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社保标准2016年:张扬“游戏精神”,激发生命活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23:15
语文教育:张扬“游戏精神”,激发生命活力
作者:王华珍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92    更新时间:2006-3-3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功利性有余,人文性不足;强制约束多,自由自主少;理性分析多,感性体验少;机械灌输多,想象创新少;知识负担多,愉悦享受少;惯于现成结论,懒于探索创新……“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而“游戏精神”却恰好可以纠正这一弊病。
那么,什么是“游戏精神”呢?我以为,就语文教育来说,“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自主、自愿自觉的精神,是一种超越功利、愉悦快乐的精神,是一种感受体验、想象创造的精神,是一种超越现实、自我满足的精神,是一种平等参与、合作互动的精神,是一种交流对话的精神,是一种主动建构和自我生成的精神。这种精神具有以下特征:(1)自主自愿,自由自在;(2)超越功利,率性而为;(3)沉迷专注,愉悦快乐;(4)驰骋想象,随意创造;(5)平等参与,合作互动。这种精神正是语文教育所必需的。关键是如何张扬“游戏精神”。
1、 适当运用游戏形式
结合教学的具体情况,恰当运用一些游戏形式,如成语接龙,演讲赛,辩论会,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等等,十分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级教师魏书生让学生分组承包课文分析,再合作交流,便是一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特殊“游戏”形式。新课程带来的研究性学习,虽然不一定要采用具体的游戏形式,但这种学习方式充满了“游戏精神”,不失为一种更高层次的游戏形式。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可以给中学生以全新的学习方式,十分有利于张扬“游戏精神”。
2.让学生成为“游戏”的主宰
学生是“游戏者”,在语文教育这个“游戏”中,他是自由的,独立的,也是有能力加入并完成“游戏”的,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信任学生,大胆放手,不包办,不灌输,真正让学生自己成为“游戏”的主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语文的天地里自由翱翔,自主发展。
3.拓展语文的“游戏”天地
语文教育不一定非得在教室里进行,而可以在更广阔的的范围实施。青岛的王泽钊把学生带到崂山水库风景区上课,上海的黄玉峰与学生一起做语文旅游,都给语文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当然,一般学校和教师难以达到这样的要求,但定期到户外、图书馆、阅览室以至社区去开展语文教育活动还是可以做到的。
4、自主阅读
这里的自主阅读,就是注重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精神,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主动、独立地阅读自己喜欢的、自己选择的文学作品,而非被动地、被迫地、完成任务似的阅读,并使学生通过自读达到自悟,从而既培养其主体自觉性,又提高其语文素养。由于这样的阅读出于自主自愿,符合学生的生命需要,因而学生的阅读活动与生命活动便融而为一,阅读过程便成为充满活力的生命过程。
5.自由表达
每个学生在阅读某个作品之后,都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因此,教师要激励学生主动表达。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并让学生体验到自由表达所带来的快感。自由表达,就要去除各种束缚,打破种种条条框框,让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只要“仁者”能够“见仁”,“智者”能够“见智”,就应该充分肯定和鼓励、在写作教学中,更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尤其要放飞学生以创造为主而以再造为辅的想象。在作文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自由写作的机会,经常运用一些带有游戏色彩的设想式命题,如“公元2046年”或“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等,给学生提供精神“游戏”的时间和空间。
6.自由创新
解读文本不是对原意的寻找,而是要去发现和创造新意。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应该是一个开放而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需要“自由创新”的“游戏精神”,也最能表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7、注重感受体验
要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作品过程中的个人反应,独特的自我感受,让学生展现其个性,用自己的思想、生活去感受作品。为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理解,教师不妨言有不尽,引而不发。要指导学生从揣摩、品味原文语言入手,进入作品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情思,进行审美体验。例如,陶潜《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揣摩一下,一个“见”字再现出“采菊”的意境,“悠然”一词活画出作者脱离官场之后的轻松、愉悦、恬适之情,表现出诗人的心境与人自然融为一体的真实感受,使人感到诗人的心灵如同大自然般的宽阔和质朴。这样,读者也就深切地体验和理解了陶渊明归田之后的真实情怀和高雅志趣。
8.鼓励想象幻想
语文教育要引领学生遨游幻想的天地,及时开发其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终身受益。相反,“扼杀儿童的幻想就是使他们成为现状的奴隶,成为拴在地上的动物,以致不能创造天堂。”(罗素)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不要用自己的理解或别人的理解来限制学生,而要让出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去联想和想象。例如,《项链》的结尾戛然而止,故事还可能怎样发展?玛蒂尔德在得知项链是假的之后的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这些都可以鼓励学生去想象一番。
9.获取美感愉悦
语文教育要让学生去发现。欣赏语文世界那各种各样的美,诸如:自然之美,风情之美,人物之美,风格之美等等。无不使人产生丰富的美感,并在美感中尽享愉悦。
10.平等对话、合作互动
依据“游戏精神”,教师也是“游戏者”,所以不应以“裁判员”或“警察”的身份出现,而必须把自己当作“游戏”的一分子,以真正投入的态度,真诚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以一种对话的意识或精神,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
“游戏始终要求与别人同戏”,因而“游戏也是一种交往的活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可见,合作互动既是“游戏精神”的表现,也是新课程的理念。
综上所述,张扬“游戏精神”,必将极大地激发师生的生命活力。在“游戏精神”的光辉照耀下,语文教育的课堂是开放的,师生的身心是自由的,他们有十分广阔的心灵空间,有无限自由的思想天地;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不再是被动的“知识容器”;教师作为教育者,不再是知识的“灌输机器”,——师生都已是自由自觉的存在;同样,语文教育不再是急功近利的技术操练,而是超越功利的精神漫游,一种其乐无穷的审美过程。(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集仕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