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心总裁小说番外蝴蝶: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4:27:51
  
      中国人讲礼、义,什么是"义","义者,宜也"。在中国人的观念当中,什么叫善,什么叫恶?恶就是错了,不一定是把人家所有的利益都破坏掉了才叫恶。在中国人来说,你只要偏离了分寸,就是错了。所以中国人非常讲究"中道",意思是不差分毫。射箭的时候,中了,就是在红心,偏了一点,统统都是不中。稍微偏一点,叫做"虽不中,亦不远矣",虽然不远,还是不中。 "中"是很重要的事情。中了,就是恰到好处,不偏不倚。相较于客观的环境来讲,就叫"时"。"时"不停地在变动,我要配合这"时",恰到好处的去接应。
  这个就叫"时中"的精神,就叫"中庸之道"。合乎"时"的那个"中"就叫"宜",就是"义"。这个"宜"是恰到好处,所以也叫"利"。"利"在哪里?"利"在"义"上,你能恰到好处,与时俱进,能够配合"时",这个时候你才能得其利而不得其害。清朝的思想家焦循,他特别提到:《易经》之道,乃是圣人教人改过之道也。孔老夫子说:"假我数年以学《易》,可以无大过也",没有"过",就没有"祸",没有"祸",就有"利",就有"福"。真正的避祸趋福就在于能没有"过"。《易经》就教你改过之道。
  《易经》特别提到文王十二言之教,教给你"元亨利贞,吉凶悔吝,利复无咎"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特别强调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危机。顺利的时候有顺境的危机,逆境的时候有逆境的危机。顺境中的危机你要知道,逆境中的危机你必然知道。你走在岸上的时候,正在风光得意的时候你肯定不会想到有危险,顺境中的危机比较不容易知道。该知道的顺境中的危机叫做"悔",逆境中的危机叫做"吝"。知悔知吝,方可以"利复无咎"。问题是我们知道顺境中的危机的时候常常都比较晚,所以我们常常后悔。事情都摆明在那边了,你还不知道,那是你无知。所以人常常都做"不义"之事。
  那怎么样才能够"义"呢?孔子孟子讲"以仁为义"。"仁"是什么?人要有"仁心"啊,我活下去也要让你活下去。不要让别人活不下去,踩着别人的头成功,那就是没有"仁心"。不仁之心绝对不好,所以夫子告诉你:"仁者,爱人也","仁者,恭宽信敏惠也"。夫子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针对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答案。他对仁义的解释非常地多,但是简单言之,仁者,生也,性命之根,那就是仁。请各位想一想,所有的种子,比如桃仁、杏仁,种下去可以再长的,都叫做"仁",就是这个意思。仁,就是让大家都生生不已,这是 "仁义"第一种适宜的"义"。
  第二种"义"呢,老子说,一切事物都是自然。人跟自然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最密切的。人跟人之间可以拒绝往来,可是人跟自然是没有办法拒绝往来的。人可以"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可以"小国寡民",但人还是得生存在自然中。因此,学习自然跟人的关系,以自然为"义",叫做"道义"。《老子》里头总是告诉你,一切要顺乎自然。包括人跟人的相处,不要过分勉强,人为造作。一切要以道义为主。
  到了墨子的时候,他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立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需求,一人一"义"。你有你的盘算,我有我的打算,十个人就十个"义"。"己是而人非",一定说自己对,"交相非"就形成了。相互批评久了以后就"交相怨",大家就互相讨厌。完了以后,就"交相伐",就互相攻击对方。
  所以墨子说,我们要正"义",把所有的意见正一下,找到一个最高最好的。那谁的是最高最好的?不能说你地位高就最好啊。墨子说必须以"天志"为"义"之所在,以"天志"来正所有的"义"。墨子强调的是正义,墨子的"义",跟老子的"义",跟孔孟的"义"不一样,他强调政治的"义"。他用的地方也不一样,"政者,正也",让所有的组织里面的人都能心平气和,都能互相和谐。这跟人与自然的相处,人与人的相处是不一样的"义",它的重点对象不同。
  最后是人与自己内心的相处。荀子说我跟我自己的内心也常常会有意见不一的时候,我怎样能够恰到好处呢?那就是"礼义"。所以有仁义、道义、正义、礼义,分别面对的对象不同。中国是礼义之邦,重点在于自己内心的生命如何能够到最大的幸福,也就是趋福避祸,让自己能无过。这是中国思想非常重要的一环。这是人安身立命的思想文化。
  而西方人呢,却在整个二十世纪里失落了人。他们有了科技,他们有了最先进的科学。但是人在其中找不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因为有隔阂,每个人都竖起一道墙,互相不同,互不了解。在互相隔阂、互相疏远、互相有陌生感的情况下,相互的猜忌就开始了,最后彼此之间采取的态度是敌对的。雅斯贝尔斯强调说,人常常是每天翻开报纸看所有的东西,就是不会看看自己,最陌生的其实是自己。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你不知道你自己是什么,当然你就不会跟人家有适当的沟通。睁开眼睛看的都是别人,绝对看不到自己。所以雅斯贝尔斯说,第一个,要把我们所有的防火墙打掉,放开自己,坦诚地跟人交往,要沟通。第二个,要看看自己,回到内心,了解自己,才能跟人家有正式的往来。
  西方哲学家所说的人的孤独、人的自我的不了解造成了人对自己生命的彷徨、盲目。稍稍会思考的人会问: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为什么要来?可是大部分的人都不会去问这个问题,我已经来了,我照我自己的意思活。台湾有一句最流行的话:只要我高兴,有什么不可以?可是你从来不会想到,你的高兴是被社会脉动带着走的。你今天高兴什么?你高兴看电影,是因为很多很多的电影制片商不断地透过宣传工具告诉你电影好看,所以你就去看电影。你喜欢什么都是被制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