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米:北京故宫馆藏竹木牙角匏器雕刻赏析(犀角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28:14

北京故宫馆藏竹木牙角匏器雕刻赏析(犀角四)

犀角雕双螭耳兽面纹杯,清乾隆,高8.6cm,口径17.3cm-10.1cm,足径5.7cm-4cm
杯斗型,口部近椭圆,口沿较宽,外撇角度较大,敛腹,小圈足。内壁有明显的折痕分界。外壁以弦纹为界,划分装饰区间。近口部饰凸起的如意云纹一周,与圆点纹相间排列。凸起的阳纹均剔去线条边缘,有近似斜坡状的效果,使其更具立体感。主体纹饰为回纹地上饰两组兽面纹,刻画细致。足部有弦纹一道,与足缘的卷边相呼应。杯鋬以镂雕双螭组成,大螭后足踞杯身,前足攀口沿,头伸入杯口;小螭附于大螭身上,前足抓其腋,后足踏其股,转侧回首,姿态多变,曲线玲珑,与图案化的杯身装饰适成对照。杯口内浅浮雕波状卷叶纹一周,风格独特,似乎是受西方装饰图案的影响,这在仿古犀角雕刻器物上极为罕见。

附件

犀角雕双螭耳兽面纹杯2.jpg (18.36 KB)

2009-2-2 16:33

犀角雕双螭耳兽面纹杯,清乾隆,高8.6cm,口径17.3cm-10.1cm,足径5.7cm-4cm

 

犀角雕双螭柄仿古兽面纹杯,清乾隆,高7.1cm,口径13.6-8.5cm

杯敞口,呈形,足微撇。器身棕红色,口沿及底足部位阴刻回纹。外壁以阳纹刻庄重古朴的夔纹兽面图案,并镂雕双螭为柄,螭攀附于口沿,向杯内窥视,神态狡黠活泼。
  犀角原质地与色泽即浑朴大气,用以仿古铜器的造型和花纹愈显得古色古香。清乾隆时,器皿仿古成为一时风尚。此犀角杯造型端庄典雅,纹饰虽简而刻工精细,是乾隆朝典型的仿古风格之器皿。

附件

犀角雕双螭柄仿古兽面纹杯2.jpg (19.59 KB)

2009-2-2 16:41

 

犀角镂雕双螭耳兽面纹杯,清乾隆,高6.3cm,口径14.1cm-8.5cm,足径3.9cm-3.4cm

此杯敞口,敛腹,高圈足,足沿外撇,底微内凹。杯口近椭圆形,一端略翘起,为流;另一端弧度较小,为尾部,线条变化精微。外壁口沿处浅浮雕变体覆莲瓣纹一周,叶缘及叶脉双钩而成。杯身纹饰以变体兽面纹为主,共两组,分别饰于体两侧,其边线均为凸起的阳纹,极为细腻。杯身以浅阳线回纹为地子,构成地子、兽面和轮廓的三层花纹。每组兽面的中线处又饰一条垂直的几何纹带,这是从青铜工艺中扉棱的装饰演化而来。杯鋬由镂雕双螭组成,一大一小,大者探首衔杯沿,小者攀爬于杯身,雕刻得圆润生动,与浅淡的图案化主体纹饰构成鲜明的对比。此杯纹饰在模仿商周青铜器装饰的同时又不拘泥于古人,而是充分考虑到犀角材质的特点及当时宫廷的审美趣味,是清代仿古犀角雕刻中比较典型的作品。

附件

犀角镂雕双螭耳兽面纹杯.jpg (18 KB)

2009-2-2 16:43

犀角镂雕双螭耳兽面纹杯,清乾隆,高6.3cm,口径14.1cm-8.5cm,足径3.9cm-3.4cm

 

犀角镂雕螭纹荷叶式杯,清中期,高8.9cm,口径16.4cm-11.2cm,足径4.4cm-4cm

杯如斗式,似一枚荷叶收拢,叶缘向内外侧交错翻卷,自然美观。外壁阴刻双钩叶脉为地纹,下部浮雕翻滚的浪花。水纹以细密的平行阳线组成鳞片状的半圆,相互叠压,这种图案化的处理颇有装饰意味。上部高浮雕三条螭龙,辗转扭曲,动感十足。杯鋬以二螭构成,一斜身向上,双爪攀杯缘,头伸入杯口内,另一螭以尾悬其足上,向下探身回首,神态自若。双螭的设计既符合杯鋬的结构要求,又不显得突兀,无疑是器物的点睛之笔。

附件

犀角镂雕螭纹荷叶式杯.jpg (22.74 KB)

2009-2-2 16:44

犀角镂雕螭纹荷叶式杯,清中期,高8.9cm,口径16.4cm-11.2cm,足径4.4cm-4cm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清中期,高13.9cm,口径15.8×10.2cm

杯为亚洲犀角制,棕色。根据犀角的天然形状磨口切底,制成撇口缩足的觚形杯。采用镂刻与高浮雕技法,杯身一侧镂雕双树为柄,以西园雅集中的文聚图为题材,画面中山上林木葱茏,奇松、古柏、枫桐满植其间,或斜插或倒悬,或直耸或相拥,穿插掩映。山间溪流蜿蜒,小桥凌空平驾,景色清幽。16个人物分为8组,或坐卧饮酒,或站立相迎,或聚合谈论,或吟诗作画,奋笔疾书,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西园雅集”指北宋时期苏轼、黄庭坚等16位文人的一次聚会,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明清画家和雕刻家喜爱并经常采用的题材。这件雅集图犀角杯将16人不同的神情姿态表现得音貌毕现,是犀角雕刻的精品之一。

附件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jpg (18.6 KB)

2009-2-2 16:44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清中期,高13.9cm,口径15.8×10.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