颧髎的准确位置图:航天红阳厂靠创新激发活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09:11

    在总装总调技术、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大型精密机械制造技术三大领域具有强势的红阳厂,从未停止过创新的步伐。近年来,该厂在“以创新为责,以创新为荣”的创新理念导引下,积极营造大胆创新的企业环境,不断改进创新激励机制,通过技术创新巩固核心技术,通过发展核心技术提升工厂的战略地位,实现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以创新为责 以创新为荣
  红阳厂技术创新活动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国家需要,二是企业发展需要。该厂厂长李京喜在阐述“以创新为责,以创新为荣”这一理念时表示:“创新是红阳厂现实的要求和历史的责任,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各项工作得以改进的根本,是员工不断进步的有效途径。创新是每个岗位的责任。”
  在创新实践中,该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加强平台建设,大力构建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改进制度的协调性,进而体现制度的有效性。2005年,为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该厂设立了企业进步奖。
  在制度的支撑下,该厂积极开展环境建设,通过实施“以文化吸引人、靠事业造就人、用政策激励人”的人才强企战略,大力提倡“以德强身,以学强身,以技强身”,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环境。
  围绕“立足主流行业、努力把工厂建成创新型企业”的目标,2005年初,红阳厂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厂长李京喜、党委书记朱良洪的带领下,进一步统一认识,引导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创新。该厂通过开展岗位分析、职业生涯设计、强化评价考核、完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培养核心骨干人才和技术带头人等形式,加速人才成长。
  由单一生产型向综合能力型转变
  红阳厂一直承担着型号产品零部件生产、制造和总装总调任务。近年来,该厂在上级领导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加大技术引进、技术创新和工艺攻关力度,拓展科研及生产能力,加速企业转型升级。
  “跟踪一批前沿技术,突破一批瓶颈技术,推行一批先进技术,淘汰一批落后技术”,是红阳厂近年技术发展方向。在总装总调技术方面,该厂侧重于测试设备的集成、电缆制造的高效、测试结果的可靠等,充实测试设备的研发力量,建立精干高效的总装总调队伍;在复合材料制造技术方面,重点放在结构复杂化、轻质化等技术的跟踪研究;精密机械制造技术重点是围绕降低制造成本、实现制造快速化开展研究。
  2005年初,该厂引进当时亚洲最大的搅拌摩擦焊接设备,随即制定出应用目标。技术系统快速反应,成立项目组,展开攻关。项目组以某材料焊接为重点,开展了大量的试验工作,积累了上万个试验数据,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项目组完成技术应用研究,经新型号试验检验获得圆满成功,此项技术使该厂在结构制造技术领域发生了质的飞跃。此外,大型旋压设备的引进,突破了原有设备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了谋求更大发展空间和行业领先地位,红阳厂借助九院复合材料与制造技术研究所这个二级开发平台,以原有成果为基础,扩大复合材料研究和应用范围,在复合材料的生产与布带缠绕技术方面,通过引进先进的数控布带缠绕设备,稳定了产品质量,满足了设计需要,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生产效率。同时,通过采用模压和缠绕技术,解决了复合材料工艺瓶颈,所生产的产品经数十次试验和考核,已成功应用于型号产品上。随着该厂在复合材料领域的不断进取,今年6月,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批复九院红阳厂为集团公司复合材料工艺分中心组成单位。
  在创新实践中,该厂坚持自主创新,不断突破型号产品生产中的重大工艺瓶颈,提高了工厂机械加工的整体实力和生产效率。此外,该厂还加大对难加工材料和复杂型面的零部件直接成型工艺的应用研究,在大型整体部件机械加工方面取得突破,成为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千台数控增效工程实施单位之一。而硬质阳极化生产线的建成与使用,丰富了工厂表面处理的工艺方法。
   “十五”以来,该厂实施了以PDM为核心的工艺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经过三年多的实施与运行,共有70多种工艺技术文档在PDM系统中运行,实现了工厂多种型号产品结构树建立与管理、工艺文档的编制与编辑、网上会签、BOM汇总、更改控制、集中打印、项目管理等功能和对工艺文档的状态控制,集成了CAD、CAPP系统。2000多份工艺规程、2600多份工艺技术文档在系统中签署、发布,成为工厂不可缺少的信息管理平台。
  该厂以CAD/CAPP/CAM、OA、MRPⅡ系统实施,PDM应用,财务管理系统应用为重点,全面开展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以集成为核心,结合各类应用系统,自主开发了工艺技术问题快速反应系统、质量技术问题闭环管理系统和工装数据管理系统,逐步由专项应用向系统集成发展,大大提高了工厂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工厂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2007年上半年,工厂申报专利数量和获准专利项目达历年累计总和。目前工厂已有13项专利取得专利号。
  蓄势 只为在创新路上激情迸发
  随着九院型号的发展,红阳厂的科研生产一直处在超能力发挥的状态。为了更合理、有效地利用好各类资源,该厂上下形成合力,让有限能力得到极限发挥。去年,该厂在2005年全面推行项目负责制的前提下,又下发了《科研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成立了科研项目管理委员会和办公室,把项目组工作计划纳入工厂科研计划考核体系,规范管理。该厂新立项以及原立项的预研和攻关课题超过40个,有力地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创新热情。
  良好的企业环境,激励着工艺技术人员不断向新的高度奋勇攀登,涌现了一批青年才俊。在红阳厂,有享受政府津贴的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工艺专家、副厂长孙焕军,有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学术技术带头人、副总工程师王济生,有总装总调专家、副总工程师张成林。在红阳厂,有九院技术带头人冷加工专业组组长王华侨、热处理专业组组长黄小年、钣焊专业组组长唐众民、理化分析专业组组长张振宇、非金属专业组组长毛克祥等。在他们的带领下,全厂技术人员敢于做自己没有做过的事,创新呈现出百花竞放的局面。
  工厂在重用技术人才的同时,还通过多种渠道培养人才。委培、与高校合作办学、参加技术和学术交流等,都是卓有实效的形式。2005年,该厂与国内某著名高校联合举办工程硕士研究生班,有14人在读;2006年,厂里再与国内高校联合办班,目前已有13人通过工程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这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成长,为工厂发展核心技术注入了不竭动力。
  近年来,该厂突破技术封锁,完成了20多项重大科研、攻关创新成果,并成功应用到型号产品中。同时,工厂还完成技术创新300多项,发表国防科技报告120多篇、论文100多篇,11项技术分别获得行业及国防发明专利,工厂先后荣获九院、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国防科工委授予的“工艺工作先进集体”、“工艺工作创新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创新不仅点燃了企业活力,也激发了红阳厂员工克难奋进的潜能。在创新路上,红阳厂干部职工正在与时俱进,勇攀高峰。(李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