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芳吻戏:东南亚,通向大洋之门(编辑地缘看世界)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8 18:53:24

第三部分: 中南半岛

第六章: 缅甸(二)

说到中—缅—印的关系,就必须要提一下那条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史迪威公路”了。当时日本已经基本占据了华北地区和东南沿海的港口城市,因此中国的核心区要想获得外部的支援就只剩下缅甸的这个通道了。这段历史足以让中国人刻骨铭心,因此随后取得政权的北京政府在面临新的封锁的情况下,希望能够继续保留这一通道的心情可以理解。

图:日本在二战中所占据的地区示意图

eastasia18.jpg (46.24 KB)
2010-1-27 02:30

上面那张图显示的是日本在二战中所占据的地区示意图。从图上可以看出,日本已经把中国的核心区完全包围起来了。在1949年以后,北京政府独立与俄美两国对抗的那段日子,这种包围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所不同的是占据中国沿海港口的方法变成了岛链封锁。在战略上,缅甸依然是突破这一封锁的最佳选择。即使在现在对中国已经不太可能出现类似的“硬封锁”的情况下,中国对这一通道的控制力度大小,对中国的战略格局仍具有重大的影响。
所以这里不妨通过“史迪威公路”来解读一下这条西南交通线。

“史迪威公路”其实并不只是一条公路,它包括在抗战初期中国军民独立修建的“滇缅公路”(1937年底—1938年底修通)。另外还有1944年盟国为了进行对日反攻而修建的“中印公路”。为了缓合与史迪威的关系(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与蒋矛盾颇深,具体情况可网上找),蒋中正特意将这两条战略通道命名为“史迪威公路”。

附:史迪威公路示意图

SEA23.jpg (115.08 KB)
2010-1-27 02:30

滇缅公路(又名中缅公路)的路线是从昆明向西连通大理,然后穿越横断山脉到达中缅边境的“畹町”(中方小镇)。从这里进入缅甸,与纵贯缅甸的中央公路接通,最终到达缅甸的首都仰光,也就是缅甸最大的港口城市。从这里接收从美国通过印度洋海运过来的物资。这一交通路线至今仍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所不同的是中国目前倾向于能够独立控制一个港口,以保障海上的利益,因此作为政治中心的仰光并不是最佳的选择。事实上鉴于缅甸未来形势的不确定性,缅甸军政府也不愿意呆在这个容易受外来力量干扰的城市,而是选择了把“首都”迁到位于缅甸地缘中心的“内比都”

附石油路线图

SEA30.jpg (171.29 KB)
2010-1-27 02:30

对于这条中缅公路来说,云贵高原上昆明—大理段工程上并不会太困难。而缅甸境内从掸邦高原—仰光港的工程对于当时的工程技术来说也并非难事(英国人已经修好了)。最为艰难的地方是从大理开始穿越横断山脉的这一段。横断山脉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它的南北走向很大程度上阻隔了东西交通。而由于横断山脉在滇缅边境已经变为东北——西南走向了。因此在这一区域修建中国—缅甸的南北通道也不得不对横断山脉进行切割。

1937年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一年,即使不占领中国的东南沿海港口,日本也能够通过外岛封锁中国的的海上运输线。因此国民政府唯一的选择就是打通中国与缅甸的交通线。日本人当时并不看好中国政府的这一行动,毕竟地缘的困难摆在那里。仅管当地的马帮能够顺着河流前进,并寻找到可能穿越的山口沟通中缅之间的贸易。但要想在这些高山深谷中修建可供汽车通行的道路是何等之难。最终的结果是人又一次战胜了自然,在动用了20万民工后,经过一年的努力,这条横穿横断山脉的公路奇迹般的修通了。

中缅公路之所以能够成为抗战时中国的战略补给线,是因为日本的攻击是由东至西的。也就是说无论是从实力还是战略意图上,日本暂时都不可能在印度洋上和美英对抗。因此盟国的战略物资通过仰光登陆,再转运至云南,最终运至四川盆地是可行的。不过尽管日本暂时并不打算将它的海军力量从太平洋延伸至印度洋。但它却有足够的实力将整个东南亚纳入势力范围。随着日本联合舰队于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成功,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对于中国来说最直接的后果是,日本迅速占领了东南亚,当然也包括了缅甸。对于中国来说,辛苦打通的西南交通线被日本从陆地上切断了。对于中国来说,之所以在国内抗战如此艰难之时仍要派出大批精锐远征缅甸,就是为了保住这条战略补给线。不过最终还是未能达到目的。

话说回来,尽管日本在战术上依靠奇袭取得了初期的胜利,但从战略上来说,却将美国完全推入了中国一面。即使从缅甸沿海中转进入中国的路线被切断了。美国人也有能力选择代价高昂的空中航线补给中国。这种做法并非是由于美国人大发善心,而是因为美国需要中国在大陆上拖住尽可能多的日军,以为美国争取时间。美国人这时可以选择的港口是加尔各答,位置就是现孟加拉的左下角(印度境内)。然后再从加尔各答起飞,通过空中向东进入缅甸境内,然后飞越横断山脉将物资运送入四川。理论上说空中的路线要比陆的交通省时安全,当然代价也要高很多。不过鉴于日军已经占领了缅北地区,因此如果飞机想要平安的通过缅甸上空进入中国,就必须面对日军的地面防空炮火的攻击。为此飞机不得不沿着喜马拉雅山向东前行,然后再跨越高黎贡山、怒山等横断山脉进入云贵高原,以最大程度的避开地面炮火。对此螺旋桨飞机来说,那些此起彼伏,海拔高度都在4、5千米以上,MS驼峰的高大山脉所造成的困难其实并不亚于地面的炮火。尽管“驼峰航线”在无比艰难的情况下能够为中国提供一定的物资补给。但最终的决战还是究要在陆地上解决。因此美国人希望能够在印中之间建立一条直接的通道,以为对日反攻提供保障。我们说过,缅甸或说中南半岛由于山脉的阻隔,与南亚次大陆处在各自独立的状态。这也是英国尽管从行政上将缅甸划给了印度,但最终两者却并未发生丝毫融合的原因。现在印缅之间的山脉及大片原始森林,即阻挡了日军向印度继续扩张的可能性,也使得盟国军队通过这一地区进行反攻变得困难无比。解决方式是打开曾经的“南方丝绸之路”的沟通通道。既然中国远征军用数万将士的鲜血验证了这条通道的可行性。那么美国人需要做的就是把这条通道打开。具体做法就是将印度东北地区的“雷多”与缅北的密支那联通,然后再向东南接通已经存在的滇缅公路。这一路线由于在中缅边境向南绕行了一下,因此被称作“南线”。

此外,向南接通滇缅公路是一个省事的做法,但并不是最经济的距离。因此美国人最终还是选择开通了跨越高黎贡山、怒山,直接进入云贵高原的路线。这条路线被称作北线。中印公路最为艰难的地区应为野人山地区,狭义的野人山应为胡康河谷东侧,密支那以北的那条南北向的山脉。广义的野人山则是指自此向西一直到印缅边境的大片地区。这一地区为原始森林所覆盖,中国远征军的数万将士也正是丧身于此。不过对于拥有大批机械的美国人来说,穿越原始森林修通公路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实际上这并不会比穿越横断山脉更为艰难。
最终这条中印公路为盟军在西南战场反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附中印公路示意图

SEA26.jpg (150.71 KB)
2010-1-27 02:30

从战略上来说,中印公路是连接中印交通的最佳陆线。在这条交通线被正式打通后,南京政府的政治家们显然也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不过虽然缅甸战场当时的主力为中国军队,日本投降后30万远征军也实际控制了这块区域。但战后英国人却不愿意中国染指他在中南半岛的利益。更别说如果中国控制了这块区域,会对印度造成直接的威协了。因此最终的结果是中国军队撤出了缅甸。随后中国陷入了内战,任何一方都不会再把注意力放在这一地区。1949年以后,北京政府的政治选择在前面已经交待过了。台北政府更多的也只能在地图上表示对缅北地区的渴望。不过这并不代表双方在1949年以后在缅甸没有任何行动,最起码双方都用不同的方式在缅甸表示过军事存在。

分析到这里,关于缅北的战略意义相信已经清楚了。说穿了缅北只是一座桥,它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沟通中印。这一区域如果在印度手上,最多可以保证印度的安全,由于地势的关系,并不会对中国的西南地区造成地面威协。但如果被中国控制,则印度的东北地区,及缅甸本部都将受到极大的威协。这也就是英国人当时软硬兼施,一定要将麦克马洪线划在喜马拉雅山——高黎贡山的分水岭上的原因。有了这两条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脉做为天然屏障,英国人,包括他的后继者印度和缅甸才会感到安全。至于有多大威胁,这个图说的更清楚:

SEA29.jpg (122.38 KB)
2010-1-27 02:30

之前在分析中印边境时曾经说过,即使中国占有地缘优势,并在战争中重复1962年的胜利,中国同样无法在藏南立足。印度在经受住第一波攻势后,可以依托东北部地区所积蓄的人力和资源,对进入藏南地区的中国军队进行反攻。

当然,从军事的角度,中国可以从亚东向南攻击,快速通过锡金,占领印度东北地区与恒河平原之间的那个脆弱的连接点(前提是中国通过政治手段使孟加拉保持中立)。这样似乎可以将整个印度东北地区与印度本部分离,并以此为基地与印度长期对抗。这个军事上的假设十分诱人,印度东北部地区的这种“亚飞地”状态也似乎表明这并非痴人说梦。但事实上在目前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战争初期,中国需要从内地调集大量的人员和物资才有可能消化印度东北地区,亚东、达旺这两条青藏高原上的通道,很难承担起这个重任。而在印度东北地区已经有上百万人口的情况下,中国军队有可能遇到的麻烦远比在阿克赛钦无人区要多的多,因此中国并无可能在没有稳固后防的情况下和印度本部进行对抗。当然,也可以想象印度东北部及藏南的那些黄种人的部族会夹道欢迎解放军的到来。进行这种政治上的策反工作正是北京政府所擅长的。不过这毕竟是在一个中国完全不熟悉的环境上,北京方面并不可能象在国共内战时那样,将大部分希望寄托在政治因素上,因此军事上的考虑仍是首选。不过如果中国控制了缅北(不一定是直接划入国土),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从云南经密支那进入印度的路线只有数百公里,后勤保障要快速很多。而经过多年的经营,云贵高原有足够的物质、技术和人力资源以应付有可能到来的持久战(如果从青藏高原发起攻击,所有的物资要从内地先行调入)。当然做上述分析并非认为中印之间一定要再通过一场战争来解决之间的矛盾,更多的是在谈一种战略威慑力。“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策,而战略威慑力就是这“屈人之兵”的力量。

由于在英属时期,印度东北地区—缅甸的主体民族,都与印度的主体民族有所不同(黄种人)。应该说印度东北地区的主要民族大都是从中南半岛上通过那条“南方丝绸之路”逐步渗透进去的,因此英国人在边境上获得了战略平衡点后并不能感到完全放心。英国人有理由担心中国通过对缅甸地区的渗透,同化当地的部族,并由此而影响印度东北地区。尽管由于横断山脉的阻隔,中国人长期以来未能对高黎贡山以西地区进行成功的渗透(只在清朝末年在片马地等几个西坡地区做了尝试),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穿越横断山脉在工程上已经不是大问题,随着双方交流的增多,中国对缅北的影响势必会加大。

因此英国人试图在文化上同化缅北的部族,以让中国有力量对缅北进行主动渗透时,发现这一地区的文化已经西化了。至于用什么样的手段同化缅北的部族并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派出那些“上帝的仆人”从精神上控制那些略带原始的部族是西方殖民者不二的法门。因此占据缅北地区的“克钦族”会以基督教而不是佛教做为主要信仰。另外一点导致“克钦人”会变成基督徒是由于高黎贡山—怒山这两在山系的阻隔,使得华夏文化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向西进行自然渗透导致的。不过今天科技的发展和基督教的文化渗透反过来甚至已经影响到中国境内与之相近的民族了。这里很难说当年英国人的这种做法只为了对抗中国,其实更多的也是用来牵制缅甸本部。分而治之永远是成本最低的管理手段。

不过华夏文明顺着横断的山谷向南进行渗透显然要容易许多,毕竟横断山脉在这一地区已经显得舒缓了很多(西侧除外)。所以尽管难度依然不小,华夏文明最终还是对掸邦高原进行了有效的渗透。最初的有组织的渗透有史可查是在明朝末年。部分忠于明朝的军民逃到了当下中缅南部边境的缅方一侧,也就是现在的果敢一带。他们的后代至今还生活在那一地区,也就是所谓的“果敢族”。由于前段时间果敢事件的爆发,相信很多朋友对这一段历史已经很熟悉了。不过,明朝的遗民当时之所以能够在这一地区安定下来,反而说明之前中央帝国对这一地区并没有直接控制。当然这也不代表缅人控制了这一区域。事实上直到现在,他们也仍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当然后来由于西方殖民者的介入,亚洲地区正式有了国界的概念。既然不能象以前那样处在两不管的地位,出于文化上的原因,已经成为当地土著的汉人(除明遗民外,还有后来陆续迁来的汉人)在面临英国人的压力时,从内心里当然还是希望能够划入中国。只可惜最终英国人似乎只认“标识清晰和易于辨认的天然地理特征”。最终横断山脉地区被划入了中国,而那些处在山脉边缘地区的汉人(包括汉化的民族)部分被划入了缅甸。

由于这段历史,缅人本身自然对中国及周边国家抱有很强的戒意,不过缅人的文化并不比周边的民族高多少(更别说跟华夏比了)。因此英国人的文化渗透做法并不会成为他们的选择。他们选择了一个更为简单的做法,给这些处在边缘地区的民族换名称。换什么样的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能跟周边国家里的兄弟民族取同样的名字。于是中缅边境的汉人变成了“果敢族”;掸邦高原上的泰族变成了“掸族”;而刚才提到的“克钦族”则一直坚称自己是“景颇人”(和他们在中国的兄弟一样)。当然这并不能阻止缅甸叫他们克钦人,并将他们的领地叫做“克钦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