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豫 tears:东南亚,通向大洋之门(编辑地缘看世界)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9:40:46
第七章: 缅甸(三)

通过上一章大家可以知道在中缅边境上的两大区域:高黎贡山以西的“克钦邦”;南部的掸邦, 以及中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了。 由于文化渗透的犬牙交错,所以这两个地区不可避免的在边境地区引发了一些政治事件(因为中国的强势,这些政治事件的发生地当然是在缅甸一方了)。此外,华夏文明的渗透方向主要为南部,因此掸邦高原上所发生的政治悲喜剧远比其他地区要多。最起码现在在中缅南部边境的掸邦高原上,从高黎贡山直到缅老边境,一线排开有三个“特区”。从政治的角度看,这三个特区似乎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即是缅共遗留下来的根据地所演变的。但如果仔细分析了这三个特区的民族成分,就知道事情远非看到的那么简单。

现在来看看这三个特区的民族文化特点:

第一特区—果敢。这一区域代表的是在古典时期不断迁入的汉族;

第二特区——佤邦。这一生活在横断山脉西南部的山地民族,一直所接受的影响是由北而至的华夏文明的影响。由于和缅族之间还隔着掸族,因此在他们身上看不到多少缅甸本部对他们的文化影响。尽管由于地形的原因,中央政府对于横断山脉的改土归流时期较晚,佤族整体上并不能算完全汉化的民族。但最起码他们的上层,或知识阶层已经融入了华夏文化。可以提供佐证的是佤邦领导人那一口地道的云南普通话(其实对于边境的少数民族来说,很多时候并没有国境线的概念。佤邦的很多领导人其实都是从中国境内过去的)。

第三特区—这个特区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是现代政治的产物。前两个特区的形成更多的是基于人口的自然渗入。而这个特区的形成则带有强烈的主动输出的影子。当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大可能用政治的手段向缅甸输入大量的人口。不过最起码可以利用知青的文化素质自上而下的对当地的文化做一些改变。

以上是对这三个中缅边境的特区民族、文化上所做的一些分析。至于具体的人物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在这里就多言了。对这些情况做过分析后,再结合这三个特区的地理位置,就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中缅边境之所以形成现状,根本原因还是华夏文明在向南进行渗透。当然,由于意识形态的介入,这种自然的渗透被一定程度的加速了。(所以缅共只是一个符号,决定性因素还是文化)。

图:中缅陆上原油管道图来表示3个地区:

SEA30.jpg (171.29 KB)
2010-1-27 02:40


在图上可以看出,这三个特区是贴着中缅边境一字排开的。事实上没有中国做为靠山,无论是“缅共”时期,还是现在的特区时期。这些地区都不可能在缅甸军政府的压力下独立生存。
此外还可以看到佤邦在缅泰边境理论上还有一块“南佤”地区。不过在地缘上与中国的分离,让他的独立性受到了很大拼压。更为不幸的是它位于金三角的核心区,这其中的利益使得这一地区充斥着各种力量。对于这紧挨着中国的三个特区来说,中国固然能够提供地缘上的支持,使之无后顾之忧(当然肯定不只这一点)。但在西面,他们仍要直接面对缅甸军队的压力。那就让看一下有没有天然的屏障来保障这些“特区”的安全吧。

图:中缅边境政治格局

SEA31.jpg (147.37 KB)
2010-1-27 02:40

在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为这三个特区提供安全保障的正是缅甸二大河流之一的萨尔温江。如果说伊诺瓦底江中下游孕育了缅甸本部的文明的话,萨尔温江则是掸邦高原及东部边缘地区的保护者。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族群或政治力量最容易达成平衡的地点仍然是那些天然的障碍物。在掸邦高原上,萨尔温江就是这样一条平衡线。无论是高原上的主体民族—掸族的武装力量,还是缅共、国民党残军,他们都曾经活跃在整个掸邦高原上。不过最终在缅甸军政府的压力之下,这些武装力量基本都退守到萨尔温江以西的地区了。

缅甸军政府之所以把“首都”迁至高原边缘的“内比都”,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受到西方势力的影响(仰光为缅甸最大港口,由于地缘关系,受西方自由思相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大对掸邦高原的军事压力。这各中国古代将首都定在北部边缘的道理是一样的。当然这一带部有重兵,也让那些军头们感到更加安全。

为了更清晰的认清这三个特区的地缘意义,我们需要为他们加上一个统一的称呼。鉴于他们都曾经是缅共的一部分,不妨称之为“缅共三角区”吧。毕竟从这几个区域的位置和民族构成可以看出,意识形态在这其中并未直到决定性的作用。萨尔温江和中国才是他们的地缘保护者。“缅共三角区”的存在标志着中国对缅甸地缘渗透的结果。只是随着国际及国内形势的变化,这一地区的战略地位似乎要有所调整了。毕竟“缅共三角区”之所以能够形成,是缘于地缘上的原因(包括因为地缘而形成的文化共通性)。这块区域在意识形态占优的时代,固然可以成为政治家们炫耀的资本。但事实上,它对于整个中国在中南半岛的地缘战略并没有实质上的作用。即使将这一三角地区完全纳入中国国土,也无非是让中国的国境线再向南推进了一些,政治上的意义更多的是适合种罂粟的地区又少了一块。

另外一种可能性,让“缅共三角区”独立,成为中缅之间的缓冲国也是一个看似不错的选择,正如俄国人对外蒙地区所做的那样。这里并不用怀疑中国有这样的能力,但问题是这样做究竟有没有必要。事实上无论这一区域是完全为缅甸本部所占,还是完全为西方势力所渗透,缅甸本身都不可能发生象中俄之间那样的对抗。也就是说缅甸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不可能会对中国造成大的威协。为这样一个国家设立缓冲国,并没有战略上的必要。当然如果中国最终能够通过这一区域获得印度洋上的出海口,那就另当别论了。要想做到这一点,中国必须对掸邦高原南部的克伦尼邦—克伦邦—孟邦有足够的把握。不过由于地缘上的原因,中央帝国一直对那一区域没有什么影响。由于这几个邦位于缅甸的边缘地区,又靠近印度洋,美—英联盟也一直试图加深在这几个边缘地区的影响力。中国在在这一区域与海洋国家展开竞争的话,并没有地缘上的优势。

可能有朋友会奇怪,为什么到目前为止,只提出了掸邦高原上的三个特区,而忽略了位于克钦邦的第三特区。别急,马上就会看到这个“缅共”中的异类出场。

注:在前面那张〈中缅边境政治格局图〉,大家可能比较清楚的看清楚这一区域的地形(为了突出萨尔温江,掸邦被处理成白色。这一区域的地形是高原地带)。现在在平面的政区图上再把这四个特区标出,大家就可以更清楚的看到他们的地缘位置。

图:中缅边境政治格局图


SEA32.jpg (111.2 KB)
2010-1-27 02:40

这个“第三特区”的特别之处在于,前三个特区都是位于横断山脉的南部边境上。换句话说,都是华夏文明经过长期渗透而已经汉化了的区域。这种民族文化上的基础,使得他们很自然的成为上世纪6、7时年代输出革命的不二地点。也正是由于这一地区的特殊地缘位置,以至于中国至今仍能对他们保持足够的影响力。而高黎贡山以西的缅北地区(克钦邦),情况就不一样了。华夏文明在这里由于高山的阻隔,当地的少数民族并未开始汉化。尽管在历史上中央帝国也曾多次册封过当地部族首领,但直到西方殖民者开始打破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平衡时,做为封建王朝最后的代表—清,也仅仅来得急将横断山脉地区大部改土归流,纳入帝国的核心区。如果东亚的古典文明能够再持续500年,也许缅北地区有可能会初步汉化。可惜历史并没有再给中央帝国这个机会了。

由于未能与周边更高一级的文明相融合,因此当已经现代化了的英国人强势进入这一区域时,这些生活在山地森林中的部族很容易接受了他们的影响。最终在文化上的表现是,当地的部族大都接受了基督教,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克钦族”了。不过当时的事实上在英国人进入中南半岛的时候,缅北地区基本是保持一个独立的状态,东南的华夏文明固然未能成功参入这一地区,南边位于伊诺瓦底江中下流的缅甸本部事实上也未能控制这一地区。因此尽管在殖民时期,英国人成功的用宗教对克钦邦进行了渗透。但就目前的政治格局来说,能够对这一区域展开地缘影响的,只有中、缅、印(如果中印公路开通的话,印度的影响才会显现出来)。虽然历史上中国在这一区域的文化渗透并不深 (由于地理原因,汉族在这一区域并没有成功的渗透,寻找象“果敢族”这样的对象变得不大现实。)但这并不代表中国不能在这里发挥影响力。毕竟出于地缘上的联系,景颇族在中国境内也有12万人,相比缅北的60万“克钦人”(克钦人对自己的称呼仍是景颇人, 而且由于缅甸政局混乱,很难有准确人口统计,因此克钦人现在的认可数量应该早就过百万了,毕竟缅甸人口也超过6000万了。60万不过是一二十年前的数据),这一比例足以产生北京方面所需要的影响了。所以在中国将视线投向缅北地区并需要寻找一个代理人时。克钦族在这一区域的强大存在,加之中国境内亦有数量不少的“景颇族”,使得中国政府直接将对象定位在克钦族身上最为现实。

不过由于克钦族本身亲西方的历史,中国很难让克钦人完全倒向自己一边。不过这并不妨碍北京方面在缅北的克钦人中寻找到所需要的人选,最终的结果是第三特区横空出世了。现在无法得知,那个克钦族的连长带人加入缅共时是出于自身的原因,还是相关部门动作的结果。但无论最初的动机如何,这让北京方面在缅北地区获得了一个可控的区域。这一区域位于密支那的东北方向,一直延伸到中国从缅甸手中收复的那个突出部—片马。如果再定位的清楚一点,就是中印公路“中国—密支那”一线。目前所能得到的信息是,这块由克钦族亲中势力控制的区域控制着中印公路东段,并因为辖区内有着缅甸最为重要的资源—硬木和翡翠,因此日子过得还不错(最起码在中国断绝了表面的支援后,不需要靠种鸦片来谋生)。而保护这一地区的军事力量仅仅是600人,这很可能是最初投向缅共时所发展的力量。但即使是将这个数据加大十倍,“克钦第三特区”也不可能独立面对缅甸本部的军队。事实上缅甸军队已经控制了密支那以西的区域,包括密支那在内。对于活跃在东面山地中的第三特区来说,如果没有外部的支援他们很难独立生存。而北京方面对于第三特区的重视,似乎也可以从克钦人对待缅共的态度上看出。在掸邦高原上的其他三个从表面更应亲中的政治力量脱离缅共后,最后加入缅共的第三特区成为了缅共领导人最的的收容所。虽然可以为这种反常的行为找到N种理由,但最有可能的事实是。基于前面对“缅共三角区”战略地位的分析,北京方面最终放弃了对这一区域的表面支援。断奶之后的三个特区不得不自力耕身(那时他们还不是特区,自力的方式仍是掸邦的传统方式——鸦片贸易),在这种情况下在政治上与缅共进行切割是在正常不过的了。而北京方面显然意识到,对缅北的经营显然对于中国来说更为重要。最起码通过这一区域对印度造成压力的可能性,要远大于通过“缅共三角区”控制出海口的可能性。当然无论是哪一种战略选择,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利益,为将来有可能出现的中印海上博弈增加筹码。

当然,由于北京方面事实上已经放弃了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因此第三特区最终也结束了与缅共的政治关系也是很自然的。缅共的原领导人被安排到中国终老,对于他们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不过这并不代表中国会放弃对这个来之不易的区域施加影响力。这当然也是第三特区的头头们所希望的。对于他们来说,能够傍上中国这棵大树,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安全上都是利益多多的事情。而中国的收获则是战略性的地缘影响力。

另一方面,对于缅甸政府来说,即使没有中国在背后的存在,他们也很有可能会暂时默视第三特区的存在。因为对于军政府来说,最大的对手是克钦人真正的武装力量“克钦邦独立军”。尽管已经控制了克钦邦的许多地区,但缅甸军方对于这支活动在山地森林中的武装力量暂时还没有必胜的把握。因此,正如中国可以利用从克钦独立军中分裂出来的“第三特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一样,缅甸军政府也希望能够拉拢这支自称为“克钦新民主军”(第三特区的军事标签)的武装力量,以分化克钦人。因此处在夹缝中的“第三特区”反而成了各方争相拉拢的“香饽饽”,日子过得最为滋润。不过不管形势怎么变化,第三特区如果仍想保持目前的独立状态,中国仍是他们必须依靠的大树。而中国亦会通过各种手段保持在这一突出部影响力。

尽管前面对中印在印度东北部地区有可能爆发的战争做了战术上的分析,但这并不代表这里会认为战争会真的爆发,中国对缅北地区的渗入,更多的是出于战略威慑力方面的目的。不过这并不代表这一区域将来不会发现一些变化。随着目前对于“中印公路”的复通已经为周边各国所重视。出于经济上的目的,这一沟通中印缅三方的公路最终通行是肯定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缅甸的政局。缅甸人无需考虑钱的问题,无论出于经济和战略上的考虑,中方都会参与到缅甸境内的工程当中,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之前也说了,中国历史上之所以对缅北地区渗透较少,主要是因为山脉阻隔所造成的交通不便。尽管这一地区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但真正能穿行其中的仍然是土生于当地的民族。地理上的封闭也使得当地的部族的文明程度较低,这也是英国人最终得以在这里传教成功的原因。同一时期,传教士们在缅甸本部和受周边文明影响较深的地区就少有斩获(如果敢族,掸族)。如果中印公路能够复通,出于经济和人口上的优势,中国方面的影响力必将迅速扩散至整个缅北地区。既然英国人能用几十年的时间让缅北的少数民族信仰上帝,中国人也能用同样,甚至更短的时间让汉语(最有可能的是云普)成为这一区域的优势语言。当然克钦人还可以信仰“上帝”,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矛盾。 就好象大部分的中国人见庙就进,最终的目的却只是为了让佛祖(或太上老君、耶稣、关公...)保佑自己的利益。对于“神”中国人向来是一种务实的态度。开通中印公路的深远意义还在于将中国的影响力扩散至印度东北地区。毕竟在北京政府强势介入西藏以前,印度对于西藏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出于地缘上的劣势,中国核心区的影响力很难渗透到前藏地区(也就是现在的西藏自治区的大部分地区)。而这一区域与印度恒河平原的距离显然更有利于双方的交流,出于印度相对于西藏文化的优势,这种影响力基本是单向施加的。如果中国可以通过缅北沟通印度东北地区,那么很自然的这一地区会更多的接受到来自中国的影响。这一方面有经济上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有种族方面的原因(东北各邦主体为中南半岛渗透过去的黄种人部族,比如泰人)。当然印度也会在影响力上和中国展开争夺,毕竟他们在行政上是一体的。不过既然印度在过往的100多年中都没能做到融合东北地区,个人也并不看好印度雅利安人反而能通过“中印公路”加深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当然,最终的目的并不一定要是分裂印度,或是将这一区域并入中国。但有机会在竞争对手内部培养亲中的势力,终究不是一件坏事。

在分析完中缅甸边境后,还有一个虽未与中国接壤,但对中缅关系乃至整个中南半岛北部都有重大影响的地区是不能回避的,它就是—金三角。事实上由于这一地区所盛产的“土特产”,金三角的知名度是世界性的。

金三角地区盛产鸦片应该说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当地的土壤及温度并不适合大规模种植农作物,但却非常适合种植罂粟。做出如此重大发现的人并不是本地的土著,也不是北来的汉人。而是历史上最大的鸦片经营者—英国。

二是由于地处中南半岛北部边缘的高原山地地带,当地的山民历史上与南部冲击平原上的居民融合度较低,政治上的独立倾向较强。而这些希望独立的部族需要通过鸦片贸易所获得巨大利润与中央政府的长期对抗。这使得很多毒品经营者同时又拥有很浓厚的政治背景。当然就后来的情况看,很多武装力量已经谈不上政治追求了,鸦片贸易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成了唯一的目的。曾经的政治武装缅共、国民党残军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金三角最为著名的毒王“坤沙”则是一个相反的例子。坤沙最初经营毒品时单纯只是追求经济利益,但后来他发现自己成了金三角乃至整个亚洲地区最为著名的“毒王”,而周边跟他做同样贸易的武装组织,却大都因为有一层政治外衣而没有受到类似的打压时,为自己找一件政治外套就成了头等大事。好在掸沙本身拥有汉族和掸族双方的血统,在他需要借助汉人(包括土生和外来两部分,后者的代表是国民党残军)的力量时,他强调的是前者。不过他现在需要把他掸族了弟的招牌打出来。于是金三角地区最负盛名的毒贩成为掸邦独立的代表,政治标签是禅邦革命军(也有叫“掸邦独立军”、“掸邦联合军”的)。

之所以要花点时间交待坤沙的背景,一则是他在金三角地区的重要影响力。二是这是一个地缘政治贴,如果仅仅将视线局限在“金三角”地区的毒品属性上,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这里需要明确每一股重要力量相关的文化、政治背景。毕竟由于金三角地区强烈的“毒品”背景,使得人们很容易忽视其背后的政治因素,以及引发这些政治因素的民族、地缘背景。但如果深入研究后就会发现,要说金三角,就必须回到中缅边境,将视线重新聚焦在那条紧贴中缅南部边境的“缅共三角区”上。

图:缅共三角区

SEA31.jpg (147.37 KB)
2010-1-27 02:40


通过之前的分析可以知道所谓的“缅共三角区”带有很强的华夏背景,或者说是华夏文明对缅甸渗透的桥头堡。由于横断山脉很大程度上阻隔了汉族向掸邦高原及缅甸本部的迁移,但这并不代表有组织的迁移没有出现过。事实上对于内敛的华夏农耕民族来说,成规模的迁移大都是伴随着军事入侵而产生的。由于华夏文明2000多年来所承受的军事压力大部分来自北方,因此这种迁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由北向南而至的。伴随着这种迁移,华夏文明逐步将长江以南地区消化为中国核心区。及至明朝末年,中央帝国在南部边境已经大体上形成了现在的边境线了。只是在横断山脉以及云贵高原的部分边缘地区还未完成“改土归流”罢了。如果满洲人没有对明朝的汉族政权展开新一轮的军事入侵的话,汉族仍然会因为人口的增长自然的向中南半岛渗透,特别是在美洲的高产高淀粉的家作物进入中国后(后果是引发人口大爆炸,中国人口由不足千万,在百年时间内增长至4亿)。不过东北游牧民族的这次成功入侵加速了这各迁移过程,直接的后果就是有成批的忠于明朝的汉人迁移至了现在的中缅边境缅方一侧。当然由于地形的特点,这些汉人并未越过怒江及高黎贡山向西迁移,而是集中在南部边境,也就是“缅共三角区”之内。其中最为著名的居住地就是最近出镜率颇高的“果敢”。

由于军事压力所造成的民族迁移,果敢的明遗民不是第一例,也不是最后一例。300年后中国又爆发了一场新的政权争夺战。与满洲入主中原相同的是,这一次的军事压力仍然是由北向南而至的(共军以东北为基地向南推进);当然与之不同的则是,这次是汉族内部的政治角斗。

这一次的政治博弈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不过这里所要关注的是因此而产生的新的人口迁移对地缘政治所造成的影响。很明显,影响最大的是台湾,迁入台湾的那100多万人及其后代在是将台湾融入中华核心圈的重要力量。另外香港也受益颇多,这些新输入的人口数倍于香港原住民,并与大陆地区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得你听不到“港独”这个词(地缘的信赖性是另一个原因)。就在台湾和香港迎来大批移民的同时,缅甸也迎来了新的一批中国移民。当然这批移民带有强烈的军事色彩,一般被称之为“国民党残军”,尽管我个人觉得用“残军”来形容这些移民显得有些不够尊重,但其实这支军队本身也是这样来称呼自己的,这其中悲壮之情溢于言表。由于本贴所关注的并非意识形态,因此这里仅从地缘和人口迁移的角度来分析汉民族对中南半岛的这一次渗透。

无论是出于地缘、文化的因素,还是出于政治目的,“残军”最初所选择落脚点都只能是在中缅边境的“缅共三角区”。事实上在击败了缅甸政府军的进攻之后,“残军”已经控制了这一区域,并在整个中缅南部边境对中国境内的新生政治力量造成了压力。如果考虑到高黎贡山的阻隔作用,“残军”已经切断了中缅之间的主要联系通道。

这一点当然不能为中缅双方的政治力量所容。既然双方的目标一致,那么将“残军”从这一区域挤压出去就再所难免了。最终的达成的协议缅甸政府同意共军入境作战,以帮助双方支这部分对双方来说都是麻烦武装力量。对于双方来说,所希望的结果是歼灭战。不过当地的地形,已及“残军”的战斗力,使得这一战术目标并未实现。不过将残军挤压出中缅边境的战略目标却还是达成了,只不过这支军队最终退入了泰国北部,也就是金三角的核心地区。这一次该泰国人感到麻烦了。

对于北京方面来说,驱逐“残军”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但这并不代表中国方面会放弃这一业已形成的战略突出部。于是“缅共”得以迅速的填补了萨尔温江以东至中国边境的空白,最终在靠近中国边境的地区形成了稳固的根据地,以至于在缅共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后,我仍将这一区域命名为“缅共三角区”。从缅甸本部的角度来看,这一次的联合行动非但没有消除北部的不稳定因素,反而由此增加了中国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力,用“引狼入室”来形容并不为过。

当然,缅甸在这一次与北京方面的交易中也并非没有收获,最起码双方由此确立了中缅之间的边境线,这使得中国不再谋求对那些有可能引发争议的地区的主权。不过这并不是缅甸实力所造成的结果,而是由于他的地缘位置所形成的,这在前面已经分析过了,在此不再重复。
由于中国并没有与泰国接壤,因此历史上汉民族并没有大规模的强势进入过泰国。目前泰国国内的所谓“华人”大多数是自然渗透的结果(19世纪末中国人口大爆炸后为多,以潮州人为主,主要走的是海上路线),目前基本是已经被同化了。残军的这一次进入可谓是开天辟地头一回。由此“金三角”地区也进入了中国的视线。

对于金三角地区的范围有着不同的说法,但都是以缅、泰、老三国交界处为中心。这张图上所划出的金三角地区就是金三角的核心地区,也就是最初的金三角概念发源地。当然随着后来周边的各种势力看到鸦片种植所带来的巨大利益,金三角的概念开始向周围扩张,最终基本将中南半岛北部高原山地靠近中国边境的地区都包括了进去(也是半岛各中央政权控制力最弱的地区)。

图:金三角(广义)

SEA34.jpg (16.81 KB)
2010-1-27 02:40

金三角之所以能够成为残军退守的基地,主由于他的政治格局。由于地处三国交界处,残军将基地建在泰国一侧的美斯乐。使得他们即可以从掸邦高原保持联系,又可以免受缅甸军方的攻击。当然泰国方面并不愿意坐视这一“祸水”南下至自己境内,除了正面对抗泰国军队以外,残军亦可在承受过大压力时,暂时迂回至缅甸境内。这与现在小贩喜欢在两区交界处打游击的情况类似,城管们对此的解决的办法是双方联合执法。不过这种合作牵扯到太多协调的事情,往往并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SEA33.jpg (68.43 KB)
2010-1-27 02:40

金三角的这一优势后来也为坤沙所利用,在他打出“掸邦革命军”的旗号并将掸邦大大小小的武装力量整合在一起之后,最初的想法当然是占据整个掸邦。不过在缅甸本部的军事压力之下(洗不净的黑底也让他无法获得外部的政治支援),让他不得不退守至萨尔温江以东。由于这一区域的大部分地区已经为缅共所控制,留给掸沙的空间并不多了。于是最终掸邦的“政治中心”也和“残军”一样选择在了泰缅边境泰方一侧,地名俗称“满星叠”。从行政区划上讲,这里属于泰北的清莱府。

由于由缅甸进入泰国——老挝的这条“金三角走廊”太过重要,各种力量交织在内,因此大家会发现,缅共并未能完全控制萨尔温江以东的地区,而是在“缅共三角区”与“南佤”之间留下了一个空白区。事实上由于“南佤”地区离中国边境太远,这一地区也并非为佤军所控制,缅甸政府军、掸军的势力都在此交融。

  金三角地区之所以能够成为三国交界处,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湄公河在此转了一个弯,就此而成为了缅——老,老——泰之间的自然分界线。掸军和残军最终选择了缅泰边境做为主要活动地点,一方面是因为两股力量均来自于掸邦高原,需要与旧有的关系联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更加机动的往来于边境之间,如果将主要根据地设于老挝境内,那么无论是缅方还是泰方,都很容易在河的对岸据险设防,以切断他们和自己境内的联系。

深究“金三角”的实际范围最后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因为在高峰期,从克钦军——缅共——残军——掸军,直至泰、老的部分军政人员都成为了鸦片经济的一部分。当然目前这随着国际压力的增大,这一区域的鸦片贸易正处在萎缩阶段。对于华夏文明来说,这场长达半个世纪的政治博弈,最终的结果是让泰国又融入了十万(包括残军的后裔)华族血统。鉴于这部分血统的新鲜性及强烈的政治背景。其对泰国所能施加的文化影响,要远胜于同样数量的其他华人。

关于缅甸部分,基本上分析到这就结束了。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还不过瘾,觉得应该最起码应当把果敢分析一下。其实果敢地区的缅甸军事行动就事情本身来说,只是一个战术性的调整,并不会影响到中国对当地的地缘影响。换句话说果敢最近发生的事情,理念上分析北京方面应该是事先知道的。之所以默认事情发生,并非是希望缅甸本部的势力占据果敢乃至整个缅共三角区。反而与当初帮助缅甸驱逐“残军”有些类似,一方面缅甸方面希望进入这一区域是很自然的,而另一方面北京方面没有如大家所希望的那样与实施影响力,主要是这些地区目前的情况有些不可控了。这不是政治上的,而是他们的某些“特种经济”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的民生(如果注意的话,会发现新闻媒体对此类事件有过集中报道。比如有学生被骗至缅甸然后让家里汇钱)。加上中国对于这一地区的控制是战略性的,而当下并不会发生很具体的作用。但那些“特种经济”对国内的影响却是现实的。因此中国借缅甸之手整顿一下也是很正常的。这并不影响缅甸最终会接受中国影响的势力控制这一地区的这个事实。

至于缅甸靠中国的几个特区的地位。 由于中缅的合作日趋紧密,因此如果下一步发现这几个特区的武装力量有所减弱并不用感到奇怪。当然在佤邦真正获得“邦”的地位,并得到缅甸政府足够的安全承诺之前,双方的对抗能会继续下去。此外,中国是希望解决那些特区的“特种经济”的。 其方法仍是继续增加中国的影响力,使之能从正常渠道获得足够的经济收益(这一点目前一直在做)。

总之随着中国自身力量的加强,中国并没有放弃这一战略突出部的理由。至于更多的,基于“缅共三角区”的地缘作用有限,很多朋友所希望看到的更加积极的动作,目前还不会出现。
最后总结一下中国应该在缅甸的地缘战略:

一、稳定现有在掸邦及克钦邦的影响力(目前以经济手段为主);

二、与缅甸本部合作,获得印度洋上可以控制的出海口(租借、合作都可以)。之前有朋友问具体应该是哪个港口。这并不是最重要的,仰光以西的海线只要有合适的都可以。从军事角度一定程度抵消印度的地缘优势只是一方面(驻军不是必须的,最起码可以为印度洋上的中国海军提供一个稳定的补给基地),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运输成本,这对于越来越信赖印度洋航线的中国来说,尤其重要。当然缅甸的政局是一个大问题,不过解决好了缅甸的问题,中国很大程度可以减少与南海诸国博弈的顾虑(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中国最终不得不与南海国家强硬摊牌,那么南海航线会不会受影响)。因此缅甸的政局发展如果才能对中国有利是中国优先要考虑的,其重要程度不会低于朝鲜半岛局势。至于具体应该怎么做,牵扯面过于复杂,就不是本文所能解决的了,让政治家们去头痛吧。

三、尽快打通中印公路。打通中印公路的战略意义前面已经做过分析了。一旦这条路线最终复通,中国并不需要特别做什么事情。中国的影响力会通过民间贸易的方式迅速向西扩散。当然中印公路能否真正成行,缅甸政局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中印关系能否正常化,否则无法打消印度的顾虑。而中印关系能否正常化的关键在于中印边境的划定,这也可以从一方面解释为什么占据陆地地缘优势的中国,在中印边境划定上持积极态度。当然印度的政治家其实也是很想解决这一问题的,毕竟如果中印关系不正常化,印巴关系也无法正常化,这是影响印度发展的最大的障碍。既然双方都有解决问题的意愿和动机,还是看好问题最终会解决掉的。至于中印缅三方谁从中获益更多,每个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

此外,有朋友也许会问:“缅甸北方的汉族势力/果敢族为什么有先进的文化却没有发展壮大呢?怎么没能取代缅族成为缅甸的强势民族?是汉族势力开始过于弱小?还是于地缘有一定的联系? ” 这个其实不难解释,每一个民族都有其适应的地理环境,全能型的民族比较少。汉族比较适应中纬度的(也就是说温带—亚热带)可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地区,在古典时期自然渗透至云贵高原已是极限。而到掸邦高原的话,那的土壤及气候条件已经不适合大规模种植中国人所熟悉的农作物了。(诚如英国人所发现的,更适合种植的是罂粟。)当然后来由于人口压力、国内战争等因素,其实不断的有汉族迁入中南半岛(不光是缅甸)。但由于气候等原因,汉族事实上要适应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才能更好的生存,久而久之反而被土著民族所同化了,泰国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当然汉族也可以靠武力大规模进入中南半岛,在横断山脉这一侧,由于地形限制,这种尝试较少(光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就消化一近2000年)。在越南北部的平原就比较多了,但最终由于地缘的原因还是退了回来,这在之前的章节里有提出,下一步分析越南时会再详细分析。总之不要过份迷信所谓汉族的同化能力和文化优势,每一个民族都有适合其生存的土壤。比如爱基斯摩人,他们吃生肉的习惯在古典时期就一定比汉族更容易生存在北极圈内。(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适应范围逐步都在扩大,但从族群的角度,这种变化仍需要一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