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板:低年级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6:14:10

低年级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2006-10-22 16:00

一、错误类型分析

错误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只要结果不对就是错误。如:34 -16 = 16 5 × 6 = 1142 + 18 < 60 等都是错误,如果只考察结果,以回答的问题是否正确为标准,那么这些错误的性质是一样的,都应该打个“×”,但只停留在“对”或“错”的标准是不行的,我们必须针对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类型加以分析研究,才能纠正和改正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错误,但由于学生是千差万别的,犯的计算错误也是不同的,具体错误类型可归纳如下:

1、口算错误

口算错误是指在运算的过程中出现基本计算上的失误,这种错误主要以下两种情况。

1)计算失误。例如:(16+45=52   2154-78=88

2)口诀混乱。例如:(12×6=18   26×8=48

2、方法错误

方法错误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因方法不对而产生的计算错误。这种错误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       计算法则错误。

例如:365+74=1005    365                47÷8=6……1

                    + 74

                                            1005

2)运算顺序错误。

例如:34-16+14=34-30=4

3)算理不清。

例如:(10×5=5   22+8×3=30

3、其他错误

1)误认。误认这种错误是属于感知性错误,是由于学生审题时看错或认错而出现的一种错误,这种错误在小学生计算中是比较常见的,出现这种错误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见图表:

举例

错误情况分析

错误

正确

23-15=8

12+9=21

32-15=17

12-9=3

抄错数或符号

47÷8=5……7

55÷8=6……7

 

抄错题目

3+4=12

24÷4=20

250+300=280

3×4=12

24÷4=6

250+300=550

看错数或符号

473-259=213

472

-259

213

473-259=214

横式写对,竖式写错

2)误写。误写也叫笔下误,就是本来计算正确,但在写答案结果时出现了笔误而产生的错误,这种错误在小学生计算中也经常发生。例如:957-709=284

                                                                                                                     957

                                                                  -709

                                                                   248

3)误算。误算多发生在多位数加减的过程中,在某一位进行计算时,发生了加减的混乱,该加的减了,该减的加了。比如计算时进、退位搞错,有的该退位的不退,不该的退的又偏退了;不该进位的进了,该进位时又忘了。退位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就用减数的个位减去被减数的个位。

二、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拥有各自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计算的错误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发生错误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能简单的归结为粗心,根据以上的错误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从学生的计算能力来看

1)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口算技能。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于一些简单的运算口诀不熟练,常常出现5+9=15,二六十八,六九四十五等类似的错误,从而导致计算时出现错误。

2)对计算法则不明确,算理理解。运算法则是根据实例总结出来的,如按一般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只知道要这样算,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计算的过程中知识性的差错就比较多。

3)没有形成技能技巧。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计算多样性,学生不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而且要能合理灵活地进行巧算,才能省时省力、提高计算的速度,提高计算的质量。但很多学生只是掌握了形式,而没有形成技能,所以也会发生计算的错误。

2、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来看

1)感知比较粗略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感知开始。人类的知识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都是建立在通过感知而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受。同样,小学生在计算时,首先是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数,符号或数的符号组成的算式,即看题,读题审题。小学生感知事物不仔细、不全面,比较笼统、模糊,只能感知客体的个别部分,而且感知的目的性较低,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感知任务,即使对于教师提出的任务也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拢,集中感知事物。这就造成小学生在计算时,由于受到算题本身的影响,常常会感知不全面,不精细,造成抄错数字或漏写数学等。如把 54 45;把×写成+;有时抄题时,抄了这一题的前半部,下题的后半部,首尾不符。有时由于观察不具体,只看到大致轮廓,遗漏了某些细节而导致错误。

2)受小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影响。由于受小学生本身的年龄、个性、兴趣、理解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很短(据统计在一节课内学生的注意力只有15分钟左右),并且注意也不容易分配,要求他们在同一个时间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上来时,他们往往会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3)记忆的影响。小学生记忆具有不清晰,持久性差的特点。学生因记忆因素所造成的错误,主要是由计算过程中的信息储存或提取出了错误。例如有的学生在计算进位加法或退位减法时,忘了加1或退1;有时在草稿上计算是正确的,可抄到作业本上抄错了等等。

4)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在计算2+4时经常写8,特别是在学过乘法口决表时最容易发生这样的错误。由于学生在学习10以内乘法时,经无数次的重复强化,对10以内的加法,也习惯看成是二个数相乘。时间一长就容易形成定势,于是看到24顺手就将8写下来。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是乘号和加号的相近似的干扰而容易产生错觉。要避免这类错误的产生,要在学习中把后来学的知识信息与原先的知识信息,进行不断比较,用比较来鉴别知识的异同。

5)强信息产生的思维干扰。 当学生碰到与强信息类似的外来信息时,原来的信息便会被激活,产生思维干扰,造成错误。

3、从学生的习惯来看。

1)重智力开发、轻习惯养成。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们的各种娱乐设施越来越多,各种特型玩具也层出不穷,这些固然有开启孩子智力的优势,但它们均以活动的、跳跃的方式出现,以多彩的外表吸引孩子们,这些东西长期出现在孩子的眼前,他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不稳定状态,时间一长,将影响到精力集中地观察某一物体,或者虽然观察了,也是大概的,不会细细区别,缺少稳定性。这些不良因素,让孩子在独立面对问题时常会出现不知所措或浅尝辄止,使孩子缺乏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2)缺乏认真、仔细、负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由于写字潦草,结果06不分,17互变,43混合等。书写时乱涂改,在涂改中不仅卷面不整洁,而且常产生误看,误写的错误。计算不论数的大小,能口算的全部口算,有的虽有竖式,但写得乱七八糟,有些学生将竖式直接写在桌面上,垫板上,甚至于手背上……思想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计算上的经常出错。

3)信心不足,意志不够坚强。有些学生受经常计算错误失败的影响,每当遇到大数目的计算问题时,就缺乏了计算的信心和继续坚持计算的意志,在心理上产生了烦躁、不耐烦、厌倦,畏难等情绪,致使计算的错误大大增加。

三、提高计算质量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