该努力弄清各种世事,用心通晓人情世故,这样才会有通透的明澈,不被人蒙蔽。
D.一个人如果身陷名利之中,就难以看清内心深处的自我,也就难以拥有自知之明,因此人世间的名人虽多,有自知之明的人却不太多。
D.人很难完全清楚地认识自我,但是老子的意思却绝非仅限于认识自己。他更希望人们在拥有自知之明后学会谦虚和谦让。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题
送张叔夏西游序
元  戴表元
玉田张叔夏与余初相逢钱塘西湖上,翩翩然飘阿锡之衣,乘纤离之马,于是风神散朗,自以为承平故家贵游少年不啻也。垂及强壮,丧其行资。则既牢落偃蹇。尝以艺北游,不遇,失意。亟亟南归,愈不遇。犹家钱塘十年。久之,又去,东游山阴、四明、天台间,若少遇着。既又弃之西归。
于是余周流授徒,适与相值,问叔夏何以去来道途若是不惮烦耶?叔夏曰:“不然,吾之来,本投所贤,贤者贫;依所知,知者死;虽少有遇而无以宁吾居,吾不得已违之,吾岂乐为此哉?”语竟,意色不能无沮然。少焉饮酣气张,取平生所自为乐府词,自歌之,噫呜宛抑,流丽清畅,不惟高情旷度,不可亵企,而一时听之,亦能令人忘去穷达得丧所在。
盖钱塘故多大人长者,叔夏之先世高曾祖父,皆钟鸣鼎食,江湖高才词客姜夔尧章、孙季蕃花翁之徒,往往出入馆谷其门,千金之装,列驷之聘,谈笑得之,不以为异。迨其途穷境变,则亦以望于他人,而不知正复尧张、花翁尚存,今谁知之,而谁暇能念之者! 嗟乎!士固复有家世材华如叔夏而穷甚于此者乎!六月初吉,轻行过门,云将改游吴公子季札春申君之乡,而求其人焉。余曰:唯唯。因次第其辞以为别。
9、对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家贵游少年不啻也      不啻:不亚于
B、迨其途穷境变            迨:等到
C、孙季蕃花翁之徒          徒:同一类的人
D、列驷之聘                聘:聘请
10、下列各组句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尝以艺北游              因次第其辞以为别
B、既又弃之西归            吴公子季札春申君之乡
C、于是风神散朗            于是余周流授徒
D、虽少有遇而无以宁吾居    而求其人焉
11、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张叔夏“家世材华”的一组是(    )
①承平故家贵游少年不啻也   ②亟亟南归   ③不惟高情旷度,不可亵企
④先世高曾祖父,皆钟鸣鼎食    ⑤往往出入馆谷其门   ⑥则亦以望于他人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和张叔夏第一次相遇时,张叔夏风度翩翩,他自认为自己不亚于太平时代世家贵族的公子。
B、张叔夏先后向北、向东出游谋求官职,很少遇到被赏识提拔的机会,没有办法才四处奔波,最终还是回到了杭州。
C、张叔夏谈起自己出游的遭遇非常沮丧,喝了一些酒后,我拿出自己创作的乐府词,为他抒怀遣兴。
D、张叔夏家在其高祖、曾祖时期,家境富足,生活豪华,姜夔、孙季蕃等人也是张家的门客,经常在张家吃住。
四、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适与相值,问叔夏何以去来道途若是不惮烦耶?(3分)
⑵虽少有遇而无以宁吾居,吾不得已违之  (4分)
⑶今谁知之,而谁暇能念之者!(3分)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江上    董颖①
万顷沧江②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①作者是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他的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
②沧江,因江水呈青色、苍色故称“沧江”。
(1)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2)“待汝成阴系钓舟”这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谚日:“             ,从恶如崩。”(《国语·周语下》)。
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朱伯庐《治家格言》)
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的孝道更值得弘扬。
③借书满架,偃仰啸歌,                ,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            ,          。
④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王勃《滕王阁序》)王国维曾用“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一句,形容治学入门之前的彷徨、痛苦与渴求。
五.语言训练
16.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本报讯(记者张晓蕊)昨日,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就个税起征点上调问题作出回应。廖晓军表示“上调个税起征点在近几年很难实施”。并称,印花税目前无下调空间。
昨日,廖晓军表示,“调整个税起征点需要很多外部条件,目前很多还不具备”,但其不否认这是将来的一个方向,近几年不会调整。
目前我国个税起征点为2000元,自去年3月1日开始实施,而之后业内对调高个税起征点的争鸣不断,从3000元起征到5 000元、8000元、10000元不等。
此外,对于印花税是否会再次下调的问题,廖晓军表示,已经没有下调空间了,据悉,去年我国对印花税做出两次调整。4月24日,印花税从3%调整为l%,沪指涨幅迭9.25%:9月10日,印花税再调整为单边征收,税率保持1%,沪深股市涨幅均超过或达到9%
昨日,廖晓军还表示,征收资源税的准备工作早己做好,“择机出台”.而我国遗产税尚不具备出台条件。
答:
17.下面是某学生递交的一份检讨书,其中有多处语病,请找出四处不当之处并修改。
检讨书
尊敬的老师:
①您的批评教育,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②一直以来,我一贯的表现的确是差强人意,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③请老师务必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努力改正错误,做一个合格的高中生。④从今以后,我会好学上进,向优秀同学看齐;热爱集体,多问津班级事务。⑤以上这些我保证做到,不信您就走着瞧。
您的学生×××
18.下面是2008年12月14日台湾《联合晚报》对两岸实现“大三通”所作的报道(节选),请点评这段报道的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
现在,我们学会的是放下,放下自己内心的坚持,先做实在的事,是在一条泥泞的路上,学着倒下煤渣子,好让人可走过。以后怎么把路铺得更平、更便利,还有很多事得做。直航,其实就是这些铺路的煤渣子,但别小看了煤渣子,没它,就走不过去。
×年×月×日
六.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一   刻   钟
刘心武
下午忽然接到尼娜的电话,问能不能来我家“打扰一下”,虽有些吃惊,我还是答应了。
尼娜是她在公司的“叫名”,真名是王爱红。她的父亲是我的中学同窗。我是看着尼娜长大的。尼娜从美国留学回来,在一家美国金融机构做事,前年已获中层职衔。偶尔应邀去尼娜家与王兄晤面,开始我也并没多想,但,“老弟,你看京城的万家灯火!”在他们家客厅落地窗前,王兄一拍我的肩膀,我就禁不信有些惭愧了,自己的儿子不过是介乎白领、蓝领之间的打工仔,哪能提供这种“法式情调、英式管理”的空间来让我独自待客!不过也自劝:人各有运,知足常乐,他们过得固然极好,我也并不糟,祝福他们,也祝福自己。
尼娜飘然而至。“你要出远门?”她是跟名牌拉箱一起进屋的,我不由得如此发问。还不只是拉箱,她还提着一个大纸袋,那样的纸袋本是装名牌服装的,现在鼓鼓囊囊,似乎乱塞着一些零碎物品。“叔叔,我不出门,我一会儿回家去。我想求您——这些东西暂存您家。”我莫名其妙,她却又说:“我先用一下您家的卫生间好吗?”“当然可以!”她匆匆进了卫生间,那临时搁在我家茶几边的纸袋歪倒了,里面有东西滑落出来,我拾起两个小镜框,一个里面是她妈妈的照片,想到王嫂去年仙逝,我一叹;一个里面是尼娜和儿子佳佳的照片,为什么她这个年龄段的白龄丽人。多有像她这样成为“单亲母亲”的呢?再一叹。又拾起一个银制小奖杯,上面錾着英文,应该是他们公司为表彰她的业绩颁给她的。我把滑落的东西往纸袋里放妥。尼娜从卫生间出来,又问:“能不能喝杯热茶?”我知道她是习惯喝咖啡的,就说:“我这里虽然没有现磨的喷雾咖啡,不过速溶的品牌是靠得住的……”她把自己的身体抛进沙发,简洁地说:“我刚经历了人生中最恐怖的一刻钟!”
原来,她所在的公司全球同步裁员,尼娜两点一刻接到被裁通知。当时她还正忙着。她也用不着跟谁交接,公司规定,自接到裁员通知后,一刻钟内必须撤离。她想用座机往外打个电话,但她那部电话已经被撤销;想再用电脑发封“伊妹儿”,局域网已经不允许她进入;她赶紧收拾私人用品离开办公区,到了走廊,想进入茶水间喝杯咖啡放松一下,发现自己手里的钥匙卡已经无法开启那门;想进入卫生间,也一样;到前台,交回钥匙卡,从此她再也无法进入几年来所熟悉的空间了……“这太不人道了啊!”针对我的说法,她惨然一笑:“很人道的,我看见医务室的门大开,很显然是为了及时救助个别无法承受这一刻钟的被裁人士……”
我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尼娜。但她喝了几口热咖啡后,镇定下来,冷静地对我说:“尽管我们早知道公司会有裁员的大动作,也知道所谓‘一刻钟撤离’的游戏规则,不过事到临头,还是有些发懵。”我问:“你下一步怎么办?”她一时沉吟不答,我就说:“如果你有困难,叔叔虽然不特别富裕,总还能……”她没等我说完,抬起头笑了:“我们这种人,遇到的问题,不是没饭吃,而是今后能不能换个小碗吃饭,可是,一旦过惯了这样的生活,放下身段来,那不是一桩简单的事!”她告诉我,公司裁员,按合同会给她这样级别的雇员一定的补偿,但是,“别的不算,光我那房子的月供,一个月就得两万……把大房子换小,从技术上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心理上说,纵使我承受得了,老爸现在住我那儿,他能马上接受这样的事实吗?不敢想!我只能缓冲一下,把这些东西暂存您这儿,起码一周之内,还能天天开车离家做上班状!”
尼娜告别后,我想,于她那样的人士而言,人生中的这一刻钟,是既狼狈而又宝贵的,一切在于今后能不能给生活以更朴实的定位。      (节选自2009看第7期《读者》)
19.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简要分析用这个线索结构文章的好处。
20.简要分析第1.2自然段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21.小说结尾说“于她那样的人士而言,人生中的这一刻钟,是既狼狈而又宝贵的”,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22.请根据文本探究尼娜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6题。
默契合作的“黑牡丹”
于丽萍
黑鹳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野禽之一,目前的数量十分稀少。它的外形酷似鹤、鹭,长嘴长腿,一对翅膀丰厚宽大,飞翔起来显得极其轻快优雅。它是一种大型涉禽,主食小鱼、小虾、蟹、螺和蛇类、蛙类等,白天喜欢在竹木掩映的河溪之畔散步、觅食和小憩,晚上则成群栖息在高高的树桠上。它体长l米左右,雄鹳除腹肋部的羽毛是纯白色之外,其他与雌鹳一样,均呈深黑色,并泛出一种浓淡变幻、富丽秀美的紫青色光泽,曾被称为鸟中的“黑牡丹”。
黑鹳是一种十分友爱的野生禽类,配偶之间在共同生活中,合作得十分默契,特别是协力捕鱼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中,一对比翼飞来的“黑牡丹夫妇”徐徐降落在清流溪畔。个头稍矮的雌鹳,首先警觉地前后扫视一番,就跨入一段较为狭窄的溪中,缩起长脚,静静地伫立着,做好守溪待鱼的准备。个头高大的白肋黑鹳,一直用温柔的朱红色圆眼,看着雌鹳做好了准备,便展翅飞到水面较宽的溪水上游,放开两条健壮的长腿,使劲扑打着翅翼,快速地从溪中朝下奔去,身后溅起了一道白练,“哗哗”地响个不停。溪中的鱼儿,受到雄鹳的惊扰驱使,无不惊恐万状,成群结队地顺流逃选,自然要冲过雌鹳守着的浅水窄口。于是,恭候在一旁的雌鹳,只需举“颈”之劳,便可啄住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当做美味。当雌鹳在下游吃饱之后,就会飞向上游,让雄鹳去守口,自己到上游赶鱼下来,让雄鹳也美美地享受一番。
当然,除了抓小鱼、小虾当“点心”外,“黑牡丹夫妇”还能抓鳝鱼当“大餐”呢。生活在水田、沼泽淤泥中的鳝鱼,善于拱泥入洞,隐居其中。生性孤癖的鳝鱼,只在夜间出来觅食,白天一般躲着不出来。对于涉禽来说,黄鳝的外表溜滑,易于吞吃,且营养丰富、热能耐久,是难得的美味佳肴。夏秋之交,鳝鱼特别肥腴,自然会成为“黑牡丹夫妇”的捕食对象。“夫妻”俩成天徜徉在黄鳝出没的荒沼野塘中,常以自己的长喙当做犁头,耐心犁开洞穴,寻找着鳝鱼起居留下的蛛丝马迹。一旦发现鳝鱼的泥穴,双方就会轻轻地拍起“翅语”,并配以短促的低叫,示意齐心协力。于是,两只黑鹳摆开围堵的架势,轮番对着泥穴口察看。如发现成功在望,雄鹳就跃入水中,使劲将长喙插入泥穴,朝两边翻动;雌鹳则屏息静气地严阵以待,准备举喙擒捉受惊逃出来的鳝鱼。由于鳝洞一般都打得很深,很难挖掘,雄鹳经常要累得抬头小憩,只好由雌鹳来继续完成。经过反反复复的轮流苦战,终于逼得鳝鱼夺路逃窜。这下子正中“黑牡丹夫妇”的下怀,两鹳立即伸颈夹击,才将鳝鱼擒拿到嘴。
当然,这种功到垂成的概率还是很小的,因为鳝鱼也是个聪明的求生者,常常是“狡兔三窟”。当“黑牡丹夫妇”在洞外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滑溜溜的鳝鱼早已悄悄溜走了。“夫妻”俩运气不好,苦苦地折腾了大半天,却是徒劳无功。遇到这种情况,雄鹳便显得暴躁不已,连连仰天长鸣,并使劲儿用翅膀抽打着水面。雌鹳却很有耐心,常常柔声柔气地应答着,紧紧地依偎在“丈夫”的身旁,不停地用翅膀梳理着“丈夫”的羽毛,极力安抚它。经过雌鹳一番安慰,雄鹳的情绪开始稳定下来,恢复了平静。接着,就交头接耳一番,似乎又有了好主意。一会儿,双双展翅飞起,在绿野清流的视野里,两只优雅的“黑牡丹”飞向新的地方。
(选自《科学之友》2009年第4期)
23.本文第二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4.文章最后一段说,“鳝鱼也是个聪明的求生者”,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25.“黑鹳是一种十分友爱的野生禽类,配偶之间在共同生活中,合作得十分默契”,从全文来看,黑鹳的“友爱”和“默契”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6.作为科普文章,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举例加以赏析(答出两条即可)。
七.作文.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不少于800字。
一阵微风吹来,一片叶子脱离了树枝,飞向天空。
“我会飞了,我会飞了。”叶子边飞边喊,“我要飞上天!”
叶子飞呀飞,飞过了一棵棵树,飞过了一只只栖息在电线上的鸟。
“哈哈,我飞得比你们高。”叶子得意洋洋得对鸟说。
又一阵风吹过,叶子在天空打了几个转,被吹落到一个小水坑里,随即被路过的一头牛踩进了淤泥里,不见踪影。
一只鸟感叹地对它的孩子说:“看到了吧,如果不依靠自己的力量,风既可以把你吹上天,也可以把你吹进烂泥潭,要飞翔,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模拟试题答案
1.       C
2.       【解析】B修炼,C症状,D编纂。本题的创新性,一是文本新,二是在语境中让考生查找,有一定的隐蔽性。 本题为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A级。
3.B(A.使用对象错。炙手可热是指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用于人而不用于物,不可理解为“热门”或“商品畅销”。  C.感情色彩使用不当。寿终正寝:本指年老死在家中,为中性词;用来比喻事物的消亡,含讽刺意。    D.意思理解错。将手放在额头上,表示庆幸。)
4.A[改为:B、这是讽刺还是批评?是否该向“穷人”伸出援助之手呢?c、“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D、“吉布斯表示(该刊资深编辑)”应为“吉布斯(该刊资深编辑)表示”]
5、A【解析】B项“为了……的宗旨”重复赘余或句式杂糅,可删除“的宗旨”,或者改为“以.……为宗旨”C解析:项缺宾语中心词,应改为“事关…的全局”。D项“秦俑成为当务之急”主谓搭配不当,应是“艳丽的秦俑彩绘如何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
二、(9分)
6.C(A项将“知人”“自知”并提,且“神志清明”后面的内容是自知的结果而非含义;B项,原文强调的是知道自己的缺点和后天的不足;D项曲解文意。)
7.D(一个人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只是对自身自然短处的自知,与本文所谈的对自身德行不足的自知不同。)    .
8.B(本文的主旨是谈“自知”而非“知人”,”通透的明澈”需要在“知人”的同时拥有“自知”。)
9 D   10.C  11.B  12.C
13  (1)   恰好和他遇上,问叔夏为什么到处出游好像这样不害怕烦扰呢?(3分,关键词“适”“值”“惮”,每个1分)
(2)虽然稍微有一些被赏识提拔的机会但是没有用来让我安定地居住的办法,我没有办法才离开那里。(4分,关键词“遇”“无以”“宁”“违”,每个1分)
(3)现在谁还了解他们,而且谁还有空闲顾念他们呢。
14.答案:(1)“镜天飞雪一双鸥”一句使用了比喻和反衬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晴空无云,澄清明净,如一面镜子;同时“飞雪”形象地写出了白鸥飞舞忽高忽低的情态;“双鸥”进入诗人的视野,反衬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待汝成阴系钓舟”,则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诗人对柳树长大的期盼和等待。(4分,答出两种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2)诗人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也许明天又要登舟出发,因而诗人期待枝条成荫时,系住我垂钓的扁舟,这不仅抒写出了自己惜别的心情,又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4分,两种“感情”各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15.略
16.个税起让点暂不上调印花税无下条空间
17.①删除“一直以来”或“一贯”;  ②“差强人意”改为“不令人满意”; ③删除 “务必”; ④“问津”改为“关心”;  ⑤“不信你就走着瞧”改为“您就看我的表现吧”。
评分标准:找出并修改正确,一处得1分;仅找出错误,不修改或修改不准确不给分。修改四处即可得满分得4分。
18.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两岸直航对改善两岸关系的奠基(或“铺垫”)作用。
(二)
19 线索是:一刻钟。好处:推动情节发展,揭示小说的主题。
20 第一自然段设置了一个悬念。“我”忽然接到尼娜电话,很吃惊。摆出矛盾,设置疑团,吸引读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第二自然段补叙了与尼娜的关系;王兄拍我的肩膀,说的“老弟,你看京城的万家灯火!”的细节为埋下伏笔。与倒数第二自然段照应。写出了两人的不同生活态度,对尼娜性格的刻画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揭示了主题。
21 一刻钟撤离的游戏规则使尼娜那样的人生经历了人生中最恐怖的一刻钟,他们再也无法进入几年来所熟悉的空间了,还暂时不能放下身段来,瞒着家人做事,这些都是很狼狈的事情;这一刻钟又可以促使他们今后给生活以更朴实的定位,所以是宝贵的。
22 从留学经历和职业来看,她是有知识、有业绩的白领丽人;从衣食住行来看,她喜欢名牌、追求情调;从“惨然一笑”到镇定冷静的“笑”的表情变化看出她爱面子、仍不习惯过朴实的生活。(分析人物性格一般从表情、动作、语言、心理方面入手)
19.紧扣文题,(1分)抓住黑鹳特点,(1分)概括本文写作重点,(1分)统领下文。(1分)
20.(1)鳝鱼善于拱泥人洞,隐居其中。(1分)    (2)只在夜间出来觅食,白天一般躲着不出来。(1分)  (3)鳝洞一般都打得很深,很难挖掘。fl分)  (4)鳝鱼常常是“狡兔三窟”,当发现危险时就悄悄溜走。(1分)
21.(1)能够关爱、理解和体谅对方,真诚为对方着想。雄鹳总是主动承担重担,具有奉献精神。雌鹳也不是坐享其成,而是尽其所能。双方既分工又合作,齐心协力,相互配合,轮流上阵,互助互惠,满足双方的需求。    (2)注意情感交流。在遇到挫折雄鹳情绪不稳定时,雌鹳理智劝慰、安抚,使其平静,共同寻找新的起点。  评分标准:每一个要点2分,共4
22  略

高二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第一卷(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lán)缕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蓝,外挂一串纸锭(dìng),三步一歇的走。
B、自从得恩人救济,赍(jī)发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着,迤逦(y?l?)不想来到沧州,投托一个酒店主人……
C、来,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了风涛的船舶向那巉(cán)岩上冲撞过去吧!
D、鲁迅先生并非我们印象中的一贯箭拔弩张,睚眦(yázì)必报,而是一个善于沟通、珍视友谊、饱含爱心的可敬可亲之人。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1)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        ,衣料的        ,都使她苦恼。
(2)自由市场开放了,他又不        ,卖一点农副产品,冠冕堂皇。
(3)他陈奂生是个堂堂男子汉,一生干净,        ,死了也口眼不闭。
A、 粗陋     破旧        偷鸡摸狗        问心无愧
B、 破旧     粗陋        偷鸡摸狗        顶天立地
C.  粗陋     破旧        投机倒把         顶天立地
D、 破旧     粗陋        投机倒把        问心无愧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步步走上中国经济的舞台,昔日占统治地位的计划经济已是日薄西山。
B.性格内向的人,有的喜欢离群索居,由于少有朋友来往,他们在生活中常常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C.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鳞次栉比,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出,四通八达,轩昂壮丽。
D. 秋天的梁子湖又是一番景象,湖面清澈蔚蓝;泛舟湖上,只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看了老舍创作的话剧《茶馆》,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B、这位研究历史的老先生的书桌上放着许多历史书籍,如《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
C、戏剧冲突就是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
D、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带着这件宝物接着就跑了。
5.下列各句语言不得体的一项是
A、几年来,在几位老师的栽培下,我在报纸上发表了几篇小文章,但将拙作放在网上与网友交流,心里还十分的惶恐。
B、在张明的再三邀请下,我前往他的寒舍参加了这次中学同学毕业20年的欢乐聚会。
C、长春市某知名饭店借“神六”的光,制作出了一款以火箭升天为主体造型的菜肴,取名“一飞冲天”,供宾客选择。
D、本版面的初衷是抛砖引玉——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能对大家的研究有所启示,以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更好更美的作品。
6、下列古诗文中默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桂棹兮兰浆,击空明兮溯流光。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C、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D、鹤亭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⑴3年前在报纸头条上被大肆宣传的一种生物化石真的是已知的现代人类最远古的祖先吗?或者它也属于进化树图上的另一个分支?
⑵这个问题已经经过激烈的辩论,但现在又有两项新的研究说,它确实是人类的祖先。
⑶2002年,科学家们宣布,在乍得发现了一个被称为“托迈”的生物颅骨、颌骨碎片和一些零散的牙齿。这些化石年龄在600万年至700万年左右,在进化树图上,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分叉,一个分支最终进化成为人类,而另一个分支进化成为黑猩猩。
⑷研究人员将这一生物称为撒海尔人,他们说,撒海尔人属于人类,是最早的原始人类。但另一些人不同意。无论如何,撒海尔人的颅骨既有人类的特征,又有黑猩猩的踪迹,正如一位专家所说的,它是“一辆装满了问题的独轮车”。
⑸许多科学家现在认为撒海尔人可能是原始人类,今天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对此提供了更多的证据。文章作者是法国普瓦捷大学的米歇尔·布吕内,正是他和他的同事当初发现了撒海尔人化石。
(6)另有一些专家说,新的证据提高了撒海尔人为原始人的可能性,但仍然不能作出最终判断。
⑺多伦多大学的戴维·贝根说:“这还不是确凿证据。”
⑻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撒海尔人是否直立行走,因为这是原始人的一个关键特点。布吕内在一份电子邮件中说,在目前的证据下,如果撒海尔人不是直立行走,将“令人非常吃惊”。但他也同意其他科学家的说法,那就是最终作出结论仍需要继续寻找和分析直立行走的骨化石证据,如膝骨、臀骨或足骨等。
⑼布吕内和他的同事们在《自然》周刊上的文章中说,他们又在最初发现撒海尔人化石的地方发现了两块新的颌骨碎片和一个齿冠。他们说,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化石与原始人化石相似,而不同于猿类化石。
⑽由于化石在地下发生了变形,他们还提供了一个计算机复制的颅骨。研究人员在文章中写道,复制出来的颅骨形状证实,撒海尔人拥有好几个与后来的原始人相同的特点。而且,脊髓进入颅骨的位置也不同于猿类,而与人类相似,这表明撒海尔人是直立行走的。
⑾但史密森氏学会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里克·波茨说,这一位置并不一定证明撒海尔人是直立行走的。但波茨说,他认为撒海尔人可能是原始人。
⑿贝根也表示同意。他说,撒海尔人直立行走的可能性“非常大”,虽然“只有当他们发现了一块膝关节化石时我才能最终确信”。
⒀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伯纳德·伍德说,虽然他认为撒海尔人可能真的是原始人,但确凿证据太少。他说,如果撒海尔人不是原始人,那么在进化树图上它可能属于一个已经灭绝的物种。
7.下面对“托迈”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托迈”是一种生活在距今大约六七百万年的生物。
B.“托迈”是一种兼具人类特征与黑猩猩特点的生物。
C.最新研究声称,“托迈”确实是直立行走的原始人。
D.证据表明,“托迈”可能属于一个已经灭绝的物种。
8.“两项新的研究”是指
A.一个分支最终进化为人类,另一个分支进化为黑猩猩。
B.既有人类的特征,又有黑猩猩的踪迹。
C.颅骨形状,脊髓进入颅骨的位置。
D.两块新的颌骨碎片,一个齿冠。
9.就文章内容看,对撒海尔人的判断明显不同于其他三位科学家的是
A.米歇尔·布吕内    B.戴维·贝根    C.里克·波茨    D.伯纳德·伍德
10.根据文章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5年,布吕内等科学家运用现代技术,分析研究新发现的化石,得出结论:撒海尔人确实是人类的祖先。
B.撒海尔人生活的时期出现了进化的一个重要分叉,因此,撒海尔人既可能是人类的祖先,也可能是黑猩猩的祖先。
C.尽管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有科学家通过对已有的化石分析研究,推测撒海尔人可能是一种尚未直立行走的原始人。
D.尽管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多块撒海尔人的化石,但至今仍然没有找到“托迈”的膝关节、臀骨或足骨等化石。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阅读,完成11~14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予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舆,羡长江之无穷。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1、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郁乎苍苍                     B.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曾不知老之将至
C.苟非吾之所有                 D.虽一毫而莫取
欲苟顺私情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12、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舞幽壑之潜蛟             B.泣孤舟之嫠妇
C.吾兄盛德而夭其嗣         D.侣鱼虾而友麋鹿
13、与“而今安在哉”句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天下笑者,何也?
B.为之奈何?
C.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D.沛公来何操?
14.下列叙述不符合上文意思的一项:
A.作者在文中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自己内心深处的复杂感情。
B.主人的回答,借用了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由眼前的水与月,阐述了一套自然界的“变与不变”的道理。末尾,表现出苏轼心胸之中豁达超然的一面。
C.作者善于把抽象的哲理用形象化、抒情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D.这是一篇有高度的艺术技巧的散文赋,作者借用汉代大赋中主客问答的形式。
第二卷(108分)
四、(17分)
15、(8分)
翻译下列两个句子(5分)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2分)
答:▲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3分)
答:▲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3分)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6.阅读下面两首《忆江南》,完成后面问题。(6分)
(一)    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二)    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热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注:兰烬,香油灯结的灯花。
(1)两首词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江南景物,白词写的是  ▲ ,皇甫词写的是▲  。(2分)
(2)两首词都注意选取典型景物进行描写,做到情景交融,白词“山寺月中寻桂子”渲染了一种的氛围,而皇甫词中“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句则渲染了▲的氛围。两首词流露出的情调亦不相同,白词是 ▲,皇甫词则是 ▲。(4分)
17、下列句子中都有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地方,请指出并改正:(3分)
(1)《项链》的作者莫泊桑、《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作者契诃夫和《守财奴》的作者巴尔扎克都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错误:▲           改正:▲
(2)《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曹雪芹创作、刘鹗补续的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辉煌顶点。
错误:▲           改正:▲
(3)继最早兴起的古希腊戏剧后,到文艺复兴时期以及19世纪,欧洲戏剧创作先后出现了高潮,产生了世界著名的剧作家,如英国的莎士比亚,他的著名剧作《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被称为“四大悲剧”。
错误:▲           改正:▲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8—21题
北方的雪
高  深
①下雪了。
②这是北方的雪,下得很大,寿命很长,长得像长白山的梦,长得让兴安岭的大森林开几个月的梨花。
③铺天盖地的大雪,瞬间便染白了北方的一切,给南方人的口头文学丰富了许多传说、许多神话,北方成了寒冷和洁白的代名词。
④雪无声无息的飘落着……给小河捎来一面光滑透亮的镜子,给橡树林围起了一条温暖似棉花似羊毛织成的大头巾。森林里的音乐家远走高飞了;几个猎人从雪地上走过,悄手悄脚,只留下两行沉默的脚印。
⑤雪是天公送给北方冬季不可或缺的礼物。雪本来并不是来粉饰这世界这生活的,可是雪毕竟掩藏着许多陷阱许多沟壑许多垃圾;好似这世界永不存在任何暗算、任何污浊、任何朽败。
⑥雪的出身洁白无瑕,白得耀眼,洁得令人陶醉。生活的辩证法既是相辅相成又是相反相成,越是洁白的东西越容易显现出被沾染的黑污,越是容易被黑污沾染。
⑦雪是诚实的,却也充满着欺骗,或许是由于人们受现象蒙蔽而自欺欺人。你看雪多像鹅毛多像棉絮,给人们目光的感觉是无比温暖的。可是你不能去触摸,它欺骗不了手感,雪给手指的信号是寒冷是冰冻是战栗。
⑧雪的形象和生命往往存在于瞬间,当三月的阳光投射到北方的土地,雪渐渐地化为一池一池的春水。可是雪对自己的死亡一点也不遗憾,它用灵魂和另一种生命去灌溉土地,去滋润五谷,去换取丰收。所以,雪也是无私的,雪是奉献者。
18.(3分)第三段说雪“给南方人的口头文学丰富了许多传说、许多神话”“传说”和“神话”的概括,说明南方人心目中的雪是。

19.(5分)第四段中“镜子”指的是   ▲  ;“大头巾”指   ▲       ;“音乐家”指                ▲     。“只留下两行沉默的脚印”反映了冬天的北方     ▲       和  ▲   的特点。
20.(4分)文章第五至七段从三个方面评价雪的是非功过,请分别加以概括。
(1)第五段从主观和客观的关系,评论雪的错误在于     ▲    ,说明        ▲     。
(2)第六段从矛盾转化规律的角度,评论雪的缺点在于       ▲             。
(3)第七段从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说明雪的品行缺陷就在于       ▲        。
21.(6分)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A.作者写雪就是为了写人,全文通过北方的雪,寄托作者对人的思考,对人的分析和评价。
B.这篇散文运用铺陈的手法,写出了“雪”从下到融化的整个过程,揭示了雪的本质缺陷,全文明褒实贬,爱憎分明。
C.全文的主调是赞颂之意,对于一个无私的人,一个奉献者,尽管他的身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缺点甚至错误,也是值得肯定和歌颂的,这是题旨之所在。
D.文章开头把北方的雪和南方的雪进行对比,突出了北方雪如梦如幻、寒冷洁白的特征。
E.本文是一篇赋体散文,表现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智慧,展现了北方冬天的优美画卷,闪烁着社会和人生的哲理之光,寄托了生命意义的思考。
F.议雪,体现了文章的思想力度,增加了阅读的凝重感,从整体上看,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与秦牧的《土地》风格相似。
六、(13分)
22. 根据例样及相关提示,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话,注意内容和表达特点。(3分)
示例:某大学电视辩论赛,辩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问题。
甲方:不要害怕竞争,与其谈狼变色,不如与狼共舞。
乙方:竞争要有实力,否则不但舞不成,还会被狼吃掉。
(乙方借甲方的比喻加以发挥,表达出相反的意思)
同学甲、乙是好朋友,但对来自老师和家长的“限制”,两人有不同的看法。
同学甲:要是没有老师家长的限制该多好,就像甩开挤脚的鞋,光着脚走路多痛快啊!
同学乙:老师家长的话该听的还得听,
同学甲:
2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要求语言符合人物身份。(6分)
三个朋友郊游,迎面遇到一株苍劲的巨松,大家情不自禁地站住。这三个朋友一个是木材商,一个是植物学家,一个是画家。它们对着松树会说什么呢?
(1)        木材商说:
(2)        植物学家说:
(3)        画家说:
2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寓意(可以分开写,也可综合起来写)(4分)
(1).某君捉到一只大老鼠后,他把经过主人精心喂养而膘肥体壮、貌似微型老虎的大猫塞进了鼠笼子,想观看猫吃老鼠的精彩表演。殊不知那只威风凛凛的大猫对于面前的猎物,竟然不知所措。
(2).一只小猫在出世后不久,便开始捕鼠觅食,尽管他不一定出师即可告捷,但坚持不懈地主动寻觅出击,终使老鼠为之仓皇四顾,闻风而遁。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次赶上大热天外出办事,沿途无水,渴得嗓子直冒烟。正巧途经一处路口有一棵梨树,树上挂满了水灵灵的熟梨子。行人见后一窝蜂地去摘梨子解渴,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不解地问他:“你怎么这么傻,不去摘几个解渴?”许衡淡淡地回答:“那是别人的梨,岂有乱摘之理?”路人都笑他太死板大迂腐:“世道纷乱,谁知这是谁家的梨?没主儿的梨,不吃白不吃。”许衡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们:“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看了上面材料,你有何感想?请以“我心有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理解默写(10分)
1.《白莽作<孩儿塔>序》中,喻指白莽诗集给劳苦大众带来冲破黎明前黑暗的光亮,以及喻指白莽诗集具有振聋发聩的战斗作用的两句是

2.《论语·子罕》中,比喻半途而废的句子是                             。
3.《老子》第七十八章中,以水比喻柔能克刚的句子是

4.《前赤壁赋》中,客描绘曹操踌躇满志的形象的句子是                   。
5.《前赤壁赋》中辩证哲理的关键句是

6.《游褒禅山记》第三段中,与第二段“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对应的议论是

7.我有迷魂招不得,                               。
8.文章合为时而著,                               。
9.                               ,落花时节又逢君。
10.                              ,美人帐下犹歌舞。
二.单选题(14分)
1.选择对《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理解正确的一项(      )
A.贾平凹小时候读书,“虽然并不全懂,但觉得很有味道”,贾以此指出小时候以“味道”读书的幼稚。
B.贾夜读《西游记》,悟出“取经唯诚,伏怪以力”,而“读外国的泰戈尔,川端康成,海明威之文,便至今于起灭转接之间不可测识”,可见还是本国娱乐作品通俗易懂。
C.贾认为读大家作品,应“将他拉到脚下来读”,就能发现大师作品也不是完美的。
D.“书却会使咱们位低而人品不微,贫困而志向不贱”,由此可见读书的境界就是人生的境界。
2.选择对《获得教养的途径》鉴赏错误的一项(      )
例句: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
A.“锦缎”句,喻指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
B.“彻悟”句,指对作品有了更高层次的领悟。
C.“幻象”句,指通过阅读和思考发现的理想世界。
D.“容颜”句,指人们思想不同而神情各异。
3.选择对《幼学纪事》理解错误的一项(      )
A.本文写了很多幼时艰难生活,与写“学”关系不大。
B.把家中仅有的日历本称为“藏书”,把杂院里出了个小学生称为“知识分子”,这是幽默形式之一,把轻松的笑话说得很严肃。
C.描写那位“近视得很厉害”的老师诵读《罪恶的黑手》,幽默中饱含敬意和怀念。
E.在朋友帮助下读“免费”大学,总能坐到空位,此处对比了花钱旷课的学子和没钱却渴求知识的于是之。
4.对《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的理解,选择正确的一项(     )
A.《史纪》除了修史以外还具有抒发情怀的目的,课文以“无韵之离骚”为题,是从文学而非从史学的角度去阐述的。
B.“太史公笔法”亦即“春秋笔法”,暗寓褒贬,微言大义。
C.“太史公笔法”尤其在于生动刻画了数以百计的文臣武将帝王游侠骚人处士,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D.作者运用典型例证法,阐述了《史纪》作为“史家之绝唱”的崇高价值。
5.对《密室的生活》的理解,选出错误的一项(     )
A.“就别的层面来说,这本书也可以称之为经典”,可理解为它是一个小女孩在生命巨变的两年中完成,揭示了纳粹统治下犹太人的灾难,具有史料价值。
B.课文为书评,书评是对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价值判断的文章,不同于读后感。
C.读《安妮日记》,“似乎这个少女就窝在旁边的沙发上”,好像安妮成为一个听众,“我”真想对她吐露感想。
D.读后感主要记录个人阅读后的所感所想所悟,通常围绕阅读对象的某一个点引发开去,可以不考虑书籍的整体情况,甚至可以把阅读对象作为引子。本文则是书评。
6.选出文化知识正确的一项(     )
A.《秋水》包含的成语如贻笑大方、井底之蛙、上善若水。
B.《孙子兵法》作者孙膑,字长卿,春秋齐国人,先秦兵家代表人物。
C.老子,即老聃,一说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作《老子》,又名《道德经》。
D.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楚辞》,兴盛于唐代。
7.以下解加点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 (准备)
B.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到达)
C.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到达)
D.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辞别)
8.选出加点字活用情况不同的一项(      )
A.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B.以其善下之。
C.孔子登泰山而小鲁。
D.轻伯夷之义。
9.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A.闻道百                 少仲尼之闻
B.又奚以自多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C.河伯始旋其面目         始吾弗信
D.秋水时至               笃于时也
10.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D.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
E.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11.指出与“顺流而东行”中加点词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     )
A.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B.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C.而轻伯夷之义
D.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12.选出加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C.顺流而东也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3.选出加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
A.舞幽壑之潜蛟
B.泣孤舟之嫠妇
C.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E.侣鱼虾而友麋鹿
14.选出句式不同类的一项(      )
A.何为其然也
B.而今安在哉
C.而又何羡乎
D.客有吹洞箫者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4分)
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淅淅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也因为午后得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要我给白莽的遗诗写一点序文之类;那信的开首说道:“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吧。……”——这就使我更加惆怅。
说起白莽来,——不错,我知道的。四年之前,我曾经写过一篇《为忘却的记念》,要将他们忘却。他们就义了已经足有五个年头了,我的记忆上,早又蒙上许多新鲜的血迹;这一提,他的年青的相貌就又在我的眼前出现,像活着一样,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笑笑的对我说道:“这是第三回了。自己出来的。前两回都是哥哥保出,他一保就要干涉我,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
——我前一回的文章上是猜错的,这哥哥才是徐培根,航空署长,终于和他成了殊途同归的兄弟;他却叫徐白,较普通的笔名是殷夫。
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它企图流布的。这心情我很了然,也知道有作序文之类的义务。我所惆怅的是我简直不懂诗,也没有诗人的朋友,偶尔一有,也终至于闹开,不过和白莽没有闹,也许是他死得太快了吧。现在,对于他的诗,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
……(默写略去)
一九三六年三月十一夜,鲁迅记于上海之且介亭。
1.对白莽的语言描写,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哥哥出于亲情保出弟弟,白莽不想拖累哥哥,第三回就不通知哥哥了。
B.已有三回入狱,说明白莽从事革命事业义无反顾,不惜自身安危。
C.与国民党官员的哥哥保持信仰的距离。
D.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精神:憨厚,乐观,执着。
2.对白莽的诗,鲁迅想说而不能说,最合适的一项原因是(     )
A.因悲愤而说不出来。
B.鲁迅自己说,他简直不懂诗。
C.没有适合说的社会环境。
D.白莽写的现代白话诗,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新的,有代沟就难理解。
3.鲁迅“惆怅”的表层和深层原因,选出错误的一项(      )
A.春寒之冷,重病缠身,雨夜独坐感凄凉。
B.远道来信的重托。
C.没有诗人的朋友,偶尔有也终至于闹开。
D.五年来又有许多好朋友好青年牺牲。
E.想说而不能说。
4.落款“上海之且介亭”,而不是“上海北四川路”,反映出什么心情,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
A.“半租界”让人想起列强殖民地,引起鲁迅屈辱、悲愤的感觉,与全文感情线索“惆怅”相应。
B.白莽正是为改变民族积弱的状况而奋斗牺牲的,鲜血已流,事业未竟,感到心情压抑。
C.旧上海亭子间特别狭小,衬托了压抑的心情。
D. 尽管鲁迅意气昂扬地赞颂白莽诗集的价值和意义,但仍然不能走出惆怅心情,为先烈为民族而惆怅是由鲁迅的思想特质所决定的。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12分)
读 书 法
估 衡
①鲁迅读书,弥漫开放,(甲),而善于收束聚焦。他对中外典籍的精神、心境、情趣之领略重于资料的积累。观其钞古碑,可知心情之郁积;观其日记购书单,于美术史之覃思精研,开掘之深,涉足之广,即令专业美术史家,也当咋舌敛手。他的知识藤蔓构架迁延广大,思想之停蓄因此稳当厚重。那的确是一种弥漫,不是扬琴音的颗粒状,不是提琴音的收束,而是像手风琴一样的弥漫。
②钱钟书读书,精锐挺进,(乙)。量大如丛峦叠嶂,山高水长。其气势如鹰击长空,纵横裕如,略无阻碍;其全面性如综合部队,兵种齐全,方法现代,周密而充满活力。他是错位文化的整形大师。先生旧学邃密,新知深沉,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然而,即令美国国会图书馆那样大的藏书量,也“居然有那么多钱教授不要看的书”(董桥语),可知读书选择的必要和重要。
③董桥读书法,则如训练有素的别动队,穿插自如,干练迅捷,屡有出人意表的战果及斩获。读书在彼,如(丙),速战速决,而建设(抽绎、概括)还要超过功略。推敲其读书法,但见选择高明,如闻金石声,显系注重知识之再生能力;绿意盎然,大有四季长开,花香不败的意蕴,是一种“荡漾着优越感”的读书法。
④李敖读书姿态罕见之开放,如一硕大公园,推倒围墙,吸纳周遭风光,而自有一中心。其于知识信息,资料吸收,则不论王子与贫儿,芝兰与败草,琥碧珠钻与牛溲马勃,俱(丁),来者不拒。他以写代读,读书一体,资料海堆山垒,然见解每为过剩信息所掩,识之者,初则惊奇,继之也难免乏味。虽然,其食量亦拉伯雷巨人传一流人物,仍称别开生面。
⑤今之作家类多不读书者,无根游谈,号为原则,实则黑灯瞎火,乱走一气,至终生不辨门径,何窥堂奥?文化人与文化无关,悲哉。即偶有一二读书人,亦因方法、气力、基础所限,得之玑羽,失之鹏鲸,视前辈之国色天香,顿形贫薄寒俭,能不愧煞?
1、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以下四个词语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处,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攻城略地      ②精鹜八极      ③兼收并蓄      ④浩瀚渊深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
3、根据上文,准确归纳鲁迅、钱钟书、董桥、李敖的读书法。(4分)
鲁迅:__________ 钱钟书:__________ 董桥:__________ 李敖:__________
A、浩瀚渊深,注重选择             B、穿插自如,重于建设
C、弥漫开放,善于聚焦             D、兼收并蓄,读写一体
4、第⑤段中“不辨门径,何窥堂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之玑羽,失之鹏鲸”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作者以此说明: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五.阅读古文,回答问题(10分)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默写略去)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以下句式不同类的一句是(   )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C、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2.以下“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距其院东五里
B、其孰能讥之乎
C、而余亦悔其随之
D、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3.下列句中“观”字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C、大王见臣列观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C、火尚足以明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解加点词(2分)
①始舍于其址
②华山之阳
6.翻译“余于仆碑”自然段(2分)
7.王安石认为要到达险远而非常景观之处,需三个条件(用原词)
8.本文记游,却只记了一块仆碑和一次失败的游洞,这是因为
(20字以内)
六阅读《李将军列传》片段,回答问题(10分)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六十余年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1.填空(4分)。《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从    到汉武帝共三千年的历史,包括十二     、七十     、三十世家、十表和八书。司马迁的修史理想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
2.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将军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指刚成年的时候)
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的内容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称代前文的(广军)“解鞍”“士皆纵马卧”。
B.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称代前文的(李)广。
C.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称代前文的(李)广“遂引刀自尽”。
D.饮食与士共之。称代前文的“赏赐”。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  )
①解鞍,令士皆纵马卧②得赏赐辄分其麾下③专以射为戏④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⑤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⑥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指
现指
。(1分)
6.翻译(2分)
①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②其李将军之谓也?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时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却终身没有多余的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七.阅读下文,写一段一百多字的评析,不要超过两个角度(10分)
英 雄
文/臧奕东

朝歌。
殿上站着的是来朝的诸侯。诸侯来朝王,王却没有来。王在肉林。
于是诸侯便回去,千里赶来千里回去。
他伏在疾驰的马背上思绪万千。他明白他的王是怎样一个人。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筑楼摘星,纵情声色。
然后便是生灵的涂炭!
这个人不配做王!他想。然而这个念头一闪即逝。
他是王的臣,他比谁都清楚,臣,不可以犯上。

西歧。
他站在山顶,风烈烈地吹,吹得他的头发很乱。他的心更乱!
左右带来了朝歌的消息,说王砍了人的脚给妃子看,又说王挖了比干的心给妃子做药吃,还说又要增收贡赋了云云。
所以他很乱。也很茫然。更矛盾!
这个人不配做王!这个念头又闪动起来。
左右察言观色:“如此昏君,何以称王?不如取而代之,成就英雄之业!”
吃惊!心动!这正是他想做而不敢做的!
他沉默。却抬头。
于是左右笑了。于是左右退下。

渭水。
一个老人在用直钩子钓鱼。
愿者上钩!在他站在老人身边的一刹那,他觉得他成了一条鱼,而老人却是渔人!
“我知道你来做什么。”老人开口,一开口便是这般迫人的气势!
“臣与王,孰重?”老人问。
“王重,”他答。
“王与百姓,孰重?”
“百姓重。”
“王如何?”
“无道。”
“为百姓而伐无道,则何如?”
他不答。
“是英雄!”老人替他答。
他猛颤,似彻悟,三拜老人而退。

公元前1046年,西伯侯拜姜尚为相,挥师朝歌,灭商建周,史称周武王。
八.作文(30分)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有一档节目,名为“声音档案”。
声音档案无处不在。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地方、民族;现实的社会之声,消逝的历史回声;外在的万籁有声,内在的心灵之声……
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叙议不限。

高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嗔(chēn)视   翠幄(wò)   惫(bèi)懒   两靥(yàn)
B.敕(chì)造    忖(cǔn)度   阜(fù)盛   祛(qū)除
C.偏裨(pí)    犄(jǐ)角    长(zhǎng)史   亵(xiè)渎
D.贫窭(jù)   名姝(shū)    黜(chù)逐    充牣(r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斯混   簇踊   文彩   柳阴
B.杜撰   呕气   迂讷   孽瘴
C.膏梁   名姝   作揖   熟喑
D.纨绔   聒噪   辗转   委曲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态度(言行举止所表现的神态)    风流(风韵)
B.放诞(放纵,不守规范)    风骚(指姿容俏丽)
C.不经(不合常理,近乎妄诞)    些须(一点儿)
D.曲意(委屈自己的心意)          不肖(不屑)
4.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孔明乃唤赵云、邓芝吩咐曰:“……”二人____而去
②只见这十五个人,____,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
③却说孔明自令马谡等守街亭去后,____不定。
A.受命    头晕眼花     迟疑
B.授命    头晕眼花     迟疑
C.受命    头重脚轻     犹豫
D.授命    头重脚轻     犹豫
5.在句中空缺处填入短语,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
林冲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结果被逼得无处容身。只有鲁达,_____,_____,也就_____。
①不曾吃过亏 ②敢作敢为 ③一无顾忌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国的小说源远流长,它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是唐代以后的事。
B.唐代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文人的思想比较活跃,于是产生了依照传说创作成的传奇小说。到了宋代,随之而起的是话本。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例如《警世通言》、《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C.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前三部小说的作者是明朝人,后一部作者是清朝人。
D.我国明清小说不但取材广泛、故事生动,而且语言多样。如《聊斋志异》、《三国演义》是文言,《水浒传》是古代白话。
7.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一段文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时已四鼓,十娘却起身挑灯梳洗,道‘今日之妆,乃迎新送旧,非比寻常。’于是脂粉香泽,用意修饰,花钿绣袄,极其华艳。装束方完,天色以晓。”
A.杜十娘着意梳洗打扮是为了“迎新送旧”,不让孙富小看自己。
B.杜十娘着意梳洗打扮既是出于职业习惯,也出于爱美的天性。
C.杜十娘着意梳洗打扮是因为她已经抱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必死的决心。同时表现出她面对李甲的背信弃义,孙富的奸诈阴险时从容镇定的态度和她坚强的性格。
D.杜十娘着意梳洗打扮是为了向李甲展示她倾国倾城的姿色,以使李甲回心转意,改变初衷。
阅读下面两首《西江月》,完成8—10题。
无故寻仇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8.对下列句子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通世务”指宝玉厌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B.“怕读文章”指不愿读文学著作、儒家经典及各种书籍。
C.“可怜辜负好韶光”意思是可惜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
D.“莫效此儿形状”意思是可别学贾宝玉的坏样子。
9.下列各句对贾宝玉的评价,恰当的一项是 ( )
A.他是“混世魔王”。
B.他受封建礼教迫害造成变态心理。
C.他有不为人理解的叛逆性格。
D.他,不善于用理智控制感情。
10.作者在这里运用的艺术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冷嘲热讽的手法      B.明贬暗褒的手法
C.反面映衬的手法      D.先贬后褒的手法
二、阅读题(共35分)
(一)课内(15分)
阅读《失街亭》中的片段,完成11—15题
却说马谡、王平二人兵到街亭,看了地势。马谡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王平曰:“虽然魏兵不敢来,可就此五路总口下寨;却令军士伐木为栅,以图久计。”谡曰:“当道岂是下寨之地?此处侧边一山,四面皆不相连,且树木极广,此乃天赐之险也,可就山上屯军。”平曰:“参军差矣。若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总有十万,不能偷过;今若弃次此要路,屯兵于山上,倘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平曰:“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谡曰:“汝莫乱道!孔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平曰:“若参军欲在山上下寨,可分兵与我,自于山西下一小寨,为犄角之势。倘魏兵至,可以相应。”马谡不从。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结队,飞奔而来,报说魏兵已到。王平欲辞去。马谡曰:“汝既不听吾令,与汝五千兵自去下寨。待吾破了魏兵,到丞相面前须分不得功!”王平引兵离山十里下寨,画成图本,星夜差人去禀孔明,且说马谡自于山上下寨。
11.分析文段中马谡的富于个性化的语言。(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对文段中马谡说话的神态加以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段文字刻画了两个人物,他们思想性格有哪些明显的差异?(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写这两个人物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马谡的失败和悲剧,对你有什么启示?(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迁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示了种种的容貌。
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成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荫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之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繁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株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一个月以来,我又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脱落一两张来,后来成群的飞下一大批来。枝头渐渐地虚空了,终于只剩几根枝条,回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它,但因为对它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的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
但它们的主人,恐怕还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所有了它们,但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而已,何从看见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16.作品写道:“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示了种种的容貌。”按下面三个阶段概述这“种种的容貌”的特点(每点不超过四个字)(4分)
答:新桐初乳时___________;绿树成荫时___________;梧桐落叶时___________。
17.第四段中“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运用的修辞手法是(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对梧桐的观察与感悟,“我”和“主人”是不同的。对此,作者表达了一种什么观点?(不超过14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作品主要组合了哪两个具体材料来表现这种“无常的象征”?(4分)
答: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这一比喻,准确、形象地表现了梧桐叶初乳时那渐换青黄的特点。
B.作品化用“芭蕉分绿上窗纱”的古诗,表现了梧桐绿叶成荫的光影和作者对绿意太多的丝丝遗憾。
C.作品用一“闹”字表现梧桐叶枯黄飘落的情景,这一成功的拟人手法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态。
D.作品用花的凋谢和梧桐的落叶作对比,强调了世间的悲哀没有哪一样能够与梧桐树的落叶相比。
E.“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一句抒发了作者对世间事物由盛转衰、变幻无常的无限感慨之情。
参 考 答 案
1. A(靥 yè)
2. D(A 厮混、簇拥 B 怄气、孽障 C 膏粱、熟谙)
3. D(曲意:委婉不肖:不贤。)
4. C
5. B
6. D(《三国演义》不是文言文)
7. C
8. B
9. C
10. B
11. 扣住他轻视孔明,蔑视敌人,盲目自信的语言、语气分析即可。
12. 抓住马谡的“笑”和“大笑”分析即可。
13. 马谡狂妄自大,脱离实际。王平小心谨慎和谦虚。
14. 两人的思想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衬了马谡的性格,使之更加鲜明突出。
15. 不能狂妄自大,要理论联系实际等。
16. ①“明亮坦白”或“拙劣坦白” ②高厚浓重或密密层层 ③“凄惨悲哀”或“悲哀”或“凄惨”
17. 拟人、比喻
18. 自然和艺术是不能占有的  自然(或“艺术”)是不能占有的  观察的距离不能太近
19. ①梧桐绿叶成荫的繁茂景象 ②梧桐枯叶脱落的悲惨景象
20. A、B(A 这一比喻表现的是梧桐初乳时“带幼稚气”或“拙劣”的特点,而非“渐换青黄”。B 化用古诗是表现梧桐长得高,桐叶绿在高处,“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一句不表遗憾,是表赞美)

高二(第四册)背诵整理
★      长亭送别(背诵【端正好】) 王实甫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滕王阁序(背诵2-3段) 王勃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高二语文文言文基础训练
一、 注音与写字
贿赂(       )        如弃草芥(      )           安寝(      )
率 (      )赂秦耶      思厥(       )先祖父        暴(      )霜露
b à o(      ) 薪救火     与 (        )嬴              燕 (       )赵之君
洎 (      )牧以谗(      )诛                      革灭殆(       )尽
日削(       )月割       庐冢(        )           梵 (        )语
褒 (        )禅          音谬(        )           窈窕 (            )
何可胜(        )道      伶 (       )官            仇雠(         )
逸 y ù(      ) 亡身           彭蠡(          )          郦(       )道元
钟qìng(       )         pán(       )石        qìng(      )竹难书
鄱 (      )阳湖        硿硿(       )          莫(       )夜
栖鹘 (          )        磔磔(        )          噌吰 (           )
f ú(       ) 止响腾       铿 (       ) 然         穴罅 (           )
窾坎镗鞳(         )   汝识(       )之乎     无射(       )钟
渗 (       )漉         垣(       )墙         偃(       )仰啸歌
老妪(       )         婢(       )女         阖(       )门
长号(       )不禁     扃牖(       )         呱呱(       )而泣
栏楯(       )         先妣(       )         异爨(       )
逾庖(       )         zhān(       )顾遗迹   凭几(       )学书
立兹(       )         蓼(       )洲         旌(       )其所为
湮(       )没         皦皦(       )         抶(       )而仆之
傫(       )然         詈(       )           五人之dòu(       )
逡(       )巡         姚鼐(       )         汶(       )水
石磴(       )         徂徕(       )         戊(       )申
樗蒲 (       )         绛皓(       )驳色     伛偻(       )
佝偻 (       )         圜(       )           龙蟠(       )
欹(       )           癖(       )好         鬻(       )梅
遏(       )止         诟(       )厉         斫(       )
闲xiá(       )

高中高二语文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高中高二物理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高中高二生物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45465大全 高中高二历史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高中高二政治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全 高中高二历史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 高中高一信息技术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1 高中高一历史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高中高一政治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高中高一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高中高一英语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高中高三地理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高中高三历史上册高考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高中高一语文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2 高中高三语文下册高考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高中高二英语上册 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高中高二数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高中高二生物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1 高中高二数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高中高三历史上册高考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 1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初中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