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骚本5.5 连发:聚焦安徽省基层医改:“绩效标尺”激发活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2:25:55
聚焦安徽省基层医改:“绩效标尺”激发活力 www.hfnews.gov.cn   2010-11-02 来源:安徽日报

    日前,马鞍山市年陡镇竹唐村村民黄金枝带着感冒发烧的儿子到当地卫生院看病,焦急地主动要求吊水治疗,医生诊治后反劝说她采取药物治疗,“一块钱药+多喝开水”的处方让小患者很快痊愈。

    从试点到“全覆盖”,我省基层医改平稳推进,成效显著。 “但试点之初的情况可不那么乐观。”省卫生厅负责人坦言,“由于对政策不了解,医务人员情绪波动较大,一些乡镇卫生院甚至出现推诿病人、服务效率下滑现象。 ”转机,在于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分配制度改革的推进,“它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

    “按绩取酬让医务人员有干劲”

    小李来自江苏宿迁,大学读的是临床专业,2年前成为亳州市谯城区双沟中心卫生院的一名内科医生。每月仅800元收入、“编制外”同工不同酬的尴尬、争抢病人的不良风气等,一度让他生起离开卫生院的念头。

    一场彻底的改革留住了他。“阳光化的竞聘上岗后,我有了编制,收入增加到2000多元。特别是按绩取酬让我们医务人员有干劲,自己愿意干多、干好。服务好了,病人也多了,收入也多了,现在每天能平均接诊十几个病人,而以前只有三四个。 ”小李说。

    此次全省改革中,我省在绩效考核制度中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各地建立了以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等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在兼顾公平的基础上,本着向“技术含量高、风险程度大、工作负荷强、管理责任重”的岗位倾斜的原则,适当拉开分配差距,打破平均主义。从试点地区绩效考核兑付情况看,基层医务人员平均收入较改革前均有提高,如芜湖县月均收入比2009年增加880元,天长市预计提高600元左右。芜湖县等地已将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调整为3:7,扩大了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调动起业务骨干积极性。

    “绩效考核引导卫生院良性发展”

    黄新海共当了16年的乡镇卫生院院长,在目前任职的固镇县刘集镇中心卫生院工作也已有11年。

    对比改革前后,他感慨良多。 “以前当院长,压力大!全院在职员工157人,全靠医院养,每天想着法子挣钱,啥招都使上了。医疗行为不规范,事故和纠纷就多,时刻紧绷神经,生怕出啥事儿。”改革后,他所在的卫生院共竞聘上岗90人,职工收入全部财政买单。 “政府对卫生院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直接挂钩,‘定额补助,超收全留’。绩效考核引导卫生院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 ”

    我省基层医改中,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积极性。如天长市实行基层医疗单位经费“超支不补、超收不上缴”的包干政策;芜湖县对超额完成考核任务的,按纯收入70%返还卫生院,用做人员奖励和事业发展,另外政府还每年拿出30万元,对年度考核优秀的给予奖励。服务得越多、越好,就能获得更多的财政补助,这就引导基层医疗机构从“以药养医”转到“靠优质服务争取更多收入”上来。

    “突出公益性使得公卫服务大大提升”

    杨晓娟是固镇县刘集镇中心卫生院的防保站副站长,已从事多年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以前公共卫生谁都不愿干,财政补贴抵不上开支,服务本身也没有钱,连院内考核都受歧视,收入远远低于临床业务人员。 ”如此陈旧的考核制度下,基层公共卫生工作很多流于形式。

    “改革后实行新考核标准,突出公益性,使得公卫服务岗位重要性大大提升,个人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在刘集镇中心卫生院,杨晓娟有17位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同事,大家对辖区内的24个村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每个月至少下乡10天,为村民做免费体检、妇幼保健等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改革后,全省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明确了公益性定位,即为群众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彻底改变了过去主要精力用于“抓收入、保吃饭”,对公共卫生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的局面,重医轻防现象明显改变,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被提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农村居民健康更有保障。(王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