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珠超神之龙和全王:140篇可以用来做素材的美文选编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8:44:21

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人头地

3300块香口胶

英国一个即将毕业的美术学院的学生,和其他所有的同学一样,正为将要做毕业考试的作品而日思夜想,愁眉不展。

他所能想到的别人都已做过了,似乎他只能创意平平,成绩平平地勉强应付了事。但他又心有不甘。

他正在为戒烟而嚼香口胶,焦灼让他像以前疯狂抽烟一样疯狂地、一块接一块地嚼香口胶。而正是这些香口胶,让他突发奇想——做一件很有创意的毕业作品——香口胶雕塑。他决定用香口胶做一件300年前已在地球上绝迹了的大鸟的雕塑。

他把嚼过的香口胶根据自己的设计模型一块块粘起来,以前为压制烟瘾而嚼香口胶的麻木变成了一种目标明确后的激动与急切,他从以前的一天几片到后来的一天几十片,甚至上百片地咀嚼香口胶,直嚼得下颚酸楚,牙齿出血,疼得眼泪直流,因为一块香口胶至少要嚼到一定程度才会有足够的柔韧与粘度,才能达到他想要得精确的造型。

许多同学与朋友知道他的创意后,纷纷买来香口胶作为礼物送给他。

三个月后,共用3300块呕心沥血、千咀百嚼的香口胶做成的雕塑如期完成,不仅为这位大学生赢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而且使他一举成为新锐艺术家。

 

1850次拒绝

美国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即使当他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都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的时候,仍全心全意的坚持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他想做演员,拍电影,当明星。

当时,好莱坞共有500家电影公司,他再清楚不过了。他根据自己认真划定的路线与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自己量身订做的剧本前去一一拜访。但第一遍下来,所有的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

面对百分之百的拒绝,这位年轻人没有灰心,从最后一家被拒绝的电影公司出来之后,他复又从第一家开始,继续他的第二轮拜访与自我推荐。

在第二轮的拜访中,500家电影公司依然拒绝了他。

第三轮的拜访结果仍与第二轮相同。这位年轻人咬牙开始他的第四轮拜访,当拜访完第349家后,第350家电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应愿意让他留下剧本先看一看。

几天后,年轻人获得通知,请他前去详细商谈。

就在这次商谈中,这家公司决定投资开拍这部电影,并请这位年轻人担任自己所写剧本中的男主角。

这部电影名叫《洛奇》。

这位年轻人的名字就叫史泰龙。现在翻开电影史,这部叫《洛奇》的电影与这个日后红遍全世界的巨星皆榜上有名。

 

享受沐浴的青蛙

日本一位一直找不到工作的失业青年,终于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一家汽车销售行做推销员。

这位生性腼腆,言语木讷的小伙子,在被客户拒绝过好几次之后,似乎变得更加木讷甚至胆怯起来,最后在忍无可忍之际,他决定躲到乡下住两天,然后回来辞工。

就在乡下的那两天,一次,他看见田边池埂上几个孩子正把水瓶中的温水朝着一只青蛙慢慢倒去。在他看来,这些顽皮的孩子的举动带有明显的对青蛙的无视与欺悔之意,但令人惊奇的是,那只青蛙不仅没有逃开,反而扬起头,微闭住眼睛,表现出一副非常享受的样子。

这个小伙子大受触动,原来青蛙是冷血动物,当有温热的液体淋遍全身时,无异于人类的温泉之浴。联想倒自己眼前的处境,那些人的拒绝与冷眼不正像小孩子们淋下的水,被当作欺悔是一种心境,被当作温泉之浴又将会是另一种心境,境由心生,就看自己如何取舍。

从乡间返回后,这个小伙子开始给自己订下一个计划——每天拜访100位客户。就在这个计划执行途中,他发现连平时抽烟的习惯都是在浪费时间,于是毅然戒烟。这个小伙子就是日后成功地成为日本第一位独立销售一万辆汽车的记录保持者,人称“汽车销售之神”的奥诚良治。

 

大度读人(一)

 

读人就像读一本奥秘无比的百科全书。读了19年的“人之书”,紧张好奇,又小心翼翼的某日,突然发现人与人之间萌生着既勾心斗角又温情可爱的竞争,勾心斗角之时,亲情、友情之类的家伙在一旁努力地承担起润滑剂的作用;当竞争露出温情可爱的小女人幸福样时,她们又零星地点缀着竞争的鲜亮、激越。因此——

当你和好友要同去参加什么什么竞赛时,忽然间雷声隆隆,一挂挂雨帘抽鞭赶来,你满心欣辛好友聪明的带了她爸爸的伞,幸福的挽住好友温热的胳膊,却无意间发现好友满面愁容地轻启小口:“哎呀,伞太小了,会淋坏我的复习材料的……”呆呆地目送好友远去;竞赛时,裤管的水滴“嘀嗒嘀嗒……”,引起你内心焦虑的共鸣……你总算没比你好友考得好。

——这时候,你可千万不要怨恨你的好友,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达到舍身为人的境界,果断的扼杀掉心中凄惨惨涌现的禅家妙语“先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再后来又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看清人心真面的慨叹;带着像在阳光下融化的草莓冰淇淋的笑容,真心实意地上前拍拍好友的肩膀,“你真棒!恭喜你啊!”不要讶异于好友的惊讶与歉疚……

亲情是竞争的底色,不要忽视在丽日当空之时那抹淡淡的湛蓝。不论是潇潇梅雨,还是浩浩秋风;亦不论是黄四娘家枝头上的莺啼鹂啭,还是浔阳江头的冰泉冷涩,永恒亘古的亲情自古以来就一派写意的林立在竞争无论是波峰还是波谷时的尽头。因此,“青鸟不传云外结,丁香空结雨中愁”是不必沉湎于竞争的失意,因为竞争的另一岸是你的兄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原本便是很难做到的。幸好,标上亲情属性的竞争是抵得上一支从容的歌的。哼着小调读人与人之间友爱的竞争,是很可使歌声了无枝蔓,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读过了许多的人和故事,最喜欢的还是亮在书面的温情可爱的竞争。她不致使人之书失去亮色,反而带上了一股野性的魅力。

我亦推崇有一种境界。什么呢?想起诗僧寒山与拾得的对话。

寒山问:世间谤我欺我辱我轻我萧我*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

拾得答: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理他,你且看他。

红尘如网,做到这般境界,无需担心如何处理竞争与人情的矛盾了。人之书便薄了。

 

大度读人(二)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递给你一把伞;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走了,留给你的是背影。

你读他时,千万不要责备他。因为他也有不想被雨淋的时候,与其埋怨,不如自己常备一把伞。

有的人,在你拥有某种权力时,围着你团团转,笑脸相迎;而当你的权力消失了,他却形同陌路,判若两人。

你读他时,千万不要责备他。因为他需要的是你的这种权力带给他的某种东西;你的权力消失,他也就不必再为你吟唱赞美诗了。与其埋怨,不如擦亮自己的眼睛。

有的人,在你面前说话像一条清亮的小河,语言甜美透彻;而人后却是一股潜藏的暗流。

你读他时,不要生气。因为凡是带着虚伪的假面具做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辛苦的。说不定哪天他也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欺骗。体谅他的这种生存方式,让他在往后的生活中获得人性的自醒。

有的人,在你辛勤劳作的时候,袖手旁观,不肯洒下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不犹豫地向你索取。

你读他时,千万不要责备他。有人愿意分享你的劳动成果,总还是好的,是在肯定你的劳动价值。和他分享,慢慢地,让他学会自尊和自爱。

有的人,穿着华丽,显出一种高贵;内心却胸无点墨。

你读他时,千万不要鄙视他,因为他不知道,服饰的华丽,只是裁缝的杰作,而人的品格修养,并不是由这些东西所能显现。

大度读人,读真实的同时也读诚实背后的狡诈;读美丽的同时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读世界的黑暗同时也读会世界的真、善、美……

 

倒读人生

 

都说人生是部书,是书就可以读,当然包括倒读。遗憾的是,真正倒读的人生只能是别人的人生,至于自己的人生永远不能真正倒读,即使给你这样的机会,你读起来也是“八戒吃人参果”。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曾有过这样的机会,要是他当时读懂了“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也就不可能有后来悲剧了。

自己的人生不能倒读,这是人生的一大遗憾或一大魅力。也正因如此,善于倒读别人的“人生”,并从别人的“书”中吸取经验、借鉴教训,是一个聪明人的明智之举。毕竟,人生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倒读别人的人生,可用目前的时髦话作比喻:“风险是零,投资最小,收益最大”。

前不久,为查找资料,翻开了某报的连载《风雨刘庄》。因报纸是顺夹的,我也就懒惰地倒读起来。从主人翁刘学询的姨太太凄惨地死在直骨牌弄,无人无钱安葬读起;再读刘学询死后刘庄如何惨淡经营地维持苦撑,终于不得不转卖他人;再读到刘学询如何赚钱、如何挥金如土地建起了这座“江南名园”,轰动整个上流社会;再是他周旋于孙中山、洋人、李鸿章等人之间,如何投机冒险,如何差点成为“革命家”;再是他中进士,如何热心仕途。

倒读刘学询,使我悚然而惊,惕然而惧,有一个念头长绕我心:假如刘学询能倒读自己的人生,假如刘学询能在阴曹地府重读自己的人生,哪些他会觉得可圈可点?哪些他会痛心疾首,悔不当初呢?当然,这只能一个妄想,能从中获益的只能是我辈后人了。

顺读刘学询,我的感觉上自己将是半个刘学询,为他而笑而忧而叹而怜;但倒读,使我成了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清醒的批判者。倒读,将最终结果清晰地横亘在我面前,其他一切的人生细节也就成了生动的注解,其启示力、其警示作用也就愈发明显。顺读人生,像读小说;倒读人生,如读论文。

当然,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人生。读别人的人生固然重要,虚拟着、想象着倒读自己的人生,可能更加重要。在位当权时,不妨猜测一下自己“下野”后会是怎样的处境,为以后自己过得好些,不妨修正一下目前的作为;委屈时,不妨想想云开日出的未来,也不致于彻底泄气而放弃努力;挥霍浪费时,不妨想一下以后可能“拜访”你的穷困日子,与其以后画饼充饥,不如现在省下几块饼来……每个人的两头都是平等的,“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每个人的一生,造化在设计时也考虑总体平衡的:富者养狼狗,装电网,还怕贼翻窗;贫者放倒便睡,夜不闭户,鼾声如雷到天亮。贵者常戚戚,唯恐有人算计使绊子;*者坦荡荡,偶能果腹便可遨游终日。同是乌龟,曳尾于泥途者寿;祭祀于金盆者夭。人算固然要紧,更别忘了天算,举头三尺有神灵哪!百姓就是那神灵,人心就是那天意。

 

糊涂是福

 

做一个糊涂人,真是老天的恩赐,修来的福啊!难怪板桥同志讲,难得糊涂呢!据我三十几年的人生经验看,世上最幸福的人就是糊涂人,生来糊涂,一生如此。当然,偶尔聪明一两回,倒也无妨大耐。次之才是聪明人,也是生来聪明,一生如此,明察秋毫,料事如神。只是聪明人好强争胜,且有抱负,常被委以重任,劳心伤神,即使不走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条道,到头来也是劳累一生,难免折寿。最惨的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之人,天天算计,智者千虑,却难免终有一失,聪明不是大聪明,糊涂不是大糊涂,两头不占,也只好自找难看。

为什么说糊涂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呢?原因起码有三条:

因为糊涂,不明事理,很多事情看不明白,便少了很多烦恼。没有烦恼便是幸福,此其一也。因为糊涂,有事不敢让你去做,反而乐得清闲。事做不好,因为你糊涂,大家也不认为你有意,偶尔做好,给人一个意外的惊喜,此其二也。因为糊涂,还可以衬托出别人的聪明,常使别人在你面前信心十足,多获褒奖。于是无人妒恨,少有暗箭,乐得逍遥,此其三也。

但是,做一个糊涂人可不容易,板桥同志早就断言,聪明易,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聪明变糊涂,那是装糊涂,装糊涂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痛苦的事能不难吗?看芸芸众生,有几个真正糊涂的?真糊涂是需要天分的,而装糊涂则需要悟性和胸怀,那只好做一个聪明人,也就无缘享受人生的真正幸福了。

 

永远不晚

 

日语学习班新一期开学报名时,来了一位老者。

“给孩子报名?”登记小姐问。

“不,自己。”老人回答。

小姐愕然。

老人解释:“儿子在日本找了个媳妇,他们每次回来,说话叽里咕噜,我听着急。我想听懂他们的话。”

“您今年高寿?”小姐问。

“68。”

“你想听懂他们的话,最少要学两年。可两年后,你都70了!”

老人笑吟吟地反问:“姑娘,你以为我如果不学,两年后就是66吗?”

事情往往如此:我们总要以为,开始得太晚,因此放弃。殊不知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明年我们将增加一岁,无论我们走着还是躺着;明年我们同时增加一岁,可有人收获,有人依然空白——差别只是在于你是否开始。老人学与不学,两年后都是70,差别是:一个能开心地和儿媳交谈;一个依然像木偶一样在旁边呆立。

只要你打定主意做一件事,绝不会为时已晚。如果必须等待,那就等待好了。如果必须全力以赴,那就全力以赴好了。如果必须坚持不懈,那就坚持不懈好了。太老了吗?不,只要我们一息尚存,就永远不会太晚,永远有时间整顿生活,永远有更美好的明天。苏格拉底临终前,还跟他的弟弟若无其事地讨论问题。圣伊格拿修虽然已上了年纪,但还跟他的弟子们坐在一起,因为他需要而且希望学习。

我们不可未经战斗就投降。今天我失败了,今天我浪费了光阴,今天我变成别人瞧不起的人。但我决不气馁。明天你瞧好了!可是,为什么要等到明天?我现在就做给你看!

有时我们忘记一年需要四季才完成生命周期。在个人生命和大自然里,这个过程都是有规律的,不能催赶。顺应这真理的人明白冬天是生命的一部分。

 

茶杯与茶壶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和尚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令我满意的老师,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有的画技还不如我。”

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信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

年轻人说:“画什么呢?”

释圆说:“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爱品茗饮茶,尤其喜欢那些造型流畅古朴的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茶壶?”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成了一个倾斜的水壶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那茶杯中去,年轻人问:“这幅您满意吗?”

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你画得是不错,只是将茶壶和茶杯的位置放错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啊。”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杯往茶壶里注水的?”

释圆听了,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是将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年轻人思忖良久,终于恍然大悟。

 

血泪选择

 

有一个药材商来到一个村子,向村民采购灵芝,他出价十分高。但此时高山上正是冬季,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几十度。上山采药十分危险,许多村民都不敢轻易上山。

有父子3人决定冒一次险,因为商贩出的价格实在太诱人了。在他们正准备下山的时候,山上起了暴风雪,气温骤降。年事已高的父亲被严重冻伤,无法行走。他倒在寒冷的冰雪上,经验告诉他,他无论如何也走不下山了。他当机立断对两个儿子说:“我不行了,你们快把我的衣服脱下来穿上,设法下山。”

两个儿子不肯放弃父亲,不愿从父亲身上脱下大衣,而是坚持要背父亲下山。

父亲不断斥责他们这种自杀般的行为,但却无法阻止他们,他渐渐昏迷过去了。

儿子们泪流满面,一声声喊着“爸爸”。他们发现父亲还有气息,大儿子便脱下身上的大衣捂在父亲的身上,试图把父亲救回来。过了许久,父亲已经没有一丝儿气息了,这时哥哥也被冻伤了。他对弟弟说:“看来我要在这里陪父亲了,小弟,你把我的衣服脱下来穿上,设法走下山去,家里还有母亲,奶奶在等着我们。”

弟弟被眼前的遭遇吓得不知所措。他摸摸父亲的身体已经僵硬了。再摸摸哥哥的身体还有一丝余热,他脱下自己的大衣,捂在了哥哥的身上,企图救活他。

第2天,暴风雪过后,父子3人倒在一块。

村人把他们抬下山来,边抬边流泪。他们说:“什么叫骨肉相连,他们父子3人就是。”

但有人却惋惜地说:“应该有两人可以活下来,但他们错过了。”

 

购买上帝的男孩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的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要么说没有,要么嫌他在捣乱,不由分说就把他撵出了店门。

天快黑时,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男孩。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问男孩:“告诉我,孩子,你买上帝干吗?”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被叔叔帕特鲁普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老头眼圈也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头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这瓶上帝就没事了。”

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叫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你很快就会好走来!”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上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的伤。

帕特鲁普出院时,看到医疗费账单上那个天文数字,差点吓昏过去。可院方告诉他,有个老头帮他付清了。那老头是个亿万富翁,从一家跨国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隐居在本市,开了家杂货店打发时光。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头花重金聘来的。

帕特鲁普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头。可老头已经把杂货店卖掉,出国旅游去了。

后来,帕特鲁普接到一封信,是那老头写来的,信中说:年轻人,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运了。为了救您,他拿一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只是在经历黑暗

 

窗外跳跃着细细碎碎的阳光。打进编辑部的电话里是一种格外焦虑的声音:“……许多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似乎都发生了。我发现自特别渺小,对未来根本无法把握!”

于是,我套用了几句安慰的话语递过去,却不能真正消减那个年轻声音的烦恼。

谈话在艰涩中结束。听筒听听扣上的时候,我忽然对自己的不经意和轻描淡写感到内疚。显然,打算某种程度“获救”的那位青年,实际上从这次对话中所得到的少而又少。

为什么如此多的青年,会在阳光灿烂中突然对生活感到那么无助?

朋友林翔听了我的感慨后,稍稍沉默片刻,也吐出这么一句:“我也曾经如此,你没有过吗?”

他大学毕业的时候,被一场意外的疾病折腾了半年多,其间又遭逢官位显赫的父亲因受贿问题入狱,紧接着女友也决绝地弃他而去。

“年轻的心一瞬间要承受如此多的事件,当然就无法感受到初夏阳光那种轻盈的关爱!”林经过多年的拼搏,已然在各个方面都成功突围,但回忆至此,也不禁神色黯然。

爱情如何?事业又怎样?在每年临近毕业的六七月,这两大主题是令一些青年不得不去正视的问题。

国外有位名叫杰克·韦尔奇的CEO这样说过:“没有什么细节因细小而不值得你去挥汗,也没有什么大事大到尽了力还不能办到。”

既然许许多艰难注定了要经历,那么与其烦恼不堪,不如坚定地告诉自己:“黑暗不是我的人生色彩,我只是在经历黑暗。”

我们可以没有让旁人惊羡的姿容,也可以在经济上忍受“缺金少银”的日子,甚至可以长时间渺小如蚂蚁一般,不为四周人关注——因为这些都还不是最可怕的事情。

其实,人的一生只是一个“不断到达”的过程,所有我们想要的东西,都不会立刻如愿呈现。我们在生活中除了努力再努力,还必须学会制造、等待一些慢慢舒展开来的温柔。

你只是在经历黑暗。不管境遇怎样,竭力不让曾经的理想搁浅和褪色,才是最值得我们去做的事情!

 

路曲心直

在一座寺中有一个小和尚,他从小就在这里出家了,每天清晨,他要去担水、扫地,做过早课后要去寺后的市镇上购买寺中一天所需的日常用品。回来后,还要干一些杂活,晚上还要读经到深夜。就这样,晨钟暮鼓中,十年过去了。

有一天,小和尚稍有闲暇,便和其他小和尚在一起聊天,发现别人过得都很清闲,只有他一人整天在忙忙碌碌。他发现,虽然别的小和尚偶尔也会被分派下山购物,但他们去的是山前的市镇,路途平坦距离也近,买的东西也大多是些比较轻便的。而十年来方丈一直让他去寺后的市镇,要翻越两座山,道路崎岖难行,回来时肩上自然还要多了很重的物品。于是,小和尚带着诸多不解去找方丈,问:“为什么别人都比我自在呢?没有人强迫他们干活读经,而我却要干个不停呢?”方丈只是低吟了一声佛号,微笑不语。

第二天中午,当小和尚扛着一袋小米从后山走来时,发现方丈正站在寺的后门旁等着他。方丈把他带到寺的前门,坐在那里闭目不语,小和尚不明所以,便侍立在一旁。日已偏西,前面山路上出现了几个小和尚的身影,当他们看到方丈时,一下愣住了。方丈睁开眼睛,问那几个小和尚:“我一大早让你们去买盐,路这么近,又这么平坦,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呢?”

几个小和尚面面相觑,说:“方丈,我们说说笑笑,看看风景,就到这个时候了。十年了,每天都是这样的啊!”

方丈又问身旁侍立的小和尚:“寺后的市镇那么远,翻山越岭,山路崎岖,你又扛了那么重的东西,为什么回来得还要早些呢?”小和尚说:“我每天在路上都想着早去早回,由于肩上的东西重,我才更小心去走,所以反而走得稳走得快。十年了,我已养成了习惯,心里只有目标,没有道路了!”

方丈闻言大笑,说:“道路平坦了,心反而不在目标上了。只有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炼一个人的心志啊!”

几个月后,寺里忽然严格考核众僧,从体力到毅力,从经书到悟性,面面俱到。小和尚由于有了十年的磨炼,所以在众僧中脱颖而出,被选拔出来去完成一项特殊的使命。这个当年的小和尚就是后来著名的玄奘法师。在西去的途中,虽水阻山隔,艰险重重,他的心却一直闪耀着执著之光。

道路曲折坎坷并不是通向目标最大的障碍,一个人的心志才是成败的关键。只要心中的灯火不曾熄灭,即使道路再崎岖难行,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点亮心中自信的明灯

心理学认为,自卑是一种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其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学识、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猜疑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自卑心理可能产生在任何年龄段和各种各样的人身上,比如说,德才平平,生命仍未闪现出“辉煌”与“亮丽”,往往容易产生“看破红尘”的感叹和“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无奈,以至把悲观失望当成了人生的主调;过奋力拼搏,工作有了成绩,事业上创造了“辉煌”,但总担心“风光”不再容易产生前途渺茫、“四大皆空”的哀叹;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一去不回头,往往容易哀怨岁月的无情和生发出红日偏西的无奈……这种自卑心理是压抑自我的沉重精神枷锁,是一种消极、不良的心境。它消磨人的意志,软化人的信念,淡化人的追求,使人锐气钝化,畏缩不前,从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开始以自我埋没自我消沉告终,使人陷入悲观哀怨的深渊不能自拔,真是害莫大焉!

自卑的对立面是自信,自信就是自己信得过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别人看自己,不如自己看得起自己。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又说:“自信是英雄主义的本质。”人们常常把自信比作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闸门,启动聪明才智的马达,这是很有道理的。确立自信心,就要正确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能力。人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明”,既表现为如实看到自己短处,也表现为如实分析自己的长处。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短处,似乎是谦虚,实际上是自卑心理在作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如果我们能客观地估价自己,在认识缺点和短处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就能激发自信心。要学会欣赏自己,表扬自己,把自己的优点、长处、成绩、满意的事情,统统找出来,在心中“炫耀”一番,反复刺激和暗示自己“我可以”、“我能行”、“我真行”,就能逐步摆脱“事事不如人,处处难为己”阴影的困扰,就会感到生命有活力,生活有盼头,觉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从而保持奋发向上的劲头。“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己给自己鼓掌,自己给自己加油,自己给自己戴朵花,自己给自己发锦旗,便能撞击出生命的火花,培养出像欧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地球”的那种豪迈的自信来!

自信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毫无根据的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而是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是以高昂的斗志、充沛的干劲、迎接生活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是战胜自己、告别自卑、摆脱烦恼的一种灵丹妙药。自信,并非意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成功,而是说战略上要藐视困难,战术上要重视困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动手,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奋斗拼搏,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战胜每一个困难,从一次次胜利和成功的喜悦中肯定自己,不断地突破自卑的羁绊,从而创造生命的亮点,成就事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