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天佑德自行车队:高三学生考前心理状态及其对策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8:19:18

高三学生考前心理状态及其对策建议

 

高三学生的心理状态如何?他们需要什么?我们要给他们些什么?我们能给他们些什么?

为了解高三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辅导需求,为高三学生的心理辅导、学业辅导和升学辅导提供思路和方法,我们进行了本次问卷调查。其中反映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应予重视。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重庆市渝中区308名高三学生,回收有效问卷303份。

2.调查时间:高三第一学期上半期。

3.调查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首先拟制《高三学生心理状态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情绪状态、对高考的认识和态度、高考目标与专业定向、应对高考的信心、学习方法与策略、以及辅导需求等六个方面。然后由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与高三班主任协同发放、回收问卷。统计时,对客观题采用SPSS11.0进行处理,对主观题采用关键词频度分类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情绪稳定、焦虑紧张适度,学生自己和父母是焦虑紧张的主要原因,近半数高三学生认为自己的努力与成绩不甚相符。

我们从情绪稳定度、焦虑紧张度、焦虑紧张源、努力和成绩的相关度等四方面考察高三学生的情绪状态。

调查显示:高三学生情绪状态总体稳定。在高三学生中,情绪稳定的占24%,较稳定的占44%,起伏大的占20%。焦虑紧张度轻的占20%,适度的占62%,较重的占10%。导致焦虑紧张的直接原因,来自自己的占61%;来自父母的占33%;来自老师的占21%;来自同学的占9%。

高三学生中的24%认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成正比关系;37%的认为努力与成绩不太相符;15%的认为自己的努力与成绩很不相符。

分析:从情绪稳定度和焦虑紧张度考察,情绪起伏大或很焦虑的学生约在20%——10%之间,就整体上说,属于正常分布状态。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并不很紧张、很焦虑,表明其焦虑紧张水平适度。感到焦虑较重的学生,其主要原因可能来自对自己的过高期望、急切追求成功而成效不明显,或者个性心理因素;其次可能与父母的过高期望、严格要求和过度关心有关;此外教师的态度,如高期望,太多的练习,严厉的态度,学习的紧张氛围,没有放松的时空等也是影响一些学生焦虑过度的主要因素。

(二)对高考的认识和态度总体积极健康,不乏消极无奈

调查显示,高三学生对高考的认识和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1.“高考是挑战”。44%的高三学生认为高考是人生的挑战。比如:“高考是对自己的意志的检测”,“高考是一场隆重的成人礼”,“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飞跃、命运的选择”,“高考是对自我的绝对挑战”,“高考是人生的重要关头,坚定地走完它”,“怕什么,昂着头走过去就是了”,等等。

2.“高考是对学习过程的检测”。24%的高三学生认为高考是对学习过程的检测。比如:“高考就是一次定时作业”,“高考是对我们能力测试的一次考试”,“高考是对高中三年的总结”,“高考是对12年苦读的检验”,“高考不就是高中最后一次模拟考试吗”,“高考就是高中升学考试”,“高考是什么,就是一个过程”,等等。

3.“高考是一种美好人生的机遇和期望”。10%的高三学生认为高考是一种美好人生的机遇和期望。比如“高考是一种机遇”、“高考是通往美好生活的最佳途径”、“高考是父母的荣誉和希望”、“高考是老师的期盼”、“进了大学就能痛快的玩”、“是摆脱农村生活的一道重要门槛”、“是通往金钱、权利的大道”、“是划分阶级的分水岭”,等等。

4.“高考就是一种压力和折磨”。14%的高三学生认为高考就是一种压力和折磨。比如:“高考是人间地狱”、“高考不是人考的”、“高考是教育部自认为公平的残酷的猎杀行动”、“被逼上绝路了”、“埋没人才的无形机器”、“是一种苦难和噩梦”、“是一种精神的解脱和自由”、“是一种厮杀和打拼”、“是整人的考试”、“实质是科举考试,这样考出来的我们能力非常低”、“累死人的不偿命的考试”、“太压抑”、“是残酷的战争”,等等。

5.“高考是一种迷茫和无奈”。8%的高三学生认为高考是一种迷茫和无奈。比如:“没办法的一次考试”、“去考吧”、“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高考”、“碰运气吧”,等等。

分析: 78%的高三学生对高考有着较为积极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其中也可能存在有情绪不够稳定或者有一定焦虑的人,如果对这部分学生的心理辅导及时、有效,那么在积极的态度下将会激发出他们的巨大潜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正面价值与学生的自我选择会比较好的结合在一起。

不容乐观的是约20%的高三学生对高考的消极无奈的心态。他们或视高考为噩梦、地狱、惨无人道等;或对高考表现出无奈和迷茫。高三学生对高考这种恐惧、逃避、破罐破摔、迷茫等消极情绪,应该成为高三学生心理辅导关注的重点。

(三)自我认识和目标定向清晰与茫然并存

对于自己的兴趣和今后打算从事的专业, 54%的高三学生表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高校及专业;5%的高三学生是凭感觉或依照父母的建议选择学校或专业;41%的高三学生对自己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尚不明确,感到茫然。

分析:54%的高三学生对自己有比较清晰的自我认识,高考目标明确。46%的学生不知道或不清楚自己的高考目标。自我认识不清,目标定向不明,父母意见干扰,势必给高三学生的学习、备考在情绪和效率方面造成压力,带来负面影响。

(四)应对高考的信心

调查显示,高三学生中对高考“充满信心”的占58%,“信心一般”的占8%,“不确定是否自信”的占17% ,“不自信”的占16%。不少学生明确表示比较自卑或很自卑,怀疑自己。

    分析:虽然充满自信的学生接近六成,但不少学生的自信是盲目乐观的,而非自知基础上的自信。比如,他们说“当然行”“肯定行”、“那还用说”等等。这种盲目的乐观会影响学生以现实的态度去面对考试复习,其努力程度和自觉程度会受影响。而信心一般的学生在遇到挫折后,则可能产生消极自我暗示,产生消极的情绪。对不确定是否自信的这部分学生,应该首先帮助他们建立明确的自我认知,重塑他们的信心。不自信的学生,常有压抑和焦虑情绪,在面谈中,有些学生就说:一坐到教室里,面对复习材料,就感到没有希望;一考试,面对卷子,老出现自己行不行之类的念头。不良的心理素质将会影响复习及考试水平的发挥,因此这部分学生是心理辅导的重中之重。

(五)学习方法策略简单盲目

     关于“应考的方法与复习策略”,55%的高三学生选择在最后三个月里,努力加拼命;27%的高三学生认为时间与方法、心态的结合是取胜的法宝;16%的高三学生表示没有什么方法,也不知道有什么有效的方法。

分析: 55%的高三学生表示面对高考要“努力加拼命”,精神可嘉,却不容乐观。这种“豁出去”,“赌一把”的心态无助于高三学生科学、高效地复习备考。他们并不明了科学、有效、适合自己的复习、备考、自我调整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多数学生在高三阶段都只能是:盲目地紧跟老师、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时间加汗水,这样的方法和策略必然会事倍功半,导致学习的低效率和疲惫状态,容易引起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的怀疑和对复习备考的厌倦。

(六)辅导需求偏重效率,忽视自我认识

调查显示,高三学生对老师给予帮助指导的需要由高到低排序为:复习效率(76%)、计划制订(51%)、目标确定(44%)、临场技巧(44%)、情绪调控(42%)、自我认识(36%)。

分析:高三学生迫切需要老师和家长、学校和家庭给予科学有效的帮助与指导。辅导的重点可分为:有效的方法策略;制定可行的目标计划;自我认识和情绪行为调控。应该予以高度重视的是对学生自我认识的辅导和引导。多数学生、甚至一些教师与家长都未认识到自我认识的重要性,他们以为方法和策略的辅导才是最重要的。事实上,没有客观、正确的自我认识,就很难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和可行的计划,仅靠所谓技巧、方法和策略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高三学生理想、道德和人生观教育。不少家长、甚至相当部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思想上,总认为高三是一个特殊阶段,高三学生唯一的奋斗目标就是复习备考、考出高分、考入重点大学,而理想、道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不那么重要。结果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日益临近并加重的高考压力,许多高三学生缺乏的不是知识、技能和时间、不是亲情和关心,他们最缺的是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方向、人生理想和精神支柱。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学校在某些教育方面的失败。因此,对高三年级学生加强理想、道德和人生观教育,进行职业性向测试和生涯规划是很有必要的。

(二)帮助高三学生客观、辩证地认识自我。紧张的学习、频繁的考试、复习备考的疲劳困倦使高三学生无暇全面、客观地分析、认识自我,他们认识自我的唯一标准就是每次考试后的分数和排名。他们的情绪、信心和自我认识往往易受分数和排名的左右,失之偏颇。排名靠前、考分高,他们会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看不到自己其它方面的弱点和不足;排名靠后、考分低,他们会消极悲观、自暴自弃,看不到自己其它方面的优势和长处。自我认识的误区导致许多高三学生或盲目自信、或迷茫自卑。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帮助、引导高三学生全面、客观、辩证地认识自我,长善救失,扬长避短。

(三)为高三学生提供情绪调节、放松技术、宣泄训练等方面的心理辅导。在科学合理安排高三复习备考课程的同时,学校一方面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积极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减轻高三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高三学生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排遣压力、调节情绪、放松心情、振奋精神的技术和方法。学校还应告诫家长关注高三学生的心理状态,指导家长对高三学生要关心、督促适度,期望不易过高,注意方法态度。

(四)为高三学生提供复习备考方法与策略的辅导。高三阶段的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较好掌握运用的。高三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基础,有针对性地给予方法和策略的指导,通过方法和策略的改善提高学习效率和复习效果,进而增强学生的信心、减轻他们的紧张和焦虑、稳定他们的情绪、维护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

                  原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