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评的新浪博客:数学新课程“以学定教”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7:58:32
]  

摘   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对象,更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来实施课堂教学.本文结合案例阐述了在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中,应该如何改变观念“以学定教”,并就如何根据学情实施“以学定教”进行了实践和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以学定教  观念  认知  探索  实践

 

一  问题的提出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只注意知识的学习,忽视了人格与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强调的是记忆、模仿和大量的操练.教师以为灌得越多,学生就装得越多,考试时就流出越多.这种“填鸭式”灌注扭曲了教育教学的复杂过程和机理,忽视了如下事实:无论何种教育和教学,最后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化来完成.硬拼硬灌是一种低级的教育方式,是一种事倍功半的做法,它培养素质较低的人.

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生产过程是在学生身上发生的,因此,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应是学生.教师的工作不是生产产品,而是引导学生自己造就自己,促使学生主动发展.依靠学生的学习天性,释放学生的能量,是教育改革的一项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在于教师“教”得如何,而在于学生“学”的如何.要重视“教”的行为,更要重视“学”的行为.教与学是不可分的过程,教最后转变为学,而“学”对“教”的反馈,是为了使“教”更好地服务于“学”.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该根据学生的状态和认知情况进行“以学定教”.

二  理论依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再创造的过程”.

2.生本教育观

生本教育观认为:“教”不仅由知识本身的性质决定,同时也由学生的学习决定,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学”转化为活动.

3.其它中外理论

(1)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建构,调整自己的心理认知结构或者外部的知识结构,使得主客观彼此一致,才能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2)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学习就是通过“试误”(尝试——错误——纠正)的过程,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结”,从而达到“行为的改变”.

三  实施“以学定教”的主要措施与方法

1.课堂上实施“以学定教”,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

1.1   把“教师的意志”转变为“学生的意志”

在课堂上,教师经常把自己的意志传递给学生,或要求学生依照教师的意志办事.比如,为了出成绩,让学生进行“练多分”的题海战术、让学生加班加点做作业;又或者为了增加课堂容量就常常“拖堂”.这些看起来是为了学生着想,却违背了“学生的意志”.做不完的作业只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包袱,压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调查显示,85%的学生认为:“拖堂”是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师行为之一.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意志”出发,想出办法、创设条件,让学生认为学习是他们自己乐意做的事情.

1.2   将根据“教师的思维水平”转变为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

我们知道,数学教育必须把培养人的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目标.但是,思维是在个体头脑中发生的,当你把思维的结果(如解题方法、解题答案)明白地告诉思维者时,思维就不必要,也就不存在了.教师不应该根据成人的思维水平衡量学生:粗略估计一下,认为自己能理解的概念、能做的题目,学生也会;而应该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将学生水平因素分析一番,谨慎地做出教学决策.数学家哈尔莫斯对此深有感触地说:“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动手——提问、解决问题;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要只是传授知识——要鼓励行动”.

案例1  在选修2—3“排列与组合”课堂上,教师出示题目:在7名运动员中选4名组成接力队参加4×100米接力赛,那么,甲、乙两人都不跑中间两捧的安排方法有多少种?

这一题较为简单的解法是从特殊位置考虑:先从除甲、乙两人外的5人中选2人跑中间两棒,有 种,然后剩下5人中选2人跑第一和第四棒,有 种,依据分步计数原理,共有 =400(种).

但有一个同学回答时却这样解:按甲、乙在不在接力队可分为以下三类:①甲、乙都不在接力队,从除甲、乙之外的5人中选4人安排,有 (种);②甲、乙两人仅有1人在队内,从甲、乙两人选一个,有 种,该人从第1、4两棒中选1棒,有种,其余的人无限制,有 种,共有 (种);③甲、乙两人都在队内,甲、乙跑第1、4棒,有种,其余5人中选2人跑中间的两棒,有 种,共有 (种).

依据分类计数原理,共有(种).

学生回答后长吁一口气,坐下的时候自言自语:“哎呀,太复杂了,不过是对的”.如果教师采取师本的态度,他就会强烈地否定这种似乎繁琐的选择.而老师却采取了生本的态度说:“啊!你做对了,你对分类比较熟悉,很好,你真聪明!”让他体察到选此法的原委,使学生感到多么高兴!然后,老师指出:你的方法是从特殊元素考虑,也可以从特殊位置考虑的,请你们尝试从特殊位置考虑,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想:值得做的事,做得差一点也没有关系;这并不是说,不应当做得完美,而是说允许有一段相当笨拙的学习过程、允许有错误的出现.由此看来,教育对象的思维是教育不能直接作用的.思维的这种内在性、独立性,并非昭示着思维教育无事可做;恰恰相反,它决定了数学不应该以“传授”思维过程和结论为主,而应当寻找产生和制约学生思维的、教师可以直接作用的因素.

1.3  将依据“教师的认识规律”转变为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

教师作为一个成人,接受完了基础教育,他们常常运用既有的知识解决面临的具体问题;因而,他们认识的基本走向是由一般到抽象,是演绎的.学生认识的基本走向是从具体到一般,是归纳的.从具体到抽象是学生认识的正常过程,同时,它又是学生提高抽象能力的最佳途径.成人的认识规律在影响着教师,认为让学生从基本事实以及基本经验中获取知识面,乃是浪费时间.对教师来说,灌注知识比产生知识、强调知识过程要容易得多;然而,对学生来说,没有来源的知识却是难以接受的.教师的“教”不应该只是“是什么”,而应该让学生知道“为什么”.

案例2  在选修2—1的“椭圆”复习课中,教师写出题目: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以坐标轴为对称轴,满足条件:(1)椭圆的长半轴长为5,(2)______________时,椭圆的标准方程为(写出满足要求的一个条件就可以).

同学们思考了一会后,老师很快就写出了几个答案:①椭圆过点(4,0);②椭圆过点(-4,0);③焦点为(0,3);④焦点为(0,-3);⑤焦距为6,且焦点在 轴上等等.

教师再问同学们:大家明白了吗?学生说:明白了.在几天后的每周一测中,又是这一道题,但是,大多数学生做错了,主要的错答有:①短半轴长为4;②焦距为6 ;③焦点为(3,0);④焦点为(-3,0);⑤椭圆过点(0,4);⑥椭圆过点(0,-4);⑦c=3,且焦点在 轴上.

点评:错答①、②会导致椭圆方程有两个;错答③、④、⑤、⑥使椭圆的方程为;错答⑦表述不规范.老师讲解了,为什么学生还是解错或不会解呢?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进行分析、讲解,以为这是显而易见的.这题其实是一道条件开放的探索题,由果导因,要分清楚因果关系才能够正确地解答.教师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考虑问题,就会变得更加宽容和有弹性,而学生也会减少或者克服错误.

2.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确定教学要求

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个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基本上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3.根据学生认知兴趣,确定教学情景

杜威实用主义中说到:“学生要处于真实的情景,在情景中产生真实的问题,才会对其感兴趣,刺激思维”.高中学生作为未来的公民,他们有把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愿望和需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使学生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案例3   在学习“等差数列求和”问题时,老师介绍说:握手是社交场合中常见的礼仪,与会者初次见面,往往以握手示礼.在高一参加迎新生的场面,负责迎新的老师为了同学们互相认识,要求出席的50位同学互相握手为礼,并同时彼此介绍自己.同学们完成了这项使命后,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有谁知道,全体同学共握手多少次?通过学生生活中的熟悉问题,引入了求等差数列前 项和的内容,学生感兴趣,积极地参与探索 的求法.用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活泼的情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愿望.

4.明暸学生的认知困难,确定教学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把形、声、光结合起来,可以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数学内容,既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帮助学生认同、理解数学概念、几何图形性质,解决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或难以直接感知的知识点.

案例4   在探索三角函数的图象时,学生难以掌握、区别参数 、 、 、 对函数及其图像的影响.而在用几何画板演示的教学中,先固定参数 、 、 、 中的3个,变化第4个参数值,观察三角函数图像的变换过程.如先画出 的图像,再画出 、 等图像,学生观察到图像是上、下平移的变换过程;又如,把 改变为 、 等时,观察到图像是左、右平移的变换过程;等等.当学生亲自给参数分别赋值时,观察到图像平移、伸缩的变换过程,他们很快就能够悟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动”是由一个个“静”构成的道理.

5.依据学生认知发展的有效性,确定教学方式

“教无定法”,但是“教学有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有效性,确定教学方式.我校在这两年推广数学“三限课”教学模式后,实现了数学教学质量跨越式发展.学校原来的基础比较薄弱,而在2006届、2007届的高考中,连续两年获得广州市高考质量一等奖;2007届高考数学,更获得了广州市高考质量综合评分第五名的骄人成绩.“三限课”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是:

(1)“三限”是指限时讲授、限时训练、限时反馈.在每一节数学课40分钟里,讲授时间限制在20分钟内;学生限时训练,独立思考10—15分钟;限时反馈5—10分钟.(2)限时讲授:教师讲授是在学生思考、训练后,找出易错点、易忘点、规律点,进行重点讲授,点拨学生分析、理解和归纳.(3)限时训练:学生训练要保证有10—15分钟,并要限时间、限题量,让学生进入如比赛一样的紧张状态.训练活动内容可以是从教材中提炼的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等;也可以是学生命题,互相训练;或学生自主看书、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4)限时反馈:反馈应在训练后即时进行,反馈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巡堂、举手、提问、举色牌和用电教媒体呈现学生习作等.教师对反馈信息要作简要的讲评,对存在问题重点突破解决.

“三限课”教学模式是在“以学定教”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的,基本思想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师贯彻一个原则:只要有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学,我们就不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然后,根据学生的状态、认知情况进行教学.克莱思也认为:“最佳的学习方法是先做后辨认,或是一边做一边辨认”.

“教”不仅是由知识本身的性质决定,同时也是由学生的学习决定.在学生先学的同时,教师可以清楚地、冷静地看到学生学习的情况,并作出教的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切合学生的需要.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而给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此时就会出现“无声胜有声”的美妙境界;他们学习天性就会喷发出来,就会获得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数学新课程实施“以学定教”,把人真正调动起来,可以实现新课程“发展学生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的目标,进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育只有真正为了学生,才算是找到了正确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才能通过激发学生发展和创造的能量,使教育质量和效率出现质的飞跃,并使教师的工作发出创造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