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神官和魔王神官2:彭桂梅:加强行业文化建设是促进地质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34:18
加强行业文化建设是促进地质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 【2009-06-29 来源:宜昌地调中心 作者:彭桂梅】     在国土资源部范围内并联系中央地勘单位及有关院校等开展的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旨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聚焦问题,统一认识,完善体制,创新机制,持续推进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笔者认为,影响制约我国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问题固然来自各个层次、多个方面,但根本性的问题是地质行业文化建设的缺失。因此,加强地质行业文化建设是促进地质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地质行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地质行业文化建设的历史回顾
    地质行业精神是地质事业之魂,是地质行业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地质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地质行业精神既反映地质行业特征的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又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地质行业文化的时代气息,成为增强行业凝聚力、发展地质事业的重要精神动力。
    20 世纪初叶,以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为代表的一批留学海外、报效祖国的饱学之士,率先改写了中国近代地质事业发展历史,他们主张“中国的土地应由中国人自己来勘探”。这些地质先驱们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地质学家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成功搭建了近代中国地质人才培养的阶梯,保证了地质事业在艰难中不断地发展。第四纪冰川的发现、燕山运动的创立、玉门石油的发现、攀枝花铁矿的早期勘查、北京人头盖骨的发掘与研究,一项又一项重大成果相继诞生,不断续写着中国地质科学的拓荒史。
    新中国成立后,地质事业迅猛发展。1952年起,在地质学家、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李四光的带领下,地质工作者们肩负国家建设急需解决能源的重任,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率先开展石油普查勘探工作。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地质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不仅解决了国家建设能源紧缺困难,也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在艰苦的岁月里,地质工作者不畏艰险,乐于奉献,形成了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地质事业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地质工作者,促进了地质事业的飞速发展。
    改革开放后,地质行业精神又赋予了新的内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奉献的“四特别精神”,激发了地质工作者吃苦耐劳、拼搏进取、开拓市场、在艰苦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信心和勇气。1991 年,江泽民总书记为河南平顶山地质纪念碑题词“献身地质事业无尚光荣”,对当时地质行业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极大地鼓舞了地质工作者。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将地质行业精神高度概括为: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开拓创新,无私奉献。正是这种精神,在很大程度上鼓舞着地质工作者战胜一切困难、夺取胜利。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需求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地质行业内计划经济的单一格局不断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事业属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地质工作按其经济属性划分为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公益性地质工作是国家计划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对国土资源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手段。由国家投资,成果社会共享。商业性地质工作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地质工作。它包括矿山企业为寻找接替资源而进行的地质勘查工作,矿山企业为新建开发项目所作的资源勘查工作,还包括工程项目特定的技术勘查工作以及纯粹是从事商业性地质勘查的勘探公司所进行的勘查工作,等等。商业性地质工作面向市场,靠市场需求而发展。在其地质成果上,通俗的说,地质成果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公益性地质成果,一部分是商业性地质成果。公益性地质成果是为公共事业所做的地质工作,由国家或者政府投资,形成的成果公开为全社会服务。商业性地质工作是为了盈利而进行的地质工作,它的投资主体可以是多元化,成果有专属性,可以以商品形式进行交换。公益性地质工作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商业性地质工作是市场配置的重要环境。概括来说,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的性质不一样,运行的机制也不一样。由此而出现了利益的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动摇着“三光荣”的传统。
    (二)地质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分析
    虽然,从大环境上,2005年12月,全国地质工作会议上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明确了新时期地质工作的地位作用,强调加强地质工作,既是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适应科技迅猛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党和政府对地质工作越来越重视,地质科研人员的工作、生活待遇日趋改善。但地质工作的行业特点决定,它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由于经济多元化发展,地质行业职工中的文化环境、学术氛围、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及精神理念等均发生了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行业文化建设的发展。
    1.对地质行业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存在认识误区 
    随着现代管理理念的广泛应用,文化建设同样在地质行业中也越来越重视,但实践中却存在许多的误区。
    一是文化建设口号式、文体化。一些单位从办公楼到工作现场,到处都悬挂或张贴诸如“团结”、“拼搏”、“进取”、“奉献”之类的标语口号,认为这样就是单位文化建设的主要体现了。这种口号化的标语,共性有余,个性不足。既体现不了地质事业严谨、执着、甘于寂寞的特点,也根本不适宜地质工作的流动性和分散性。事实上,为了掌握最翔实的原始资料,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野外。而且,为了一组数据、一段剖面、一块标本,有时不可避免地过着“天当帐篷、地当床,喝口山泉、就馒头”的艰苦生活。因此,地质专业技术人员无法将这些标语口号成为自己理念与行为方式的总和。还有一些单位,把举办几场球类比赛、趣味比赛,或是举办文艺晚会、卡拉OK、职工运动会等一律称为文化建设。殊不知,这些仅只是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已,并没有真正将其与地质工作战略、单位制度建设配套。
    二是文化建设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相比,地质科研单位的党、政、工团各级组织责任明确,一些单位将文化建设划归于党务部门管理。于是,就出现了文化建设就是政治思想工作的错误认识。其主要表现为:一是认为,文化建设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其实质都是一样的。而现在地质行业也有市场经济,一切向钱看,思想政治工作已经不灵了,所以地质文化也就没有必要建设了。二是认为,只要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了,单位的文化就做好了。换而言之,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务部门的工作,只要党务部门的工作做好了,单位的文化建设就做好了,其它部门没有必要从事文化建设的工作。
    三是文化建设就是规章制度。不少地调单位的管理者认为,只要把规章制度制订出来,汇编成册,发放到基层,每年年底按此考核,兑现奖惩,文化建设就大功告成了。因此,在一些单位,不惜人力财力,或千里迢迢到外面考察,回到家里稍加改动或一字不动就成了自己的东西,或组织一帮人闭门造车、苦思冥想,撰写成文,然后单位高层审核通过,如此这般就是地质行业文化建设。
    这些片面的理解,偏离了行业文化的本质,充其量只能算是行业文化某一方面的内容,无法产生真正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无法真正发掘出员工中蕴藏的推动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
    2.工作方式、思想观念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自2000年开始,国家对地质工作的总体方针是:地质工作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些习惯于以完成上级分配任务的地质科研骨干,既要忙于项目的设计、立项、野外勘查、资料收集,又要操心项目经费的使用、人员的配置、成果的申报等等。就笔者所在单位来说,原来属中国地质科学院,主要从事基础性的地质研究工作。自2003年始归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管理,成为分管中南五省大区地调中心,工作的重点从传统的基础科学研究转入以地质大调查工作为主,工作性质的改变更需要一种团队的合作精神以及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的紧密结合。而现实中长期养成的工作方式和思想观念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大地调的思想观念还没有被广大科研人员普遍接受,从而出现了一部分科技人员仍以从事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个人自由探索的工作方式来对待新的工作,因此碰到问题不是畏难就是进取意识不强,甚至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同时,相对以往,无论是从单位的管理层,还是基层的地质科研人员,有相当一部份人感觉盲然,疲于应付,导致了部分人才流失,不仅影响了项目、学科的持续,也造成了专业技术队伍中的人心不稳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3.组织文化建设缺少战略意识
    长期以来,地质科研单位的项目组织实施、物资供应、人员调配、干部任免、工资福利等问题,统统由国家相关部门计划安排,单位只有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缺乏自主权和主动性,产生对国家和政府的高度依赖性。对于职工个人而言,造成了心理惰性,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出现反应冷淡,安于现状,没有动力去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物,使单位内部缺乏竞争和活力,缺乏风险意识和创新精神。
    4.学术氛围不浓
    地质工作的社会化与市场化,致使职工的工资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直接与项目关联,项目负责人之间、普通技术人员之间差距逐步拉大。同时,市场经济的冲击,形形色色的利益诱惑,使一部分科技人员不满足工资收入,以往的学术讨论变成了利益论坛。出现了“钱包鼓了,牢骚也多了;条件好了,成果更少了”的现象。一些地质专业人员有浮躁、急躁情绪,不顾地质科研项目工作的长期性和延续性,恨不得早晨种麦子中午吃饺子,急功近利,没有心思去耕耘。一些地质科研人员尤其是中青年地质工作人员中,原有的事业使命发生了变化,学术氛围令人堪忧。
    二、地质改革发展进行行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与企业文化一样,地质行业文化同样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辐射、品牌功能。笔者认为:作为地质行业尤其是地质科研单位,良好的文化环境和宽松的学术氛围是行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人才名望和技术优势是行业文化建设的骨架,而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行业精神,则是行业文化建设的灵魂。地质行业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科学基础。新的时期,新的任务,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推动中国地质事业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地质事业新的发展呼唤地质文化的创新,地质行业文化建设尤其重要。
    (一)有利于地质行业价值观念的转变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地质行业通行的价值观念是:个人必须从物质生活到精神心理都得以国家、集体的利益标准为尺度而获得合理性,不存在什么“个人价值”的问题。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地质行业中传统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呈现多元化经济体制,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等日益多样化。个人对社会、单位的过分依赖转向个人自主性增强,物质利益逐渐被人们所认同。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地质单位职工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边形、差异性也明显增加,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从单纯重理想、重荣誉到重实际、讲实惠,从国家、集体利益至上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兼顾,从平均主义到平等竞争、优胜劣汰。这种经济社会多元化所引发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变革,也必然推动地质行业中企业文化的重塑与创新。
    (二)有利于地质行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要,地质工作按其经济属性划分为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商业性地质工作在经营管理和运行机制上完全转型为市场经济体制。即使是公益性地质工作也不全是按过去那种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地质单位自身的综合势力和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地质项目的获取,决定了单位的经济效益。这要求地质单位的经营管理观念要转移到符合市场规律和现代管理科学的轨道上来。相应地,单位的管理体制、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分配制度、福利制度等必须配套改革。显然,传统的地质文化已不能解决单位员工思想问题、转变领导和员工思想观念,建设符合新形势下,地质行业变化发展的行业文化势在必行。
    (三)有利于地质行业行为文化的建立
    近年来,《侏罗纪公园》、《龙卷风》、《后天》等电影把科学家对大自然的认识搬上了银幕,创新了地质文化的表现形式。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成批涌现,中国古鸟类化石作为“文化使者”赴国外成功展出,证明了地学文化的深刻内涵与广阔发展空间。诸如此类,一方面说明,地质文化不是空洞的、抽象的、玄妙的概念、学理,而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社会实际生活之中,它是一种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的功能和作用是任何形式和手段都不能替代的。尤其是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功能和作用,更是其他任何文化都不能比拟的。另一方面也在提醒地质行业中的管理者: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和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知识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知识即成为生产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地质单位尤其是地质科研单位来说,是属于知识密集型单位,具有共同价值理念的高素质员工始终是单位发展的首要因素。职工的智力潜能的开发与文化价值观念的转换和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将会极大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正因为如此,行业文化建设必然要更偏重于对知识的运用与创新,对职工潜能的开发和素质的提高。
    三、加强地质行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事业经营理念
    对地质科研单位而言,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吸引和留住人才。这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留人的关键是要留心,要留住人的心则必须通过努力使人才对单位产生认同感、成就感、知遇感和归宿感,要将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措施落到实处。
    第一,建立体现人才劳动价值的酬薪制度。单位必须改革原来的酬薪制度,建立以业绩和效益为基础的分配机制,向关键岗位和特殊人才倾斜,真实、客观地反映人才的价值,保证各类人才得到与他们的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报酬。
    第二、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用人机制。单位必须改革原有的“论资排辈”用人机制,建立真心实意为人尽其才创造条件、为个人发展提供空间。同时,应根据单位发展规划,明确与之相符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一方面要广开用人之路,采取多种形式,主动招贤纳士,改变过去在招聘,应用人员上守株待兔式的单一和被动做法;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单位内部发现人才、重用人才,实行竞聘上岗,改“相马”为“赛马”,树立人人是人才、人才就在眼前的“大人才观”,给人才以脱颖而出的机会。此外,摒弃“好马不吃回头草”的旧观念,正视人才流动。例:某单位一位高端的专业技术人员调离后,发现新单位的工作环境与自己的期望相去甚远,权衡再三,他又回原单位表示了要求调回的意愿。该单位在综合考虑实际需要与人才特点后,将其调回了单位,并安排了合适的岗位。这种 “让好马吃回头草”的做法,既可以给单位的人才竞争力增色不少,更是可以带来诸多益处:其一,可以大大节省人力成本。其二,可以在职工心目中树立企业以人为本,宽容大度的形象。其三,此举将会增强单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尤其是对那些“吃回头草”的人来说,他们将会更加珍惜现有的工作机会,为企业的发展鞠躬尽瘁。除此之外,对内部人才也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警示作用,告诫他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
    第三、提供能够实现人才价值的工作岗位。地质科研单位的人才在注重工作环境、待遇的同时,还非常看重工作的本身是否具有挑战性、是否能够施展才华带来成就感,能否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实现自身价值。作为地质科研事业单位,领导层一定要摒弃“重视人才就是提官升职”的观念,从不同方面来发掘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的特长,将合适的人才用在合适的岗位,力求做到人尽其才。如果单位所提供的工作与其专业、特长并不相符,或者枯燥乏味,缺乏挑战性和创造性,优秀人才当然不会热爱岗位和单位。
    第四、营造良好的文化和学习氛围。凡是优秀人才,大多富有进取精神,非常看重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非常重视单位内部的文化和人文环境。单位要大力开展内部文化建设,在以强大的价值观凝聚人心的同时,在单位内部营造出良好的文化和学习环境,把人才职业发展前景和专业继续教育作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
    第五、建立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渠道。建立最高领导与中层管理人员的谈话、谈心制度;建立部门领导与下属人员的沟通制度。通过沟通谈话,领导礼贤下士,体察职工之情,可以增强彼此的信任和感情,增强部门的凝聚力。职工个人感觉到被尊重、关心和理解,这种被尊重、关心和理解是职工安居乐业、提高效率、创造业绩的最好的动力。
    (二)提高对建设行业文化的重视程度,明确行业文化建设目标
    单位领导人既是单位文化塑造者和组织者,又是积极的实践者,从一定意义上讲,单位领导的思想与水平还是本单位文化的体现。领导层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在实践中外化,就成为一种导向和示范,影响着单位内的其他人,因此领导必须重视文化建设。这种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单位的发展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行业文化作支撑,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二是要注重行业文化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三是注重营造本单位文化的特色与个性。
    上世纪地质行业的“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地质找矿为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的“三光荣”,实际上,就是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按地质行业的观念模式有形无形中发展起来的,它本来就是地质单位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地质单位的经营环境和竞争形势在不断改变,应根据不断变化着的主客观情况,为地质文化建设不断输入新鲜的内容和血液。地质科研单位的文化建设,一方面要继续弘扬“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地质找矿为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的“三光荣”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要对地质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审视,找准切入点,瞄准体制改革后地质事业发展的空间,制定近期及中长期文化建设规划,使单位成为职工前程的设计者。从而,将事业的壮大与单位的发展,单位的整体利益与职工的局部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学术氛围
    我们要建设优秀的行业文化,必须着力营造一个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使科技人才在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中受到熏陶,自由竞争,奋力拼搏,做出贡献,不断前进。
    第一,要营造民主的自由的科学探索氛围。学术的繁荣与政治的民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政治上不民主,科学就难以繁荣。当然,科技人员在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时,首先必须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要经过深思熟虑,多方咨询,反复论证,不能心血来潮,异想天开,不能没有科学依据,不能不考虑其实现的可能性。
    第二,要营造公平竞争又互相协作的和谐氛围。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没有激烈竞争的环境,缺乏激烈竞争的精神是不行的。一个单位的学术带头人,不是领导挑选出来的,更不是钦定的,而是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拼杀出来的。 
    第三,要营造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评价科技人员和科学工作的良好氛围。对科研人员尤其是年轻的科技人员不要求全责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科研人员尤其是对于那些暂露头角的年轻科技人员,要看基础,看特长,看潜力,看发展,看工作,看成果,多扶持,多培养,不能泼冷水,揪小辫,打击积极性,更不能人为地设置障碍,限制他们才华的展露。
    总之,要不断地巩固其历史地位,科研单位以往所取得的科研成果、重大成就,所培养的专家人才,所形成的技术优势,已积淀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要培育“和谐而竞争”的人际关系氛围,加强文化设施和科技场所的建设,发挥其导向和熏陶的作用;加强学术交流、学术论坛,技术成就奖励等。从而激发本单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产生辐射作用,吸引着外界的人才。
    (四)强化地质行业职工对地质事业价值、精神的认同
    价值观代表着对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断标准和原则。企(事)业精神反映了一个企(事)业的社会追求和远大理想,是企(事)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根据核心价值观营造的企(事)业员工共同的思想境界、理想追求及相应的精神氛围。企(事)业精神、价值观是经营理念、行为准则等的基础。
    第一,确立以“能力和绩效为本位”的价值观。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地质行业奉行至今的“三光荣”事业精神,它体现了地质工作者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也体现了一代代地质工作者不畏艰险、以祖国需要为已任的奉献精神。在新的条件下,在弘扬地质行业的这种优良传统的同时,也需要赋予新的内涵,以服务于事业的发展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大力提倡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的同时,应倡导和实行把富裕的物质生活和高尚的精神追求结合起来,把对社会、对国家、对事业更多的奉献与个人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把职工个人的工作、能力对事业的实际贡献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确立以“能力和绩效为本位”的价值观,将地质项目与地质成果结合起来,从而使个人目标与事业目标有机地结合,使所有职工都积极向上,使个人独立性、自主性和个体价值充分发挥,使事业充满不断竞争向上的氛围和活力。
    第二,在地质事业精神中要加入“创新精神”。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矿产资源需求进一步加大,消耗明显加快,资源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日显突出,深部找矿工作是摆在当代地质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迫切需要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深部成矿和找矿理论,推动矿床学和勘查学学科的发展。发现一批具有宏观影响的深部矿床,显著增加矿山连续资源储量,明显延长矿山服务年限,让地调科研成果尽快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使地质工作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 
    总之,地质事业目前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地质文化的创新,加强地质行业文化建设势在必行。因此,地质单行业文化建设必须根据地质事业发展的特点,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制定近期及中长期文化建设规划。营造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依靠广大地质工作者,加强地质科研工作中产、学、研的结合。重视人才培养,把人才发展前景与单位事业目标融汇起来,不断为地质工作的发展增添创新活力。同时,在弘扬“三光荣”的传统上,倡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廉洁高效、服务一流”的地质工作职业道德,从而形成一种地质单位的凝聚力,推动地质事业持续、有效、健康发展,真正实现文化力向生产力的现实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