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4女主本子:2011年迁西县新集中学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07:31:36

2011年迁西县新集中学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

卷Ⅰ(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巨擘(bò)    盥洗(guàn)    豇豆(jiāng)   掎角之势(jǐ)

B.伉俪(kàng)    徇私(xùn)     畏葸(xǐ)    凤冠霞帔(pī)

C.潜能(qián)    旗幡(fān)     号召(zhāo)    宵衣旰食(gàn)

D.阜盛(fù)      拖沓(tà)    肄业(sì)    余勇可贾(gǔ)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怄气    针炙    顶梁柱    冒然从事

B.荧屏    泄漏    一溜烟    阴谋鬼计

C.通谍    陨落    号码薄    书声琅琅

D.慰藉    收讫    文绉绉    鬼鬼祟祟

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法国萨科奇政府如果对中国政府发表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若罔闻,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B.目前人们对张艺谋的新影片《三枪》诟病多多,不少人认为,如果换成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导演,也许不会遭到如此非议。

C.师生在语文课上能够进行融洽的思想交流,学生就不会如坐针毡,可尽享求知的快乐,教师执教则是一种幸福。

D.这个博物馆收藏的文物琳琅满目、不可胜数,其中所收藏的名画只有巴黎的罗浮宫可与其分庭抗礼。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建成后将是世界上输气线路最长,输气管压力最大,管级最高,能够缓解南方发达地区能源的紧张状态。

B.中学生应该多关心时事,因为只有把握住时代、生活的主旋律,才能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迈向合乎时代节拍的步伐。

C.作为今年唯一代表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世界文化遗产评审组格外青睐开平碉楼,广东世界文化遗产零纪录有望打破。

D.不仅词赋具有抒情的功能,而且具有文章之记叙的功能,因此北宋文人大多借助词赋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为何“乌纱帽”是当官的代称

我们有时会看到反映官场百态的古装电视剧,戏剧中常有当了官叫作“戴了乌纱帽”,被革职的称作“摘去乌纱帽”的剧情。可是,为什么乌纱帽被用来作为当官的代称呢?

在早期的中国,并没有“帽”这种称呼,《仪礼》中称帽为“头衣”或“元服”(元,首也)。到了东晋成帝时,皇帝让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叫做“乌纱帽”。后来,南朝宋明帝时,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一种用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子,也叫乌纱帽。当时,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也成了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而且无论官民贫富都可以戴,但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

在《通典•礼十二》上记载:“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尝着乌纱帽,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通着入朝。”所以隋朝天子百官都戴乌纱帽,并且成了官职高低的分别。根据文献上的记载,隋朝文武官员的服饰有四种,而乌纱帽上的玉饰则显示官职的大小。一品官是最高级官员,玉饰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佩带玉饰了。

不过,到了宋朝时乌纱帽的形状有了改变。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大臣们在朝廷上交头接耳,就下诏书修改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有一尺多长,并在翅上装饰不同的花纹用以区别官阶高低。如此一来,朝臣们只要脑袋一动,软翅便会随之摆动,皇上居高临下,就看得清清楚楚了。

明朝时乌纱帽则成为官员的象征。在《明史•舆服志》上载:“洪武三年定,凡上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从此,乌纱帽便正式成了当官的代称。而自明世宗开始,乌纱帽的双翅也做了一些变动,翅的长度缩短,其宽窄也改变了,官阶越高,双翅就越窄,官阶越低,双翅则越宽。

到了清初顺治皇帝入关后,由于收留了众多明朝的降臣,为拢络人心,就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着明朝朝服,并戴明朝乌纱帽。但等到清皇室统治权巩固后,就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全改为红缨帽。可是,至今人们仍然习惯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

5.下列关于“乌纱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晋成帝让在宫中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这就是“乌纱帽”名称的最初由来。

B.隋朝从文帝到小吏,入朝都戴乌纱帽,一至五品官在帽上佩不同的玉饰显示官阶。

C.宋太祖为防止朝臣们交头接耳,给乌纱帽加了双翅,这种帽子成为后代的标准官帽。

D.到了明朝,“乌纱帽”作为官服装束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式成为了官员的代名词。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子,后世这种帽子在民间和宫中都很快流行起来。

B.宋太祖时又改进了乌纱帽,给乌纱帽加了一对饰有花纹的长翅,花纹不同则显示官阶有别。

C.明朝,官员所戴乌纱帽的双翅宽窄和官阶高低有关,这是第一次通过乌纱帽的双翅来区别官阶。

D.顺治皇帝入关后,允许地方官员穿明朝朝服并戴乌纱帽,因此收留了众多的降臣,同时也拢络了人心。

7.下列根据原文信息所作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两晋南北朝时期,原本只有宫中官员可以戴的乌纱帽流传开来,连穷困的老百姓都能戴,就是因为那时社会的等级制度还不森严。

B.隋朝官员除了服饰有区别外,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也能显示官职的大小,玉饰越少,官职越小,后来因为玉石价格昂贵,就不再使用了。

C.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有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清朝官员身着明代朝服,头戴明朝乌纱帽,这不是导演缺乏历史常识,而是历史上确有其事。

D.乌纱帽的几次修改都和官职高低有关,清朝“红缨帽”代替“乌纱帽”,虽然它没有成为官员的代名词,但却为巩固清初政权起了作用。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苏绰,字令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周文饯于都门外。临别,谓曰:“卿家子弟之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周文乃召为行台郎中。在官岁余,未见知。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周文与仆射周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之以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周文称善,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周文曰:“吾亦闻之久矣。”寻除著作佐郎。属周文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周文益嘉之,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遂留绰至夜,问以治道,卧而听之,绰于是指陈帝王之道,周文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谓周惠达曰:“苏绰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

周文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其一先修心,其二敦教化,其三尽地利,其四擢贤良,其五恤狱讼,其六均赋役。周文甚重之,常置诸坐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账者,不得居官。

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治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周文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知而已。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累劳倦,遂成气疾,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节选自《北史•苏绰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官岁余,未见知                知:了解。

B.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        典:主管。

C.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        赞:赞赏。

D.其四擢贤良                      擢:选拔。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苏绰有才能的一组是

1少好学,博览群书            2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   

3告之以事,绰即为量定        4苏绰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  

 5务弘强国富人之道              6事无巨细,若指诸掌

A.1 4 5    B.1 3 6    C. 2 5 6    D.2  3  4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文帝与惠达讨论政事,惠达不能提出对策,叫来苏绰商议,苏绰为他酌情裁定,后周文帝称赞苏绰有辅佐帝王的才能。

B.在与苏绰等大臣们前往昆明池观鱼的途中,周文帝通过询问城西故仓池的情况,更加看重苏绰,当夜就向他询问治国之道。

C.苏绰在周文帝力图改革朝政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出了许多治国方略,周文帝对此很重视。

D.苏绰常把治理好天下作为自己的责任,他广泛地寻求贤能之人。凡经他推荐的人,都做了高官,而且能得到周文帝的信任。

 

卷Ⅱ(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23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卧而听之,,绰于是指陈帝王之道,周文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

 

(2)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

 

 

1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海棠  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

(1)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4分)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三四句作简要分析。(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念去去,               ,                    。(柳永《雨霖铃》)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王勃《滕王阁序》)

(2)君子坦荡荡,            。(论语•述而))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      ,      。“离骚”者,犹离忧也。(司马迁《屈原列传》)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永远的海瑞

                       ——谒海瑞墓    孙喜伦

总为初次到海南时没能拜谒海瑞墓而遗憾,复来海南,下船立足未稳,我便决定牺牲多项游程与开小差,独自来凭吊这位人称“海青天”的中华民族“真男子”、“大丈夫”。

墓的背后有一尊海瑞的青石雕像,他身着官服,头戴官帽,手捧朝笏,正襟危坐,面容清癯,双眉微蹙,颌首目视前方,神情谦和却孤傲,表情凝重又不无忧思。我和海瑞静静地对视了许久,心里一片澄明。雕像身后是扬廉轩,两侧门柱上的一副楹联系摹临海瑞的手迹:

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长留社稷身。

楹联摘自海瑞《谒先师顾洞阳公祠》一诗。我想,这联句该是用生命凝成的铁骨铮铮的绝唱,也只有拿自己的生命为百姓撑起一片青天的人,才配得上这样的联句,这联句恰如后人对海瑞最中肯的评价。

在君主专制时代要实现这一理想困难重重,官场利益的驱动使许多士人并不能严格践行儒家“忠君爱民”的政治理念,而把学识仅仅当成进入官场的敲门砖,成为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瑞言行一致,不同流合污,始终以圣贤所倡导的完美人格来规范自己。

海瑞在担任南平县学教谕时,延平府督学来视察,海瑞率领两名训导在明伦堂迎见。两名教官倒地跪拜,唯独海瑞挺立中间,抱拳长揖。督学顿时拉下了脸:“看看你们三个,俨然就是个‘山’字形笔架!你海瑞这是给我行的什么礼呀?”海瑞答道:“这是在教习场所,下官遵照宪纲规定行礼。”从此海瑞得了个“笔架先生”的绰号。

在人人讲求升官发财的时代,海瑞说:“若天下的官员都不送礼,也不见得都不提升;若天下的官员都送礼,也不见得就没人被罢免。”他“慨然以澄清天下自任”,不论任何职务,都奉行节俭,饮食“粗粝羹藿(泛指粗粝食物),僮仆悉令樵采。俸薪之外无所取”(《海瑞集》)。

海瑞的政治生涯是“斗争的一生”。不论身居何职,都利用手中的权力对狐假虎威、鱼肉百姓的官员及其子弟予以严厉的打击,和与小民争利的豪绅作不懈的抗争,所到之处“中外墨吏往往望风解印去”。他曾向江南最大的地主、曾任内阁首辅的徐阶一家开刀。徐阶曾对将被处以绞刑的海瑞有活命之恩,后来退居松江老家,其子弟家奴横暴于家乡松江等地,占田40万亩。海瑞在推行平抑土地兼并等改革时,不循私情,勒令其侵田归还百姓,还对徐阶横行无法的弟侄按律严惩。

此时,江南恰遇严重的水灾,粮价骤涨,饥民遍野。海瑞一方面请求朝廷把应解北京的20万石粮食留下以解燃眉之急,保灾民活命;另一方面将治水与赈济结合起来,给饥民以活路。在海瑞的督察下,淞江和白茆河先后得到疏浚治理。

我在墓园中移动着沉重的脚步。右侧是古今题咏海瑞的刻石,我在一块“无欲则刚”四个大字的刻石前沉吟良久,思绪纷繁。

让人不平的是,数百年来历史沉沉浮浮,海瑞也遭褒褒贬贬,不得安宁。时至今日,一些人仍嘁嘁喳喳对海瑞说三道四、谓其“作秀”、“偏执症患者”,什么世上隐藏最深的“伪君子”。我总想为海瑞鸣不平。也许一个人做到了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情,无人可以攀越他的道德高度,他就会成为一个令人讨厌的靶子。从海瑞身上,人们看到的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铁骨,看到的是我们民族的傲骨。海瑞不会过时,他永远是一种昭示,一面镜子,一杆旗帜。假如这个世界有一天变得无比晴朗,净化到所有官员人人皆清官,而海瑞还会以先行者的古贤形象为人们所尊崇。

走出海瑞墓园,我一再回首,见大门两边墙上有副对联:

精诚在天地,公论在人心。

海瑞,永远的海瑞!

                                   (节选自《永远的海瑞——谒海瑞墓》)

14.从全文看,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4分)

 

 

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6分)

(1)我和海瑞静静地对视了许久,心里一片澄明。

 

(2)海瑞不会过时,他永远是一种昭示,一面镜子,一杆旗帜。

 

16.从全文看,文章写了海瑞哪几个方面的“完美人格”并简要分析是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的。(8分)

 

17.文章结尾部分说“假如这个世界有一天变得无比晴朗,净化到所有官员人人皆清官,而海瑞还会以先行者的古贤形象为人们所尊崇”作者为什么要用“假如”一词,结合全句谈谈你的看法。(4分)

 

 

 

六、(15分)

18.下面的文字在标点符号、用词、语句等方面有四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语文学习导报》自创刊以来,一直深受广大莘莘学子的喜爱。许多读者来信赞扬说:“你们的报纸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激发了我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明年,我报社将不负众望,继续以狠抓内部管理和刊物质量为中心,进一步提升报纸品位,向读者奉献更加精美的精神食粮。

最近,有些读者来信或打电话反应没收到近期的报纸,为了避免这类事情不再发生,今后我们将用挂号邮寄。

 

 

 

 

19.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5分)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3月30日发布《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报告说,近年来,促进西藏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来源于投资这驾马车,尤其是近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入占GDP的75%以上。其中,源于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和重点建设项目投入占了非常大的份额。

报告指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对西藏农村进行长期调查的一个成果显示,在现阶段,一半以上农户三份收入中,来自政府的转移性收入就占一份,而收入处于底层的10%农户近一半的收入也来自政府的转移性收入。

 

 

 

 

20.根据内容,仿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的句子与画线句子构成排比。(6分)

人生其实也是一所学校,命运也会为我们布置一份份“人生作业”。是积极面对,还是消极逃避?              ,            ?           ,           ?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什么样的态度。

 

 

 

七、作文(60分)

21.以“啊,         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诗歌除外)。(60分)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纸上,然后作文。2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A(B帔pèi    C召zhào    D肄yì)

    2.D(A 针灸   贸然     B阴谋诡计    C通牒   号码簿)

    3.D(D“分庭抗礼”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可以抗衡,意思不合语境。)

    4.B(A成分残缺  “西气东输二线管道…是…”没宾语    C主语变换不当,句子衔接混乱,应改为“开平碉楼受到……青睐,有望打破……”  D关联词位置有误  把“不仅”放“词赋”后面)

    5.C(C项中“标准官帽”表述有误,文中无相关信息。)

    6.B(A项无中生有,原文第二段只提到“这种帽子很快在民间流行”,是否后世在宫中流行原文没有信息支持;C项用双翅区分官阶在宋代就有了;D颠倒因果,原文中末段“到了清初顺治皇帝入关后,由于收留了众多明朝的降臣,为拢络人心,就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着明朝朝服,并戴明朝乌纱帽。”可见收留降臣,笼络人心为因,穿明朝朝服,戴明朝乌纱帽为果)

    7.C(A.原因推断错误,原因应是“这种帽子还未成为管职的象征”“ 那时社会的等级制度还不森严”不对;B项 “玉饰越少,官职越小”不对,官职在六品以下的官根本没资格戴玉饰;“后来因为玉石价格昂贵,就不再使用了”,原文没有依据。 D.“巩固清初政权”错。)

    8. C(赞:辅助)

    9. D(①是表现苏绰学识广博。⑤说的是周文帝)

    10. A(A.“ 周文帝称赞苏绰”不当,应是“惠达称赞他有辅佐帝王的才能”)

    11.(1)(周文帝)躺着听他(讲),苏绰于是(在这种情况下)阐明治国的主张,周文帝(听着听着)整理衣裳端正地跪坐起来,不知不觉跪着挪到了坐席的前面。(省略句,补上主语1分;危:正、端正,1分;膝:名词作动词,膝行移坐,1分;之:到,1分;句子大意1分。共5分)

    (2)有时外出巡游,常预先在白纸上签署自己的名字交给苏绰,如果有必须处理安排的事,就随即安排施行。(或:有时,1分;署:署名、签署名字,1分;处分:处理安排,1分;随:随即,及时,1分;句子大意1分。共5分)

    12.(1)“小朵娇红窈窕姿”,写秋海棠花朵娇小(1分)、颜色红艳(1分)、姿态美丽(1分); “独含秋气”写秋天开花(1分);“暗有清香”写自有香气(1分)。(答出任何四点即可得满分4分)

    (2)本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1分)诗人以秋海棠借指品行高洁的人(1分)。后两句中,“清香”喻指一种高洁的品德,“幽人”指高洁的隐士,这两句诗借赞美秋海棠,表现自己的高洁操守,淡泊情怀。(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3.(1)寥廓江天万里霜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2)小人长戚戚  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每空1分,共5分;两小题都答,只看第一小题)

    14.总领全文,后文所见所感都围绕谒海瑞墓而写;(2分)表达了对海瑞的崇敬之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5.(1)和海瑞进行精神交流,想到他的事迹和品格,内心受到触动,心灵得到净化。(3分)(2)海瑞的精神永存,会永远启示后人,使人反省自身,永远向他学习。(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6.⑴①海瑞不同流合污 ②海瑞为官清廉节俭 ③刚直不阿、不徇私情④海瑞爱民如子    ⑵①引用,作者引用海瑞的诗句直接予以表现。(1分)②通过与其他人的对比予以表现。(2分)③夹叙夹议,叙述他的事迹,并作出评价。(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如果学生把两问结合起来回答也可以。)

    17.①现实社会并不令人满意,官员不是人人皆清官。(1分)②作者这样说,表明他对“人人皆是清官”“ 无比晴朗的世界”的出现寄予厚望。(1分)③无论什么时候,海瑞都是人们学习的榜样,作者以此表达对他的无比崇敬之情。(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8.(1)“广大莘莘学子”删除“广大”

    (2)标点符号,“激发了我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改为“激发了我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3) “许多读者来信或打电话反应……”中的“反应”改为“反映”

    (4)“为了避免这类事情不再发生”多用了一个否定词,改为“为了避免这类事情再次发生”(每改对一处得1分,共4分)

    19.“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促进了西藏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或“西藏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5分)

    20.示例:是知难而进,还是望而却步?是全力以赴,还是敷衍了事?是坚持到底,还是半途而废?(每一组句子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附:《北史•苏绰传》(节选)译文

  苏绰字令绰,年轻时喜欢学习,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尤其擅长计算的方法。他的堂兄苏让出任汾州刺史,周文帝在长安城外为他饯行。临分别时,问他:“你家的子弟里面,谁可以任用?”苏让于是推荐了苏绰。周文帝就把苏绰召来,任命为行台郎中。苏绰在职一年多,没有被周文帝了解。不过行台的各位官员遇到疑难的问题,都是向苏绰请教后再决定。各部门发布的公文,苏绰又给拟定条款格式。行台中的官员都称赞苏绰的才干。周文帝与仆射周惠达讨论政事,惠达不能提出对策,请求外出找人商议。于是叫来苏绰,把讨论的事情告诉他,苏绰立即为他酌情裁定。惠达入朝呈报,周文帝称赞,问:“谁为你出这个主意的?”惠达说是苏绰,顺便称赞他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周文帝说:“我也听说他很久了。”不久就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有一次,苏绰跟随周文帝和公卿们去昆明池看鱼,走到城西汉代原来的仓池,周文帝回头问随从的人,没有一个知道的。有人说:“苏绰知识渊博,见多识广,请问问他吧。”周文帝就叫来苏绰询问,苏绰将有关情况全部作了回答。苏绰既有口才,应对如流。周文帝更加赞赏他,于是留住苏绰一直到夜里,继续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周文帝)躺着听他(讲),苏绰于是阐明治国之道,周文帝(听着听着)整理衣裳端正地跪坐起来,不知不觉跪着挪到了坐席的前面。就这样一直谈论到天亮也不觉得厌倦。第二天一清早,周文帝对周惠达说:“苏绰真是个奇才,我现在要任命他处理政事。”立即授予苏绰大行台左丞职位,参与主管机要事务。从此苏绰受到的宠信日益深厚。

  周文帝正想改革时政,致力于拓展强国富民之路,所以苏绰能够全部发挥他的聪明才智,辅佐周文帝成就大业。他又拟了六条诏书,奏请施行。第一条先修心,第二条促教化,第三条尽地利,第四条擢贤良,第五条恤狱讼,第六条均赋役。周文帝非常重视这六条诏书,经常把它放在座位旁边。又命令各部门官员熟读它,那些不能通晓六条诏书以及统计的官员们,不准担任官职。

  苏绰生性节俭朴素,不经营家产,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他认为四海还没有平定,常把治理好天下作为自己的责任。他广泛地寻求优秀人才,共同拓展为政之道,凡经他推荐的人,都做了高官。周文帝也诚心诚意地委任他,而对这些人没有微词。有时外出巡游,常预先在白纸上签署自己的名字交给苏绰,如果有需要处理的事,就及时安排施行。等到周文帝回来,禀告他知道 可以了。苏绰常常和公卿讨论,从白天到黑夜,事情无论大小,都像是筹划在手掌之中。长期思虑劳累,于是得了气血不通的疾病。大统十二年,苏绰死于任上,时年49岁。

2011年迁西县新集中学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 2011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一) 2011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二) 迁西县新集中学2011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石家庄市2011年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一)地理 2011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最新2011年高考作文素材:社会热点(迁西县新集中学) 宝鸡市2011年第一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11年陕西省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1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吉林市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能力试题解析版 宝鸡市2010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宝鸡市2010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迁西县新集中学高三语文背诵比赛试卷 莆田市2011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 2011年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 2011年南平市高三毕业班适应性检测 巢湖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1届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 2011届晋江、石狮初中毕业班学业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山东省临沂市2011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地理试题 杭州市2011年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010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调研考试作文题 转 - 大力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