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龟打野出装2016:《做人的经济学》 -第一章 做人与经济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36:23

或迟或早,或明或暗,我们做人的过程中是要谈到钱的。(本章题记)

 

第一章  做人与经济学

   

 

    吃饭是人生存的头等大事,也是我们在做人过程中首先不能回避的问题,在吃饭的行为过程中,蕴涵着深刻的经济学道理。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经济学上的成本与收益的问题。我们常常根据我们需求目标的不同,来确定一顿饭到底应该花费多少成本,能够获得多少收益。

 

                           从吃饭的经济学看做人

                                                                                

“铛——”12点的钟声响过,办公室一片哗然,大家纷纷停下手中工作,有些手脚利索的,已经冲出门向一楼餐厅奔去。餐厅里已经摆好了各种饭菜,穿白大褂的师傅们手执大勺在恭候着大家的光临。红烧鱼块、土豆烧肉、凉拌黄瓜、酸辣白菜……让人垂涎欲滴,白花花的米饭冒着香气,柔长的面条在开水锅里游龙似的翻滚。有人毫不含糊的打了大鱼大肉就走,有的人却在大鱼大肉跟前徘徊了很久,最后还是咽了口唾液,转而打了一份素菜,有的人直接去打米饭,有的人却在排队耐心等待锅里正在煮着的面条。

为什么在同一个餐厅里,不同的人在吃饭时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呢?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一门学问,吃饭是人生存的头等大事,也是我们在做人过程中首先不能回避的问题,在吃饭的行为过程中,蕴涵着深刻的经济学道理。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经济学上的成本与收益的问题。我们常常根据我们需求目标的不同,来确定一顿饭到底应该花费多少成本,能够获得多少收益。

一般情况下的原则是经济实惠,吃饱吃好。但是如果身处困境,到了连生活都维持不了的地步,就会降低成本,填饱肚子则成了首选。虽然人总不能天天吃窝头,就咸菜,时间久了也需要改善改善,但是也要考虑目前的经济状况,反复权衡打一次牙祭所增加的成本支出对以后的生活会造成什么影响。

过年过节,红白喜事,为了增加气氛,总得热闹一下。但不同的人操办的程度却各有不同,也是要考虑成本与收益的问题。有钱人图的是舒畅、热闹、摆阔,更有礼金的回收,而一般的人则是小打小闹,非常贫困的人家过年甚至连肉都不买,白面白馍也成了一种奢侈的口福。

来了朋友免不了要招待一番,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值与不值,关系非常,自然重视有嘉,而关系一般者则管一顿便饭心里都有点不畅,凭什么啊!给朋友管饭,除了权衡值与不值外,面子的收益也很重要,饭店要选什么样的档次,要什么菜,上什么酒,都要用心斟酌一番,尽可能在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内,最大限度的提高品位,当然打肿脸装胖子的也不乏其人。也有例外者,因别有用心,比如借钱、赖帐不想还等,故意在朋友面前哭穷,其实也是成本与收益在做怪。

请人帮忙、办事吃饭,功利性更加明显,花费多少成本,要获得多少收益,完全就像做买卖一样要算一笔账。请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其地位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官职和权力的大小,能帮多大的忙,能办多大的事情,这一切因素都将和这顿饭的档次和标准挂起钩来。如果请的是特殊的人物,要办特殊的事情,则还要在吃饭之余发挥吃饭的副产品的作用,比如趁对方酒足饭饱醉醺醺的时候塞一个红包,或者趁势拉去洗个脚,做个按摩,销魂一番。

第二,吃饭不仅考虑成本与收益,还要考虑效用。效用是经济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一个人消费某种具体的物品时得到的满足程度。比如对一个喜欢吃肉的人来说,在他最饥饿的时候,一盘肉对他的效用(即满足程度)是很大的,可是对于一个不吃肉的人来说,效用则可能是零,甚至为负(如恶心呕吐等)。效用没有客观的具体的标准,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由于偏好不同,同一种物品所带来的效用是不同的。我们吃饭,都尽可能吃对自己效用大的东西,即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所以我们请人办事,一般都尽量满足被请者的口味,你的饭对他发挥了效用,他才会不遗余力地给你帮忙。如果他喜欢吃荤,可你的饭桌上连一点腥都不沾,你的事情要能办成才怪呢。那些交际场上的人精,更是喑熟此道,要请的人喜欢吃什么菜,喜欢到什么程度,身体有什么缺陷不能吃什么,需要补什么,人精们都摸得是一清二楚,以满足吃客效用的最大化。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吃饭也一样。再喜欢吃的饭菜,如果吃多了,也会厌恶起来。比如你爱吃面条,吃一碗,特别的享受,吃第二碗,味道更浓,吃第三碗,味道一般了,到第四碗,天哪,要吐了!为什么这么喜欢吃的东西吃得多了效用反而没有了呢?经济学上还有一个重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指的是一个人多消费一单位某种物品所增加的满足程度。随着他所消费的同一种物品的数量的增加,他增加的满足程度,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还以你爱吃的面条为例,假定你吃第一碗时效用为10,吃两碗时效用为15,增加的第二碗所增加的效用,即边际效用为5(15-10),吃三碗的效用又成了10,边际效用就成了0,吃四碗,都要吐了,边际效用也就成了负的。

知道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吃饭还是蛮有用处的。对自己效用再大的东西,都不能贪吃。如果求人办事,劝酒让菜,恰到好处,让效用达到最大化就行了,千完别热情过度,灌他个一醉方休。如果你要在饭桌上存心整人,则就另当别论了。

边际效用递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现在流行的小吃,量少而精致,就是让你吃了还再想吃,让边际效用不要递减得太快。如果给你一大海碗凉皮,一碗没吃完都撑得要命,下次谁还再来啊。朋友好长时间不见,见了面热乎得不得了,可相处久了,就觉得厌烦起来,也是边际效用递减在发挥作用,所以客久主不留。为什么热恋中的人很幸福,是因为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有限,彼此效用很大;为什么婚姻像一座围城,是因为两个人天天厮守在一起,边际效用递减了,就都想冲出来。古人说小别胜新婚,现代人也主张距离产生美,其实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我们做人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第三,吃饭还涉及到经济学上的替代效应。北方人喜欢吃面条,可是到了南方,面条竟贵到眼睛充血的地步,于是便吃米饭。尽管你不喜欢吃米饭,但是米饭毕竟便宜呀。这就是经济学上的替代效应,即用米饭替代面条。面条和米饭都有的时候,可以用米饭替代面条,也可以用面条替代米饭,可是如果满大街只有面条而没有米饭的时候,也就是说面条没有替代品了,面条再贵你都得吃。

一般来说,一种东西的替代品越少,它的价值就越大。古代文物和艺术品之所以价值连城,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替代品。专业技术人员在单位里之所以备受器重,就是因为能够替代他们的人少,普通岗位的员工为什么薪酬低,就是因为能够替代的人很容易找到,你不愿意干,满大街上的人多的是。唐明皇为什么爱杨贵妃爱得那样深,就是因为没有人能够替代她,假如又出现了一个更加风情万种更加倾城倾国的李贵妃,唐明皇兴奋了,杨贵妃可要遭殃了。

商家深知替代效应的奥妙,不断推陈出新,使产品独具特色,就是要让别人无可替代,因而立于不败之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将替代效应推向了极致。媒体热衷独家新闻,就是增强自己在大众中的不可替代性。当商家终于认识到构成现代企业竞争力最核心的因素是文化时,企业文化建设便成为企业工作的重重之重。因为产品别人可以替代,而文化是难以替代的,百年企业之所以不败,就是因为有着优秀的企业文化。做人也一样,你要增强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你就要想方增强你在别人眼里的不可替代性,而独特的个性气质和人格魅力是最重要的。

第四,吃饭要考虑沉没成本。有时做饭,一不小心做多了,吃不完,倒掉怪可惜的,不倒,留到第二顿吃,会吃坏了肚子,如果硬撑着吃完,又可能撑坏了肚子。这就是经济学上的沉没成本,让我们遇到的两难境地。

所谓沉没成本,就是在完成一件交易的时候,前期付出了一定的成本,中途一旦交易失败,前期成本就会沉没。成本一旦沉没,就无法收回,我们只能从理性出发,忽略不计。如果沉迷其中,只会加大损失,正如剩饭剩菜,理性的做法,只能是倒掉,如果舍不得,反而会付出更多。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往往没有那么理性。明知做错了事,损失已不小了,可还要再继续错下去,失恋了,明知已无法挽回,自己也已付出得太多,可还要沉迷其中无法自拔,都是太在乎沉没成本,反而误了赶路。更有人为了挽回沉没成本,铤而走险,自己被人骗了,便去欺骗他人,朋友背信弃义,便怀恨报复,明知上了贼船,却不悬崖勒马,到头来损失没有挽回,却走向了犯罪的深渊。

第五,吃饭会引起不虞效应。200多年前,霍雷斯·瓦耳玻写了一本《不虞国三王记》的故事,说是锡兰岛上有一个不虞国,在那里,你本来不找什么,可偏偏就会碰到什么,你本来想要什么,可偏偏却得不到。经济学家将不虞效应引渡到经济学上来,同时揭示了不虞效应的本质:凡有作为,如果控制不当,必然适得其反。

吃饭是为维持人肌体的正常运转,享受美食美酒本无可厚非,但没有节制,就会事与愿违。暴饮暴食,会消化不良,挑肥拣瘦,会营养失调,美女贪吃,会引起肥胖,酒鬼贪酒,会惹下祸端。这就是吃饭的不虞效应。

吃饭问题是这样,做人亦然。辛勤努力是好事,但没有节制会毁坏健康,待人热诚是好事,但没有节制会失去人格,顽强执着是好事,但没有节制就成了钻牛角,自我表现是好事,但没有节制就成了轻浮浅薄。

人常说“吃饭穿衣晾家底”,这个“家底”不光是家里有钱没钱,也是一个人的个性人格、品质修养、能力大小、为人处世的一面镜子。从吃饭的习惯上,从饭桌上,我们就足以了解一个人。人常说能吃就能干,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饭量大的人一般都身材高大,力气无穷。省吃俭用的人,说明他有节俭的良好品质,今日有酒今日醉的人,说明他没有计划,挥霍浪费。真诚的人,他会把自己都舍不得吃的东西与朋友一起分享,虚伪的人,则常会在吃饭问题上耍些花招,占朋友的便宜。爽快干脆的人在饭桌上会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精于算计的人则想方让自己逃酒,让别人多喝。善良的人请你吃饭是为了盛情款待你,而奸猾的人请你吃饭是给你摆鸿门宴,给你设圈套。只要你留心,你就总能发现一个人在吃饭上流露出他做人的玄机。

如果你要了解一个人,就看他如何吃饭,足矣!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一个人首先得有实际的能力,得付出艰辛的劳动,他才能够赚到钱,他才算是把自己真正地融入到了社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人角色。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实现个人的价值。

 

做个经济人

 

大家都知道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对于敌人的威逼利诱和阴谋暗杀从来没有妥协过。但是大家也许不知道,鲁迅也是特别重钱的,到了一般人都不能理解的地步。鲁迅在教育部任职时,每月薪俸300大洋,当时小学教师是25块大洋,北京市民的最低生活标准是两三块大洋,鲁迅是非常看重这300块大洋的,他几乎每一笔开支都要详细记账。后来鲁迅被当时的教育部长章士钊免职,为了保住这个铁饭碗,他曾同章打过官司。后来到了上海,一时失去经济来源,领导教育部的蔡元培每月给他干薪300块大洋,他也接受了。有人不理解鲁迅的做法,说鲁迅怎么拿国民党的钱,还要骂国民党。鲁迅说,钱是要拿的,骂也是要骂的。因为在鲁迅看来,物质对于精神起着决定作用,生存解决了,才能战斗。这可以说是鲁迅的一种处世思想。鲁迅将这种思想也体现在了他的作品中,比如孔乙己的命运之所以那样悲惨,就是因为孔乙己不会谋生,赚不来钱。《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的最终分手,也是因为物质大厦的倒塌。

鲁迅是反封建的斗士,其实他反封建反得最彻底最现实的也是对封建金钱观念的颠覆。鲁迅有个学生在部队当官,不想干了,写信征求鲁迅的意见,鲁迅回信说,饭碗可以跟理想分开,人不能不吃饭,因此不能不做事,在中国做事将日难一日,因此只得混混。鲁迅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

也许有人对鲁迅的这种思想和做法会有微词,但现实确实是“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尤其是在今天这个交换程度颇高的市场经济社会里,金钱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且不要说你有什么奢华的需求,就是你维持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一日三餐与遮体之衣,都必须通过以金钱为媒介的交换来获得。不妨试一下,如果身无分文,买不起面包,买不起衣服,交不房租,你将会怎么样?“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只有那些在困境中生活过的人,才能深切感受到没有钱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也正是由于鲁迅深知钱对于生活的重要,所以鲁迅认为人要在这个世界上生活,首先得做事赚钱。用经济学的话说,就是把自己首先定位为一个经济人的角色,然后实现其他角色,如反帝反封建等。其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每个人都首先是一经济人角色,然后才能实现自己其他的社会角色。

那么什么是经济人呢?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的人,他不可能既种地打粮,同时又纺花织布,即使是在很偏远的农村,这种现象已几乎都不存在了,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都要用交换来获得。用什么来交换呢?是金钱。而钱又是从那里来的呢?也是用交换得来的,即用他从事某一方面的专业工作所付出的体力和技术来换取的。一个人要生存,要养家糊口,他就要从事某一种工作,出卖自己的体力和技术,然后人家根据他工作的劳动量和技术含量付给他薪酬,即金钱。他拿到了钱以后,再去购买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用品和其他消费品。比如我是一家杂志社的编辑,我的主要工作是为杂志社编稿子,杂志社每个月付给我1000元钱作为薪酬。我自己生存和养活家人需要的一切生活用品,米面蔬菜,油盐酱醋,衣服,娱乐消闲等,还有儿子的教育消费……我都不可能亲自去生产,而是用我与杂志社进行交换获得的金钱去购买。这样,我实现了自己的经济人角色,赚到了钱,然后实现我的其他角色,如父亲、丈夫、儿子等角色,如果我赚不到钱,如何去为孩子、妻子和父母尽自己的义务?鲁迅也正是有了金钱做后盾,他才能战斗,实现自己的斗士角色。兵家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深意大概就在此吧。

正是这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要进行生存,必须和外部社会通过交换来进行,所以经济基础,也就成为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能否生存和立足的资本,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主要的成为一种交换关系。人与人之间,一旦发生交换,就相互间有了一种契约关系。那些重大的经济活动的契约以合同、协议的形式体现,而日常生活中则以口头商定为主,比如我们在自由市场购买日用品,其价格质量只是双方口头认定,家电等贵重物品则有质量三包合同,而那些项目承包、销售代理、进出口贸易等则双方必须在正式的场合签订正式的合同。不管是那种形式的契约,一旦建立,每个人都要为其负责,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诚信。比如你在一个公司工作,你就要为公司负责,按照要求做好你的工作,如果你工作出现失误,公司就要按照有关规定扣除你的薪水;同样,公司也必须对你负责,你的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了,公司就必须按规定付给你薪水。你从市场上买东西,一旦买卖成功,你就必须按照事先的商定付钱给商家,而商家也必须为你提供同样质量的商品。否则,那些弄虚作假,不讲诚信,违反约定的一方就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受到市场的惩罚和法律的制裁。为此,以诚信为基础,以金钱作为媒介交换的形式来体现一个人所获得的利益以及担负的责任,就成为经济人的显著特性。

交换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所以当一个人赚到钱而满足了自己需求的同时,也就满足了他人的需求,就像面包师制造面包,他在自己赚到钱的时候,实际上也让更多的人有了面包吃。这样当社会中每一个人的利益都获得满足的时候,整个社会也得到了最大利益,这就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每个人,辛勤工作。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个人利益、价格机制和自由竞争。所以只要是通过合法的途径,一个人赚的钱越多,说明他的能力就越强,他为他人、为社会付出的就越多,贡献也就越大。一个人赚钱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成为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大小的依据。

一个人生活状况的好坏与他所赚钱的多少也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平常所说的吃饭穿衣晾家底,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得的金钱越多,他的生活也就会越优越,他有足够的钱购买高级的营养品呀,电视呀,音响呀,名牌时装呀等等,能够享受比较好的医疗保健、文化休闲,也能给儿女选择更好的学校。如果他劳动换得金钱很少,他也可能就仅仅只能维持个温饱问题,如果更少的话,也许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人因没有能力去赚钱,或者好逸恶劳而穷困潦倒,甚至流落街头。

所以难怪有人感叹,过去虽然没有多少钱,但是却养活了一大堆儿女,而现在挣的钱不知比过去多了多少倍,一个人养活一个人却常常感到艰难。过去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粮食和蔬菜是自己种的,衣服是用自己种的棉花自己纺成线织成布做的,房子是用自己栽的树自己盖的,如果再养一头猪,还有了肉吃,交通不发达,出门大家都是步行。在那样的社会里,人们的生存方式几乎都是自己生产自己用,交换很少,钱在人们的生活中远没有现在这么重要。

说到这里,也许会有人说,既然过去那么好,那我们还不如回到从前算了。也的确有人非常怀念过去的那种生活。但是真要让那些过来人再回到过去,恐怕没有人愿意。过去是以个体为生产单位,生产效率相当低下,因而物质相当困乏,人们普遍都处于贫穷状态。那个时代的人虽然不会像现在人这样为钱所累,但也远远享受不到现在高度的物质文明。

过去人的社会角色,更主要的是一种自然人角色,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所活动的范围也就是他的家庭、家族以及居住的小村庄。他们小时侯接受父辈的抚养,长大后娶妻生子,养育子女,同时为父辈养老送终。到他的儿子长大成人,他也行将老去,他的儿子又接替了他的角色,做着与他同样的事情,如此循环往复,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如果没有遇上特殊年月,如战乱、灾荒等,他们祖祖辈辈可能都是居住在同一个村庄,耕种同一片土地,他也是一辈子都固守着自己的家园。距离我们最近的我们的父辈和祖辈那一代人,他们中有不少人终生连一次城都没有进过。他们生存需要的物品,除了极少数要靠通过交换来获得外,其他的一切东西,几乎都是从他们耕种的土地上获得。而到了现代社会,工业化程度与商业文明高度发达,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交换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社会角色也从过去的自然人角色,向现代经济人角色转型。

仓廪食而知礼节,一个人获得的收益在满足了自己需要以后,他也就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帮助他人。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都养活不了的人,他能为他人,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什么,即使他有那一份心,也没有那一份能力。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一个人首先得有实际的能力,得付出艰辛的劳动,他才能够赚到钱,他才算是把自己真正地融入到了社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人。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实现个人的价值。有些人虽然才华过人,但是对工作缺乏热情,碰到一点困难就退却,或者放不下架子,不愿从平凡的工作做起,或者好逸恶劳,只想着天上掉馅饼,这样面对他们的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失败和贫穷,可他们自己却牢骚满腹,不是抱怨命运不公,就是抱怨世间没有伯乐,让他们怀才不遇。

市场是无情的,既不同情穷人,也不偏爱富人,市场只遵循自己的规律,造就富人,也造就穷人。

 

 

 

 

 

 

 

 

 

 

如果两个人的财富欲望水平相等,都是10万元,那么实际赚了5万元的人就比实际赚了2万元的人幸福。但是如果实际赚5万元的人的欲望是100万,实际赚2万元的人的欲望是20万,那么赚了2万元的人虽比赚了5万元的人穷,但却比5万元的人幸福。

 

人生幸福与经济学

 

从前,有个穷人,他和妻子,几个孩子,还有儿媳、女婿,共同生活在一间小木屋里,屋里整天吵闹不休,他感到家里就像地狱一般,他的精神都要崩溃了。于是他便去找智者求救。智者说,只要你答应按我说的去做,就一定能改变你的境况。穷人一听十分高兴,连忙答应他一定会按智者的话去做。智者听说穷人家还有一头奶牛、一只山羊和一群鸡,便说,你回家去,把奶牛、山羊和那些鸡都放到屋里,与人一起生活。穷人听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他事先答应要按智者的话去做,只好先去试一试再说。

情况自然是更加糟糕,第二天穷人找到智者说,你给我出的什么注意?现在我家完全成了地狱。智者平静地说,这是刚开始,过两天就好了。穷人无奈地回到家里,在痛苦不堪中过了两天。第三天穷人又来找智者,他痛不欲生,哭诉着说,那只山羊撕碎了我房间的一切东西,鸡飞得到处都是,它们让我的生活如同噩梦,人和牲畜怎么能住在一起呢?智者说,赶快回家,把他们全都弄出屋去。

过了半天,穷人找到智者,他是一路跑来的,满脸红光,兴奋难抑。他拉住智者的手说,谢谢你,现在所有的牲畜都出去了,屋子显得那么安静,那么宽敞,那么干净,你不知道,我是多么开心啊!

穷人把寻求幸福的方法寄托在智者身上,但智者却并没有让穷人的处境有一点点改观,智者是让穷人经受了一段时间更严重的痛苦后,让穷人感受到了幸福。事实上,一个人生活的幸福与否,从来没有一个恒定的标准,在更多的情况下,幸福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是与先前的生活,与周围人的生活的一种比较。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谬尔森提出了一个关于幸福的方程式:

幸福=效用/欲望

简单的说,幸福就是效用和欲望的比较。效用是人消费某一种物品时得到的满足程度,欲望则是对某一种物品效用的强烈需要。比如金钱能够给人带来效用,每个人都有发财的强烈欲望,当一个人赚到了钱后,他就有一种幸福感。根据这个公式,如果两个人的财富欲望水平相等,都是10万元,那么实际赚了5万元的人就比实际赚了2万元的人幸福。但是如果实际赚5万元的人的欲望是100万,实际赚2万元的人的欲望是20万,那么赚了2万元的人虽比赚了5万元的人穷,但却比5万元的人幸福。如果效用超过了欲望,幸福感就会消失。

从人需求的效用来说,人的欲望不仅包括物质财富的效用,还有情感、精神、健康等方面的效用,也就说人要满足欲望的效用是多方面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对需求的效用都会不同,所以对幸福的感觉也会有所不同。身陷穷困的人物质财富给他带来的效用是很大的,所以金钱能够给他带来幸福,而对于失恋的人来说,恋人给他带来的效用就非常大,你就是给他家财万贯,也不如恋人回到他的身边。一个人在孩童时期,他最需要的是自由和欢乐,现在的孩子,虽然是要什么有什么,但他们却仍然感到不幸福,就是因为他们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没有自由,没有欢乐。中年人的幸福,是家庭和睦、工作稳定、事业顺利、孩子争气,老年人的幸福则是平安健康,儿女孝顺。

传统的经济学认为,人们的幸福水平取决于财富水平,即经济状况强烈地影响着人的幸福,所以增加财富是提高人们幸福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现代经济学却认为,财富仅仅是能够给人带来幸福的因素之一,人们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许多和财富无关的因素,如感情、健康、精神等。一些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美国人拥有的财富比欧洲多,但是美国人的幸福指数却并不比欧洲人高,冰岛人在非常严酷的环境里工作和生存,但是他们的幸福指数是世界最高。拿我国来说,人们的生活水平比改革开放前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但是不少人却常常“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显然对当前的生活水平还并不满意,人们的幸福指数并不高。

一般来说,人往往越是缺少什么,什么就越能够给他带来幸福。重病中的人恢复健康,游子回到母亲的怀抱,其幸福的感觉是无法比拟的。传统的经济学家之所以会得出结论说物质财富是人幸福的最主要因素,是因为在过去年代,物质财富困乏,人们普遍处于贫困状态,常常是连生存都不能保障,所以人们都希望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来改善自己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人们基本的物质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人们不仅不再缺吃少穿,而且在生活消费上也越来越讲究,所以物质财富之外的其他因素就成为决定人们是否幸福的重要因素。这并不是说物质不是决定人幸福的主要因素,只是相比之下显得不再那么重要罢了。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一个欲望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比如你原来是租房住的,当你住进了自己房子的愿望得到满足后,你就会非常幸福。但是这种幸福也许持续不了多久,你新的欲望就产生了,比如买车呀,住更好的房子呀等等,这时你又会感到不幸福了。另外新的欲望的产生和周围人的比较有关。比如你虽然买了一套自己的房子,和以前租房住相比是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你的朋友都在住别墅,所以房子给你带来的效用仍然很小,你的欲望满足的程度很小,所以你幸福的指数也小。但是如果你住的是别墅,而你的同事朋友住的都是贫民窟,你就会感到非常幸福。所以我们常会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来安慰自己。

有些人本来觉得自己是很幸福的,一个女人有一个忠诚可靠的丈夫,和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但是偶然遇到一个事业有成的大款,几次交往之后,女人便又觉得自己原来是世界上最清贫最可怜的女人,真是鲜花插在了牛粪上。有些乡下人,原本在家乡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因上学、工作等机遇到了城市,才觉得农村简直就不是人呆的地方,当他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城里人时,他觉得自己很幸福。所以社会学家说冰岛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也许是冰岛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外面的世界接触太少,因而冰岛人觉得自己的家乡就是世外桃源,如果有朝一日他们和外界频繁接触,他们还会耐得住那份寂寞吗?

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男人在外面找了情人,女人在外面傍了大款,开始是任凭一方苦苦哀求都无济于事,但是真正生活了一段时间后,男人被情人骗走钱,女人让大款玩腻给甩了,这时他们再回到对方的身边,会感到无比的塌实和幸福。这其实和那个穷人的故事没有什么两样。有些孩子,任凭老师和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育,一点儿也听不进去,反而让他们的逆反心理更加强烈,有的甚至离家出走,但是当他们在外流浪,受尽千心万苦后,才知道在教室里安静的学习是多么幸福。在生活条件非常优越的今天,现代教育主张对孩子进行苦难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体验苦难,珍惜优越。

世界文豪肖伯纳有一句名言:经济学是一门使人幸福的艺术。知道了幸福的经济学含义,有助于我们正确的对待生活,把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