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武士僵尸: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直释 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3:38:46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直释 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东土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门人法海集

 

目    录

前言……………………………………………………1

自序品第一……………………………………………1

般若品第二 …………………………………………44

决疑品第三 …………………………………………82

定慧品第四…………………………………………103

妙行品第五…………………………………………115

忏悔品第六…………………………………………118

机缘品第七…………………………………………137

顿渐品第八…………………………………………195

护法品第九…………………………………………212

付嘱品第十…………………………………………221

令韬录………………………………………………261

六祖大师事略………………………………………263

经末后记……………………………………………266

禅宗东土六代祖师略述……………………………267

《坛经》常见词语注释目录………………………283

前    言

现代人读佛经,第一难关就是文字关,特别是文言文、繁体字、偏僻字、佛教典故和叙事方式等,因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这些常识,这就是“文字障”。没有惠能那种听听经文就能明白大意的上根利智,就只好“空诵但循声”、“与义作仇家”了。故这个“文字障”不破是很难明白经中义理的,更不用说去“悟”了。有鉴于此,末学借鉴直释方式,着重于字、词、句的解释,文字一律用简化字,正文用二号字,注释用加粗四号字,经中原注用三号字,讲说和附文用小三号字,但愿这样的注释方式能给读者带来学习本经的便利,为“释字”与“解义”做个桥梁。

《坛经》的口述者惠能(公元638——713年),是唐代僧人,中国佛教禅宗六祖,俗姓卢,法名与俗名同。祖籍河北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夏卢村人,其父卢行瑫于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被贬官流放至新州为民,寓居于距新州以南14公里的夏卢村,后与螂村女子李氏结婚。

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 年)二月初八惠能诞生。惠能三岁丧父后,家境贫困,从小以卖柴为生。因听闻《金刚经》经文有所领会,而去湖北蕲州黄梅县参谒五祖弘

. 1 .

忍,并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偈,以居士身份承袭了禅宗衣钵,接受“以心印心”的法旨,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

惠能说法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他对“顿悟”的解释是自心从本已来空寂者是顿悟,即心无所住,“今于顿中立其渐者,即如登几层之台,要藉阶渐,终不向渐中而立渐义。”“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主张“佛在我心,净心自悟,见性成佛。”简明扼要地说明了禅宗源于般若,他口述的《坛经》为禅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开创了用语录来传法心要、参悟契证、方便示化的先例,并成为东土禅宗的实际创始人。

《坛经》是唯一被尊崇为“经”的中国佛教著作,是由惠能的上首弟子法海记录惠能在韶州大梵寺讲堂说法为主,兼及惠能其它言行的禅宗典籍,最早全称为《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坛”指戒坛,“经”谓惠能的说教,因其时惠能在大梵寺为众人授无相戒,又依《金刚经》演说大乘佛法,所以称为《坛经》。大体上可分为两部分:主体部分记述了《坛经》编集缘起、得法传宗的事迹、说法的内容;补续部分记述了惠能回归曹溪后

. 2 .

 “南能北秀”顿渐之争、诸门人参请机缘、禅宗传承法统、灭度前的付嘱等。《坛经》的中心思想是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认为一切众生都具有成佛的可能性;其修行的实践是倡导“顿悟”,反对苦行,认为“不悟则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只要见性,便可顿入佛地;其修禅的要旨是无念为宗——“于诸境上心不染”,无相为体——“于相而离相”,无住为本——“于诸法上念念不住”,无所系缚。

    《坛经》的早期传承有二种记载:一是敦煌本系统,由法海传道漈,道漈传悟真;二是惠昕本系统,由法海传志道,志道传彼岸,彼岸传悟真,悟真传圆会(悟真在曹溪山法兴寺)。《坛经》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被补充修订,先后曾出现二十多种本子(如日本1976年曾影印《六祖坛经诸本集成》,汇集了各种版本十一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唐五代时敦煌古写本,不分品目,今藏大英博物馆,与我国敦煌博物馆收藏的任子宜本同源;北宋初惠昕本《六祖坛经》,分上下卷十一门,原刻于乾德五年(公元967年),今有日本兴圣寺复刻本;北宋早中期契嵩本《六祖坛经》一卷,原刻于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有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复刻本;元代德异本《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一卷分十品,

. 3 .

原刻于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今有复刻于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的高丽传本,由于此本与契嵩本内容略同,有人认为德异本即契嵩本;元代宗宝本《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一卷十品,原刻于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今有明南藏、北藏及清藏本存世。 上述诸本中敦煌本是至今所能见到的最早写本,但由于年代久远,记录整理的人文化水平低下,以致古本错字讹句甚多,日本学者铃木贞太郎以惠昕本对校,刊正了不少文句错讹,使之比较接近原貌。

本书勘校以惠昕本系统为据,以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恭印的原曹溪本(古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为主,以河北省佛教协会虚云印经功德藏印行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宣化上人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浅释》和日本铃木贞太郎校订的敦煌写本《坛经》为勘校参照,其叙事顺序依原曹溪本(古版)。由于末学识量力有限,而佛教义理博大宏深,校释中粗疏和谬误一定不少,祈盼各方大德和读者斧正。

 

 

                               夏省虞

                             2007年3月31日

. 4 .

自序品第一

当时。这时是唐高宗仪凤二年丁丑(公元677年)的春天大师本为佛的十尊号之一,即天人师,通于凡圣、善于教诫弟子一切应作不应作的事、德学堪做群生模范的僧人宝林寺名,今名南华寺,在广东韶州府曲江县南六十里的南华山中曹溪村,为梁天监元年壬午智药三藏所创建,落成于天监三年甲申。唐中宗神龙元年乙巳十二月十九日敕改寺名为中兴寺,后又改名为法泉寺。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寅年改名南华寺,后又改名为华果寺。惠能在此说法30余年韶州府名,秦属南海郡,隋改东衡州为韶州,唐改韶州为始兴郡,不久恢复旧名。元时设韶州路,明初改为韶州府。府治在广东省曲江县,辖境相当于今广东韶关、曲江、乐昌等六个县市韦名琚即韦琚,身世不详,《广东通志》中有“刺史韦宙”之载,但韦宙距六祖迁化的开元元年癸丑已约百年以上,故韦宙不可能是韦琚。《全唐文》卷二九三载张九龄的《故韶州司马韦府君墓志铭》,韦府君很可能是韦琚刺史古代州郡的最高长官,也即太守官僚官员、官吏入山南华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位于广东韶州府曲江县的河西,由僧宗锡建造。唐开元二年(714年)改名开元寺,后更

. 1 .

名为大梵寺。北宋崇宁三年甲申更名为崇宁寺,政和中改称天宁寺,南宋绍兴三年癸丑敕名报恩光孝寺讲堂讲经说法的堂舍,为众开缘开佛法因缘说法。师升座次以后,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简称儒士,本指崇奉孔子学说的士人,汉后泛称读书人、学者三十余人、全称僧伽,意为和合众,原指佛教徒四人以上的团体,后也指单个出家修行受具足戒的男性佛教徒全称比丘尼,指出家修行受具足戒的女性佛教徒道俗出家人与世俗人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简约而枢要的佛法要义。每部经都要具足六种成就,即信成就(“同时作礼”,具足信成就。)、闻成就(“愿闻法要” ,具足闻成就。)、时成就(“时”,具足时成就。)、主成就(讲法人六祖大师,深悟了解经义,具足主成就。)、处成就(大梵寺是说法的地方,具足处成就。)、众成就(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徒众都是听众,具足众成就。),正法开演时要具备这六种成就,证明此法可信,非为谬妄。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能教众生修行善法,远离恶法、助众生成就菩提道的人。这里是六祖对听众的尊称菩提意为觉、智、道等,佛教指

. 2 .

豁然彻悟的境界,也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通常译为觉悟,是指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智慧自性谓诸法各自具有的不变不灭的自性,一切现象的本体或一切心相的性体,本来清净远离恶行与烦恼,但用此心,直了成全称佛陀、浮屠等。本体上说是“智慧”,作用上讲是“觉悟”,意为觉者,智者。指彻底觉悟并且具有大智慧的人,即觉行圆满的人。六祖说:“各位善知识们!菩提自性是本来觉悟清净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要用这个真心,可以直下了悟(顿悟)自性是佛,并无方便渐次,见性不异成佛,不要用你那妄想的心。”

“善知识!且听惠能姓卢,名惠能,法名与俗名同,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二月初八子时生于广东省新州(今新兴县)以南14公里的夏卢村,圆寂于先天二年(713年)八月初三行由来历,得法事意大家且听我讲说我的来历和如何得法的经过。惠能严父卢行瑫,原朝廷官吏,本贯籍贯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辖境相当于今北京西南、天津及河北部分地区,左降降职、降迁流放于岭南唐贞观时设置的道名,五岭以南地区,包括现在两粤及安南之地,在唐时是属边疆荒凉之地。卢行瑫在唐

. 3 .

武德(618——627年)三年被贬流放到岭南,寓居新州夏卢村为民,后娶螂村李氏女为妻,作新州百姓。出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本指父母死后遗留下来的子女,这里指丧父之子,住居南路居住在南方。惠能三岁丧父,家境衰微,后随母亲移居南海郡,即今广州地区,艰辛贫乏,于市街市卖柴。惠能的生活很不幸,他的父亲在他三岁时便去世,而遗下孤苦的他和守寡的母亲,后迁移到南海,尝尽各种艰辛及贫困。为了维持生存,惠能只有入山砍柴,挑到城市去卖,以此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时有一次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地点在筠城金台寺,今新兴县城南街县人民医院前,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旅客梵语修多罗,又译为线、契经、经本,三藏之一,即佛所说的教法。线之意为:教像线贯穿什物一样,能贯穿法义使不散失。契经意为:契于理,合于机,故名契;贯穿法相,摄持所化,如经线贯穿纬线,故名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开智明理,六祖因家贫,没受过教育,故不识字,可是他天性聪颖,一听到经文当下即悟,而了解以前所不明白的境界。遂于是问:‘客

. 4 .

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后问:‘从何所来,持受持此经典宗教典籍?’客云:‘我从蕲州境相当于今湖北长江以北、巴河以东地区,治所在蕲春(今湖北省蕲水县)黄梅县故治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北东禅寺又名莲花寺,该寺在黄梅县东北十二公里处的冯茂山上。唐咸亨年间(670——674年),禅宗五祖弘忍在冯茂山结庵而居,佛教史上称为五祖山;由于该山在黄梅县东北,故又称东山,其山有双峰,故又称双峰山来。其寺是五祖中国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据《宋高僧传》和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弘忍俗姓周,家居蕲州黄梅(一说淮左浔阳),七岁随四祖释道信出家,后来传承道信学说,一改菩提达摩、慧可等几代禅师随缘而往、独来独去的头陀行,彻底变革了以往禅师秘密单传的方式,创建传法基地,聚徒讲习,使禅宗在唐代佛教中崭露头角。他开创的法门被称为“东山法门”。七十四岁圆寂,谥号大满禅师大师,在彼主化主持教化,门人出家和在家弟子一千有余。我到此中礼拜,听受此经。五祖住在东禅寺,教化徒众有一千多人。当时中国人学佛兴盛热忱,所以有一千多人共同在一山学习

. 5 .

佛法。

我们要好好学习佛法,将来都会讲法而教化众生,故不要懒惰随便,要认真学习而不迷惑,这样很多人就会跟着来学习了。大师常劝劝化僧俗,但持只要奉持金刚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有六种译本,最早由鸠摩罗什于姚秦弘始四年(402年)译出,后又有北魏菩提流支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南朝陈真谛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隋朝达摩笈多的《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唐玄奘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即《大般若经》第九会第五百七十七卷)、唐义净的《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而世以鸠摩罗什译本最为通行。金刚即金刚石,佛教中常用金刚的弥密牢固,无坚不摧喻如来智慧,故经名的意思是说以金刚不坏之志和大智慧心乘度众生到彼岸,即自见性自然能够见到自己的本性,直了成佛当下了悟自性就能成佛。’“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是六祖顿教法门的提纲,因为禅宗的基本理论就是“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惠能闻说,宿昔有缘前世有这个因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

. 6 .

黄梅,参礼五祖客人敦促惠能赶快去黄梅见五祖求法。因为菩萨是不求名的,故六祖并没有说大菩萨来帮他忙。经文只简单说因宿昔因缘,有一客施银十两,这是一个大的供养。因为惠能一天砍柴到市上卖,只值几个铜板,即使他在千日卖柴所积聚的钱,也比不上这些银子那么多。客人施予他这些银子,使他安顿好母亲,方便他能去求法,这供养的功德是很大的,将来这人一定是一位肉身菩萨。

      “惠能安置母毕那时惠能二十四岁,即便辞违违心告辞,不经大约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此时是唐龙朔元年(661年)。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什么?’惠能对曰:‘弟子学在师后称弟,解从师生称子(或云以父兄之礼奉事师),故称弟子,即学生、徒弟,信徒,也是徒众对老师的自称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其它别的。’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獦是一种鼻子很短,与狗相似的小兽。獠是未开化的蛮夷。獦獠是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魏晋后的古代史籍常泛称分布在今川、陕、黔、滇、桂、湘、粤等省区部分少

. 7 .

数民族先民,亦泛指南方人。这里有贬义,犹如说南蛮,指这种人不明理,未开化,是属于畜类的人,若为怎么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见闻觉知的能量或性能。佛性又称如来性、觉性。原指佛陀的本性,后来发展为指成佛的可能性、因性、种子。佛性是大乘佛教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它是从众生先天具有成佛因子,即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来立论的本无南北;獦獠惠能谦称,犹言“我”自身,这里指品德、能力、身份和尚译为力生,即依师而弟子之道力得生,有亲教、导师之意,是对比丘至高无上的尊称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惠能这一段颇具机锋之语,印证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佛性论思想,也说明般若之智人人具足,无大小之别。五祖更欲与语谈论,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跟随寺院里的杂务人员作务劳作、做工。惠能曰:‘惠能启启禀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1、是大、小乘教理中“心所法”之一,指人们普遍具有的辨别事物、判定是非善恶的能力。2、若那或阇那,指由修习佛理所引生辨别现象、判定是非善恶的认识能力。3、般若,为“六度”之一,佛教指以“假有性空”

. 8 .

理论去认识观察一切现象的特殊观点和方法,不离自性,即是福田佛教以为供养布施,行善修德能得福慧之报,犹如播种田地而有收获之利,故称福田。福田有三种:1、恩田:孝养父母,2、净田:恭敬三宝。3、悲田:周济贫病。句意谓我自心常生智慧,这智慧是从自性生出来的,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僧人穿的袈裟,缝成一条一条的,象征福田。若恭敬供养三宝,即是种下功德之根的地方,以后定会成熟而结福果。未审不知和尚教叫我作何务干什么工作?’祖云:‘这獦獠根性能产生善恶的力叫根(指人听、信、解、受、持佛法的能力),善恶的习气叫性。谓众生善恶的业力和习性。也指禀赋,气质大利聪慧锐利,悟性好,汝更勿言你不必再说什么,着槽厂后院养马的小屋去!’惠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留发修行的出家人,差安排惠能破柴踏碓舂米的工具

“经八月余日,祖一日忽见惠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我想你的智慧和见地是可用的。这暗示慧能是可传法的奇才,恐有恶人害汝担心有人嫉妒而起心害你,遂不与汝言多说话,汝知之否你明白我的良苦用

. 9 .

心吗?’惠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禅师说法的会堂前,令人不觉免得别人注意到我的行为和师傅慈悲地对待我。’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有一天五祖唤所有的徒众集合起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最重要的事,汝等你们终日每天只求福田人天福报,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苦”是佛学基本原理“四谛”的基础,即认为现实中存在种种痛苦现象,“一切皆苦”,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众生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组成,生灭变化无常,充满各种身心痛苦)等八苦。这些尘世间的烦恼、苦难犹如大海,没有边际,所以叫“苦海”。生死苦海即生死轮回的大海,自性若迷若自己的本性迷失了,福何可救修福是救不了你自己的?福德与功德不可混为一谈。垦植福田,外修有漏之善只能得到福德;参禅见性、内证佛性是无漏智慧,才具功德有福德。而无功德终不能脱离生死苦海,更谈不上成就佛果。所以五祖召集门人,毫不留情地喝斥,无非是促使众人觉悟以见自性,同时通过呈偈来挑选法嗣。非“棒(棒打)”即“喝(诃斥)”,这也是禅宗后

. 10 .

代宗师教育启悟众生的特殊手段。汝等各去自看智慧你们每个人去观察自己真正的智慧,取自本心般若译为智慧,智度。智慧即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乃是先天性的超脱分别知识的无为智慧(根本智),为有别于一般所说的经验性的世智分别的有为知识(后得智),故尊重不翻而用音译。大乘佛教认为般若是诸佛之母,它是一种大智慧,故具有三种特性:1.实相般若,因为般若之体本为众生所具,离一切虚妄之相,而具有实性; 2.观照般若,因为般若本身是一种能够观照实相之理的智慧;3.文字般若,因为实相本离文字,但不借用文字则不能诠释实相,所以文字是诠释般若之法的工具。智度即通过智慧到达涅槃的彼岸。般若又叫内证智,是觉知空的智慧,是对于人生理性究竟的提高和彻底的体验,是对虚幻不实的世俗世界彻底否定,超越世俗认识,把握真知,不是通常人们理解的认识和驾驭客观世界的智力和能力。这个智慧是从内心本性里发出来的,不是从外面吸收的经验和知识。之性要在自己本心找出般若之性,即真正的智慧,各作一全称偈陀,伽陀、伽拖,译为颂,是佛经中的唱颂词,由固定字数的四句组成。主要有二种:一通偈,由固定的三十二音节构成,也称

. 11 .

首卢伽陀;二别偈,共四句,每句四至七字不定,来呈拿来吾看,若悟了悟大意佛法义理,付交付,传授汝衣袈裟佛法,心法。内传法以印证宗门的佛心宗旨,外传衣以表示师承的信实无虚,为第六代祖。火急赶快速去,不得迟滞拖延。思量即不中用若用思量分别心来作是没有用的,见性明心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说完后便即刻明白。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你若能这样才有用处,好像拿把刀到两军阵前,也能即刻见到自性,是同一个道理!’弘忍年事已高,准备选拔法嗣,命各人作偈呈验,以此考验东禅寺七百多僧人禅解的深浅。众得处分吩咐,布置,退而递相谓更替着互相传语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好处神秀生年606——706年,俗姓李,汴州尉氏(今河南洛阳尉氏县)人。自幼好学儒道,博综多闻,后出家,五十岁到东禅寺弘忍处学禅苦修,深受五祖器重,被认为“东山之法,尽在秀矣”,任为上座、教授师,但最后因偈颂未能参透禅机而不能接法。五祖入灭后,神秀出住荆州的江陵当阳山玉泉寺大弘禅法,门徒甚多。因在北方传渐悟禅

. 12 .

学而被奉为北宗,受到武后则天的召见,供养尽礼,又敕在当阳山建筑度门寺,以表扬神秀的禅德。唐中宗神龙二年圆寂,谥号大通禅师上座对法腊(出家年岁)高者的尊称,位在住持之下。据《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从无夏(僧徒称年为夏,即出家计年单位。无夏指没出家)至九夏为下座,十夏至十九夏为中座,二十夏至四十九夏为上座。也用作对有德行僧人的尊称,现为教授师为五种阿阇黎(轨范师)中的第三种,是专门教授弟子行为规范的导师,必是他得。我辈谩轻率冒昧作偈颂,枉用心力白费心思。’诸人闻语,总皆息打消念头,咸言:‘我等已依止依靠大德而止住在他那里秀师,何烦何必自找麻烦作偈?’神秀思惟心想、思量:‘诸人不呈偈者原因,为是因为我与他们为教授师师傅,我须作偈按理来说我应该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假使我不作的话,和尚如何能知我对佛法的见地、深浅的程度,和是否有智慧呢。我呈偈意用意、用心,求法即善,觅祖即恶我若呈偈的用意,是为向五祖求法,那是好的。若是为做第

. 13 .

六代祖师,这想法就不对了,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有什么区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如果为了要做祖师而作偈,这和凡夫世俗人心理一样,来夺取圣位,又有什么区别呢?可是我若不作偈,就始终也得不到五祖的传法,他已经这样宣布了,定要呈一首偈才能传法。唉!这事情实在太难了!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走廊边的三间房屋,拟打算、准备请供奉官职名,唐初设,指以文学美术等技艺侍奉帝王的人卢珍画师,唐时为内供奉,善于画人物和佛经变相。他是一位处士(居士的别称),即后辞供奉职而隐处在乡画《即《楞伽经》。楞伽是锡兰的一个城名,意谓“不可往”,因这个城是在南海摩罗山顶,没有神通的人到不了此地,所以佛陀在此地说法时,是用神通到这山顶上,为有神通的人说法。阿跋多罗是入的意思,意谓佛入此山说的宝经。《楞伽经》今存三种译本:一为刘宋求那跋陀罗译的《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本;二为元魏菩提流支译的《入楞伽经》十卷本;三为唐实叉难陀译的《大乘入楞伽经》七卷本。达摩祖师传授给二祖慧可直至五祖弘忍的《楞伽经》是刘宋译的四卷本变相将佛经的

. 14 .

内容绘成图画,一般绘制在石窟、寺院的墙壁上或纸帛上,多用连环的画面表现故事情节,是一种传播佛教教义的通俗艺术形式及五祖血脉图将初祖达摩到五祖弘忍的嫡传世系谱绘成的图像,流传供养佛教称以香花、明灯、饮食等物,资养佛、法、僧三宝为供养,凡以实物供养为财供养,以修行、讲经说法供养为法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很多次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紧张,不清醒,遍身汗流,拟呈不得想呈又不敢。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走廊墙上书着书写,从他和尚看见,忽若假使称赞好,即出就出来礼拜,云是秀作;若道批评不堪不好,枉向枉费在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简直没有一点修行啊?’是夜三更半夜十一点至翌晨一点,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墙壁上,呈心所见把心里所见的道理表露出来。偈曰:

‘身是菩提树菩提树:本名毕钵罗树,亦名阿沛多罗树、贝多树,桑科,常绿亚乔木,高十多丈,叶为心形,花隐于花托中,子实圆形,即是一般所称的

. 15 .

菩提子。由于释迦佛在此树下成道,所以称菩提树,也称道树、觉树、思惟树,心如明镜台本为镜座,这里就指明镜。时时勤拂拭掸拂揩擦,勿使惹沾染尘埃灰尘。’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梵语达摩,为通于一切之语,泛指一切人、事、物和现象(精神和物质现象),小与大、有形与无形、真实与虚妄、事物、道理,皆悉为法,即法是宇宙万有心境事理的代名词使事物生起、变化和坏灭的辅助条件。句意谓那我就和佛的心印妙法有缘,就可作祖师;若言不堪,自是我被烦恼系缚,流转生死,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这里是说我没有开悟宿业业:梵语羯磨,行为或造作之意。指众生的一切行为、动作之后都有会留下一种力量,潜存于心中,即一切意志力的动作反应。宿业:过去所作的善恶业因即业障,妨碍修行证果的罪业,即业力产生的障碍重,不合得法不配得到以心印心的妙法,圣意难测五祖的用心难以测度。’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神秀没有把握,故内心紧张,坐不舒服,立不安乐,东

. 16 .

想西想,一直熬到天亮。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开悟,不见没有了悟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禀报言:‘供奉却不用画不用画了,劳尔远来有劳你远来。五祖曾酬谢三十千钱。经《金刚经》云:“凡所有相:指一切事物的外观形状。有相:即可见知的事物,它是执着的产物,虚幻不实;也泛指作为认识对像的事相和认识中的映相、名相,皆是虚妄句意谓凡是有相状的事物都是不真实的。”但不如留此偈,与人诵持诵念受持。依此偈修即修行,修行又名修道,即学习、践行佛教教义,免堕恶道顺着恶行而趣往的道途,如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利生益世的功德。’令门人弟子香礼敬礼拜恭敬,尽只要诵此偈,即得就可即佛性,又称如来性、觉性,原指佛陀的本性,后指成佛的可能性、因性、种子。门人诵偈,皆叹称赞善哉真好!五祖的话,是因为神秀的偈有其可贵可用之处,凡是不能从顿教直接进入者,可以依此偈渐修。并且此偈还有悟

. 17 .

后渐修的保任作用。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妄自贪心求祖位,望和尚慈悲与众生乐为慈,拔众生苦为悲,即慈悲是利乐有情,拔除苦难。慈悲是无条件的,平等的,圆满究竟的,是佛道之根本,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还是个门外汉,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想证得无上菩提,了不可得。神秀把身看作菩提树,把心当作明镜台,认为“心性本净,客尘所染”,修行的目的在于铲垢还净,求得解脱;没有弄清“心”、“性”的本质,肯定了事物的“有(存在)”,违背了大乘佛教“一切皆空”——即一切事物、现象,包括精神的、物质的,都是虚幻不实的假像——这一基本原理。他的偈没有参透禅理,句句有相。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有两个意思,1.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2.犹言刹那,即极短时间。这里指正念不间断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

. 18 .

万境自如如由如理智证得的真如。如如是不动、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前一如字是助辞,即如其所有的如;后一如字是指真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句意谓所谓无上菩提,必须要当下认识自己的本心,明心见性。要知自性是不生不灭的。在任何时候,知一切法都是圆融无碍,没有一点滞塞不通的地方,你要是一样真了,则样样都真了,万境都到如如不动的境界上。这如如不动的心,才是真实的。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若能有这样的见解,才是无上菩提的本性!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得到本体、开悟见性,付汝衣法就将衣法传给你。’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精神和思想都不安定,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复又过了两日,有一童子本是对依僧学法未受具足戒的青年小师的称呼,后来用作对未成年人的称呼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虽然没有得到别人的教导

. 19 .

传授,却早已了悟佛法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曰:‘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重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是对世界如其本然的绝对真理的认同,是修行过程直至圆满的一种体验。悟不受时空、条件、知识的限制,不是用一般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事物,而是在冥思静虑、清净无染中,在孤明的心的照映下开发潜能,证得宇宙真如实相。悟是对客观世界超越意识,超越时空,超越逻辑的整体把握,而不拘泥于各别事物的各别现象,因为万事万物都处在无常中,千变万化,来无影,去无踪,因缘和合而生,缘去则了。把握事物的整体,才能证悟实相,整个宇宙在眼中如其本然。成佛得道的人,所感受到的真理或悟道的途径是别人不能重复的甚至是不可言表的,并且自身之外的任何人都无法指导,无法代替,无法比附,无法诠释。悟是无路可走,无门可入的,不能用语言文字去解释、说明、推究、论证。因为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而语言是交流思维的工具,思维就是思考或思想,故只要一进入思维,就进入二元化的世界,永远没有悟的可能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

. 20 .

廊壁上书无相指摆脱世俗的有相认识后所得到的真如实相,即身在一切相中能离一切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惠能曰:‘上人指持戒严格,精于佛学的僧人。这里是对童子的尊称!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指施礼祝拜以示敬意。’童子引至偈前礼拜,惠能曰:‘惠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江州晋朝时置,隋朝改为九江郡,唐复名江州,元朝为江州路,江西全省及湖北省的老武昌及其附近各县皆属之。明清两朝均为九江府,即今江西省九江市别驾州刺史的佐吏。刺史巡行时,别乘传车从行,故称别驾。历代皆有此职,隋唐两朝均为郡官,宋朝称为诸州通判,但后世仍沿称通判为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惠能闻己听完,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帮忙书写。’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稀罕,带有轻视意思!’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想学最上的菩提觉道,就不应该轻慢初学佛法的

. 21 .

。下下人有上上智往往最下贱愚笨的人,却有最上的智慧,所谓大智若愚,上上人有没意智地位最高贵的人,有时候也会被欲念压住而埋没了智慧。没意智即埋没心智,犹言没有心智。’别驾言:‘汝但只管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梵语波罗蜜,意为到彼岸,喻修行者乘着大行之船,由生死苦恼的此岸,度到涅槃安乐的彼岸。一般指引导众生入佛门和使人出家,学佛修行,使众生解脱生死之苦,即度脱,教化。也指解脱,即摆脱烦恼业障的系缚而得大自在吾,勿忘此言!’惠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个觉道,不能喻为树,若有树,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着。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圆的?方的?说不出个样子来。菩提是无形无相的,明镜亦非台说心如明镜台,是执着于相了。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还要有个台呢;本来无一物没有一个形相,也没有一个色彩,摸不着,看不见,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何处惹尘埃什么都没有,一切都无所住了,尘埃又从哪里生出呢?如佛所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

. 22 .

能证得。”执着不能证得真如本性,到死时又执着些什么?这首偈颂主要是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没有一切执着?’惠能既接受了《般若经》中的“性空”思想,也接受了《涅槃经》中“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主张佛性(本心)清净,没有尘埃可以沾染。他的偈颂与神秀针锋相对:世界本来就没有任何事物,又哪里会有尘埃呢?佛性本来就清净,又怎么会沾染上尘埃呢?既然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身心(心性)本来清净,就不存在垢净问题。可见,惠能的悟境要高出神秀。他与神秀的差别,不是在“心性是否本净”这一本体论的命题上,而是在“净心是否能够受到污染,是否需要“时时勤拂拭”的教理实践上。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都感到惊奇,无不嗟讶唏嘘赞叹。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菩萨:全称菩提(觉悟)萨(有情),意为觉有情、道众生。凡是抱着广大的志愿,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苦恼中救度出来,而得到究竟安乐,即自度度他;并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愚痴中解脱出来,而得到彻底的觉悟,即自觉觉他,上求佛

. 23 .

道,下化众生的发大心的人,便叫做菩萨。泛作受如来教法的大乘僧侣或居士的尊称。句意谓什么时候使他修成了肉身菩萨。这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真赞叹,二是有人以此来讽刺讥笑,因为还不知此偈颂到底对否。’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恐怕有人不服而暗害惠能,因为当时勾心斗角的情形很厉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这也没有见性。’众以为然是这样。五袓是否在打妄语?神秀的偈,他告诉大家持诵可不堕三恶道,能得大利益,能见性,其实诵它得不到大利益,也没有可不堕落恶道的意思。五祖这样讲,神秀才会出来承认这是他作的偈。现在惠能作的是见性偈,但五袓反而对大家说是没有见性。这叫方便法、权巧法,不是打妄语。因为他为了要保护惠能,不想让人来伤害惠能,故说出这种方便的话。

大众听五祖说仍未见性,就相信不疑,因为大家也不知哪个偈才对。那个偈说“菩提有树”,这个偈说“菩提无树”;那个说“明镜是台”,这个说“明镜非台”,真的莫衷一是,没有人明白。就因为没有人开悟,所以对着开悟的偈颂也不认识。就像写博士论文,必须要得过博士学位的人来审核,

. 24 .

只得到硕士学位的人是搞不明白的。开悟和没开悟也是如此。

“次日,祖潜悄悄至碓坊,见能腰石腰上系着石头舂米,语曰对他说:‘求道之人,当如是乎应当像这样吃苦耐劳阿!’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这段话是惠能与五祖在打禅语,五祖问惠能说:“米熟了没有?”明的是问“你把米舂得够白了吗?”暗的是问:“你的功夫有没有成就?开悟了没有?”惠能当然明白五祖的意思,故回答:“米早够白了,尚待筛一筛。”话意是:“我功夫成就很久了,只求和尚印证。”意谓他的功夫已到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境界,但还未经明眼的善知识的印证。五祖听惠能说还欠筛在,就准备为他印证其功夫。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明白五祖要他三更天去。三鼓三更入室,祖以袈裟衣名,原名迦沙曳,译为不正(色)、坏、浊(色)、染(色)等。又与加沙野之语同,译为赤色。比丘的法衣有大、中、小三件,避青、黄、赤、白、黑之五种正色,而用杂色,故从色而叫袈裟;其形为长方形,故从形而叫敷

. 25 .

具、卧具等;其相割截小片,缀合如田畔,故从相叫割截衣,又叫田相衣。还有叫道服、法衣、忍辱铠、忍辱衣、福田衣、百纳衣。解脱幢相等种种之德名。小者叫安陀会,又叫五条;中者叫郁多罗僧,又叫七条;大者叫僧伽梨,又叫九条大衣。佛教规定僧侣集会、说法、乞食时必须穿此衣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滞碍、系缚、执着、攀缘、着相、贪恋而生其心:一般指人的天然本性。心是第八阿赖耶识的异名,有积集和集起二义,积集就是集诸法种子,集起就是生起诸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要住于善恶、是非、空有、断常、迷悟等相对的两边,连中道也不住,而生起空寂灵知妙明真如之心,心没有栖止停泊的处所,犹如日处虚空,光明常照。这是要求明心见性所必须亲自验证的境界’,修行要从根本修,而心就是根本,何以故?《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无事不辩。”《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一切,皆由心生,所以心为根本。教有警偈:“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 《维摩诘所说经》云:“欲得

. 26 .

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虽经劫数,终不能成。若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句意谓五祖秘密地为惠能讲《金刚经》和如何修成金刚不坏身。当惠能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便豁然大悟,悟到了以前所不明白的境界,洞彻本来面目。知一切万法,不离自己的本性。大悟是彻始彻终,明白真正般若智慧,故知心生万法,万法唯心,一切万法原是自性所现。要成佛就要先断无明,无明就是见思烦恼,就是某件事情发生我们不懂不明白。如人的生死就由情爱而来,若将情爱看破并远离,无情爱之心就破除了无明。无明一破,见惑和思惑就没有了。无明是生死的根本,想断无明了生死,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什么?无所住于情爱,断欲去爱,才会了生死。

修行学习佛法,首先要把“应无所住”的心生出来,不住于情爱。若住到情爱上就是无明,也就要轮回生死。不住于情,不住于爱,不住于有,不

. 27 .

住于空,这就是中道。不离有,不离空,也不是在情爱之外再找一个什么东西,而是将情爱转变成般若智慧,这即是觉,否则即是迷。迷和觉只是一转念的功失,所谓“回头转面”、“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就是此意,即迷时若能回头,能转念,这就是顿悟。顿悟就是觉,而觉就是佛。遂启于是禀告祖言:‘何期自性我真没想到自性是,本自清净本来不垢不净,本来就是清净的;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自己的本性原来是不生不灭的;众生有所执着才有生有灭,若无所执着,生灭又从何处生出来呢?又灭到什么地方去呢?生灭就没有了。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原来是无欠无余的,不多一点,也不少一点;佛性在佛不多一点,在凡夫不少一点,但因众生不认识这本有的家珍,背觉合尘,舍本逐末,追求一切物质的享受,追求一切虚妄的快乐,追求一切假名假利。真是太笨太愚痴了,我现在才知道本性具足一切。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众生自性,都是不动不摇的,平等无分别的;众生被无名所惑,追利逐名,求爱迷情,被妄心驱使而颠颠倒倒,没有定力。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原来是从自性生出来的,

. 28 .

证得这种妙理,真是妙不可言。’弘忍的东山法门,开创了不立文字、顿入法门、以心传心的教外别传,所以禅宗又称为“传佛心印”的佛心宗,它以究明佛心为参禅的最终目的,以觉悟众生心性的本原——佛性为根本宗旨。因为“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这也正是惠能闻说《金刚经》而大彻大悟的真理。以心传心、让众生自悟自解,就是惠能秘密接受的“正法”。弘忍密付的只是人人所固有的本心,单传的仅是人人都有的自性,而衣钵不过是一种传法的象征而已。祖知悟本性五祖听六祖这样一讲,便知道惠能已经开悟而认识本来面目,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不认识自己的本心,学法是没有益处的。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全称调御丈夫,佛十号之一,意即唯佛能善调善御。调御为能化,丈夫是被化者天人师佛十号之一,佛是天与人的教师、佛若认识自己的本心,见到自己的本性,这就是大丈夫,天人的导师,人间的导师,也就是佛了。’有道是:“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我们若把心认识了,大地的尘土都变成黄金,七宝庄严。若不认识本心,看大地都是土。就因为我们心里的尘土太多了——

. 29 .

妄想杂念。就好像戴变色眼镜看这个世界,就像看哈哈镜,一切都是变了颜色和形状的。若没有妄想杂念,这世界也就没有尘土了,就是西方极乐净土。若未识本心,见自本性,那还要多多地研究佛法。

“三更受法三更天惠能得五祖传授以心印心的妙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袈裟全称钵多罗,也称钵盂、应量器,为僧人盛施主供养之物的器具。云:‘汝为第六代祖祖师,善自护念,广度有情对人和一切有情识生物的通称,即众生,流布将来,无令断绝你现在就是第六代祖师了,要好好保护衣钵,广度一切有情的众生,将佛法流布至尽未来际,不要使其断绝啊。五祖是怀着悲哀和担心说这句“无令断绝”的,为什么呢?因为二祖慧可临被杀时曾说:“到第四代时,《楞伽经》都变成名相了,没有人懂。” 现在五祖说“无令断绝”,必定有无穷的感慨而说:“你要小心!要注意!不要马虎不当一回事。这事特别重要,不要让它断绝了!”听吾偈曰:

有情来下播下菩提种子,因地修行之地果还生若给有情识的众生的心地播下菩提的种子,终将结出菩提之果来(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 30 .

无情无情识的物体亦无种,无性亦无生如果没有情识又没有种子,就没有佛性,没有佛性就像没有土地,自然就结不出菩提之果来。’

“祖复曰:‘昔过去达摩译为觉法。这里指菩提达摩。据《续高僧传》载,菩提达摩为南天竺僧人,刹帝利种姓,南印度香至王第三子,本名菩提多罗,后嗣法般若多罗故改多罗为达摩。南朝刘宋之末(479年宋亡之前)时航海至广州,萧齐之初至金陵,后又往北魏。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即梁武帝普通元年庚子(520年)到洛阳,在洛阳、嵩山等地传禅学,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他提出“理入”和“行入”的修行法,当时全国盛弘讲授,忽闻定法,多生讥谤。后遇慧可,授《楞伽经》四卷。东魏天平(534年)以前圆寂于洛滨,葬于熊耳山。菩提达摩被称为西天禅宗第二十八祖和东土(中国)禅宗初祖大师,初来此土中国,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过去达摩大师,初次到中国的前三五年时,人们都不相信和恭敬他,反而把他叫作摩罗刹,没有人认识他是位祖师,所以才传授这衣钵作为证据,使其一代一代地传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佛法要以心传心,令他自

. 31 .

己觉悟,自己证得。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自古以来诸佛所传的就是宇宙人生万有的本体——理体、自性,历来祖师代代都是唯传一心,别无二法。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衣是争的祸根,只传到你为止,以后不要再传了,有了衣钵大家就互相争斗,争这衣钵而作祖师。甚至有的偷了这衣钵而作假祖师,若将法传与他人就予以杀害。在四祖时被偷过三次,五祖时被偷三次,在六祖时被偷六次,但都没偷成,这是菩萨感应所致。后被武则天硬给拿去,以后下落不明。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如果传此衣钵,恐怕命就像一根丝线吊著重物,随时有折断的危险。你赶快离开此地,恐怕有人会加害于你!’惠能启曰:‘向甚处什么地方去?’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到了怀集县(今广西梧州)就可以歇止,到了四会县(今广东新会)就隐藏起来(即教化范围在两广)。’惠能南行,五祖亲送,谆谆嘱咐,溢于言表。按照当时佛教的传统观点,凡作祖师者只能隶籍于中原地区,惠能却以居士身份承袭衣钵,将以南人“獦獠”的本贯在南方作祖师,是对当时传统的一种挑战。

. 32 .

“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南方人,素不知此熟悉此地山路,如何出得江长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忧虑,吾自亲自送汝。’以上“惠能”和“云……送汝。”原本无,依别本补入。祖相送至九江驿九江即今江西省九江市,明朝置府,九江府紧靠长江南岸的浔阳驿站。驿站是古代供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等中途暂息、住宿的招待所。祖惠上船,惠能随即把橹。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在未悟到自性,本体迷失的时候,应由师傅指示修道用功,务使开悟,一旦开悟后,就应当自己度自己;度名虽一,用处不同虽然同样是称为“度”,但师傅度徒弟和徒弟度师傅(谢师之恩),其用途是不同的。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自性自度即是自己去除自己的毛病,自我督促策励自己修行证悟,将所学到的方法躬行实践,转烦恼成菩提,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遇到境界看得破放得下。句意谓惠能我生在边地下贱的地方,讲的话语音不正,没人听得懂,承蒙师傅传我心印

. 33 .

妙法,现我已得到开悟,故应自己度自己。这是五祖和六祖打的机锋。’祖云:‘如是不错,是呀,很好,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发扬光大。汝去离别三年,吾方逝世我将进入涅。汝今好去,努力尽量,一直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去后不要急着弘扬佛法,因为佛法不是那么容易兴起的,必须等待机缘。’惠能辞违辞违即不能在五祖前亲承侍奉,不得不辞别祖已,发足南行从九江向广东去,两月中间,至大庾岭五岭之一,又名台岭,在江西大余县南和广东南雄县的分界处。相传汉武帝时有庾姓将军筑城于此,故名。五祖归回到寺院,数日不上堂。众疑大家都起了疑心,诣到方丈室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师傅您没有生病吧?没有生烦恼吧?” 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衣钵和心法已经向南传去了。”问:“谁人传授谁得到衣钵?法传给谁了呢?”曰:“能者得之被最有能力和本领的人得到了。”众乃知焉。如当时就有五祖十大弟子之一的法如一听说“能者得之”,就明白而说:“就是那个广东獦獠卢惠能居士,他得到了,这真奇怪!”

“逐后从后面追赶数百人来,欲夺

. 34 .

衣钵。一僧俗在家时姓陈,名惠明别本《坛经》作惠顺。据《宋高僧传》载:释惠明,俗姓陈,鄱阳人,陈宣帝的裔孙,未出家时担任过护卫之职,所以有将军的称号。后在永昌寺出家。唐高宗年间,往依五祖弘忍的东山法门,先以前是四品官僚等级,旧时官制分一品至九品,以区别爵位的高低将军武官的通称,性行粗糙粗鲁,不精细,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追上惠能惠明有“飞毛腿”的称号,一日能行二百里,故跑得快。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曰:‘此衣表信衣钵不过是传法的象征,凭信而已,可力争耶怎么可用武力来争夺呢。意思是你得不到传法,用武力夺去衣钵也没有用?’能隐草莽中六祖刚得法修证,神通不大,故有些恐慌,于是就隐藏到草丛中。惠明至,提掇不动惠明虽见衣钵,但却拿不动。为什么呢?这是冥冥中有护法神护着衣钵,惠明虽有大力,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乃唤云就叫喊说:‘行者这里指修行有道的人!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因为他拿不动衣钵,故如此说;若拿得动,早就拿跑了。且醒悟此衣钵非由力可夺,故想向六祖求法。因为若他真为法来,就不会先去抢衣钵,

. 35 .

而会先说:“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遂出,坐磐石巨大而较平坦的石头上,惠明作礼虽然出家人不向在家人顶礼,可是这是特殊因缘,所以例外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你既为求法而非为抢夺衣钵而来,就要把一切攀缘心停止,什么都不要想,一念不生,我现在为你说法。’明良久惠明打坐静默较长时间,以屏息诸缘,不生一念,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因惠能还是个居士,所以称惠明为上座本来面目句意谓你不想善,不想恶,正在这个时候,谁是你没有烦恼和污染的本来的面目(自性)?’就问这个“谁(哪个)字”,所以以后禅宗都参“念佛是谁?”惠明言下大悟豁然开悟。惠明是一介武失,性行粗鲁,却有求法之心;惠能便宜行事,在岭上即兴说法,只教证取无妄念之心,还其本来面目,就是见性。在六祖度化下,惠明心灵即刻开悟,顿法初试牛刀,便大见功效。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此话说明惠明虽然回头转面了,

. 36 .

但他还不知足,还有贪心,已开悟了还觉得不够,好像有些东西没有得到似的,故再问:“除您刚才对我讲的密语密意,这些重要的话和重要的意思之外,还有比这个再妙的吗?”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我给你说出来的就不是秘密,不是最妙了。汝若返照,密在汝边你若用上述方法再观照自心,则妙法都在你那儿,而不在我这里。’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我在黄梅这么多年,确实没有认识自己的真正面目。今蒙指示指导示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现在行者即惠明师师傅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你要是这样想的话,那么我就替黄梅五祖传法给你,我们同拜五祖为师傅,而作师兄弟。你好好保护佛法,莫令断绝。’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什么地方去?’惠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到了江西袁州府就停下,到了袁州蒙山就住下(即教化范围在江西境内)。’明礼辞礼拜告辞。明回至岭下,谓趁众曰:“向陟崔嵬,竟无踪迹,当别道寻之。”趁众咸以为然。惠明后

. 37 .

改道明,避师上字。即惠明下岭后,骗过了其它追赶的人,让六祖逃脱了险境。

其后惠明没有即刻动身,过三年后才到蒙山去住。在此地他遇到一个鬼,其生前是个秀才,故死后还尽作诗。他对惠明唱一首诗说:

寂寂荒郊梦亦长,古今成败懒尺量。

野草鲜花捻多少,苦雨酸风几断肠。

夜余萤光同出入,五更鸡唱影形藏。

悔不当初修心地,至此青山泪两行。

惠明听后,就为他说法,让他超度脱生去了。

      “惠能后至曹溪水名,在广东省曲江县东南五十里的双峰山下,源出县界狗耳岭,西流三十里入于溱水。据《曹溪通志》卷一载:“山初未有名,因魏武(曹操)玄孙曹叔良避地居此,以姓名村。而水自东绕山而西,经村下,故称曹溪……唐龙朔元年,师自黄梅得法南归……曹叔良等率众,遂于宝林故址,建营梵宇,延(请)祖(六祖)居之。”后曹溪也作为禅宗南宗别号,又被恶人寻逐查找追踪,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追寻他的人怎么也想不到一个修道信佛的人会与猎人在一起生活,所以各处寻找不着。这就是五祖交待的“遇会则藏”。

. 38 .

凡经经过一十五载,时时常与猎人随宜缘,根机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飞禽走兽尽放之尽力设法放生。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有人问为何这样做,则对回答曰:‘但吃肉边菜。’

“一日思惟考虑:‘时当此时当宜弘法,不可终遁不能总是隐藏。’遂于是出至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此时是唐仪凤元年(676 年)正月初八,值正逢印宗法师吴郡(今江苏省吴县)人,出家后精研《涅槃经》。唐咸亨元年抵京师,敕居大敬爱寺,师坚决推辞而往蕲州谒见五祖,后于广州法性寺讲《涅槃经》。唐玄宗先天二年即开元元年癸丑(713年)示寂,年八十七岁讲《涅槃经涅槃:除尽了烦恼,到达不生不灭,永久安全和平、快乐宁静的境界,是佛教修炼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一般指息灭生死轮回而后获得的一种精神境界。涅槃译作圆寂,圆满一切智慧,寂灭一切惑业之意。涅槃是释迦牟尼佛入涅槃之前所讲的一部经,有南北二种译本:北本是北凉昙无谶译的四十卷《大般涅槃经》,南本是后刘宋朝慧观谢灵运等改定的三十六卷《大般涅槃经》。因二僧论风一种窄长垂直挂着的旗子

. 39 .

义,一曰风动,一曰幡动,议论不已争执无结果。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你”的平等尊称心动心随境,执着了。’一众骇然语惊四座,非常玄妙

“印宗延恭敬相请上席座位中的第一位,征诘请教奥义请六祖开示经中奥妙的道理。见惠能言简讲得简单理当理论正确,不由死执,拘泥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您一定不是个平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是不是行者否?’惠能曰:‘不敢不敢当!’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印宗法师一听他就是继承五祖衣钵的传人,就向六祖叩头顶礼。要求六祖将衣钵出示给大众看看。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黄梅五祖传给您衣钵时,有什么交待,是如何传授指点您的呢?’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谈论,讲究见性,不论禅定禅:梵语禅那,译为:1.静虑——心体寂静,能审虑之意,有能如实虑知所对之境之用;2.思惟修——思惟而修得的,故名,即思惟所对的境界;3.弃恶;4.功德丛林。禅宗之禅是思惟静虑之意,其体为涅槃之妙心,非谓色

. 40 .


  取消 换一张