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财神心咒图片:论书法的力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44:42

力度,就是运笔的张驰有度,用笔----中锋用笔,中锋为主, 即笔尖、笔锋始终保持在线条的中间,侧锋为辅。中锋特点,字写得“圆劲”。常言:“中锋取劲,侧锋取妍”,妍较秀美。古时,很多形容用笔的说法:中锋如“锥画沙”,效果 体现藏锋,笔锋藏在线条中、点划里面。用锥划沙,凹进去的地方有立体、圆浑的感觉,不是薄片,不单薄,就象力透纸背,而且圆劲,这就是用笔的方法。还有用“折钗股”形容中锋用笔,即把金属物弯曲,虽弯曲,但有一种圆劲的特点。常见的自行车铰锁,就如同书法中圆的、有弹性。虽圆但不软,有弹性、有力度感,书法即如此。如怀素、张旭的草书很明显地表现了中锋用笔圆劲的感觉。康有为的书法,也很有弹性。有人说:“书法应象弹簧,不要象面条。”钟表里面的弹簧就是有弹性的。书法中的线条有力量即蕴涵其中。                                                                                      

    书法的各个特性都是相互关联的。但是每一个特性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历史阶段,都是在文字发展的某一个阶段形成的。
    近人马宗霍《书林纪事•公卿士庶》中说:“羲之笔入木三分,其力精到若此!”在《书林藻鉴•唐五季•颜真卿》引周大必语:“鲁公书《杜济神道碑》,沉著端重,真可入木八分。”“入木三分”、“ 入木八分”都是形容书法“其力精到若此!”、“沉著端重”的特点。东汉书家蔡邕在《九势》中说:“藏头护尾,力在其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这段话很好地说明了力度是书法的生命,书法的美感如同活着而充满生命力的人的肌肤,润泽美丽。那么,书法力度的美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甲骨文是在龟甲和兽骨上刻画,在甲骨文字的发展时期,人们就形成了对书法线条力度变化的掌控力:平,如二
;直,如中;方,如田;圆,如云;曲,如月;折,如申;斜,如受;对称,如鼎;均衡,如伊;欹侧,如福;险峻,如永等。
这些文字线条的不同组合都是为了表达人的意念,这种意念的直观表达又是受人事、天象的启发,如《周易•系辞》所云:“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乎始作八卦。”八卦本身就是先民用最抽象的线条所创造的文字,它是对现实和自然具象的抽象,是先民理念、意愿和情感的表达,因此这种合规律、合目的的创造本身就是美的创造(蕴含在功利目的之中)。
    金文“以规整之款式镂刻于器表,其字体亦多作波磔而有意求工。”(郭沫若《青铜时代•周代彝铭进化论》)金文的书写方式与甲骨文基本相同,都离不开刻画,而更“多作波磔而有意求工”。文字线条的“波磔”,不是随意涂写,而是“有意求工”的组合,也就是说,书写者的书写工具,必须听从书写者心灵的指挥(“有意”),要稳健(平衡力)、和谐(协调力)地把握线条的运动。如黄庭坚所说:“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便如人意。古人工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大篆与之后的小篆,是文字发展的一大进步,线条变得纯净了,力度中包含着美的追求。明王世贞在《弇州山人四部稿•颜鲁公送裴将军诗》中有这样一段话:“书兼正行体,有若篆籀者,其笔势雄强劲逸,有一挚万钧之力,拙古处几若不可识,然所谓印印泥、锥画沙、折釵股、屋漏痕者,盖兼得之亦。”这段话强调了篆书在强化书法力度中的作用,它不仅奠定了书法力度的基础,而且为书法力度的进一步延伸创造了条件。如宗白华所言:“中国古代商周铜器铭文里所表现的章法美,……通过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缓急……就像音乐艺术从自然界的群声里抽出乐音来,”力度的变化带动了点画的变化(线条美),并推进了波势的变化(结体、章法的美),力度是基础。没有力度的点画和波势必然是不美的,甚至是丑的。
    正因为甲骨文、篆书中蕴含着力度美的因素,因此在当今书法创作中,书家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发挥,创作出了不少有价值的作品。(图1、2、3,选自《涌泉国际税法大展作品集》,以下图片均选于此。)

                       

                       图1陆毓贤《日暮天寒篆书五言联》

                         
                         图2王友谊《辞之道以篆书联轴》

                         
                         图3徐国良《李清照词篆书轴》
    这三幅作品力度美的共同特点:一是稳健,即力的平衡;二是协调,即力的和谐。图1“日暮苍山远,天寒红叶稀。”笔力遒劲而有变化,线条整体上浓下淡,这样处理一般容易出现头重脚轻之感,但是书家采取了结体下半部分运用涩笔的手法,强化了力度感;图2“辞之秀如水净,道以朴而日章。”整体笔画力度均匀,但书家用疏密变化强化了章法的节奏,规整而不拘谨;图3“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是一幅稳健与协调结合得十分完美的作品,它将小篆笔画的匀称与大篆结体的多变巧妙地融为一体;笔势密而不乱,舒而不空,气韵既静穆中和而又精妙灵动;整体上竖有行横无列,字形偏、长变化,错落有致,端庄而不拘泥。
    书法之力与蛮力无关,它是稳健之力,协调之力,它来自于智慧和长期技能的磨练。“力不从心”是书法大忌!在这里我们看不到笔力的柔弱、疲软和拖沓,而这些弊病却经常出现在各类展览和报刊、杂志上,有的还出自名家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