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父种子百度云盘分享:海派文化的繁盛和衰落的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4:02:00

20世纪50年代海派文化的繁荣

2007-12-14 CBSi中国·PChome.net 类型: 转载 责编: 席文燕

海派文化的繁盛和衰落的原因


 

海派文化的繁盛和衰落的原因

        总结海派文化的特点,笔者认为:海派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发展而形成的新文化,是现代都市中产生的以科学与民主为底蕴的开放文化,是今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太湖钱塘江流域为其地域范围的区域文化,是来源多元、题材多元、功能多元和受众多元的现代文化,是亦雅亦俗、与民同乐、群众和精英都喜闻乐见的文化,是善于融合世界先进文化积极选择吸收各种最新文化思潮的文化,是与本土文化结合最好一直具有中国江南民俗特色的文化,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勇于建设先进文化的文化。

        50年代上海海派文化的热闹景象和健康发展,使上海成为一个处处渗透着都市文化气息的乐园,各阶层的市民都可玩在其中。小结它的成功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海派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望者正值壮年,人材济济,文化素质和技能在三四十年代竞争社会里培养出来,基础雄厚。

        2.建国初始,相当部分有才能的知识分子得到安排和利用,一部分成为三名三高,生活安定,潜心艺术;一部分转业从事新的事业,如许多画师和作家,流行歌曲作曲家黎锦晖、黎锦光、许如辉等,在当时大家平等的低收入中略胜一筹;一部分跌入底层的能手又在民间滋养和需求中找到用武之地,重新创作,继续发挥才华。

        3.领袖的倡导,立即化为行动。如毛泽东对连环画的提倡马上组合新美术出版社,如沪剧《罗汉钱》1952年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演出二等奖后,带动了上海戏曲演出热潮,1956年周恩来说昆曲《十五贯》上演是“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很快推动了戏剧的繁荣。

        4.民间的狂欢,有着多样性的趣味,有着各阶层的需求,推动游艺的精致化和平民化。如有外出打猎收藏猎枪的,也有因陋就简自作“矿石收音机”的等等。

        5.建国初期百废俱兴,上海人民沪剧团、上海画院等专门机构新成立,各种人员对事业发展的满腔热忱,充满希望。

        6. 合理价格的良性循环,一定竞争的环境,相对宽松的政策,尚未来得及严管。文化干部相对比较懂得文化。

        但是好景不长,这种健康活泼的清新之气很快受到打击,从而引起海派文化的急剧衰落。

        1.从1957年“反右”起,阶级斗争的弦越收越紧;大跃进后破坏了群众的积极热忱;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休闲趣味被当成“霓虹灯下”的资产阶级“香风毒雾”;接踵而来的禁止措施,如后来从百乐门起全市停止交谊舞等。

        2. 国营机制弊端的制约,严重影响了商业文化的运转。比如剧团演出方面,石筱英、周柏春等人在50年代中期就敏锐地感到,在1956年和1957年都大胆提出过正确的意见,随即被批倒批臭。如先已进入国营剧团的名演员们很早就看出了国营体制管理和经营上的毛病,不如过去的包银拆帐制和场团合作制,希望有所改变。如石筱英在1956年上海剧协成立大会上发言曾无所顾忌地说:“剧团国营以前一直有戏唱,一直有剧本,自从国营以后,剧本没有了,也没有戏唱了,我也不晓得什么原因,剧本一般化,公式化。” 解洪元1957年鸣放时曾提出:“党对剧团领导有问题,管得太多太紧了。”“一个剧团往往是以一个艺人来领导,对艺术的发展是有利的。”他们也在探索,想搞活剧团的机制。如石筱英和解洪元、邵滨孙曾想过拆团恢复原来的“中艺”、“上艺”,进行“艺术竞赛”;陈荣兰、丁是娥、解洪元在1957年还曾计划“场团合一”搞“剧场艺术”,尝试搞活演出,但这些设想很快都被制止。又如滑稽剧团名演员周柏春在还就已提出了反对“人事冻结”,“剧团只留班底,我们主要演员自由进出”的新设想, 不过都因体制的僵化而未能继续探讨或付诸实践。石筱英有一次说到为什么剧场不准头牌演员挂霓虹灯,当时阳澄湖大闸蟹还可以挂灯。当时负责文艺的张春桥随即公开点名批判石筱英不要做灵魂工程师要做大闸蟹。反右以后,堵塞了言路,听不到不同的意见。

        3. 文艺为政治服务,强调文化上的统一,丧失地域文化的特色,群众的热心转移,文化素质的下降,积重难返,造成如今上海海派文化的枯竭。

        4. 文革的扫荡使商业经济遭受破坏,使海派文化失去基础和活跃机制。十年打击使具有群众性、娱乐性的海派文化氛围丧失殆尽。海派文化断层,小学的教师都不会了,如何影响和传授给新一代呢?失去了一二代的传承者,往事已经遥远。

        5. 文艺的贵族化,与海派文化的特性背道而驰。文艺消费的高价制,结果使文艺边缘化,与普通市民远离,平民的文化享受就成了天天守住个电视机。

        如今的上海,丧失了曾经辉煌一时的本土文化。在上海曾经热闹非凡的10多种海派戏曲濒于枯萎找不到年轻演员,没有站得住的表现开埠后160年上海真面貌的、有份量上海海派都市小说,没有新的流行儿歌、少儿歌曲和海派的流行歌曲,没有好的海派电影、电视剧,海派国画书篆处于衰落逊于江浙地区,连昔日发达领先称雄一时、不断向国语输送新词新语的上海话都在趋于萎缩中。孩子们无处寻找醉心的游艺,只好迷恋于电脑游戏。海派文化后继乏人。如今能摸索突围的是闯将英雄,比如尽管尚不尽人意的“海派情景喜剧”,在电视节目中站住了脚跟占领了黄金时段,取得了高收视率,可连播近500集,在重振海派雄风方面,可谓当下最为成功的尝试,编剧者和演出者是立下汗马功劳的。居高不下的收视率说明了上海市民的情绪和欣赏趣味仍然喜爱着海派文化,海派文化仍有深层土壤。一切事情只有在边恢复边争取群众中才谈得上在新环境下的继续创新。笔者认为,上海都市文化欲重新在世界立足,上海欲再次成为文化高度发达的国际文化大都会,只有坚持弘扬上海本土特色的海派文化,支持由青年创造的新形式,如现在有上海话的Rap、海派Video及网上上海话新写作等。没有青年参加的文化是没有活力的文化,是没有前途的文化,我们不想老是唱挽歌。只有在良性生态中,继承旧海派文化灵魂,用心改革旧文化形式,在青年关注和充满热情的领域创新,才能创造出更为辉煌的新海派文化来。让我们痛定思痛,记取教训,敞开胸怀,创造条件,共同努力再造21世纪海派文化的辉煌。

2005年5月作于土山湾畔听雨阁


引自介子平:《退色的记忆——连环画》,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5月第25-26页
鲁迅:《“京派”与“海派”》,《申报·自由谈》1934年2月3日;《“京派”和“海派”》,《太白》2卷4期,1935年5月。

引自佚名:《石筱英究竟是什么货色》;上海市人民沪剧团革命造反兵团1967年7月:《资产阶级反动“权威”解洪元必须彻底批判》;佚名:《剥开“人艺”滑稽剧团画皮,彻底揭发反动“权威”姚慕双、周柏春、袁一灵》。以上三篇收于《三十年代文艺界黑线人物》第二集,1967年9月。自此书引用的资料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