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地图查询:北京故宫馆藏竹木牙角匏器雕刻赏析(象牙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05:43

北京故宫馆藏竹木牙角匏器雕刻赏析(象牙一)

        以竹木牙角雕刻的工艺品虽然多为小器,却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具有悠久的历史。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三万余件竹木牙角器物除一部分是考古发掘的出土之物,绝大多数是明清两代皇家收藏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工艺技法主要有圆雕、深浅浮雕和镂雕三种,其中还包括拼贴、镶嵌等技艺。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用器,一类是陈设品。其中从各种生活器皿到文房用具以至清玩之物,应有尽有。这些作品精微工巧,反映了时代的风尚和审美取向,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珍贵的遗产。匏器是明末出现的一种特殊工艺品,为明末太监梁九公首创,后一直受到宫廷的重视。清代康熙年间的匏器制品最为有名。匏器的制作方法是当葫芦结果时,用各种形状并刻有各式花纹的模具将其夹紧,待其自然长成后再行裁割加工,即成为所需的各种器具。匏器制品不加雕刻,秀巧清朗,为别具一格的工艺新品种,堪称清代宫中一绝。

 

TOP

2# 发表于 2009-2-2 13:06  只看该作者   象牙描金带彩什锦梳具,清晚期,盒高3.7cm,长29.2cm,宽20.7cm。清宫旧藏 此套梳具为广东制作,由25件构成,计有梳子9把、竹篦2把、剔篦2把、胭脂棍2根、扁针2根、大小刷子8把。其中长方形梳子的梳齿多达60个左右,另有月牙形梳、把梳、篦形梳;竹篦的篦挡为牙质,篦架为木制;2把剔篦一为长方形木柄,一为象牙柄,一端均衔接7齿;扁针为象牙质,两端为半圆形;胭脂棍是红木圆棍,首端镶烟嘴式象牙头,内填红绒。这些梳具上大多描金彩绘凤纹、云蝠、菊花、莲花、石榴、桃、寒梅、八宝、山水、楼阁、鱼舟等图案。
  清宫后妃以梳“两把头”为时尚。当满头散发时,长方形梳子可大面积通发;在梳两把头至垂于颈下的燕尾时,中等的月牙形梳子较为合适;梳至发梢、鬓发时宜用八字形把形小梳;当时人们很少洗发,篦子用于篦去头皮的污垢;剔篦是剔除篦子污垢的工具;刷子也称之为抿子,用于抿发。过去多讲究头发光洁平整,在梳理头发时,须用抿子沾浸泡了数日发粘的刨花水边抿边梳,梳理的头发方符合审美要求。抿子中也有用于描眉打鬓、或用于沾胭脂在两颊涂红的,还有刷扫梳发时落在脖子、后背等处污物的;扁针用于掖外露的碎发或拨缝隙。每当后妃插戴簪子、头花等饰物,若直接插入易将头发弄乱,因此插戴前用扁针在所戴部位拨出缝隙,将头饰插入后再撤出扁针;胭脂棍是面部化妆时用于点唇的。后妃梳完头,必用胭脂棍沾胭脂,先将唇部轻轻涂抹,最后以下唇中线为中心,点一醒目的红圆点,美其名曰“樱桃口”或“樱桃唇”。
  整套梳具制作精良,功能多样,反映了慈禧太后与后妃们当时梳妆的形式及所用梳具的考究。

附件

象牙描金带彩什锦梳具.jpg (33.8 KB)

2009-2-2 13:06

象牙描金带彩什锦梳具,清晚期,盒高3.7cm,长29.2cm,宽20.7cm。清宫旧藏

 

 

3# 发表于 2009-2-2 13:07  只看该作者   象牙雕葫芦形笔掭,清,高1.6cm,最长17.8cm,最宽13cm。清宫旧藏 笔掭为浅缘盘,葫芦式。盘上浮雕并镂雕葫芦枝蔓、叶片及小葫芦为饰,并蜿蜒于盘侧及底部,又伸入盘内,增添了器型的变化。盘仿葫芦形的束腰处则浮雕一蝙蝠。
  古人以大小葫芦及其藤蔓相联象征多子,而蝠谐音为“福”,故此器纹饰寓意吉祥。纹饰局部又经染色,有蓝、绿、红等多种色彩,历久不免有些部分稍褪色,却形成了有如晕染的古雅效果。此笔掭雕刻精细,造型优美,其装饰性似更甚于实用价值。

附件

象牙雕葫芦形笔掭.jpg (21.62 KB)

2009-2-2 13:07

象牙雕葫芦形笔掭,清,高1.6cm,最长17.8cm,最宽13cm。清宫旧藏

 

TOP  

4# 发表于 2009-2-2 13:08  只看该作者

骨雕羊,日本明治时期(1868-1912年),高7.1cm。清宫旧藏

这是一件用骨粉压制成模的雕刻作品。一只羔羊头高仰,口微张,双耳竖起,两只眼睛流露着温和期盼的神情,二前腿直立而不呆板,右后腿轻抬前迈,体现了动与静的结合。羊身的刻画精细逼真,小羊稚嫩柔弱的气质更表露无遗。
  作品着重于写实,细节刻画入微,表现了工匠高超的技艺。此为日本国制,收藏于清宫。

附件

骨雕羊.jpg (13.17 KB)

2009-2-2 13:08

骨雕羊,日本明治时期(1868-1912年),高7.1cm。清宫旧藏

 

TOP  

5# 发表于 2009-2-2 13:09  只看该作者

象牙雕山水人物图笔筒,高14.6cm,口径10.8cm,底径11.5cm

笔筒用象牙雕成,直筒形。外壁雕一高冠博带手捧牙笏的官员,款步徐行,前面小童提灯引路,后面侍从掌扇相随。背景在烟岚雾霭中楼台隐现。笔筒背面雕一青年,牵马执鞭欲行,旁立老者拄杖,似在谆谆叮嘱。两图连续,表达了十年寒窗,一朝得中,即可平步青云的主题。并有阴刻行书题诗:“龍樓鳳閣九重城,新築沙堤宰相行。我貴我荣君莫羨,十年前是一書生。”提点画意。
  此器采用浅浮雕技法,其造型、刀法、纹饰乃至细节刻画都具有明代象牙雕刻工艺的典型风格。

附件

象牙雕山水人物图笔筒.jpg (27.64 KB)

2009-2-2 13:09

象牙雕山水人物图笔筒,高14.6cm,口径10.8cm,底径11.5cm

 

TOP  

6# 发表于 2009-2-2 13:10  只看该作者

牙雕魁星,高16.3cm,底座直径5cm

魁星似鬼魅,双手握笔持墨,瞋目仰望上空。左足扬起作踢斗状,右足踏于鳌头上,表达独占鳌头之意。
  民间一般将魁星刻成举足踢斗之状,亦有双手分执笔墨者,此件属后者。此件牙雕雕刻刀法犀利深峻,纹饰精湛,意境新奇,魁星的动作、神态生动传神,是明代后期圆雕中的精品。
  1954年夏锡忠先生将此件牙雕魁星捐献给故宫博物院。

附件

牙雕魁星.jpg (14.42 KB)

2009-2-2 13:10

牙雕魁星,高16.3cm,底座直径5cm

 

TOP

10# 发表于 2009-2-2 13:13  只看该作者

牙雕人物图笔筒,明,高12.4cm,口最大径7.5cm,底最大径8.2cm

笔筒椭圆体,口略小,底稍大,保有象牙原形。口边较厚,底边较薄,另配牙底。器表色泽较深,似经染色,象牙纹理却更为彰显,成为装饰的一部分。正背面阴刻人物各一,一跣足掮钓竿背渔篓,一褒衣博裳持羽扇斜坐于石上,面容相似,神态相同,似为同一人而身处显达与隐逸的不同境遇,拼接入一幅画面,含意深远。云烟缭绕中的巍峨建筑更增添了如梦似幻的意境。
  此器雕刻技法简拙古朴,物象边缘通过铲出斜坡而形成立体感,此为颇具时代特点之处。

附件

牙雕人物图笔筒.jpg (22.49 KB)

2009-2-2 13:13

牙雕人物图笔筒,明,高12.4cm,口最大径7.5cm,底最大径8.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